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杏壇 第九〇七章 新年大禮3
第九〇七章新年大禮3
2000年2月6日,農歷正月初二。
一大早,錢進就和妻子鐘紅坐上了老劉的“夏利”出租車,拉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去縣城給任職教育局局長的表姨夫陳昌平拜年。
錢進心里明白,陳昌平家里并不缺煙酒茶之類的這些禮品,但過年嘛,總不能空著手登人家的門。因此,錢進今年讓鐘紅準備的全部是戶山地區的土特產,粉條、地瓜、家養小公雞、磨豆漿用的黃豆等等,這些東西就是拉一車也值不了幾個錢。東西雖然不值錢,但出身農村的陳昌平和妻子卻非常喜歡,說吃這些東西不但養生,還有一種憶苦思甜的味道。
大權在握的陳昌平有這種喜好,身為親戚兼下屬的錢進自然歡喜,錢進倒不是心疼花錢,而是送這些土特產讓錢進心里少了一種赤裸裸行賄的感覺,反而多了幾分親戚間的溫情。
陳昌平和妻子還是在他的另外一個家里接待了錢進和鐘紅,這幾年兩家人的關系越走越近,彼此之間的相處也就少了幾分拘束,可錢進在不怒自威的陳昌平面前,心里還是有幾分忐忑。
不過,忐忑也只是暫時的,幾杯酒下肚之后,錢進便恢復了他風趣幽默的本性,也大著膽子跟陳昌平開了幾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面對著錢進有些放肆的玩笑話,陳昌平寬容地笑了笑。這兩年跟錢進接觸下來,陳昌平是越來越喜歡錢進這個遠房親戚了。在陳昌平看來,錢進不僅精明能干,而且還善于察言觀色,很適合在官場里混,尤其是錢進身上那種不服輸和敢于探索的勁頭兒,更是讓陳昌平欣賞不已。
也正是錢進的這種敢闖敢干的精神,使著陳昌平和錢進在1998年的戶縣教育系統人事改革中一拍即合,也讓陳昌平成了東州地區教育系統進行人事改革的第一人。盡管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教育改革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弊端,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這一次席卷戶縣教育系統的人事改革確實在東州地區造成了不小的轟動,也因而成全了陳昌平,給陳昌平在東州地區教育系統內博得了一個“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好名聲。
陳昌平的這個好名聲是拜錢進所賜,自然而然,陳昌平對錢進也會青眼相加。現在,在陳昌平所控制的戶縣教育系統內無論有什么好事情,陳昌平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錢進。
“今年您老不想動一動嗎?”喝著酒,錢進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試探。其實,錢進的潛臺詞很簡單,就是想提醒陳昌平在調動之前不要忘了提拔一下自己。
“唉!哪有那么容易?”陳昌平輕嘆一口氣放下了酒杯,“要想進入縣級領導層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啊!如果進入不了縣級領導層,那還不如暫時蹲在教育局。我出身于教師,做教育算是本行,去其他的那些科局只能是個門外漢,肯定不利于我的發展再等等看吧,實在不行就去東州市教育局弄個副職,不管怎么說在退休前也得混個副處”
錢進雖然在教育的官場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錢進所處的那個層面只是官場的最底層,有時候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最底層,就如官場“金字塔”周圍的那一片黃沙,錢進只不過是這一片黃沙中的一粒而已。至于陳昌平所處的這個官場層面,像錢進這種身份的人是接觸不到的,自然,錢進也就不會懂得陳昌平的苦衷與難處。
在戶縣,陳昌平作為科局級正職干部,已經算是進入了官場“金字塔”的最低端,但是陳昌平要想再往上走一步,卻是非常的困難。在中國特色的官場升遷機制中,一個干部的升遷涉及到能力、關系、領導的賞識和推薦、資歷、機遇和群眾基礎等多種因素。所以說,一個干部的提拔往往是“合力”的結果。
陳昌平如果要想在官場上再前進一步,首先要得到縣委組織部提名的支持,然后還要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能得到縣委組織部的提名權已屬不易,要想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賞識?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雖然說陳昌平在1998年做了一件轟動戶縣和東州地區的教育人事改革的大事,也確實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支持,但支持歸支持,支持并不等同于賞識,陳昌平在官場混跡多年,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在官場上,只有得到領導賞識的人才有可能成為領導的“自己人”,也只有成為領導的“自己人”,才有可能有機會得到提拔重用。陳昌平乃一介書生從政,身上還保留著幾分文人的清高,要想讓陳昌平放下身架去卑躬屈膝地用諂媚來博取領導賞識?陳昌平還真的做不出來。幾年的官場歷練,讓陳昌平深知官場的兇險如履薄冰,官場的博弈如高手對峙,一招不慎就會全盤皆輸,要想靠著幾分政績就能得到提拔和升遷?談何容易?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