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穿越崇禎 第351章 申湛然論戰
第351章申湛然論戰第351章申湛然論戰←→::mayiwsk
京城近郊屯兵營地、申湛然大帳。
申湛然端坐案前,神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書信。
信是鞏永固從米脂傳來的,在信中鞏永固先是委婉致歉,表示他并不愿進兵,只因李嫣和虞突然出兵,他為免虞等人吃虧,才不得已西進。
隨后又十分激動地告訴申湛然,他率軍入陜后,不僅擊退了濟爾哈朗,收復了榆林等地,還在米脂擊敗了惠登相的兵馬。
現在他已朝延安挺進,若一切順利,十日左右便可拿下延安。
不過鞏永固也有一個擔心,就是先前是惠登相趁夜偷襲他,他將計就計,以圍剿叛軍的名義攻打的惠登相。
若是他現在堂而皇之地攻打延安,恐會與左良玉交惡,因此他想調榆林的李牟等人前去攻打延安。
只是他聽說王允成已率軍北上,若調李牟前往延安,時間上又有些來不及。
因此他想讓李牟先攻打左良玉所在的呂梁,引王允成等人前去救援,到時他再冒郝搖旗之名奪取延安......
申湛然看完鞏永固的信,不禁微微搖頭。
他沉思了一會,提筆寫道:“洪圖兄旗開得勝,弟聞之既為兄喜,又替兄憂。”
“喜者,兄十數日間,已收復陜西三分之一的土地,縱使孫武、吳起復生,亦難逾也!”
“憂者,兄今與狼同行,又欲與虎相爭,實乃兇險萬分。”
“要知陛下早先已經傳信,說李巖以死設局,想引兄入甕,想來李巖對李牟等人應有所安排。現今雖西安之破在計劃之外,也有傳言李賊死于亂軍之中。”
“但弟覺得叛軍盤踞陜西多日,境內有十數萬之眾,且甘肅、青海等地亦有叛軍,不應潰敗得如此之快。”
“所以弟仍持前見,認為兄不可再用李牟等人,必須將他們鎖在榆林,待事后局勢明朗,再行處理。”
“同時兄切不可再調大同之兵,以免女真或叛軍偷襲,危及京師。”
“至于攻打延安之事,弟覺得也不可操之過急,一則左良玉雖有異心,但在對付叛軍上,與我們的目標卻是一致的,若是此刻攻伐,反而傷了自身的戰力。”
“再則就是兄已得山西、陜西大片土地,亦需時日消化,若一味追求城池,恐有騎劫之憂.......”
申湛然寫罷,又仔細看了一遍,覺得言辭雖有些激烈,但想到鞏永固此刻已然迷失,若不潑點冷水,恐怕對方會鑄成大錯。
于是他將信密封后,就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
隨后他又緩緩走到行軍圖前,仔細研究陜西的形勢。
這時,一個兵士進來稟告,說朱慈烺來了。
申湛然聞報,快步走出大帳,前往轅門迎接。
當他趕到轅門時,發現除了朱慈烺外,李琎、王家彥等人竟都來了。
申湛然微微一驚,剛要上前行禮,卻被朱慈烺口稱“先生”的制止了。
他心中涌過一股暖流后,又將朱慈烺一行人請入了大帳之中。
眾人寒暄過后,朱慈烺便說出了此行的來意。
原來因鞏永固、吳三桂、鄭鴻逵等人突然出兵,致使錢糧損耗倍增。
好在沈無雙回京后,捐獻了三百萬兩銀子,暫時緩解了銀錢之事。
但糧食一事,卻遲遲沒有解決之法。
因為京城存糧本就不多,加之先前郭升、黨守素等人為禍江南,致使南糧的數量少于預期,京城存糧也日益減少。
可現今三處都催糧甚急,若按他們的要求運糧,京城的糧食就會不足。
但若不給他們發糧,又怕影響軍心。
王家彥因覺得這是收復失地的良機,本想按三處需求數量打折發放,卻被李琎拒絕了。
因為李琎覺得三處戰時已經超過初始的預期,而且京中糧食亦不足以支持大戰,應讓眾將班師......
申湛然沉默了一會,看向李琎道:“李大人,不知戶部還有多少糧食,通州又有多少?”
李琎愣了愣,道:“戶部現今還有三十萬石左右,存放在通州的糧食約十萬石。”
申湛然暗暗盤算后,沉吟道:“殿下,微臣覺得不妨將通州的糧食一半運往安國公軍中,另外一半則運入京城,以備不時之需。”
朱慈烺聞言,有些疑惑地道:“現今寧遠、陜西皆在大戰,而且吳三桂、鄭鴻逵等人本就是心......性急之人,若不供應他們糧草,恐怕軍心不穩!”
申湛然搖頭道:“殿下,您勿需太過擔心!”
“據微臣所知,吳三桂此行不過一萬多人,所需糧草并不多,加之他是奇襲寧遠,想來鰲拜等人也不可能運走城中的糧食,他應不會缺糧。”
“現今他如此著急求糧,不過是想提前囤積,為將來做準備。”
“至于鄭鴻逵則更不用擔心,他們在北戴河時就有月余之糧,現今才不過半月,斷不至于缺糧。”
“真正缺糧的可能是平西公,不過山西、陜西局勢未定,若貿然運糧,恐落入叛軍之手,反而對大局不利。”
“但平西公正在大戰,又不可讓他缺糧,依微臣之見,不妨讓倪大人在大同以外籌糧,運往陜西,這樣平西公短期內也不會缺糧。”
王家彥聞言,有些擔心地道:“申大人,你說的雖在理,但若我們不發糧,萬一因糧食短缺,致使戰事失利,豈不是也對大局不利?”
申湛然搖頭道:“王大人,請恕下官直言,無論是否發糧,這三處皆難以取勝,恐還會危及京城,故微臣才建議將糧食運入城內。”
“這樣若是有變,京城有足夠的糧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王家彥有些不悅地道:“現在朝廷大軍勢如破竹,申大人何以如此悲觀?”
申湛然沉聲道:“王大人,并非下官悲觀,實在是沒有勝算。”
“要知女真一向提防漢軍,此次突然讓祖大壽重回錦州,極有可能是一個陰謀。”
“而吳三桂和鄭鴻逵皆是擅自出兵,事前并無規劃,戰時又各自為政,加之祖大壽之事尚在兩可之間,又能有幾分勝算?”
“至于陜西之事,您心中應也十分清楚,高杰和左良玉并不可靠,若是叛軍反攻,他們也不會力戰。”
“而平西公現今雖有十余萬之眾,卻有半數是降兵,不僅不能用于大戰,還要分兵防備......”
王家彥先前雖有些擔心,后因捷報頻傳,他也就逐漸放下心來。
此刻聽了申湛然的話,先前的不安立時涌了上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mayiwsk←→新書推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