朱元璋穿越崇禎 第290章 正一教再表忠心
:yingsx第290章正一教再表忠心第290章正一教再表忠心←→:
朱元璋聞報,不由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此次是秘密前來臨沂,吳老六縱使通過錦衣衛的渠道得知他在此,也不應與張洪任的人同來。
現在吳老六竟攜正一教道士前來,恐怕是中間發生了什么變故。
想到這,他強按下心中的擔憂,吩咐讓吳老六進來后,又繼續與張煌言談論開海禁之事。
不一會,吳老六和一個道士走了進來。
朱元璋見吳老六衣衫破損,隱現內甲,眉頭不由皺得更緊。
不過當他見到那道士時,卻又吃了一驚。
原來來人并非一般的道士,竟是正一教的掌教真人——張洪任。
朱元璋見張洪任雖仍仙風道骨,但道袍并不潔凈,眉宇間也隱現戚色,心中不由一緊。
他略一猶豫,就快步上前,笑著道:“張天師,為了咱大明的安危,害得您勞累奔波,咱心里實在過意不去......”
張洪任見朱元璋持禮甚恭,也急忙稽首還禮,同時連稱不敢。
張煌言聽聞來人是正一教的掌教,想起先前傳得沸沸揚揚的金龍之事,本要避嫌退下,沒想到卻被朱元璋留了下來。
朱元璋與張洪任客氣過后,又佯作惱怒地指責吳老六怠慢了張洪任。
吳老六聞言,知朱元璋是在向他詢問事情經過,便將先前之事講了出來。
原來那日吳老六與張洪任前往山海關后,張洪任借助正一教的推算之法,成功吸引了吳三桂的注意,并受邀進入了吳三桂的府邸。
之后張洪任佯作盛意難卻,在府中替吳三桂詳細推演了后事,并指出因他祖墳有缺,致使他和吳襄未得高官。
隨后又借口金龍現世,天下氣運轉變,聲稱吳三桂若能借助金龍之氣及時補救,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吳三桂聞言大喜,急忙請張洪任施法。
張洪任推說補救之法十分繁瑣,需持續九日,若施法期間被打斷,不僅會前功盡棄,還會有無窮后患。
并說吳三桂已得伯爵,假以時日也能晉封侯爵,勸他不可因小失大。
吳三桂聽說只需九日,當即表示無妨,讓張洪任盡管施法。
說來倒也湊巧,在張洪任施法后不久,吳三桂就因守城有功被封為鎮東侯。
吳三桂大喜過望,不僅對張洪任更加推崇,而且一再重謝,卻都被張洪任婉拒了。
就在吳三桂疑惑之時,張洪任這才拿出沈唯才和翟堂的書信,說是受人之托,不敢再受厚禮。
吳三桂見了沈、翟二人的書信,知曉了張洪任的身份,同時也明白他再重的謝禮也難入張洪任的法眼,便不再提重謝之事,不過卻承諾若張洪任日后有所差遣,他定當遵行。
張洪任又借談道之機暗示吳三桂,崇禎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大明是涅槃重生的鳳凰,若吳三桂能把握住機會,前途不可限量。
張洪任在堅定吳三桂守城的決心后,本打算南歸,沒想到卻接到黃粱的傳信,讓他前往太原一聚。
張洪任知黃粱一向灑脫,從不主動聯系教中之人,此次突然相邀,恐是有非常之事發生,便急忙趕往太原。
沒想到他們趕到太原時,只見到了黃粱的尸身。
不過黃粱雖已羽化多日,尸身卻栩栩如生,好似睡去一般。
左良玉似乎已經知曉張洪任的身份,對他一再表示歉意,但張洪任并未多言,只是將黃粱的尸身收斂,準備送回正一教安葬。
不曾想他們才出太原,就遭人追殺。
幸虧危難之時,晉商八大家之一的翟堂派人相助,并將他們送出山西。
同時,翟堂的人告訴張洪任,黃粱是被范永斗害死的。
因為范永斗本想讓左良玉幫助女真入關,但黃粱一直以天命為由,反對此事。
而左良玉對黃粱又十分信任,所以范永斗幾次謀劃都未得逞。
最后范永斗惱羞成怒,設計誣陷黃粱私通朝廷,而左良玉不知著了什么魔,竟相信了范永斗的話。
黃粱為了證明清白,就當著左良玉的面羽化了。
左良玉見狀,也十分后悔,當時就將范永斗趕出了左府。
翟堂聽聞此事,便聯合了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等人,想替黃粱報仇。
不曾想王登庫、靳良玉、黃永發三人竟出面相助范永斗,雙方一時勢均力敵。
最后還是左良玉出面,才暫時壓下了此事。
不過翟堂的人再三表示,只要張洪任表態,他們一定血洗范家。
張洪任知翟堂并非范永斗的對手,婉拒了翟家的建議,并再次對翟堂的人表示感謝,隨后就與吳老六等人一起南下。
因當時山東、河南戰事尚未結束,他們為免黃粱尸身受損,便選擇了水路。
原本水路十分通暢,不曾想進入山東境內后,竟時常遭遇叛軍的襲擊。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改走陸路,卻再次遭到追殺。
好在山東錦衣衛的聯絡站已建起不少,吳老六借助錦衣衛之助,才化險為夷。
但他們前兩日到濟南時,濟南突然發生暴亂,官兵和叛軍竟狼狽為奸,大肆搶奪富戶和過往客商。
吳老六覺得事情有異,本想傳信給朱元璋,但張洪任卻執意要親來......33
朱元璋聽完吳老六的講述,心中對張洪任的推測之術十分忌憚。
隨即又想到黃粱是其師叔,本事應不在其下,按理來說自也能趨吉避兇,又怎會死在一介商人的暗算之下?
不過他心中雖有所懷疑,卻仍一臉悲痛地道:“張天師,是咱害了令師叔,不過您放心,咱一定會替他報仇!”
張洪任稽首謝恩后,又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遞給朱元璋道:“陛下,若貧道沒有猜錯,師叔應是為了這封信才羽化!”
朱元璋聞言一愣,又見吳老六面露驚詫,顯然不知此信的存在,就沒有立刻接信。
一旁的張煌言見狀,本想代朱元璋接信,卻被朱元璋制止了。
就在張煌言疑惑之時,只見朱元璋竟朝那信行了一禮。
張洪任見狀,眼中閃過一縷驚詫之色,但并沒有避讓。
朱元璋恭敬行禮后,仍沒有接信,而是朗聲道:“張應道天師為咱大明舍身,咱代表天下百姓向張應道天師致謝!”
隨后又對一旁的吳老六道:“你即刻傳旨,讓太子親自主持張應京天師的祭禮,同時昭告天下,正一教乃我大明國教,后世子孫當奉行不渝......”
張洪任本因張應京、張應道之死,對朱元璋有所不滿,此刻聞言,心念立時通達不少。
所以盡管他知道朱元璋此舉是在收買人心,卻仍跪下行禮道:“貧道代正一教,代師叔,多謝陛下厚恩!”
朱元璋急忙上前扶起張洪任,又寬慰了他幾句,才將信接了過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新書推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