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二十三章 奈何做賊
平定了捻亂之后,關卓凡并沒有馬上北上陛見。軒軍向西,過了運河,騎兵師馬不停蹄,奔赴山西、河南、直隸交界處布防,主力部隊則指向了豫北鶴壁、安陽之間。
那兒有什么呢?
早前渡河北上的時候,關卓凡已經將自己的計劃密奏朝廷,兩宮和軍機略加商議,迅速批準了他的計劃。
關卓凡的計劃是,平定西捻之后,立即對苗霈霖下手。
現在苗霈霖部正蜷縮在鶴壁、安陽一帶,騎兵師的部署是防止他向西竄入山西。
南邊,是河南巡撫李鶴年的豫軍;東邊,是剛剛完成剿捻“外圍任務”的淮軍。關卓凡已經下了嚴令,這兩個方向,“不許苗部一人一騎逸出”。
關卓凡自己率軒軍主力,從東北方壓了下來。
之前,關卓凡以“督辦五省軍務欽差大臣”的名義,命令苗霈霖將所部交副將“看管”,自己赴欽差大臣行轅聽令。逾期不至,軍法從事。
關卓凡想,這是你唯一活命的機會,不過估計你抓不住這個機會。
事實上我也不想你抓住這個機會,死苗霈霖才是好苗霈霖。
還有,北京有一位麗人,雖然口口聲聲,“自己的罪孽已經太大,不想再有人因我而死”,但對于苗霈霖的死,一定還是很高興的。
苗老兄,拿你的人頭作為給佳人的見面禮,很刺激呀。
苗霈霖為勝保檄調入陜,但走到半路,就步履維艱。官軍層層設堵,小規模的沖突不斷發生;不久勝保被拿辦。就算勉強到了陜西,也未必就能夠立足。但這個時候再回徽北也很困難了,因為苗霈霖一離開,官軍便進占他的老巢蒙城。
只好在半路上豫北的鶴壁、安陽一帶窩著。
苗霈霖發現自己兩頭不著,原先在徽北的時候。雖然官軍監視嚴密,好歹有一塊“根據地”,且經營已久,諸事就手;現在一不小心成了“客軍”,籌糧籌餉,都不容易。腸子都快悔青了。
西捻進入直隸的時候,苗部出現異動,也跟著進入直隸。苗霈霖聲稱北上“勤王”,但朝廷可從來沒有調他“上來”。朝廷和關卓凡都判斷,苗霈霖是想和西捻合流,禍心包藏。不可言語。
西捻迅速覆滅,苗霈霖成了孤軍,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豫北。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何況在旁邊盤著的實在是一條毒蛇。
苗霈霖此人,后世有人認為,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軍閥”。關卓凡認為,以此描述苗霈霖,“格局”稍小了一點。多少“委屈”了一點苗霈霖。
中國歷史上有這么一類人物:身逢亂世,趁機而起,割據一方,最后“志在天下”。苗霈霖正是其中典型。
苗霈霖和洪秀全很像,都是落魄秀才出身。洪秀全開啟亂世模式,苗霈霖隨即投身其中。
苗以辦團練起家,提出“筑寨,積粟,治兵”,是最早倡議筑圩寨以自保的人。并以此擴張勢力。最盛時據圩寨數千,擁眾十余萬,號令行于徽、豫數十州縣。
苗霈霖在這些圩寨內,“每寨置心腹一人監守其中,統名為先生。婚姻、田土、錢債細故悉主之”。他控制的地盤,成為事實上的獨立王國。
在淮北一帶,苗霈霖造民謠曰:“高筑墻,廣聚糧,先滅賊,后稱王。”口吻和他的老鄉朱元璋如出一轍。
苗霈霖還玩出了“日月合照,五星聚奎”這種例牌的把戲。
他是想當皇帝的。
英法內犯,文宗倉皇西狩。苗霈霖居然忙不迭地在蒙城設壇,大臨三日,為清帝縞素發喪,聲稱“天下已無主,我等當各自求全”。然后,給自己加尊號“河北順天王”,建立“天順王國”。
苗霈霖有兩個最大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他錯誤判斷了當時中國的基本政治形勢。當時的中國,亂則亂矣,但未至末世,在洪秀全和愛新覺羅之外,容不下第三個皇帝。
第二個問題,苗霈霖毫無節操。
他在清廷和發捻兩大勢力之間倒來倒去,形勢稍有不對,便出賣友軍,投向敵軍。就如陳玉成痛詈他的那樣,“墻頭一根草,風吹兩面倒;龍勝幫龍,虎勝幫虎,將來連一賊名也落不著。”
這種策略,只能得逞于一時。除非中國永遠地亂下去,不然硝煙散去,不論勝利者是誰,都要滅此獠而后快、而心安。
政治要講利益,但也是有原則的。
關卓凡決心要實現陳玉成的預言。
苗霈霖果然開始西竄。苗部剛剛進入山西境內,就在平順縣的石窯灘,被已經到位的軒軍騎兵師堵個正著。
根本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戰斗,苗部的前鋒一見到藍色洋裝的部隊,立即駭呼:“軒軍來了!”就此四散而逃。
后隊做前隊,掉頭往東跑,然后撞上軒軍的主力部隊。
關卓凡很快就見到了苗霈霖的人頭。
不是軒軍砍下來的。和騎兵師一樣,軒軍的主力部隊也沒有和苗部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戰斗,苗霈霖的頭是他的部下砍下來的,投獻于關大帥。
關卓凡看時,這個秀才出身、以陰鷙剽悍著名的梟雄,倒確實是一個“讀書人”的面相。
他“嘿”了一聲,“奈何做賊?”
呼嘯徽、豫十余年的苗部,灰飛煙滅了。
苗霈霖覆亡的消息傳了出來,駐軍六合的李世忠立即上奏朝廷,以雙腳濕氣嚴重,不良于行,請求裁撤他的“豫勝營”,致仕回鄉養病。
這個頗出關卓凡的意外。
他的計劃中,確實打算在收拾了苗霈霖之后,回軍解決李世忠,不想叫這個家伙搶先了一步。
李世忠原名李昭壽,河南固始人,降清后賜名“李世忠”。這是一個和苗霈霖極相似的人物,先從發捻,后為勝保招降,也是以反復無常、出賣朋友著名。
他的“豫勝營”,控制兩淮鹽場,這是好大一個財源,土匪鹽梟,出入門下,朝廷根本無法干涉。
關卓凡之所以意外,是因為李世忠沒有讀過書,他的出身,地地道道一個“痞子”,吃喝嫖賭,偷盜搶劫,典型的“不良少年”。不想在“政治覺悟”上,倒比苗霈霖這個落魄秀才高上了一籌。
好吧,暫時讓你撿回一條命。
李世忠的奏折,朝廷自然照準,于是發捻余孽的最后一根“肉刺”也拔掉了。
中原靖定。
軒軍凱旋。
朝廷里許多人,尤其一幫滿洲親貴,極想來一套“百官郊迎”“午門獻俘”“圣主郊閱”的把戲,庶幾宣揚我天朝兵威、盛世中興。這些花活多年沒有玩過了,兩宮皇太后被他們說得興頭,慈禧尤其起勁。
她天性喜愛浮華,想到那龍旗蔽日、金戈輝煌的光景,香花醴酒、拱揖伏禮的熱鬧,“他”自翠華紫蓋、黃金節鉞中來,在千騎萬乘前,對自己推金山、倒玉柱,不由就心旌蕩漾、神魂飄搖!
對了,還有“御花園賜宴”。急管繁弦,觥籌交錯,還可以叫“大將軍”舞劍一歌,多么風光和有趣的事情!
軍機處是為難的,但不好直接掃大家伙兒的興,于是恭王提議問一問關卓凡的意思?
兩宮都愣了一愣,心想這有什么好問的?這些儀注,關卓凡不會懂吧?
既然軍機上說了,那就問一問吧。
關卓凡的回奏,以最堅決的態度,婉謝了朝廷的“美意”。
年大將軍就是玩這一套把自己的小命給玩沒了的,這個覆轍,老子堅決不能重蹈啊。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