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五百一十八章人口買賣
遼東的軍務,總體來說是一個戰略進攻的態勢,巡撫張秉文到了沈陽就死活不挪窩。這年月的遼東,真正是苦寒之地,沒人愿意去那地方呆著。關寧軍是沒法子,留在山海關,怕皇帝算后賬,所以往北跑,在通遼筑城,切斷女真東西的聯系,順便做點羊毛的生意。這年月,只要有銀子,就不怕買不到東西,就算在通遼那個地方,關寧軍過的還算相當的不錯。
殘余的清軍一路往北退卻,目前在黑龍江流域一代活動。登州營暫時停止了繼續進攻,不是不想,而是有心無力。遼東還是太大了,幾萬人的軍隊,撒出去都不帶冒一個泡泡的。所以只能步步為營,往前推一點,安頓移民,穩定一點,再繼續往北。這幾年前后從北直隸、河南、山東、江北等省,前后往遼東移民五百多萬。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去東北看看就知道,真的少的可憐。大明缺人口么?說實話是缺的。中原的民變,起因是天災,其實是人禍。
天災也好,人禍也罷,對陳燮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把人口從幾個受災嚴重的省份遷移出去。這個工作,以前是登州營在做,現在是各地官府在做。什么時候官府變的那么勤政了?這么想就錯了,真正推動官員的還是利益。現在的情況≥長≥風≥文≥學,ww$w.cf@wx.n±et是這樣,各地的商人只要把人送到遼東,就能得到銀子。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弱,只要到了遼東還剩下一口氣,就能得到五十個銀圓的回報。扣除沿途的開銷,這買賣還是很掙錢的。
在利益的驅動下,在土地的勾引下。一方面是官府和商人們的積極性很高,一方面是朝鮮那邊的大批百姓逃到遼東。還有一個人口來源居然是東瀛,這也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大批連飯都吃不飽的普通小民,被無良的奸商以去遼東打工為名騙上船,年輕的男女一個人給五個銀圓的安家費。然后被挑選上的青年男女還歡天喜地的上了船。拉到遼東,因為是外族,遼東那邊的接收人員不肯給全款,只肯給二十個銀圓。就這樣,還是有很多商人很開心的繼續做這個買賣。到了遼東的東瀛人,原則上是不能分到土地的,由官府集中管理,平時在農莊里面給人干活。飯是能吃的飽的,工錢得交給官府。做滿十年之后,可以獲得大明子民的身份。女子的待遇要好一些,遼東有的是光棍漢,花三十個銀圓從官府買一個回去做媳婦的大有人在。姿色好的價格更高,最高的能賣到一百個銀圓,有錢人買回去做小妾。
這年月的日本女人嘛,說實話也就是那樣了,小短腿太要命了。好在遼東的光棍數量多。有個媳婦就行,也沒人在乎這個。因為人口買賣興隆。現在遼東的東瀛人已經接近十萬了。
還有的商人更混蛋,直接跟荷蘭人勾搭,從南洋販賣土著到遼東。這種商人基本上回很慘,南洋猴子太尼瑪懶了,遼東官府根本就不肯接收,女的還湊合能收一些。男的一律打回票,留下來做奴隸都沒人要。一段時間后,現在運往遼東的只有南洋的女子了。到了遼東,卸下女子,裝上大明的特產。跑這一趟也能掙不少錢。所以這個生意,現在也有很多商人在做,而起都是福建那邊的海商在做。去年年底前,一艘西班牙的船到了旅順,放下五百多個十八歲以下的女子,開啟了歐洲人往遼東販賣人口的序幕。
陳燮的計劃,往遼東移民一千萬,這是最少的。沒有人,再多的土地都沒用,遼東經營成一個大糧倉,這個計劃是不會改變的。比起中原的土地,遼東那才叫抓一把都流油的沃土。長江以北的人口,往遼東移民,長江以南的人口,往大員移民或者今后往南洋移民,這個計劃不會改變。至于中原的地主們,今后能不能找到佃戶的事情,陳燮一點都不關心。大肆的利用商人和本地官府的貪婪,不斷的從陜西、山西、寧夏、北直隸等省移民。
這些事情,朝廷也是知道的,不過樂見其成。這些百姓在本地,那是一口吃的都沒有,眼下這個旱災很嚴重,當地的官府巴不得把百姓都弄走。至于地主的利益,現在誰能顧的上?這些年被流寇搞怕了,官府根本就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能弄走的盡量弄走。有反對意見的也行,你拿出糧食來賑濟百姓,一切都好商量,否則就不要提這個話題。
至于在移民的過程中出現的損失,誰能顧得上呢?頂多就是出差的官員心疼,罵一兩句就過去了。忙完一趟,趕緊回去跑下一趟。人口買賣的興隆,直接導致不少混亂。但是這個誰又吃飽了撐著去管呢?就算是官府,看看那些饑民,恨不得都趁早送走呢。
所以現在就是一條龍的人口買賣,官府負責收集人口,商人負責運送到地方,大家一起發財。因為這個事情吧,陳燮這個三省總督在北部幾個省的名聲,意外的好。
至于移民的花銷,說起來其實不少,實際上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個移民到了東北,能分到工具和住處,然后你去開荒吧。開出來的土地,自己得一半,三年之內不用交稅。另外一半還得乖乖的耕種,等于是租官府的地,每年交產量一半的租子。五成的租子,這也算是良心價了。所以呢,移民的抵觸情緒不大。有一條硬性規定,開出來的土地,不得荒著。如果不是不可抗的原因導致荒地的出現,則由官府收回處理。
遼東的行政機構建設與內地大致相當,一百戶為一屯,筑堡而居。十屯為一鄉,相互之間互為照應,建立預警機制,一旦有危機立刻點著烽火臺,各屯的人都來援助。靠著這個機制,在駐軍和百姓自保的前提下,清軍在過去兩年不停的小股騷擾,很少有占便宜的時候。
遼東局勢日趨穩定,蒙古的局勢則比較模糊。這不是能不能打仗的問題,而是草原上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多鐸掌握了察哈爾部落之后,不斷的試圖往東推進,遭到王賁率部聯合科爾沁草原的幾次阻擊后,慢慢的放棄了這個計劃。多鐸消停了,登州營穩住陣腳之后,反過來往西推進。因為羊毛買賣的興隆,導致很多蒙古小部落不斷的脫離察哈爾東附科爾沁。
王賁的戰術非常穩健,步步為營,在何顯的騎兵配合下,一點一點的往西逼近。看見巨大利益的科爾沁各部落,也非常配合登州營的作戰。過去的兩年之間內,察哈爾部的生存空間不斷地的被壓縮,多鐸只能不斷的往北退卻。多次的戰斗沒有占到便宜,大批的小部落逃亡的原因,直接導致了這個后果。估計在過兩年,多鐸就得越過瀚海,往更北的地方去。
因為登州營的作戰得力,大明的所謂九邊,現在很少有機會發揮作用了。反倒是商人大顯身手,來來回回的倒騰各種物資,大發其財。這也是三邊總督孫傳庭失業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他去了四川,繼續追殺張獻忠和羅汝才,等到這倆貨逃到緬甸,整個大明也該消停了。
陳燮和劉慶談到半夜才歇息,第二天一早就被朱由檢派人來請進皇宮。朱媺娖最近一直在宮內呆著,周皇后的意思,陳燮只能服從。進宮之后,陳燮沒見著朱媺娖,直接去見了朱由檢。皇帝同志看見陳燮來了非常的親切,其實兩人差不多大。
兩人對坐而談,朱由檢迫不及待的開口道:“思華,昨天你談到了儲君的培養問題,朕聽了深有感觸。朕生長在深宮之內,對大明的現狀不得而知,一切都是聽身邊的人說的。這種現狀,必須要改一改了。”提起這個,陳燮都覺得蛋疼。大明朝最后這幾個皇帝,那是一個比一個奇葩。提到這個教育的問題,真是黃鼠狼下崽子,一窩不如一窩。這么說吧,大明最后這幾個皇帝,就沒一個是心理正常的。說起來這個現象,文官要負很大的責任。文官最喜歡的皇帝,就是那種什么事情都不管,一切都交給文官的皇帝。但是這樣明顯很不現實,一旦覺得皇帝當著不舒坦,哪個皇帝不換著花樣折騰?
大明這個現象,不能在繼續下去了。所以陳燮才提起了儲君的培養問題,當然也就是臨走之前順嘴說了幾句,之后就沒有再提了。沒想到朱由檢非常上心,一晚上都在想這個問題沒怎么好好睡覺。隨著大明內部的漸漸穩定,朱由檢也開始反思這個問題了。
朱由檢希望從陳燮這個找到一個好辦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放羊式的。提起這個事情,陳燮也挺糾結的,想了想道:“臣只是覺得要改,但是該怎么改,這是天家事物,非臣可以妄言。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放過臣吧。”(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