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第一八〇章 問鼎之基(上)
初平四年,四月二十五。……,
劉存回到闊別半年的青州,正式進駐張燈結彩籌備盛大慶典的濟南新城將軍府。
周長二十八里的濟南新城已為天下矚目,規模僅次于帝都長安城、故都洛陽城和周長三十二里的齊國古都臨淄城。
濟南新城四面城墻的高度與堅固程度前所未有,與依附四面城墻而建的四個軍營一起,構成全新的城市防御體系,總體防御力遠勝以上三大都城無數倍。
新城街道寬闊,布局完善,擁有新穎堅固的地下排水系統,居民區、文化區、商業區和行政區的分區設置更為合理,十二座大型官辦學堂和十座醫館分布其間,遍布全城居民區的三百六十口裝飾華美的井臺錯落有致,濟南新城干出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創舉。
坐落于新城東面三里左右,隔著遍栽垂柳的寬闊護城河的老城歷城,已完成城墻修復和舊城改造,與新城一東一西,相依相映,濟南國治所也從西面七十五里的東平陵,搬到改造一新的歷城之中。
歷城內外原有五十余家冶煉工坊,在新城開工之前已盡數遷到西面八十里的新城章丘,與譽滿天下的東平陵冶煉二十余家小型工坊一起,整合成兩大冶煉制造工坊,共享青州府衙在章丘城南大山下新建的兩座水庫提供的水力驅動等先進技術,獲得南部山區豐富的鐵礦資源配給,一躍成為青州第二大冶煉與制造基地。
歷城南面和東面原有的冶煉工坊區,如今已被占地兩千余畝的一座座紡織工坊替代。
從南面大山中流出直通北面濟水的河道經過修浚。為兩岸十余家大中型紡織工坊提供充沛的水源。兩岸架設百余座大大小小的新式水車獲得了豐富動力。紡織機器和技術得到革新革新,使得產量倍增成本急劇下降,預計一年之后,歷城將成為青州乃至大漢天下最大的紡織基地。
當初在劉存苦心說服下,濟南國、齊郡的三十幾家皇親國戚和名門大閥為獲得入股瑯琊錢行濟南分行的資格,不情不愿答應劉存的附加條件,集資八千萬錢投入章丘冶煉制造業和紡織業,獲得他們誰也不看好的六成股份。
這些權貴門閥對此沒有給予任何期望。不少人干脆把自己的投資當成是向劉存交付保護費,誰知州府在不到半年時間里,便將十余座紡織工坊建好,從瑯琊引進的新式紡機效率驚人,投產兩個月便已獲利。
章丘冶煉制造工坊已初具規模,州府衙門從數萬流民中征用一萬八千余青壯,在一片荒蕪的大山腳下夜以繼日地苦干,建起了延綿四里的高大工坊區。
產業整合后接受聘請的六千余名本地工匠,在珠山和臨淄鐵城調來的三百余名匠師帶領下,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建起八座先進的大型煉爐和高效水排。沿著鋼筋混泥土澆筑的兩條引水渠裝上二十余座碩大水車和數十臺制造設備。
三個半月前,點火試產成功。如今已生產出三種外銷型兵器甲胄、十余種先進農具和兩個系列的五金工具,所有產品尚未入庫,就被合約經銷商瑯琊商會的商隊運走,銷往冀州、徐州、幽州甚至更遠的吳越和交州地區。
如今,投資入股的三十余家權貴門閥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對劉存懷有的那點兒怨念煙消云散,以濟南王劉康為首的十三世家欣喜之余,非常后悔自己當初的保守,不少門閥悄然改變了態度,重新審視劉存溫和的政治經濟改良政策,開始主動向劉存靠攏。
以目前形勢看,章丘兩大工坊和濟南紡織工坊給他們帶來的豐厚利潤,絕不低于瑯琊錢行濟南分行的月利分紅。
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劉康和濟南國十三世家頻頻聚會,商討如何說服劉存,將章丘兩大工坊中屬于青州府衙的四成股份全部買過來。
相比之下,青州政府的收獲更大。
成千上萬民眾因為章丘兩大工坊和濟南郊外的數十家紡織工坊獲得寶貴的就業機會,方圓百里內的居住環境在科學合理的規劃下大為改善。更為重要的是,一年的免稅期滿之后,兩大行業將會成為青州重要的支柱型產業,給青州政府帶來豐裕的稅收。
劉存對青州各級衙門半年來取得的成績深感滿意,他回到濟南后的第二天,便在霍堅、管寧、國淵、秦義等文武官員的陪同下走出南門,穿過橫臥歷下波和五龍潭之間的九孔石橋,前往新落成的濟南大學進行視察,這里才是劉存寄托了無限希望的地方。
“大學”的名稱由來已久,《禮記.王制》中就有“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以及“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蓺焉,履大節焉”、“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和“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的記載,大學也稱為“成均”或“上庠”,西周時期有了直屬中央機構的太學,本朝前期在京師也設立了太學,為中央官學和最高學府,太學祭酒兼掌全國教育行政。
為避免引起朝廷文武大臣和各路諸侯的詬病,劉存和麾下心腹商議過后,為這座青州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學府,定名為更富地方色彩的濟南大學,變相地實施科舉制度,為將來的發展積蓄人才。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濟南大學的首任山長并非享譽天下的鄭玄或邴原,而是鄭玄和邴原的學生濟南相管寧。而負責濟南大學具體管理事務的學監,則是劉存敬重的心腹謀士、以推廣農業耕作新技術和畜牧飼養技術而享譽天下的田牧。
鄭玄和管寧之所以不愿擔任濟南大學山長,并非輕視劉存提倡的教育改革政策,更不是抱殘守缺,看不起培養農工商百業技術人才的綜合性新型大學,而是因為兩人管轄的瑯琊書院比新成立的濟南大學更負盛名,更有影響力。
其次,鄭玄和邴原舍不得離開傾注全副心血的瑯琊書院,他們與學院博士們的家人都住在依山傍海風景秀美的瑯琊臺下,習慣了瑯琊溫暖的氣候和生活方式,不愿搬離這個天下士林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這其中,還有個難以啟齒的重要原因:保持瑯琊書院超然的地位,堅持自由開放的學術風氣,擺脫劉存的制約,不受越來越強大的青州政權所控制!
瑯琊農工商學院整體遷入濟南大學,原有八個學科重組為濟南大學下屬文理學院、農牧學院、工商學院、機械學院、建筑學院和兩個學術研究院,附屬印刷工坊的規模隨之擴大數倍,工匠與學徒人數高達四百余人,成為整個大漢最大的書籍印刷和發行基地。
原瑯琊農工商學院附屬陶瓷工坊、木器工坊、鐵器工坊和冶煉工坊,盡數搬遷到濟南東面的章丘城西新區,以濟南大學附屬工坊的名義繼續經營,繼續作為濟南大學師生的實習基地和新科技新技術的試驗場所,為濟南大學提供更多辦學資金,繼續享受州府衙門特許的五年稅賦減免的優惠政策。
整合后的濟南大學印刷工坊就在大學校區南面,設備一新,規模更大,這里將成為大漢最大的書籍印刷發行基地,諸子百家學說、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新思想新觀念將會從這里傳向四面八方。
一旦耗資三千萬錢的大型圖書館建成,劉存和糜氏家族數年來不斷購買珍藏的上萬冊珍貴典籍將會送入其中,隨后逐步整理,擇優印刷刊行天下,屆時,濟南大學就會逐漸超越譽滿大漢的瑯琊書院,成為大漢王朝最大的文化中心。
位于夏河城北的瑯琊農工商學院校舍和工坊區,以五千萬錢的價格賣給了瑯琊縣衙,被瑯琊縣衙改建成縣學和兩大住宅區對外出售,以滿足瑯琊縣越來越多人口的居住和教育需要。
出售校舍和地皮所得的五千萬錢,作為濟南大學的自有助學基金專項使用,用以扶持考入濟南大學的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劉存殫心積慮做出的一切,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濟南大學的三千師生員工對劉存無比敬重,得知主公劉存到來非常激動,換上統一縫制的博士服和學士服,戴上象征身份和知識的烏紗高冠,匯聚于中心大操場,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
登上檢閱臺的劉存看到操場兩邊的足球門,頓時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項近年來風靡青州各地并已傳到周邊各州的大眾運動項目,雖然還頂著“蹴鞠”之名,但規則與劉存心目中的足球運動已經沒有多大區別。
心靈手巧、極富創造力的青州工匠在沒有橡膠的情況下,用牛皮、鬃毛等物品,制出了彈力驚人皮實耐用的皮球,而且嚴格按照瑯琊工業標準,按照皮球的大小和重量,劃分出三個等級進行生產,僅此一項,就足以讓劉存倍感驕傲。
劉存與師生們見面的過程很簡單,站在臺上說了幾句祝賀的話語后,便走下高臺,與師生們隨意交談,看完文理學院與工商學院的蹴鞠比賽,便在師生們的盛情送別下返回城中。(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