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第378章 宿命之敵 三
“地盤大了,的確需要花功夫治理……”
陳德興和趙復步上了建安廢城的城墻,望著城外的蒼茫大地,頗有些感慨,“此處本是人間繁華樂土,自戰國時起,便是吾華夏先民的家園,如今卻是一片荒蕪。不過……荒蕪也有荒蕪的好處,如同一張白紙,可任憑發揮。”
“大王已經有了腹案?”趙復笑問。對于這位明王殿下的辦法,趙復是很有些佩服的。
“有一些想法,”陳德興輕輕拍著斑駁的城墻垛口,思索著道,“北伐軍乃是從周制而建,如今欲立國設官,統治地方,自然也要參考周制。”
“周制?”趙復皺眉,“大王的意思是要分封諸侯?”
陳德興笑了笑,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照抄,如今的天下畢竟和西周不同,照抄周制是不成的。但是應該取其精華。江漢先生,您知道周制的精華是什么嗎?”
這個……還真不知道!雖然儒家自打誕生之日起就喜歡吹捧周朝,但是身為真正的大儒,趙復是知道那些吹捧的話兒不能當真。周制若真有什么精華,又怎么會不為后世所用?
£“是分封嗎?”趙復想了想道,“臣魯鈍,只能想到分封。”
“是自治。”陳德興笑道,“周之精華,乃是國人議政,地方自治。《周禮》曰:君要朝國人,有三詢。乃是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左傳》又曰:史為,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庶人謗,商旅于市。百工獻藝。《論語》也說:天下有道,庶民不議。可見周之國人是可以議政的。至于周之分封為何?其目的還是在于將君王難治之遠荒地方,交由封君自治。這國人議政,地方自治,乃是周制之精華!吾從周,當使國人有議政之權,當使地方有自治之權。”
這是真的?趙復愣了又愣。這國人……要是有了議政之權,君王的權柄不就小了?這地方要是有了自治之權,朝廷的權力不就小了?
現在陳德興是在和趙復商量怎么管理自己的地盤。不是在商量怎么折騰大宋朝……這國人議政、地方自治難道真的要在陳德興的地盤上面實行?
“大王真的要行周制?”
“自然要行的,”陳德興拍了拍城墻垛口,半開玩笑道,“吾乃是真儒,不似南北漢地一干偽儒,口稱宗周之仁而行秦法之暴。自秦以來,國家治亂循環,天下幾度將傾,究其根本。皆在地方自治,國人不議政。一國之權,皆在天子,天下萬民。皆是奴仆!
而天子……雖稱英睿圣明,其實多長于深宮婦人之手,頂多略通權術馭臣之法。對于天下諸多事務。根本一竅不通,非常容易被奸佞小人蔽。所以這天下名義上是天子治理。實際上就是一臣小人在為禍。
在吾看來,與其讓奸臣小國。還不如讓國人議政,地方自治呢!”
說的好像很有道理!趙復微微點頭,這個明王的確有點兒門道。一眼就看出了漢家天下千年以來的弊端所在——皇帝老子多半的昏君,滿朝朱紫大多是奸佞。
“大王口中的國人是……”趙復當然知道“國人”和“野人”是怎么回事兒了。
周朝只有國人議政,并沒有野人議政——實際上就是一種原始的精英民主。所謂中國沒有民主傳統的說法是偏頗的,只是傳統雖有,但已經失去了兩千多年!
“國人是士!”陳德興道,“士乃是國家之基,當可議政治,理地方。”
陳德興要搞的當然不是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而是周朝的國人議政,是貴族精英的民主……而且不是科舉精英們來民主,而是追隨陳德興打天下的軍事貴族來民主!
這樣的安排,同時也是要將這些打天下的軍事貴族逐步改造成國家中上層建筑的主體。類似于普魯士的容克地主和中國地主士大夫一樣的存在。
當然,在目前的遼東,似乎也只能這么搞。遼東這里現在沒有“地主階級“,沒有“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只有各種韃子部族和大片大片的荒野——部族肯定要拆散,荒野肯定要分配。那么給軍功貴族分配土地和農奴(部族中的弱者),讓他們成為土地貴族,那就必然之選了。
“大王,這士該如何議政,地方又該如何自治呢?”趙復言道,“大宋亦有‘與士大夫共天下’之說,地方士紳也極有勢力。”
“吾與趙宋不一樣。”陳德興笑著搖頭,道,“趙宋雖稱與士大夫共天下,但是如何共治之法卻是沒有的。有的只是一味優容文官文士,算不得什么共治。吾之議政、自治都是光明正大,有法度可依的。自治可先從地方始,各縣皆設立議會,由落籍之士投票公推。再由議會和招討司所委派之知縣共商一縣之政。田賦地稅多寡,如何征收,如何使用,皆由地方議會與知縣共商而定。官吏薪俸,地方鄉校之,地方建設之,也都由地方自籌。招討司只收些攤派承包之稅以充軍用。”
陳德興的地方自治是放權,同時也是在推卸責任,將地方推給貴族去自治。他的招討司只直管幾個“商業大城市”,同時抓住海貿這顆搖錢樹。以大城市的商業稅和同海貿相關的稅收(包括北地招討司所轄幾個大港口的關稅和北伐軍海軍所控制海域的通行稅),為北伐軍的主要軍來源。
實際上這也是奈之舉,遼東這里百廢待興,雖然有沃土數,但是要開墾成良田不是一朝一夕的。就算陳德興能抓到很多農奴分給他的軍事貴族,也需要很多年的建設才能讓土地產生收益。而遼東地方各級政權,現在也幾乎不存在。政權建設,同樣要花錢花時間。想要從遼東的土地里面刨點錢,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所以干脆讓貴族們去自治吧!估計西周那會兒,周天子打發諸侯去蠻荒之地當君主也是這么個想法。
“大王,此法是單在遼東實行,還是要在天下實行?”趙復捋著胡子發問。
這一套辦法在遼東實行是沒有問題的,遼東這里沒有士紳也沒有科舉豪門,連原有的部族都被碾碎了。當然可以任憑陳德興“行周制”了。可是在中原漢地,特別是在南朝土地上,情況就復雜多了。
陳德興明白趙復的意思,只是笑了笑道:“考試做官當然還是要的,總要給下面的人一條上升之路。但是這考試上升的規矩肯定和大宋不一樣。大宋的科舉并非是為國取才,乃是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手段。吾行周制,國人議政,地方自治。當然不用這等手段,考試選拔乃是真正為國取才。”
他放沉了聲音:“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便是科舉所拔之人才,也要學習為官治事之學,如此才能為國所用。”
陳德興當然知道科舉的弊端——實際上沒有什么人不知道!科舉到了南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官考”了。而是一種讓士大夫階級參與分享國家權力的手段。因此考上的人有沒有實學變得關緊要。而南宋的文官,大部分也不干什么實事兒……
而陳德興要以扶植跟隨自己的軍功貴族成為統治基礎,自然不需要這些依托科舉上升的士大夫了。但是管理國家的官僚,到什么時候都是不能缺少的。因此陳德興還是需要一個官僚的選拔和培養機制的。
趙復沉默半晌,搖搖頭道:“大王的道理都對,只是這天下之事不講道理的時候多。大王如果真要如此做,只怕遼東易取,燕云可得。取南朝卻要多些功夫了……”
陳德興冷笑,回頭看著趙復:“江漢先生,你覺得我會怕南朝的士大夫們不講道理嗎?”
“把弓箭和長桿兵器都留下,帶著護身的彎刀即可!”
忽必烈大聲的給他的500怯薛下令,然后又扭頭對前來迎接自己的鈕麟笑道:“鈕麟安答,這不剌川草原上有我們大古的十萬壯士,當不會有什么宵小偷襲我吧?”
鈕麟原是哥汗直轄的征川大軍中的都元帥。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開戰后他站在了阿里不哥一邊。現在是被阿里不哥派來迎接忽必烈汗的。
親眼看到忽必烈的怯薛都將長槍和弓箭丟下來后,他微笑著彎腰行禮:“忽必烈大王有此誠意,此次議和必然能成。只要吾大古上下齊心,何愁不能克陳滅李,一統天下!”
忽必烈皺起眉頭,露出憂郁的表情:“若是為了克陳滅李,吾未必會和阿里不哥言和。然而如今之勢,陳李崛起,古式微,若是再兄弟相殘,只怕吾和阿里不哥早晚為陳德興所擒!”
鈕麟一怔:“何至于如此?”
忽必烈苦笑,伸手摸出一份遼東諸路達魯花赤總管府剛剛送來的急報,遞給鈕麟道:“塔察兒在莊水之畔慘敗!逃回遼陽的時候身邊連一千人都沒有了!而且,陳德興已經收服了遼東生女真,組成了八旗女真,總有數萬之眾,皆配強弓健馬,不再我古勇士之下啊!”
鈕麟聞言頓時失色:“什么?陳德興有了數萬騎兵!”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