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186年、187年、188年
公元186年p
中平三年p
歷史紀事p
江夏兵起事p
中平三年(186)二月,江夏郡(今湖北云夢)兵趙慈起兵反漢,殺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太守秦頡。p
武陵蠻復叛p
中平三年(186)十月,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西)蠻起兵拳漢,攻掠郡縣,漢廷令州郡率兵將其擊敗。p
文化紀事p
支婁迦讖譯佛經p
桓帝建和元年(147),月支國(今新疆伊犁地區及迤西一帶)沙門支婁迦讖至洛陽。支氏少習華語,精勤持戒,志在弘揚佛法,因居洛陽譯經。自建和元年至獻帝中平三年(186)先后把《李阇佛圖經》、《般若道行品》、《般若三眛經》、《首楞嚴經》等二十一部佛經譯成漢語,其中大乘、小乘約各居其半。p
雜譚逸事p
修復南宮p
中平三年(186)春,靈帝下令修復上年毀于火災的南宮,先使鉤盾令宋典修南宮玉化殿,又使掖庭令畢嵐重鑄四銅人、四黃鐘,銅人列于南宮倉龍、玄武闕外,黃鐘懸于云臺及玉華殿前。另鑄加以吞吐水的天祿(傳說中的獸名)、蝦蟆,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鳥,用以灑掃道路,極盡精巧,年用錢財皆從全國各地強行搜刮而來。p
公元187年p
中平四年p
歷史紀事p
滎陽民起義p
中平四年(187)二月,滎陽郡(今屬河南)民起義。義軍攻打中牟(今河南鶴壁西)斬殺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業,聲勢漸盛。三月,河南尹何功率兵鎮壓,義軍失敗。p
南匈奴反漢p
中平四年(187)八月,故中山太守張純反叛。靈帝詔發南匈奴兵,隨幽州(今北京西南)牧劉虞進討張純。南匈奴單于羌渠乃遣其左賢王率騎兵詣幽州。其國人恐單于征發無已,遂反。右部醢落與休屠各胡白馬銅等一時俱起,有眾十余萬人。中平五年,攻殺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張懿、西河(今屬山西)郡守邢紀。又攻殺單于羌渠。于是羌渠之子于扶羅立為南匈奴單于。中平六年春,于扶羅至洛陽,欲向靈帝自陳其情。適靈帝死,天下大亂,于扶羅遂率其眾數千騎抄掠河內(古指黃河以北地區)諸郡。不久,于扶羅欲歸其國。而南匈奴國中殺其父羌渠者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阻撓其回國,于是于扶羅駐于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須卜骨都侯不到一年病死。南匈奴王庭遂虛其單于位,以老王管理國事。與漢朝不再有臣屬關系。p
文化紀事p
康巨譯佛經p
中平四年(187),外國沙門康巨于洛陽譯《問地獄事經》為漢文。p
雜譚逸事p
張純反漢p
中平四年(187),漁陽(今北京密云西南)人張純與其同鄉張舉起兵反漢。張純等與烏桓大人丘力居結盟,抄掠薊縣(今北京西南),殺漢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太守劉政、遼東郡(今寧義縣)太守陽眾等。有眾十余萬,屯于肥如(今河北盧龍北)。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二人移書州郡,聲言張舉將代漢為帝,要求漢帝退位,公卿奉迎張舉。靈帝詔發南匈奴兵進討張純,因南匈奴反而未果。中平五年十一月,張純又使烏桓峭王率步騎王萬,入青州(今山東淄博)、冀州(今河北臨漳西南)二地,攻破清河(今河北臨清東)、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等郡,聲勢甚盛。漢廷詔騎都尉公孫瓚率兵進討。公孫瓚與張純等戰于石門(今遼寧朝陽一帶),大破之。張純等丟妻棄子,逾塞而逃,退至柳城(今遼寧朝陽南)。張純之亂于是平定。后張被其部下王政所殺。p
長沙區星起義p
中平四年(187),長沙郡(今湖南長沙)人區星自稱將軍,聚眾萬余人,攻打郡縣,起兵反漢。漢廷以孫堅為長沙太守,進剿區星義軍。孫堅至郡,施設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將區星軍討平。孫堅因其功得封烏程侯。p
陳賜死p
中平四年(187),陳賜死。陳賜(103—187),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許昌東)人。出身寒微,少時為縣吏,立志好學,曾入太學就讀。后歷任潁川郡(今河南禹縣)督郵、功曹等職,為官期間,以道德為人所稱。又先后為聞喜(今屬山西)、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縣長,在職甚有政績。黨錮禍起,亦受牽連,時人皆逃避求免,陳賜卻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乃自請入獄,后因赦得免。陳賜在鄉閭間,以公平著稱,人有所爭訟,皆求其判正。至有“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之說。黨錮禁解,朝廷屢征陳賜為三公,皆辭不就任。中平五年病卒于家。陳賜為天下眾望所歸,其死,海內吊孝者有三萬人之多。眾人又為其刊石立碑,謚為“文范先生”。p
公元188年p
歷史紀事p
黃巾余部復起p
中平五年(188)二月開始,中原黃巾余部紛紛起事。二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鎮)起事,攻略太原郡(今山西太原)、河東郡(今山西夏縣西北)等地。四月,汝南郡(今河南平輿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十月,青州(今山東淄博)、徐州(今山東郯城)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十一月,漢廷派遣下軍校尉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于葛陂。鮑鴻軍敗。次年二月以征戰無功下獄死。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盛。p
刺史改置州牧p
中平五年(188)三月,太常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靈帝,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刺史本為監察官。東漢以來,漸向地方行政官轉化,擁有一州軍政大機,靈帝為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遂從劉焉之議,改刺史為州牧,并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州牧。于是,州牧成于居于郡之上和行政長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權,職位甚重。從此州牧各據一方,形同割據政權。這種狀況最終演化成為漢末諸侯割據分爭的局面。p
置西園八校尉p
中平五年(188)八月,漢廷在西園成立統帥部,組織起一支新軍。新軍統帥部共設八校尉:上軍校尉宦官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其中上軍校尉何進也要聽蹇碩指揮。上軍校尉蹇碩成為全隊的最高統帥。p
巴郡板楯蠻復反p
中平五年(188),巴郡(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黃巾軍起,巴郡板楯蠻乘勢再起,攻打郡縣,抄略城邑。漢廷派遣西園上軍別部司馬趙瑾率軍進討,隨即將板楯蠻平定。p
文化紀事p
服虔撰《春秋左氏傳解》p
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人。少貧好學,有雅才,善作文。入洛陽太學肄業,尤明《左氏春秋》。曾變姓名為廚工,入大儒崔烈之門,竊聽崔烈與其弟子講論《春秋》。鄭玄聞其說《春秋》事,大為贊賞。時玄注《左傳》未畢,遂以注稿相贈。虔專心致志,撰成《春秋左氏傳解》。后舉孝廉,靈帝中平五年(188),官至九江太守。p
雜譚逸事p
馬相、趙祗起義p
中平五年(188)六月,益州(今四川成都)百姓馬相、趙祗等于綿竹(今屬四川)起兵,自稱黃巾,殺益州刺史卻儉,進攻巴郡(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犍為郡(今四川彭山東)。一月之間,攻略三郡,馬相自稱天子,有兵數萬人。益州從事賈龍集聚州郡兵進討,馬相軍很快失敗。p
王芬謀廢靈帝p
中平五年(188),冀州(今河北臨漳西南)刺史王芬、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許攸、沛國(今安徽濉縣西北)人周旌等見天象不利于宦者,準備盡誅宦官,廢掉漢靈帝,改立漢宗室合肥侯為帝。于是,王芬等邊結豪杰,預作準備,曾連結曹操(魏太祖),曹操認為時機未到,不可輕動。回信拒絕。不久,靈帝欲北巡間(今河北獻縣東南)舊宅,王芬等準備乘機發難,乃止書詭稱黑山軍攻劫郡縣,求起兵進討。這時,太史認為天時不利,“不宜北行”。靈帝遂止,并敕王芬罷兵,隨之又征王芬入朝。王芬懼事敗露,自殺身死。p
a請到m。閱讀。ai1153()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