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巡洋艦談判
誰都沒想到,在關于巡洋艦這一艦種的談判會如此的艱難,所消耗的時間居然比主力艦和航空母艦談判都要長!倒不是說巡洋艦的重要性超過了主力艦和航母,而是說,巡洋艦這東西各國的定義都是五花八門的,從噸位到火力也是千差萬別!比如說華夏和意大利,使用的裝甲巡洋艦主炮口徑都是10寸級別的。。。英國人是234mm主炮,美國是8寸炮和10寸炮,法國、德國人和奧地利人是240mm火炮.......。結果造成了雙方一談起來,僅僅是火力方面就很難達成一致。大家都打了n年了,都知道同噸位下口徑大的火炮有利。而且同時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海軍體系,各種火炮的研制都按照既定的方向進行。想要說服別人用自己的火炮口徑,那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啊。尤其是英國人的234mm主炮,這在其它國家眼中是多么奇葩的存在啊!
歷史上大家都選擇8寸炮是因為英國人生產了裝備8寸炮的裝巡賣給了日本,意大利人也用過阿姆斯特朗產的8寸炮,美國人也有8寸炮的裝巡,可以說除了法國,幾個簽約國都有8寸炮。所以大家可以將就一下就定這個口徑了,但是這一次,真可謂是百鬼夜行啊!你想統一8寸炮?憑嘛啊,一堆國家反對你!德奧法對于自己的240mml45火炮還是很滿意的。華夏和美國意大利倒是都傾向于10寸炮......。但是這又來了一個問題,火炮這么大了。船只噸位就會上升。而各國對于續航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美英對續航力要求比較大,同盟國基本上沒什么太大需求。結果這就和火炮性能提升一起導致了巡洋艦噸位的惡性膨脹。
根據歷史經驗,條約巡洋艦想要擁有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8寸炮的裝甲的話至少需要1萬4的噸位,而要是換成10寸級別的火炮的話,那么這個數據將會比較恐怖了!完全是一個個小型戰巡啊!而徐杰看到下屬匯報上來的海軍軍備談判記錄后,也表示凌亂了。他現在也摸不準到地將巡洋艦的基調怎么定才好。其實對于華夏來說巡洋艦有些雞肋,華夏沒那么距離遙遠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巡視,同時也不像美國那樣隨時準備跨越大西洋支援歐洲作戰。防空和反潛自然交給驅逐艦去做了,未來海戰主力是航母,晚上要么轉進要么靠戰列艦。巡洋艦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啊!10寸級別的火炮再厲害也傷不到戰列艦啊。
吵了大概4天的時間,談判各方竟然連巡洋艦火炮的上限都沒敲定......。最后同盟國提出了這樣一個意見:“重巡洋艦最大噸位不超過1萬5千噸,剩下的大家看著弄吧!”德國人提出這個噸位是有依據的,因為在1戰中各國最大的裝甲巡洋艦噸位大多都是這個級別的。再大的話那就是小型戰列巡洋艦了。既然要和主力艦有一定的區別,那么1萬5千噸這個噸位正好差不多合適。對于這個建議,大家都提不出什么反駁意見,但是考慮到各國原有裝甲巡洋艦的火炮口徑,最終提出的重型巡洋艦的火炮上限不能超過10寸。
除了重型巡洋艦之外,還有輕型巡洋艦,在界定輕巡火炮口徑的時候,英國建議使用7寸火炮作為上限。1戰中美國有這個口徑的火炮作為前無畏艦的2級主炮,而相對應的德國和奧匈也有170mm火炮。所以這個級別的火炮比較符合各自的情況,(英國人哭了)大家都能接受,而關于輕巡洋艦的噸位,各國沒有做相關規定。畢竟你要是愿意造一艘15000噸,卻只裝7.5寸炮的話,那是你自己吃虧,大船抗小炮,沒人管你!
剩下的就是巡洋艦噸位問題了,實際上各國對巡洋艦的需求都很大,美國需要同時兼顧太平洋和大西洋,英國和法國有遍布四海的殖民地,德國海軍走出來北海,而且因為在1戰中飽受護航戰艦數量不足的影響,所以對巡洋艦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至于華夏嗎?為了保護從北冰洋到赤道附近的海域也必須擁有大量的輔助戰艦,這筆錢對于絕大多數參加跳躍的國家來說是絕對不能省的。所以在談判中將巡洋艦的最高噸位定為35萬噸,其它國家按比例獲取自己的噸位。
因為巡洋艦這個大類本身就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裝備10寸級別火炮的重巡,一種是裝備7.5寸級別火炮的輕巡洋艦,那么現在問題就來了,這兩種巡洋艦的比例如何界定呢?同盟國自然希望重巡的數量多一些,畢竟他們要的是質量而不是為了數量,自然希望提高重巡的比例,而英法必須保持一定的輕巡洋艦數量來滿足巡弋殖民地的需要。并且希望提高輕巡的比例來降低同盟國在巡洋艦方面的質量優勢。而華夏和美國對此卻不是很在意,因為作為戰斗力最高的兩支海軍,他們在主力艦和航空母艦上的優勢已經足夠抹殺巡洋艦方面的些許差異了。
“巡洋艦和主力艦不同,后者的作用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對付其它國家主力艦,而巡洋艦根據各國的需要不同,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會出現些許差異,比如有的國家需要保持足夠的數量還維護海外殖民地的安全,而有的國家巡洋艦需要壓倒潛在敵國的巡洋艦。為此,我們直接用一刀切的方式來用一個固定的比例來確定所有國家的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的比例是武斷的和不合理的!為此,我建議各國在巡洋艦方面實施浮動比例,重巡洋艦所占比例最多不超過總噸位的6成。”最終華夏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不過在某些人眼中,這個方面明顯是傾向于同盟國的,因為同盟國對重巡的要求就接近于6成。而協約國的意見是一半對一半。
不過對于這個建議,協約國內部也進行了研究,認為雖然重巡方面自己可能吃虧了,但是考慮到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照顧英國,條約同意了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各自造一艘不超過2萬噸的次等主力艦,所以次級戰艦方面也不會吃什么虧。于是乎最終也同意了。
而在結束了巡洋艦的談判之后,各國并沒有立即進行驅護艦和潛艇噸位的談判,而是對以上所有大中型戰艦的替換時間進行了磋商,而在這方面,美英德意四國尤為關注,因為這幾個國家可以保留的艦隊中都擁有大量的老舊戰艦需要更換,比如說英國人的3艘13.5寸炮超無畏、美國人的部分14寸鐵烏龜,以及德國人的國王級和凱撒級戰列艦。不得不說艦艇替換周期是一把雙刃劍,你能替換,人家也能替換,所以說這讓雙方感到相當的棘手。而華夏嗎?雖然3艘龍旭級戰列艦的建造時間也不短了,但是華夏壓根沒想過要替換掉他們,改改湊合著用吧,反正以后主力是航母呢,再說了根據跳躍,8艘裝備16寸艦炮的快速戰列艦也絕對夠用了。后面的6艘都是有余量的,戰艦長度比后世美國的南達科他級都要長,在更換動力系統后,跑到27節以上一點問題也沒有。27節以上就夠用了。
除了替換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換炮,德國人獲得了可以將伊茲梅爾級戰列艦換成更大口徑主炮的許可,而美國和法國的3聯裝14寸火炮同樣也有換炮的潛力。為此就這個問題雙方也展開了磋商。而對于華夏來說,法國兩艘戰艦換了也就換了,但是要是美國的那票鐵烏龜要是真的換了的話,哪華夏不就吃虧了?對此,華夏堅決的站在了同盟國一方。
“這次海軍談判的根本出發點就是海軍實力對等原則,依據這個原則,德國海軍的兩艘主力艦換炮是以3艘國王級戰列艦各放棄一座14寸炮塔而實現的,同時也是為了平衡英國皇家海軍的15寸火炮數量過多。但是美國海軍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和美國海軍對等的華夏海軍主力艦隊在16寸主炮數量方面最多也就和美國海軍持平,如果美國海軍也換炮的話,那么華夏就必須重新考慮此次談判的公正性了。”在會場上,華夏代表義正辭嚴的拒絕了美國海軍換炮的要求,不過作為平衡,華夏表示如果法國海軍愿意給兩艘布列斯塔尼級戰列艦換裝16寸炮的話,倒是可以理解。
“平衡平衡,光打一邊是不對的。”事后在有人詢問為何對法國網開一面的時候,徐杰是這樣解釋的。美國海軍誠然是華夏最大的潛在敵人之一,但是同時德國海軍又何嘗不是呢?在前一段時間里,德國在主力艦和航空母艦方面獲得了太大的優勢,論及實戰能力,在條約規定的所有戰艦建造完成后,德國主力艦無論在應用還是火力來說都占據優勢,俾斯麥級戰列艦在換了動力后速度也會有提升,如果德國人咬咬牙,放棄中間的炮塔的話,那么改裝完后就是標準的快速戰列艦了,在未來海戰中能發揮相當大的作用。至于航母方面也不用說了,甚至就連巡洋艦總體戰力也是德國占優,既然如此,華夏自然需要支持一下法國來平衡德國過于強大的海上力量。
感謝書友athlon9527的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