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國崛起 第七十章:清軍其實是廢物
“才三十萬人而已,又不是三百萬,不過這既然都來了,那也沒必要在擔心什么了,讓偵察營的弟兄們都回來休息吧,不必再去冒險打探消息了。”
張野深沉的回應道。
三十萬人,這可不是什么小數目,即便是張野,在內心深處也還是很緊張的。但此刻他卻不能表現出任何緊張的表情,否則將會功虧一簣。
臨沂已經被包圍了起來,此時也算是插翅難飛了,若是清廷有決心的話,哪怕不用打,就這么圍著臨沂圍上半年或者一年,張野的四千軍隊便會不戰自敗。
可是清廷有這份魄力嗎?他們敢把三十萬軍隊都放在臨沂附近嗎?顯然是不敢的,所以,張野也不用有任何的擔心。
大破清軍,那是早晚的事,而清軍每天耗費的軍糧,則可拖死清廷。
要知道這些兵平日里在地方上的吃住都是各地負責的,現在受到了朝廷的征兆,跋山涉水跑到山東臨沂來征戰,別的不說,軍糧和軍餉朝廷是肯定要負責的。
總不能既讓人出兵,又讓人出錢出糧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要不了多久清軍便會自亂陣腳,屆時三十萬軍隊大兵壓境,也只能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甲午戰爭那年,你們可知道在奉天海城之戰,日軍士兵陣亡了多少人嗎?”
張野看身邊的士兵們情緒有些不太高,似乎也是被這三十萬人的數字給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轉念一想,直接拿當年甲午戰爭時期的例子來開導他們。
眾人搖頭,他們都是普通的小兵,且當年大多都在家務農,哪能打聽到那種消息?他們只知道清軍戰敗了,然后就簽訂了馬關條約。
除此之外,他們還知道吳大澂是個民族英雄,明知不是日軍的對手,卻敢于領兵出戰,雖然最終還是敗了,但吳大澂的確是個英雄。
是的,在民間,吳大澂的確是英雄,而他的那些荒唐舉措也無人問津,更無人覺得羞愧,因為常人都不知道當年發生的一些事。
“日軍具體陣亡人數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十人以下。吳大澂率軍圍攻海城數日,發起三次戰役,卻只殲滅日寇不足十人,到了最后一戰反而還被日軍給打了個內應外合。”
張野細細的說道。
這些東西在他看來沒什么,但是在現在可是絕密的,清廷不準任何知情人提起,否則將會面臨著滅口。
因為這不僅關乎著那場戰役的真實情況,更是關乎著清廷的顏面,所謂皇族顏面不得有失,也就是這個意思。
“軍長,不是說吳大澂給日寇下了一道勸降書,而日寇死活不肯投降,最終慘勝吳大澂的嗎?”
一名士兵疑惑的問道,怎么在張野這里聽到的版本與朝廷講的不一樣呢?
而這一提問,更是引起了諸多士兵們的好奇心,大家都想搞明白這件事情,但此刻他們卻無法分辨,到底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勸降書是真的,日寇不肯投降也是真的,但結果卻不是慘勝,而是大勝,完勝。吳大澂與日寇約定,若不投降便打上三次,保準讓日寇打一次輸一次,結果事實上的確打了三次,第一次慘敗,被日寇收拾的找不著東西南北。
這第二次么,稍微好了點,比之前多增加了一千兵力,但卻只給日寇帶來了多一人陣亡的局面,而第二次日寇只陣亡三四人左右。
最為夸張的是第三次,吳大澂聚集淮軍舊部,東北民兵軍,預計齊攻海城,結果日寇朝天開了一槍,吳大澂數萬大軍便立刻潰散,反而被埋藏在外的日寇來了個里應外合,打了吳大澂一個反擊。”
張野有頭有尾的說道。
但是有一點卻沒有講出來,當年吳大澂率領的軍隊繁多,派系林立,而推薦他上陣的劉坤一,也只給了吳大澂二十營兵力。
別以為這二十營兵力有多厲害,這些全都是雜牌部隊,東拼西湊起來的百姓,把鋤頭換成了武器就成了軍隊。
正兒八經的湘軍都被劉坤一扣了下來,雖然這些湘軍也沒什么戰斗力,但與吳大澂手中那二十營兵力比起來,還是有些戰斗力的。
而當時的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吉林將軍長順以及宋慶等部,派系林立,大家又全都是地位相等,甚至比吳大澂這個后來者還要高上大的主,誰會甘愿聽從吳大澂的指揮?
雖然眼前的這支清軍與當年吳大澂統帥的清軍頗有相似之處,但有一點張野卻不能忽視,那就是這支軍隊里有馮子材這般老將。
甚至可以說,只要馮子材不跑,以他的威望應該可以鎮住一部分清軍,當然了,若是其他清軍跑得太多,也難免會影響到馮子材這邊。
不過一切都不好說,所以張野也沒打算把這點說出來,免的又給戰士們添堵。
“原來是這樣。”
一名士兵若有所思的點頭道,雖然大家都知道當年的事情可能不是清廷說的那么壯觀,但卻沒有證據證明,現在聽聞張野這么一說,似乎還真是那么回事。
“那軍長,咱們對天放槍是不是也能嚇跑他們?”
另一名士兵的心思則是放在了海城第三戰上面,深深的被吸引到了日寇對天放槍嚇跑數萬清軍的故事里,也開始幻想著自己朝天放槍,瞬間擊潰三十萬清軍的情景。
“能不能嚇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們的裝備要比日寇先進的多,火力要比他們猛的多,對面就這三十萬人便想攻破城池,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若是再來三十萬人,等我們彈藥消耗光了或許還有可能拿下臨沂。不過他們必須要做好陣亡幾十萬人的準備才行。”
張野豪邁的說道,根本不把對面的三十萬清軍放在眼里。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他們還真沒必要怕清軍,三十萬人的確不少,可也不看看都是些什么貨色?士兵們連步槍都還沒有湊齊,這樣的軍隊能打仗嗎?
唯一的幾門火炮還是幾十年前的紅衣大炮,威力的確不小,但數量卻太少了,加上年頭那么久了,還能不能用都是一回事。
論炮火數量,張野這邊有八十門步兵炮,以及近百門迫擊炮,加上八十挺重機槍,漫天的炮彈能直接把清軍給砸回去,更別提還有那恐怖的馬克沁重機槍,以及數千桿步槍組成的槍林彈雨。
“軍長,榮祿的帥旗撤了下來,馮子材的帥旗升起了,對方好像臨時換將了。”
一直負責觀察情況的值班軍官透過千里鏡看到了對面的這一幕,急忙匯報道。
張野心中猛然一顫,渾身一激靈直接竄了起來,接過千里鏡對準了遠方。中軍大營在十里開外,這個他自然看不到,在陣地的前方部署的有清軍,這里也有帥旗,一般是告訴士兵此時是由誰在指揮軍隊。
果然,榮祿的帥旗全部被撤下,換上的是馮子材的帥旗。
都說臨陣換將等于自亂陣腳,但張野卻不這么看。榮祿是個庸才,顯然榮祿當主帥要比馮子材當主帥要好打的多。
而且馮子材有足夠的威望,把他換上來也不會發生什么太大的騷亂,甚至都沒有人會反對,反而會舉手歡迎。
清軍的舉措對于張野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現在由馮子材統帥三十萬大軍,這就意味著他們若是想擊潰清軍,就必須要花費更多的精力,浪費更多的彈藥,讓清軍徹底的碰壁才行。
果不其然,換帥之后,清軍并沒有出現騷亂,大約半個時辰之后,對面清軍陣營中鼓聲沖天,號聲彌漫,臨沂城四周的清軍開始擺出一副進攻的態勢,嫣然一副今日便要拿下臨沂城的樣子。
看到這里,不少守城士兵紛紛開始緊張,對面畢竟有人數優勢,而他們又沒有守城經驗。而這一次的戰斗與之前在大興安嶺時的情況又完全不同,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又是半個時辰之后,二聲鼓敲響,四周所有的清軍部隊全部進入陣地,大約距離臨沂城三四公里左右的位置,然后在那里停了下來。
不出意外的話,三聲鼓便是清軍進攻的時候,而四面的軍隊距離臨沂城的距離都差不多,這也是為了可以讓清軍在同一時間抵達城下,最大限度的分散守城士兵的精力,確保可以讓一部分清軍攻上城池,與復漢軍展開近距離搏殺。
“傳令下去,炮兵準備戰斗,一旦敵軍進入射程之內,可自由開火。”
張野直接下令道。
因為步兵炮的技術緣故,所以現在張野手中的仿制版日軍92步兵炮的最大射程只有兩千三百米,這比原產差了約四百米,而迫擊炮也只有一千多米,只能被當做近距離支援性武器。
若是到了敵軍靠近之后在下令開火,未免也就太晚了,給炮兵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也能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的戰力,同時,也可以盡早的嚇唬一下清軍。
三十萬清軍圍攻一個小小的臨沂城,這一炮下去便可炸死一片,一炮嚇不跑,百十炮還嚇不跑嗎?
本內容來自數字360(shuzi360)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