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三十二章 悠閑的戰爭歲月(四)
第一百三十二章悠閑的戰爭歲月(四)
第一百三十二章悠閑的戰爭歲月(四)
庫頁島(俄文:caxaлnh;日文:樺太島/からふと;英文:sakhalin),自古以來都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舊稱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是位于歷史上中國外東北地區,現為俄羅斯聯邦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位于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國接壤。地形南北狹長,面積約76400平方公里,其形狀如魚,擁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自然資源豐富,物產豐裕。
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于中國領土。
1858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迫使中國割讓庫頁島。1905年,日本又通過《樸資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北緯50°以南區域,即南樺太。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庫頁島全境被日本統治。
1945年,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占領庫頁島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南樺太(北緯50°以南)主權,但并未移交,所以日本地圖中該島南部仍為空白區域。目前庫頁島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名稱來歷編輯
薩哈林州及庫頁島地圖
薩哈林州及庫頁島地圖
庫頁島的名稱來自于滿語:sahaliyanulaanggahada(黑龍江嘴頂),俄文音譯為caxaлnh(薩哈林),皆是滿語“黑”的意思。庫頁島在中國唐代稱“窟說”(音悅)、“屈設”;元代稱“骨嵬”;明代稱“苦夷”、“苦兀”;清代稱“庫葉”、“庫野”、“庫頁”。在愛努語中,該島稱為“sir”。該名稱的含義為“神在河口創造的島”。日本稱庫頁島為“北蝦夷地”或“樺太”,其中“樺太”的名稱則源自“karput”的對應的漢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2]因其處于黑龍江口的位置。故漢語名為“黑龍嶼”。
歷史沿革編輯
冰河時期
冰河時期的庫頁島與大陸相連。島上原住民是以愛努族和尼夫赫族為代表的古亞細亞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倫春族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獵、捕魚為生。
元朝之前
庫頁島原本是中國領土。在地理發現史上,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家。西漢初年的地理書《山海經》,在《海外東經》篇里就記載了庫頁島上的住民是“毛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這里指的是居住在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即吉烈迷人。
在《后漢書》的《東夷列傳》中,進一步記載: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國”。以后的史書也有相同的記載,如元朝的《開元新志》和明朝的《殊域周咨錄》都記載著居住在庫頁島上的吉烈迷人,“人身多毛”。還提到島上住民“女多男少”的情況。所以,《萬紱圖考》明確指出:“庫頁島即古女國,亦名毛人國”。這些記載證明早在兩千年以前,中國已經知道庫頁島是一個海上的島嶼,并對島上住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國也是最早管轄庫頁島的國家。最遲從唐朝開始,中國就管轄著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下游地區。當時庫頁島上的流鬼國(阿伊努族)向唐朝政府進貢,唐王還加封其使者佘志為騎都尉。日本人認為流鬼國更可能是比庫頁島更遠的勘察加半島上的國家,而居住在庫頁島上的更有可能是靺鞨族的窟說部,不管怎么說,庫頁島至少在那時已經和中原王朝發生聯系了。
據《東亞史》。自唐始,中國就對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地區實施有效的直接統轄。[3]
公元725年,唐朝在黑龍江下游地區設置黑水府。對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窟說等部落等實行有效管轄。
公元10世紀,中國遼朝的五國部節度使管轄著庫頁島。
12世紀,庫頁島在金朝的管轄之下。
元朝時期
1246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征東招討使塔匣剌討伐庫頁島上的骨嵬部(阿伊努族),但未能成行。此后四次大規模討伐骨嵬部,始終未能成功。骨嵬人多次越海劫掠,元軍無可奈何。至大元年(1308年),1264年,蒙古帝國派3000大軍攻占庫頁島。當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貢。
1284年,“骨嵬”反元。
1285年。蒙古帝國在奴兒干地方設置東征元帥府,加強對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地的管理。
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來請求歸降,并每年繳納毛皮稅,以海東青、貂鼠、水獺、海豹皮等為貢獻。
元朝將其納入遼陽行省的管轄范圍。這是中國首次將庫頁島納入行政范圍。
明朝時期
1368年,元朝滅亡,敗走漠北,失去對此島的控制。
1412年,明朝征服苦兀,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在中部波羅奈
美麗而又悲哀的庫頁島
美麗而又悲哀的庫頁島
河流域設波羅河衛,東部駑烈河流域設兀烈河衛,隸屬于奴爾干都司。
明朝政府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龍江下游地區及庫頁島,曾先后10次派太監亦失哈出巡奴兒干地方,并建立了永寧寺,樹立《敕修永寧寺碑記》和《重建永寧寺碑記》兩塊石碑,以記載管理當地之事。
1430年,明宣宗遣都指揮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前往奴兒干都司。撫恤軍民。
清朝時期
1616年,根據魏源所著《圣武記》記載:“清太祖遣兵四百收瀕海散各部,其島居負險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庫頁內附,歲貢貂皮。設姓長、鄉長子弟以統之”。清朝建立以后,庫頁島歸寧古塔副都統管理。1715年之后,歸三姓副都統管轄。庫頁島上的居民每年到黑龍江下游的普祿鄉向清政府進貢貂皮。
1635年,江戶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廣派家臣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此后又于1650年、1689年、1700年先后派家臣巡視該島。
1644年,松前藩提出為日本全國國土繪制地圖,是為《正保御國繪圖》。本圖首次把北海道及庫頁島等原本由當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劃入日本領土。
1679年,松前藩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建造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并開始與當地愛努族居民進行貿易。
1689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定《尼布楚條約》,當中規定:外興安嶺以南為中國領土,中國方面的認知是將庫頁島包括在內。庫頁島在法理上歸屬中國,但是由于清朝統治者的極度昏庸,導致庫頁島實際上被俄國遠征軍所控制。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耶穌會士得知有一大島,翌年第二支由滿族人組成的測量隊成功地橫渡韃靼海峽到達了庫頁島。
1738年至1739年,俄國人什潘別爾克中尉在尋找日本航線期間,從蝦夷人那里得到知庫頁島的存在。
1742年。俄國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幾乎整個庫頁島的東海岸,使沙俄認識到庫頁島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價值。
1783年至1787年,法國航海家拉彼魯茲在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勘察期間。發現了宗谷海峽。
1785年,江戶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鐵五郎等5人及隨從人員分兩路勘察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得出結論:“庫頁島的北部是隸屬于中國清朝的”,“均屬滿洲統轄之夷區”。
1789年,沙俄侵略者大肆屠殺島上的赫哲族居民,并將他們驅逐回大陸,并在母子泊地方修筑政廳、教堂、監獄、學校等建筑,徹底占領庫頁島。
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余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自此庫頁島在法理上和實際上。都已經徹底脫離了中國。
領土爭奪時代
庫頁島上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就是來源于日本列島。
1295年,日本日蓮宗第二代祖師日持上人前往庫頁島傳教。并且在島上建立日蓮宗據點。
1297年,以日本津輕地方為根據地的蝦夷管領安東氏率領“骨嵬”向黑龍江流域侵略。
1485年,庫頁島本地阿伊努族首領向武田信廣獻銅雀臺。
1593年,豐臣秀吉派遣大將松前慶廣攻占所有蝦夷族(即是阿伊努族)土地,其中包括阿伊努族控制的庫頁島部分。
1635年,松前公廣派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
1645年,波雅爾科夫帶領下的阿穆爾進軍活動的參與者第一次見到了庫頁島的西北海岸。17世紀中葉,沙俄派哥薩克兵在黑龍江流域騷擾,包括庫頁島。
1679年,來自松前藩穴陣屋的久春古丹在庫頁島設立城鎮大泊町,日本人開始在庫頁島開拓漁場。
1689年,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定《尼布楚條約》,沙皇俄國由于清政府在庫頁島上沒有正式駐軍,派遣遠征軍(由士兵和囚犯組成)襲擊庫頁島北端,殺散赫哲族居民,修起營舍并開采煤礦。此后俄國開始了其征服庫頁島的過程,與當地土著和占領南部日本勢力展開激烈斗爭。
1790年,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島上窺探,并在庫頁島南端的白主設置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與沙俄討論瓜分該島。
1799年,庫頁島南部成為了江戶幕府的直轄地。
庫頁島
1799年,沙皇俄國正式批準成立“俄美公司”,其任務是鞏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區的領土以及奪取黑龍江口、庫頁島地區。
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軍官赫沃斯托夫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久春古丹襲擊了松前藩藩主的稅務所,焚燒倉庫,并宣布庫頁島為沙皇俄國所有。俄日之間開始為庫頁島的歸屬發生武裝沖突。
1807年,江戶幕府派遠山景晉趕赴庫頁島,將庫頁島的管轄權收歸幕府,又命令仙臺、會津兩藩派兵駐守庫頁島。
1808年,江戶幕府發布“俄船驅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無論在何處海面發現俄船,應即嚴加驅逐,如敢靠岸,應迅即逮捕或處死”。同年,江戶幕府相繼派遣最上德內、松田傳十郎、間宮林藏到庫頁島勘察,初步得出庫頁島是一個島嶼的結論。
1808年,日本的江戶幕府相繼派遣最上德內、松田傳十郎、間宮林藏到此。松田傳十郎在庫頁島最西端(北緯52度)建立“大日本國國境”標柱。
1809年,間宮林藏再次對庫頁島進行勘察,并沿黑龍江溯流而上,訪問了清政府設在黑龍江下游德楞的地方政府。由此,日本人第一次確切地得知庫頁島是一個島嶼。正式定名為“北蝦夷”。此時,庫頁島上的阿伊努人已經被納入日本人范圍,自此庫頁島南部基本上處于日本控制之下。
1814年,江戶幕府從庫頁島撤兵,并恢復了松前藩對庫頁島的管轄權。
1821年,南庫頁島(日本稱為樺太)隸屬于松前藩。
1850年8月1日,涅維爾斯科伊到達庫頁島北部的庫艾格達岬,升起俄國國旗,宣布:“現在阿穆爾河口、薩哈林和韃靼海峽沿岸地帶已納入俄國版圖,它們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護”。
1852年5月,沙俄“遠東政策委員會”派普提雅廷為代表赴日進行談判。(未完待續。)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