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七十二章 簡在后心
小說搜索
一夕之間,朝局天翻地覆,施行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的顧命制度,被徹徹底底地推翻。(瘋狂/看小/說):。那些平日里仰肅順的鼻息,將顧命大臣倚為靠山的官員,無不驚心,都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而更多的人,受過肅順的排擠打擊,此時將一腔憤怒和歡喜都毫不掩飾地發泄出來,置酒高會,口沫橫飛,大罵肅順的跋扈,同時也大贊兩宮的英明和恭王的魄力。
然而政務還要辦。顧命大臣下獄的下獄,待罪的待罪,軍機處只剩下文祥一個軍機大臣,幾乎變成空轉,這樣的狀況,亟待改變。
倒不僅僅是補人的問題——補人總是容易的,關鍵是要將朝廷的政制先確定下來。
皇帝還在沖齡,不能親裁大政。在這樣的情況下,必得有人輔佐,代行皇權。既然顧命制度已經被砸得粉碎,那么無非是在攝政與垂簾之間,做一個選擇。
攝政,現有一個恭王,算是合適的人選。然而說到攝政,多爾袞的例子擺在那里,殷鑒不遠,當時若不是孝莊太后曲意周旋,甚至傳出“太后下嫁”的秘聞,則帝系幾乎就要旁落到他人的身上去。因此沒有人再敢做這樣的倡議,就連恭王本人,也萬萬不敢做這樣的念想。
既然攝政不可行,那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垂簾了。實際上,這已經是朝中大老心照不宣的事情,而恭王在熱河與兩宮的密談中,彼此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默契——慈禧太后的原話是:“以后外面的事兒,我們姐倆都托付給六爺”.
這樣的說法,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你秉政,我垂簾!
這算是在攝政和垂簾之間,一種折中的辦法,也是在兩宮太后和恭親王之間的一種平衡。暫時來看,兩方對這樣的體制,都表示滿意。
有了這樣一個宗旨,剩下的事情就是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集議垂簾的章程。這是需要時日的事情,急也急不來,倒是另外兩件事,必須馬上處理,拖不得了。
一是樞臣的人選,由恭王開了六個人的軍機大臣名單,呈送兩宮御覽。名單上的人,是恭王,桂良,寶鋆,文祥,沈兆霖,曹毓英。其中沈兆霖是戶部尚書,也是反肅的健將,得了這個職位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而曹毓英則是從軍機章京領班,超擢為軍機大臣,自然是為了酬庸他潛伏熱河一載,居中調度,機謀百出,終于打倒肅順的功勞。
第二件事,是議定八位顧命大臣的罪名。既然案子是比照謀逆來辦的,那么領頭的肅順、載垣和端華,就絕無活命之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景壽,也該各有應得之咎。
殺肅順,在慈禧太后看來,是大快心意之事。肅順當時在熱河跋扈不臣,斷絕宮禁,逼得兩宮俯首認錯的情形,她至今想起來,仍然是恨意滿盈。但為了表示對恭王的尊重,她還是問道:“照律例的話,他們三個,該得個什么罪呢?”
“回圣母皇太后的話,依大清律,矯詔竊政是謀反的大罪,不分首從,皆領凌遲之罪。”恭王大聲回道。
要活剮?不僅慈安太后臉色變得刷白,就連慈禧太后的手,也抖了一下。
“這……是不是太狠了一點兒?他們三個,都是親貴,律例不是有議親議貴的說法么?”
“謀反之罪,不在議親議貴之列!不然……”后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兩宮太后已經明白了。能矯詔竊政的,本來就非親即貴,若是一個平頭百姓,大約也輪不上他來“謀反”。在這樣的情形下,若是還要“議親議貴”,那就等于說連“謀反”的大罪都可以輕輕放過,何以收震懾之效?
“看怎么能減一點吧。”慈禧太后的本意,是殺掉肅順就可以了,凌遲之刑畢竟太過殘忍,她不愿意給人留下一個刻薄寡恩的形象。于是按著“恩自上出”的說法,將肅順定了棄市,而載垣和端華則得賞一個全尸,賜令自盡。
剩下的五個人里面,兩位太后和恭親王,獨惡杜翰。他替肅順他們出了不少壞主意,包括意圖劫駕的那一回,若不是關卓凡趕到護駕,結局如何就難說了。可見杜翰罪行的程度,實在不下于載垣和端華,照理,也該難逃一死。然而——
“他是杜師傅的兒子。”恭王輕聲說道,兩位太后得了這一個提醒,不做聲了。
這是明擺著的,咸豐皇帝能得大位,全靠老師杜受田的幫忙,不然眼前的恭親王,當年就會成為皇帝,那兩宮太后的身份,就不過是四王府的一位嫡福晉和一位側福晉罷了,哪有今日之尊?因此無論如何,不可以把杜受田的兒子一刀殺了。
在兩宮太后而言,是不可殺,在恭王而言,則是不能殺。他的心里,雖然把杜翰恨得牙癢癢的,但如果殺了杜翰,必然會被人譏刺,說他將對杜受田的不滿,發泄到人家兒子身上。“公報私仇”這個名聲,倘若為清議所播,擔不起。
于是將剩下的五個人分為三等,景壽以反正的功勞,邀得寬免,不再加罪;穆蔭、匡源、焦佑瀛,革職永不敘用;杜翰則定了充軍,發往極北苦寒的烏蘇雅里臺。
“讓他滾得遠遠兒的,這輩子都別回來。”二十六歲的慈禧,恨恨地說。
罰完了過,就輪到賞功了,要對這次政變中立下功勞的主要人員,做第一次封賞,以為激勵。這里面,也有個訣竅,就是賞得留有余地——畢竟時間倉促,賞格可能會定得不合適,如果低了,那么下一次可以再加上去,但如果定得高了,那就會尷尬,總不成明發了以后再追奪回來?
第一功自然是恭王,于是在和碩親王的名號之上,另賜了一個響亮的名頭“議政王”。這是一個極大的殊榮,表明恭王的身份,不是一般的樞臣領袖,不僅地位在諸王之上,而且秉持大政的含義,呼之欲出。
其次是曹毓英,除了進入軍機之外,還賞了左都御史的頭銜,總領柏臺。
醇郡王賞了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總掌宮禁宿衛,是個極重要的位置,也讓他好武喜兵的夙愿,一得所償。
勝保官升一級,另加賞所有武將最為看重的花翎一支。
接下來,終于輪到那個五品的佐領關卓凡了。為了酬謝他的迭立大功,恭親王把原來留京的麟魁,從步軍衙門調上刑部,為的是給關卓凡騰出一個左翼總兵的位置。
直升二品的總兵!恭王得意的想,當初許給他的諾言,完全兌現,關卓凡一定會感激異常。而這個賞格雖然重了些,但兩宮太后,想來亦不會反對。
“關卓凡立下的大功,我們姐妹倆,可都是親眼看見的,”聽了恭王的話,慈禧先看了慈安太后一眼,才緩緩對恭王說道:“六爺,我想賞功罰過,總要讓人能心服口服才好,這個關卓凡的賞格,是不是可以再斟酌一下?”
平素話不多的慈安太后,也點頭說道:“是啊,這個關卓凡,真的是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是該好好賞一賞他。”
原來不但不反對,而且還意猶未足!向來機敏善言的恭王,被弄得瞠目結舌,一時不知所對。關卓凡以五品的身份,驟進為二品,已經算是極大的提拔,不知慈禧太后,何以對他格外青眼有加?
“九門提督的位置,不是還空著么?這是個要緊的職位,該好好琢磨琢磨,找個合適的人選。”慈禧太后還是用商量的口吻向恭王說。
雖然是商量的口吻,用心卻昭然若揭。九門提督,也就是步軍統領,掌握京城的治安。回鑾以后,文祥不再兼任,恭王已經將這個職位許給了蒙古的瑞常。現在慈禧太后開了口,倒讓人難辦了。
跪在后面的文祥,看出恭親王的尷尬,開口替他解圍:“啟稟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步軍統領衙門,事關京師安危,非得有一個熟稔京師防務,穩重老道的人來主持。臣等商議過,覺得以瑞常來調補,最是合適。關卓凡忠勇有加,只要稍加歷練,自然會有大用之日,求兩位太后明鑒。”
慈禧屬意關卓凡,倒并不全為了自己的那一段私情。關卓凡在危難之時屢屢救駕,給她和慈安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因此她和慈安太后都覺得,如果關卓凡能夠提督九城,那她們在深宮之中,才足以心安。現在聽了文祥的話,知道自己想左了——正如文祥所暗示的,關卓凡到底還年輕,缺乏歷練之下,驟然擔當這個職位,恐怕也做不好。
“文祥這一番話,是老成謀國之言,我們姐妹倆是想差了,”慈禧太后坦然認錯,“六爺,我們有見識不到的地方,你不要客氣,盡管說。”
太后做這樣的表示,恭王自然很欣慰,說:“不敢,臣一定盡力。”
“那么,就給關卓凡再加個虛銜好了,算是我們姐妹倆,送給他的一份體面。”慈禧太后微笑著說,“六爺,你看成不成呢?”
“是,請兩位太后示下,加一個什么銜頭?”
“我看,御前侍衛就好。”
(謝謝生命的評價票,謝謝譚譚的評價票和更新票,謝謝順順的打賞。)
瘋狂()推薦作品:辰東“”、皇甫奇少爺“”和天蠶土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