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二五二章 破·局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正文第二五二章破·局
事實上,彼時的法國督政府,之所以做出了攻略埃及的決定,就是接受了拿將軍的建議,鑿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打開東向的新通路。
英、法兩國在全球范圍展開競爭,因為海上力量不如英國,在亞洲、印度洋地區的競爭中,法國較英國處于劣勢,不過,法國也有法國的優勢——在地中海東部勢力強大。
因此,拿破侖開出如下腦洞:
法國若能進占埃及,開鑿蘇伊士運河,連通地中海和紅海,英國對好望角航線的控制,便無用武之地,法軍由地中海而紅海,由紅海而印度洋,將一路坦途,到時候,法蘭西帝國的兵鋒,將直指印度,法、英兩國在亞洲、印度洋地區的競爭中,法國的戰略態勢,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法蘭西徹底擊潰英吉利,為期不遠矣!
這確是一個偉大的戰略構想,外交部長塔列蘭看到拿破侖的計劃書,不禁拍案叫絕,立即轉致督政府,并補充說道:
“法國如能在埃及樹立政權,將使歐洲商業頓時改觀。因為英國之所以能雄視歐洲,全靠印度為基礎;而法國如能控制埃及,將對英國在印度的霸業施以打擊。”
又,“一旦蘇伊士運河鑿通后,將使好望角航線廢棄,正像十六世紀時好望角航道開通,使熱那亞和威尼斯等地中海城市受到致命打擊一樣。只要法國成為開羅和蘇伊士的主人,則好望角的控制權屬于何國,實無關緊要。”
于是,在塔列蘭的一力支持下,拿破侖率軍遠征埃及。
一七九八年,拿破侖占領埃及;局勢略定,便立即著手開鑿運河的前期工作。
他親自帶著一批軍官、工程師自蘇伊士北上,尋覓“法老運河”之遺跡,進行勘察測量。
然而,勘測的結果,卻叫人大跌眼鏡:
紅海的水位比地中海的水位高近十米!
這意味著:運河鑿通后,尼羅河三角洲將被紅海海水淹沒,成為一片沼澤。
原計劃中,蘇伊士運河是一條無船閘運河,現在,只好將無船閘運河改為有船閘運河了。
有船閘運河的工程量,自然在無船閘運河之上,而蘇伊士運河即便是一條無船閘運河,其工程量也是異常龐大的,現在,搖身一變為有船閘運河,這個,呃——
工程量大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技術難度,有船閘運河更遠在無船閘運河之上,這個,呃——
拿破侖有些懵逼了。
可是,不對呀!
“法老運河”,幾千年屢興屢廢,一直是無船閘運河呀!
怎么,距公元七六七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艾布加法爾曼蘇爾下令填平運河下游,徹底廢棄“法老運河”,不過一千年多一點兒,紅海、地中海的相對水位,就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咋回事兒涅?
事實上,紅海、地中海的水位,基本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較之一千年前,并沒有發生什么實質性的變化,“紅海的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近十米”,根本就是負責勘測的工程師勒佩爾犯的一個低級而致命的錯誤。
加上不久之后,法國國內政局風云突變,拿破侖忙于回國奪權,開鑿蘇伊士運河的計劃,就此被擱置起來了。
不過,擱置是暫時的,法國人對蘇伊士運河,那是執念不改。
一八三三年,法國教團“圣西門會”,借傳教之名,在埃及暗地從事開鑿運河的調查工作。
一八四六年,“圣西門會”邀請法、英、德等國的工程師,組成“蘇伊士運河研究會”,討論開鑿運河的財政和技術問題。
一八四七年,“蘇伊士運河研究會”派出法國地形學專家布爾達羅和埃及工程師里南,經實地測量,得出地中海和紅海水位相差無幾的結論。
勒佩爾的“成論”,被推翻了。
至此,理論上,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技術障礙,被掃除了。
法國人很忙,英國人也沒有閑著——約翰牛的鼻子很靈,風雨欲來的土腥味兒,他們是早就嗅到了的。
對于蘇伊士運河,英國人的心態,是異常糾葛和矛盾的。
理智上,他們承認,打通蘇伊士地峽之后,新航線遠較好望角航線便捷,可是,問題就在這里:新航線開通之后,英國對舊航線的控制和投入將變得沒有意義。
英國輪船公司的老板們,尤其反對開鑿蘇伊士運河,他們在好望角航線沿岸已經建立了許多港口設施,一旦蘇伊士運河通航,這些設施將被廢棄,那個損失,不是“肉痛”二字可以形容的。
在國家層面,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蘇伊士運河不在英國的控制之中。
拿破侖和塔列蘭想的到的,英國人也想的到。
可是,在修建蘇伊士運河一事上,法國人早著先鞭,已經得了“勢”,英國就算改弦更張,也是趕不及的了;而英國也不能在埃及明刀明槍的同法國大打出手——法國在北非和東地中海的勢力,要大過英國。
沒法子,人家有地利。
于是,英國人另辟蹊徑,游說埃及,修建從一條亞歷山大經開羅至蘇伊士的鐵路,以此連通地中海和紅海。
這就是這一次阿禮國和法國陸軍乘用的那兩條鐵路——兩條鐵路首尾相連,說是“一條”,亦無不可。
英國人的算盤是:最理想的是,這條鐵路可以取代蘇伊士運河,大伙兒以后都不再提開鑿運河的事兒了;萬一種種努力之后,還是擋不住運河的開鑿,那么,這條英國人控制的鐵路,可以拿來降低法國人控制的運河的收益,“對沖”法國人控制蘇伊士運河對英國造成的損失和風險。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鐵路修是修起來了,可以,無論如何,取代不了運河。
運量如何,且不去說它,單說這個麻煩勁兒——到了亞歷山大,從船上下客、卸貨,然后把人、貨折騰上火車,到了蘇伊士,再次下客、卸貨,然后,再次把人、貨折騰上船,較之安坐船上,一口氣兒開了過來,如何好比呢?
法國那邊兒,蓄勢蘇伊士運河數十年,倒叫英國人搶先修了條鐵路出來,頗受刺激,于是,趕緊加快動作。
蘇伊士運河的真正破局,在一個叫做費迪南萊塞普斯的人身上。
此公生于凡爾賽,其父馬蒂厄萊塞普斯曾隨拿破侖入侵埃及,法軍撤離后任駐埃及領事,后又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奪權,因而深受這位埃及總督的信任。
費迪南萊塞普斯子承父業,一八三二年出任駐埃及副領事,一八四五年晉升為領事,由于其父的關系,穆罕默德阿里對費迪南萊塞普斯一向青眼有加;而另一位也將子承父業的官二代——穆罕默德阿里之子賽義德,更是在少年時期,就同費迪南萊塞普斯過從甚密,后者于前者,算是亦師亦友。
這種密切的私人關系,成為蘇伊士運河破局之關鍵。
早在一八三三年,萊塞普斯偶然讀到當年拿破侖、勒佩爾等關于開鑿蘇伊士運河的報告,深為所動,從此,潛心研究蘇伊士運河問題,并同有關方面,特別是“圣西門會”建立了聯系。
一八五二年,已經退出外交界、成為投機商人的萊塞普斯,擬了個開鑿蘇伊士運河計劃,上呈給穆罕默德阿里的繼任者阿拔斯,未被采納——不同于前任的親法,阿拔斯相對親英,亞力山大經開羅至蘇伊士的鐵路,就是經他的批準修建起來的。
萊塞普斯又跑去將計劃上呈給埃及的宗主國土耳其,這更加是與虎謀皮了——埃及一門心思想著獨立,土耳其豈會樂意埃及境內出現如此重要的一條國際水道?萊塞普斯理所當然的碰了釘子。
一八五四年,賽義德“隔代”子承父業,出任埃及總督。
收到消息,萊塞普斯趕緊趕赴埃及,向賽義德拋出運河計劃,并描繪了一幅美好前景:
第一,運河鑿成,將給埃及政府帶來巨大收益!
第二,埃及的國際地位,將一飛沖天,所有的西方國家,都要來巴結埃及,則埃及以泰西各國為恃,擺脫土耳其獨立,指日可待!
第三,您個人也將獲得巨大的收益——除了豐厚的分紅,您的英名,將永垂青史!
賽義德熱血彭拜,加上自幼對“老師”的不可移替的信任,于是斷然拍板:
好,開鑿蘇伊士運河!
一八五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埃及政府和萊塞普斯簽訂了“關于修建并使用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及其附屬建筑物”的租讓合同,決定成立“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資本為兩億法郎。
合同規定,“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對“蘇伊士運河及其附屬建筑物”的租期,為九十九年。
蘇伊士運河的修建,紛攘數十年,終于“破局”了。
合同公布后,萊塞普斯回到法國,宣稱他“為法國爭得了一次偉大的國際性的政治勝利”;法國輿論歡欣鼓舞,政府頒授萊塞普斯榮譽軍團勛章,皇帝陛下接見了萊塞普斯,親口對他說:“你可以依靠我的支持和保護。”
英國人氣的打跌,國內輿論普遍認為,運河計劃是法國蓄謀已久的政治陰謀,它將使法國在埃及擁有強大的力量,法蘭西帝國將由此控制一條世界通道,進而打擊大英帝國在印度的利益,非想法子打消了它不可!
可是,彼時,英、法正聯手對俄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對運河計劃,英國不便正式提出反對,便以英、法“親善”為名,與法國政府商定:運河計劃純屬萊塞普斯的私人事業,英、法雙方都不應反對或支持。
與此同時,英國暗中鼓動土耳其,拒絕批準埃及開鑿蘇伊士運河的計劃。
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奉命提醒土耳其政府:法國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根本目的,是使埃及脫離土耳其,并把運河變為一道防線,以便在埃及東部建立殖民地,進而占領整個埃及。
土耳其政府在英國的策動下,一面警告賽義德以后切莫“再談溝通兩海運河之事”;一面提出,若要土耳其政府同意開鑿運河,它必須先獲得國際保證,不使埃及脫離奧斯曼帝國,同時,帝國軍隊要在蘇伊士港建立軍事據點。
然而,英國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招弄巧反拙,賽義德由此更加相信萊塞普斯的話了:
開鑿運河,確實可以使埃及脫離土耳其而獨立呀!
另一方面,彼時的土耳其,只對埃及擁有名義上的“主權”,并沒有真正的“治權”,影響力其實是很有限的。
于是,賽義德和萊塞普斯兩個,非但沒有退縮,更加甩開膀子,大干起來。
在萊塞普斯組織的一個國際委員會對運河計劃技術問題進行研究之后,一八五六年一月五日,賽義德和萊塞普斯又簽訂了一項新的運河租讓合同,對一八五四年租讓合同作了確認和補充,擴大了運河公司的特權范圍。
根據新合同有關條款,賽義德發布勞工法令,規定,埃及實行勞工征集制,按照運河公司的要求和運河工程的需要提供工人。
專為某一項工程,出臺一項法令,規定全國在役人口,都要為該工程服務,莫說近現代獨一無二,就是考諸于史,也是很少見的。
一八五八年十二月,“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易名“國際蘇伊士運河海運公司埃及有限公司”,并正式成立。
多方面準備工作就緒之后,萊塞普斯不待土耳其的批準,也不顧英國的反對,一八五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宣布蘇伊土運河正式在塞得港破土動工。
運河動工的第二天,法、意對奧戰爭爆發,法國怕得罪英國,招致英國干涉它在歐洲的行動,沒有公開支持運河工程;英國便趁機聯手土耳其,壓迫賽義德停止運河工程,并于當年六月把軍艦開抵亞歷山大港,以示威脅。
賽義德在萊塞普斯的建議下,召集駐埃及十六國領事會議,“商議停止運河工程”。
事實上,這個會議的目的,并非真為了“停止運河工程”,而是營造英、土以勢壓人的國際輿論,“反殺”英、土。
這一招頗為有效,在“十六國領事會議”的大背景下,英國軍艦無法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運河工程并沒有真正的停止下來。
同年七月,法、意對奧戰爭結束,法、意取勝,拿破侖三世挾勝利之威,公開支持運河工程,并呼吁所有友好國家都支持運河工程。
形勢比人強,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將軍艦悄悄的開回了馬耳他基地;土耳其政府形單影只,不敢單挑法國,臺面上,自然不會批準運河計劃,可是,也不再對運河工程進行實質性的干涉了。
至此,蘇伊士運河工程,全面展開。
20122015傲宇閣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