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第三七五章 亂世人心
雖然已是初春時節,但大漢的東北依然寒冷依舊,不見冰雪消融,還是一片令人心煩意亂的蒼白。
襄平城內,昔日的遼東侯、平州牧公孫度如坐針氈,早已沒有了以往的頤指氣使和跋扈驕橫。自從他在醫巫閭防線被徐晃狠狠地算計了一把之后,公孫度再也無心正面硬扛幽州騎兵的襲擾和攻擊,只得將主力部隊全都撤收到襄平附近,依托大遼水和襄平城構筑防線,做最后的抵抗。
在公孫度的挑唆和引誘之下,遼東鮮卑人和高句麗人都已經進入原本屬于大漢的疆域之內,一方在大遼水以西肆虐,另一方則在沓氏城外安營扎寨,看上去似乎已經替公孫度阻擋了度遼軍的東西兩路夾擊。
度遼軍主將鮮于銀親率一萬五千步兵從沓氏城的海岸登陸遼東半島之后,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以雷霆之勢橫掃了沓氏、平郭、汶縣、安市和新昌五座城池,距離遼東治所襄平不足百里。為了后方糧道的安全,鮮于銀按照李儒的建議,在沓氏城內留下了三千士兵,以防萬一。鮮于銀當初留下這三千步兵的目的,本來是要防范與沓氏城隔海而望的樂浪郡和東萊郡出兵,結果最先等來的卻不是公孫度的部下,而是順著馬訾水一路前來的高句麗人!
樂浪郡位于三韓半島的西北角,北面與高句麗相連,只有西北方向上緊貼海岸線的數十里與遼東半島相連,如今高句麗人沿著馬訾水出兵,一下子便將樂浪郡與遼東郡的陸上通道切斷,而樂浪郡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塊脫離了大漢疆域的海外飛地。
也就是說,不管這次高句麗人是否能幫公孫度將鮮于銀率領的度遼軍主力從遼東打回遼西,原本屬于大漢的樂浪郡也會被早就眼饞多年的高句麗人蠶食吞并,而高句麗人一旦得到樂浪郡,就可以繼續三韓半島的東南方向擴張。甚至將馬韓、辰韓和弁韓逐一吞并。假以時日,等到高句麗人完全占據了三韓半島,胃口大漲的他們會不會掉過頭來將目光對準整個幽州,甚至是,一海之隔的青州?
不過,高句麗人雖然野心勃勃,但他們卻遇到了一個胃口更大的家伙。早在數年之前,劉和便制定了大東北計劃,而盤踞在幽州東北方向的高句麗人更是被劉和列在打擊名單的第一位!
沿著馬訾水一路通行無阻的高句麗人,抵達沓氏城時。遇到了令他們終生難忘的抵抗。三千留守沓氏的度遼軍將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借助于城池堅固和城內軍民同心,面對近萬高句麗士兵的圍攻,無人退縮畏懼,硬是將入侵的外寇打得抬不起頭來。
留守沓氏城的頭領名叫陳容,便是前段時間只身前往鄴城面見袁紹,將名士臧洪從鄴城營救出來的那位義士。劉和覺得陳容此人有勇有謀,又是忠義之輩,所以等陳容完成了營救臧洪的任務之后。便有意栽培于他,將陳容派往度遼軍中,讓陳容作為鮮于銀的幕僚贊畫。
鮮于銀對于劉和委派或是推薦來的人,從來都是重用有加。之前的李儒和徐晃,沒有一個是庸才,所以這次陳容一到軍中,鮮于銀便將大軍的后勤軍需之事全都托付給了陳容。大軍從沓氏沿岸登陸之后。沓氏城便是度遼軍在遼東半島的轉進基地,所以陳容義不容辭地留在沓氏城內,替鮮于銀看守城池。
在李儒和郭嘉聯手制定的攻遼作戰方案之中。沓氏城絕不容失,因為此城不僅是度遼軍在戰事不利時撤退的中轉站,更是后續兵力和物資轉運的據點,一旦落入敵兵之手,后果不堪想象。
陳容非常清楚沓氏城的重要性,所以等鮮于銀率領主力部隊離開之后,一點也不敢馬虎大意,他首先派出士兵在沓氏城和附近村鎮之中張貼安民告示,言明度遼軍登陸遼東不是入侵,而是討逆,這樣就能夠占據大義名分。接著,陳容又在沓氏城內整肅軍紀,將幾個違法亂紀的士兵抓出來當眾處決,這樣一來,沓氏附近幾十里的百姓都相信了陳容的安民告示,不再擔心和害怕,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逃亡遷徙。
安撫了民心之后,陳容立即在沓氏城附近征召青壯勞力加固城防,他也不讓這些百姓白白做工,而是用當初攻下沓氏城之后收繳來的銀錢糧食作為報酬,因此百姓們都樂意為他出力,結果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之內便將沓氏城加固了一遍,城墻更是被拔高了七尺有余。
在加固城墻的同時,陳容還抽空在沓氏城靠海的地方修建了一串簡易的烽火報警臺,讓沓氏城周圍的百姓充當耳目,一旦發現大規模的軍隊逼近時,便點燃烽火向沓氏城報訊。
當高句麗人距離沓氏城還有近百里路程時,陳容便接到了警訊,他立即派出斥候出城偵察,同時做好迎敵的準備。
出城的斥候在一日之后發現了身著獸皮,手持各種奇怪武器的高句麗士兵,他們此前未曾見過高句麗人,也沒有想到會在遼東半島最南端遇到高句麗人,所以趕緊返回城內向陳容進行報告。
當陳容得知沓氏東北五十里外發現了一支外貌服飾明顯不像遼東公孫度麾下士兵的部隊之后,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他派出士兵將沓氏城外的百姓全部遷入城內,然后又將城中關押的數百降兵釋放出來,組織軍民一起抗擊這支來歷不明的外族入侵之敵。
在亂世之中,人們最渴望的是能有一片安全的棲身之地,而陳容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他盡力將沓氏城經營的固若金湯,就是想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軍心民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守住孤懸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沓氏城。
當兇殘的高句麗人抵達沓氏城下時,陳容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派上了用場,面對一波一波涌到城下的高句麗蠻子,守城的軍民用刀槍、箭矢、檑木、滾石、糞汁、火油奮起還擊,直打得高句麗人哭爹喊娘,損失慘重。
高句麗人連續攻城數日無果,于是離開沓氏城,準備轉頭向平郭方向進軍。平郭城距離沓氏城有兩百多里,沿途多是山路阻隔,因此阻礙大軍行進的速度,沒有十天半個月,高句麗人也是無法抵達那里。陳容見高句麗人撤走的方向是西北,心中大感不妙,于是趕緊派出小股部隊乘船繞著海岸線行駛,比高句麗人快了四天時間抵達平郭城。
平郭城此時并無駐軍,只有鮮于銀離開之前臨時委任的一些官吏在管理城內的百姓,所以當地百姓得知高句麗人襲來的消息之后,都是心驚膽寒,人們紛紛帶上值錢的家當,一群一群地向著汶縣逃難。
因為人心不穩,臨時得到任命的平郭縣令也是毫無辦法,他在猶豫再三之后,只能跟隨在前來報訊的度遼軍士兵身后,上船之后沿著海岸線向汶縣方向行駛。
當大量逃難的百姓從平郭方向涌到汶縣之后,這里的百姓也跟著慌亂起來,不過因為人們還沒有收到高句麗人占領平郭縣的消息,所以許多人還是抱著僥幸的心思逗留在汶縣境內,沒有立即動身向著安市方向逃離。
走海路接近汶縣的小隊官兵已經十分接近遼東水師活動的地方,他們趁著夜色上岸之后,沒有在汶縣逗留,而是直接趕往新昌城向主將鮮于銀報訊。等到這支小隊抵達新昌時,高句麗人已經將平郭一帶禍害的差不多了。雖然平郭百姓大多數已經逃走,但他們留下來的一些東西依然讓高句麗人紅了眼睛,恨不得將平郭百姓留下來的各種家什全都搬回國內城去。因為在平郭附近收獲頗豐,所以高句麗人對于進攻汶縣更加積極,不久之后便趕了上來。
汶縣城內擠成一團的百姓聽說高句麗人來了,趕緊向著安市方向逃離,汶縣遂成空城,于是再次讓高句麗人撿了便宜。
不過,高句麗人的好運氣,到了汶縣之后也就用盡了。
因為,接到警訊的鮮于銀親自帶著五千步兵從新昌殺過來了!
雖然新昌城面臨著來自襄平的威脅,但鮮于銀和李儒卻也知道后路糧道上出現高句麗人意味著什么,如果不把這群膽大妄為的蠻子攆下大海,東路軍就要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當鮮于銀率領五千步兵趕至安市時,正好看見從南面來的百姓驚慌失措地涌進城內,他也沒有為難這些可憐的百姓,而是立即出面安撫百姓,防止哄搶破壞的事情發生。
經過幾日的安撫,從平郭、汶縣逃過來的百姓被鮮于銀穩定下來,因為有五千步兵給人們壯膽,于是紛紛表示支持鮮于銀與高句麗人進行決戰,將這群東北叢林里面的蠻子解決掉。
看著前幾天還軟弱如同羊羔的百姓,鮮于銀的心中有些無奈和悲哀,這些遼東百姓如今早已失去了大漢百姓的那種自信和強橫,竟然連小小一個高句麗都懼怕如斯,也不知道公孫度統治遼東的這十多年來都做了些什么。
鮮于銀心中盡管有些不痛快,但他為了攻遼大計,還是很快想出了對付這些高句麗蠻子的對策。(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