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六百五十七章:國祚(五)
蒙恬的心情確實很亂,他是很艱難才構筑起第一道防線,為了爭取時間在上郡邊境折損了本來就缺乏的諸多部隊。
漢國向齊國和燕國開戰的消息傳到北境,蒙恬一度覺得可以松口氣了,畢竟齊、燕、趙與匈奴是同盟關系,漢國的參戰必定是會讓局勢產生變化,后面得到關于齊王儋邀請匈奴人南下馳援的消息也證實了這點。
在上郡邊境與秦軍交戰的草原胡人在半個月之前進行了一次后撤,包括蒙恬在內的秦軍將領都認為那是齊國邀請匈奴起到了效果,以匈奴為首的草原胡人沒有兩線開戰的能力,前去支援齊國只能是放棄秦軍這一條戰線。
蒙恬等將領當然是沒有第一時間對自己的猜測深信不疑,他們密切關注后撤胡人的動向,二十來萬胡人自撤退后就直接撤到雁門之外的草原,情報也顯示這批胡人極有可能停在關外進行短暫休整,隨后就會轉往齊魯大地。
齊、燕、趙、匈奴結為同盟,其中的主導者是齊國,自漢國向齊國開戰就是一副高歌猛進的姿態,三個月內占領泗水北部與東海全郡就不說了,突入薛郡和向濟北郡方向威脅時,各地的齊國文武竟是出人意料地大批投降,使得漢軍北進之勢更加迅猛。
在這般的態勢下,齊國一②,..旦以非常迅速的速度被消滅,同盟一方失去了能夠提供物資的齊國,那這個同盟不但是名存實亡,沒有了來自齊國的物資,戰爭也不用打了。現在的秦國不也是遭遇到這種“挾持”嗎?一旦漢國斷掉對秦國的物資輸送,秦國只有崩潰的命運,因此明知道很多事情不好,但總是不能提起。
長城軍團并沒有粗心大意覺得草原胡人后撤就代表無憂,他們是用了很大的心力和代價在關注關外的匈奴等部落的動向。一直是到攣鞮頭曼率軍向齊魯大地運動的時候。蒙恬等秦軍將領才算是松了一口氣,可是很多事情總是充滿了盲點,長城軍團過分地重視胡人本部人馬,忽視掉的那些卻更加致命。
事實上軍隊一旦超過二十萬,那就不是用眼睛就能判斷出有沒有部分序列消失,且草原胡人壓根就不像華族軍隊那般每一個番號都有旌旗,只要不是數字差距到離譜,缺失掉那么一兩萬人真的不好察覺。
冒頓的精銳騎兵是從月氏人那里逃回去后頭曼就交予率領的武裝,在幾乎是變態的訓練下,頭曼給予的一萬騎兵到真正練成剩下的還不足三千人。
今次冒頓率領的一萬騎兵中有七千還是支持他的休屠部和昆邪部各自劃撥了一些。又找頭曼要了一些,零零碎碎才湊了出來。
一萬騎兵是從誰也沒有想到的地點突然冒了出來,普一出現針對的就是長城軍團的一支換防部隊。
這一次匈奴騎兵與過去的交戰方式都不是那么相同,他們是一陣漫射之后就直接進行突擊肉搏,措手不及本身又無比疲憊的秦軍竟是抵抗沒多久就崩潰掉,這樣一來算是斷掉了蒙恬的換防部署。
若說只是一支換防部隊崩潰使整個防御鏈產生斷層影響也并不致命,在接下來冒頓竟是將那一戰之后剩余的七千余騎兵分散,進行大范圍的一種消息封鎖,而這個時候原本向齊魯大地調動的草原胡人又調頭了。他們的進軍方向依然是上郡。
似乎是胡人調頭還不夠,一支大約十五萬人的齊燕聯軍也不知道是怎么瞞住秦軍的斥候,竟是很突然地出現并與胡人進行會合,然后這個階段卻是蒙恬發現境內有多股敵軍騎兵在運動的時刻。
騎兵的長途奔襲并沒有什么。胡人每次南下劫掠都是一種長途的奔襲,只是這一次胡人從漢軍騎兵那里學到了一招,分出不知道多支的小騎兵隊伍對互通消息的快馬進行捕殺只是其一。更損的是不再以大兵團模式交戰,進行一種打得過就打。打不過絲毫不拖泥帶水撤退,利用其高速激動反復地叮一口咬一口,就是不給秦軍有效且快速地調動部隊進行防御部署的困擾。
如同齊軍一再吃虧得出來的結論一樣。秦軍很快發現除非是用騎兵進行互相的追逐戰,不然想要解除這種困境并不容易。
蒙恬的長城軍團一直都是保有三萬的騎馬步兵建制,在與草原胡人的二年對陣中,正是有這么一支部隊的存在才沒有完全失去主動。不過,有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那就是連續作戰兩年三萬建制的單騎走馬損失得只剩下不到一萬。這一次,在反復確定以匈奴為首的胡人大軍后撤前提下,剩余的不到一萬人也被拉回后方進行休整。
胡人什么時候會用計了?一直以來都是依靠絕對的實力在硬撼,有什么意圖也從來都是不懂得隱瞞。該次突然擺出這么一幕回馬槍的計策,著實是令人意料不到,更加讓人意外的是在齊國國都遭遇威脅的時刻,齊燕竟然選擇的是拿出十五萬人與胡人協同攻破秦軍防線,不是拿出所有部隊去堵住漢國的進攻。
“也就是說,除了將近二十萬胡人,還有近十五萬的齊軍和燕軍已經突破上郡的第一條防線?”共尉臉上的吃驚無法假裝,他稍微沉默一小會:“我軍最快能在四個月內進行北上,不過第一批只有三萬。”
整個長城軍團的建制只有八萬左右,哪怕是有首批三萬漢軍北上參戰,在秦軍第一條防線被攻破,且第二條防線岌岌可危的現狀下,合兵十一萬的秦漢聯軍面對將近三十五萬齊、燕、匈奴聯軍,估計也是不夠看啊?
“恬已經上奏太子,請求緊急抽調中原軍團序列北上增援,但是太子回書擔憂漢王會有所誤會。”蒙恬下面的話不需要再講了,肯定也是擔憂秦地的東面門戶守軍不足,要么是被中原方向的同盟軍突破,要么就是漢國撕開虛偽面具直接攻秦。
根據整個大戰略的部署情況,漢國三年之內壓根就不會坐視秦亡國,但是這些不可能拿到臺面上來講。
共尉很想告訴蒙恬,漢軍現在是高歌猛進沒錯,但是漢軍的戰線越拉越長,后勤線已經稍微出了一點問題,不然就不是直接拐彎進攻濟北郡,該是殺到臨淄城下了。
另外,漢國上下已經接受呂哲的理念,攻下的土地只有經過消化才是真的擁有,而想要進行消化無外乎就是鐵腕地清除不服者,然后拉攏足夠的民心。
因為攻勢太過兇猛,漢軍的補給線出現問題,導致補給出現問題的就是有太多的難民消耗的糧秣太恐怖,在共尉這批人北上之前,執政府的蕭何剛剛下達行政命令,在全國的十三個郡縣征募人力,也是首次用官府行為征調馬車,更是動員到了商賈這一階層。這么做為的就是保證出征北上的二十來萬戰兵和近六十萬的輔兵糧秣運輸,同時也是想方設法想要喂飽多達數百萬占領區的黔首。
在這種現狀下,北上的漢軍因為補給線的原因,哪怕是軍隊還有實力快速推進也會有針對性的放緩攻勢。
受到影響的地方還有許許多多,像是本該進入巴郡和蜀郡的那支混編軍團一直待著沒動,同時應該北上參戰的第六混編軍團也被迫留在南陵,后續動員起一些軍團的計劃也不得不延后。
會造成如此現狀的原因并不怪誰,主要還是漢國第一次進行這種大兵團的交戰,交戰的區域也著實是太廣闊了一些,簡單而言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共尉無法與蒙恬解釋太多,但是他還是有一些權限可以做出一些回復:“我會盡快上奏我王。”
話聽上去有些沒頭沒尾,但是身為武人的蒙恬卻是聽懂了,共尉是在說關于秦國中原軍團的事情,也是在說會建議呂哲將第二批北上參戰的漢軍提前調過來。
“中原軍團抵達北境最快需要四個月,”蒙恬看著共尉,得到漢軍最快需要半年才能有第二批北上,他才繼續說:“根據現在戰局的發變化,我方會逐步放棄上郡防線,將戰線退縮到內史郡附近。”,停下來又看著共尉,“想必共將軍從咸陽一路北上,已經看見那些正在構筑的防線?”
共尉自然是看見了,但是他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那些話又不是那么好問出來。
秦國早就在咸陽附近構筑防線,顯然是早有將戰線拉到咸陽附近的計劃,那就是早就發現北境戰線打不下去?
還有吧,不但是共尉納悶,可能很多秦軍將領也沒有搞明白,秦中樞到底是個什么情況,真的把漢國當成了救命稻草了嗎?怎么整個部署看起來都是圍繞在漢國不斷資源和必定會出兵助戰的賭博上,要是漢國沒有如秦中樞所預料的那般行事,那該是什么個下場?
蒙恬不知道共尉在思考什么,確定一些事情后,他說:“諸位既是北上觀摩胡人戰法,我軍剛好捕捉到一支胡人騎兵的蹤跡,可要隨同觀看作戰?”
共尉機械式地點了點腦袋,整個人看上似乎是陷入什么難以道明的困惑中去。(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