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第一三四章 顧慮
第一三四章顧慮
下載:
這天下午,劉和正在府中與幾個木匠和鐵匠比劃著如何改進現有的農具直轅犁,為了表述直觀一些,劉和還讓人從城外農莊借來了兩具直轅犁。
漢代已經開始廣泛的使用耕犁,不過這時候農夫使用的犁都是長直轅犁,因此耕地時回頭轉彎不靈活,起土也很費力,效率卻不是很高。
劉和的前生是在農村長大,后來好不容易考進一所二流的示范學院,所以他對于后世農村當中普遍使用的曲轅犁有著深刻的印象。學歷史專業的劉和還記得曲轅犁是在唐代形成并且普遍的推廣運用,然后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世紀。
曲轅犁和直轅犁相比,有幾處重大的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并在轅頭部位安裝了可以zi誘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得小而輕,而且便于調頭和轉彎,cāo作更為靈活,也能大大節省人力和畜力。
能夠節省人力和畜力,也就意味著同樣一頭耕牛和一個農夫,在使用了曲轅犁之后每天可以多耕出一倍甚至兩倍的土地,而且被耕的土地因為翻土較深,所以便于施肥和藏墑,對于農產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樣的亂世,光有軍隊還不行,你還得有充足的糧食供養軍隊才行。不然都去人吃人,把人吃光了,誰來種糧?因為糧食關乎生死存亡,所以劉和對于如何提高農業產量極其重視,若論重視的程度,甚至不亞于他即將進行的煉鋼技術改良。
在地盤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單位土地的糧產量無疑是獲取更多糧食的正確途徑,而劉和恰恰又多少知道一些如何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比如改進農具,比如修繕水利,比如合理使用農家肥,比如選取良種進行人工培育。
劉和前生不是發明家愛某生,也不是農業科學家袁某平,他只是一個小時候呆在偏遠農村長大的土孩子,所以只能憑借腦海中的一些記憶和印象,對這些木匠和鐵匠們提出一些設計方面的思路和建議。
雖然知道的不多,但很多時候聰明的工匠只是缺少一個思維中的“小火花”,而劉和就是那個喜歡到處“放火”的家伙!
當劉和在紙上歪歪扭扭地畫出印象中的曲轅犁外形圖時,立即就有兩個工匠眼睛發亮,似乎受到了啟發。
一個工匠開口說:“大人,從圖樣來看,如果將直轅改為曲轅,難度并不太大,關鍵的難題在于如何在行進過程中隨時都能調節變化犁鏵的深淺,調整犁鏵的方向。”
另外一個工匠補充說道:“除了這個難題,如何保證犁盤的牢固耐用也是問題。”
劉和聽了他們的疑惑,點頭說:“你們能提出這樣的疑問,說明已經大致理解了我的要求。具體如何設計曲轅犁,我也沒有更多的建議,但我可以提醒你們,如今農夫所用的直轅犁,主要部件都是以木材為主,僅有犁鏵一處是用了生鐵,你們千萬不要被材料限制了手腳,不妨考慮在一些需要轉動調節的靈活部位使用堅固耐磨的鐵材。”
“你們不要有什么顧慮,盡管放心大膽的進行改造和設計,所需的各種材料,都有我來提供,不管最后成果如何,我都會給你們管飯和發放工錢!”
幾個工匠聽了劉和這番風趣的話語,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劉和不以為意,繼續說:“不過呢,誰若是能夠設計出符合我要求的曲轅犁,我不僅賞賜他百畝良田,而且還提拔他做官,允許他的子女進入學堂讀書,今后吃穿不愁,一生無憂!”
隨著劉和開出的獎賞條件越來越重,幾個工匠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有人甚至已經忍不住想要趕緊動手了。
劉和見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拋下最后一句話:“人多力量大,如果你們能夠一起合力將曲轅犁盡快的研制出來,你們每個人都會得到同樣的獎勵,而且還是加倍的!”
原本還想著各干各的幾個工匠,聽了劉和這話,相互之間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在衡量著利弊得失。
中國古代不乏各種能工巧匠,甚至有些人可以制作出巧奪天工的作品,但卻嚴重缺少一種叫做“技術共享”的精神,以至于到了后來,很多先進的技術出現了斷代和失傳,最終成為國家和民族的遺憾。
什么“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媳”,什么“傳內不傳外,傳嫡不傳庶”,什么“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清一色的狹隘自私思想,耽誤了多少能工巧匠,徒子徒孫!
當然了,劉和想要改變盛行在手工藝人群當中的這種技術封閉防范思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不過難也罷,易也好,劉和心里好歹惦記著這個問題,而且還不動聲色的開始了嘗試,這就很好嘛!
對工匠們交待完畢之后,劉和正玉前往太傅衛隊營一趟,卻見東門軍司馬騎著馬一臉喜色的趕了過來。
“啟稟公子,城外來了一隊手持大戟的士兵,聲稱來自冀州,特來投奔于您!”
劉和聞言,喜上眉梢。“嗯,這個張郃辦事還挺利索的,趕在訓練團正式開訓之前將人給我送來了!”
劉和于是改變行程,帶著人前往城門口親自迎接大戟士入城。
按理說,以劉和如今的身份,其實不必親自前去迎接一群大頭兵,只要派個身邊的人代表一下就行,但他為了提高這群大戟士在馬城的地位,所以特意前去迎接。
這些士兵畢竟是從冀州趕來的,來了幽州之后就是人生地不熟,劉和要是不給他們撐腰,今后的訓練還怎么搞?
劉惠站在城門附近,仔細觀察著進出城的人們,結果發現無論是要進城的,還是準備出城的,大家似乎都很著急,生怕耽誤了時間。劉惠再仔細看這些人臉上的細微表情,又發現大家雖然著急,但卻沒有緊張慌亂的表情,反倒是一個個喜上眉梢,充滿期待的樣子。
一個商販打扮的人正對駕車的車夫嘀咕:“你可千萬要小心一些,這車上裝的是我從附近各莊收上來的雞蛋,一筐筐的都要送到訓練團里去,若是出了差池,那幫軍爺可要罵娘的!”
車夫有些不解地問:“這訓練團到底是個什么地方?這幾ri我足足見到好幾輛牛車往里面送肉送菜,還有往里面送各種木料、繩索和布料,也沒見城內駐軍增兵呀?”
商販搖頭,表示不知。“我哪里知道這些,反正訓練團的后勤官找到我的鋪子里來,跟我定下這筆大買賣,讓我今后每隔五天就往營內送雞蛋,所以你這輛牛車我就長租了,以后可要賣力一些!”
劉惠饒有興致地聽著這兩個急于進城的主雇之間對話,對于他們口中反復冒出的“訓練團”也是覺得好奇。
劉和在護衛們的簇擁下來到城門口時,進出的百姓都很自覺的讓出了一條通道,并沒有出現衛兵拿著皮鞭驅趕百姓的一幕。
“大伙都讓一讓啦!大公子要出城!”人群中有人自發地喊。
正在排隊等候的那個送雞蛋的商販聽到這話,急忙對趕車的車夫說道:“快些將牛車往邊上靠一靠,莫要擋了大公子的道路!”
一直默不作聲的劉惠,循著聲音向前看去,便見到一位精神抖擻的年輕公子端坐在一匹雄健的黑馬背上,正抱拳向周圍主動讓路的百姓致謝。
在東門軍司馬的引導下,劉和很快來到了大戟士站立等待的地方。
劉和不是近視眼,在一出城的時候就看到了不遠處那幾十支林立的長戟,以及長戟下站在最前面的那位中年文士。
劉和心想:這人怎么跟大戟士湊在一起?沒聽說張郃手下有什么文士啊!
心中存著疑惑,劉和翻身下馬,在衛兵們的保護下朝中年文士走來。
“不知這位先生如何稱呼?”劉和首先開口詢問。
大戟士中擔任這次北上領隊的隊率嘴快答道:“啟稟公子,這是劉子惠先生,曾經做過冀州治中,這次特來馬城為公子效力。”
“咦,怎么又是一個姓劉的本家?”劉和心中自語,面上卻是一副大為吃驚的表情。
“草民劉惠,見過公子!”不等劉和行禮,劉惠主動先行一禮。
“子惠先生不可如此!”劉和急忙扶起躬身的劉惠,然后鄭重地還禮,口中說道:“子惠先生能來馬城,實乃小子的榮幸!”
一番客套過后,劉和領著劉惠和五十名大戟士入城。
因為摸不清劉惠的來路,劉和便在路上尋個借口,說要安頓五十名從冀州來的士卒,先請劉惠隨兩名衛兵去了自己的府宅,而劉和則是帶著大戟士去了戟字營。
訓練團開訓在即,馬城作為射字營和戟字營的駐地,一應的各項準備已經就緒,作為訓練教頭前來馬城的大戟士們進入營內之后,便被劉和妥善安頓下來。
劉和讓人將城門口那名答話的隊率喊來,仔細詢問有關劉惠的事情。
這名隊率在冀州從軍多年,對于劉惠與韓馥的事情耳熟能詳,于是一五一十地向劉和報告。
劉和聽完之后,面露猶豫之色,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不該將劉惠這個送上門來的人才挽留在馬城。
劉和若是留下了劉惠,這事傳到韓馥的耳朵里頭,韓馥會怎么想?我韓馥棄之不用的人,你劉和卻待若上賓,這不是明擺著打我的臉么?
韓馥雖然懦弱庸碌,可現在還不能倒臺,更不能跟幽州發生沖突。劉和還指望著讓韓馥繼續在冀州牽制著公孫瓚和袁紹,替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戰略空間和發展時間呢!
劉和若是不收留劉惠,這事情傳出去也不太好聽。以劉惠在冀州的名望,人家這么有才能的人前來投效,你劉和都不收留,還談什么求賢若渴、敬賢愛才?
一時之間,劉和第一次為要不要收留一個人才而犯起了愁。
舉報:/
如果您是《》作品的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