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 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酉恩科
第六百五十八章乙酉恩科
作者:猛將如云分類:
歷史書上經常有這樣的語句描寫,“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某某農民起義在封建朝廷和地方豪強勢力(漢族地主武裝、外國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被殘酷的絞殺了。”
山東的情形就是最好的注釋。在獲得了清朝政府恢復和尊重士紳階層的政治、經濟特權之后,特別是足尺加三的給了他們可以招募義勇、組織民團和其他形式的地方武裝投入到鎮壓、絞殺抗清武裝的過程當中,然后可以論功行賞的恩旨之后,從山東到黃河以北,從京畿到山西,到處可以看到打著清軍旗號的民團,在士紳們的統領下,向各色抗清武裝發起進攻、襲擾。頂不濟的,也會在清軍進攻時幫忙帶路、提供情報,供給民夫、草料、蔬菜肉食等物。
這種行為,完全就是娛樂場所行業從業者在客人搬出了合適的價錢之后,很痛快的撕下了“咱是賣藝不賣身的”、“我是剛來的額,還不想出臺”等等遮羞布一樣。立刻把什么*****、毒龍穿心鉆等獨門絕技都拿了出來。
這樣一來,謝遷的日子立刻就不好過了。
清軍、曾家兄弟的柳林團、各色各樣的教門武裝,或是以人海猛撲,或是用騎兵重甲火炮,或是在暗地里扇陰風點鬼火,制造謠言動搖軍心士氣,鼓動叛亂。多重打擊之下,謝遷原本占據的數座州縣,二三十座城鎮轉眼之間丟失了大半。
無奈之下,謝遷也只得像當年的李自成張獻忠一樣,放棄固守一地的戰術,開始“打圈圈”。以走治敵。
沖進淄川的清軍部隊,第一撥的,就是曾家兄弟的柳林團。曾傳生的九弟曾傳純,率領他們兄弟最為嫡系最精銳的集字大營在淄川、博山等處三日不封刀,揚言是茅草要過火,石頭砍三刀,男人要減八寸,女人要試深淺。
他的部隊里有被俘、投降的二千多義軍,別人問他該如何處置這些人,曾傳純眼睛一翻,“如今災荒遍地,到處都在打仗,哪里有那么多的糧食養他們?”
手下人立刻心領神會,當即便對這二千多人宣布,我家九帥宅心仁厚,仁義得很,要發放路費送他們回家。(這招鬼子在南京也用過!)當下,這些俘虜便以十人為一隊,分別列隊,進入淄川城中的幾座大廟當中領取路費。結果,十人一隊進入廟門,兩下里沖上來的可不是捧著賬本和銅錢的文案先生,而是數十名手執鋼刀利斧的彪形大漢。完全就是現代工業的流水線式作業,進入廟門,被立刻綁起來,押到大殿后院的空地上,鬼頭刀一揮,死尸倒地。劊子手們稍稍的歇口氣,等著下一撥十個人的到來。
很快,魯西、魯西南、魯中等處,在清軍和官紳們的通力合作下,漸次平定。運河的北段被打通,阿巴泰很是得意的向他的攝政王十四弟奏報:“南運河德州段、會通河臨清段(元運河、小運河)、會通河陽谷段、會通河南旺段均已打通,船只往來通暢。可保京師漕運不絕。”
隨著運河山東北段的打通,清軍開始沿著運河南下,往泰安、濟寧、滕州方向殺來。一時間,運河兩岸旗幟連云,刀槍似海。
山東方向的緊急軍情,被鹿瑪紅、廖冬至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快船送往南京。
軍報送到南京的時候,李守漢被弘光皇帝朱由崧和內閣首輔大學士馬士英請進宮中就開設弘光乙酉恩科一事請去議事了。
恩科始于宋,明代亦用此制。逢朝廷慶典,特別開科考試,也稱“恩科”。如今正逢新皇帝登基,又是淮河以北大戰未休,正是要收攏人心,提振風氣的時候。所以,首輔大學士馬士英領內閣眾人公議,準備開恩科考試。請梁國公入宮,便是要商議一下,淪陷之地的讀書人該如何應試,考試的題目該如何設置等等。
大明朝廷太需要一場能夠激勵民心的活動了,太需要提升軍民的士氣民心了,所以在淮河以北,明清順三家和地方武裝打得不可開交之際,長江上游的四川、湖廣等地,張獻忠的大西正在四川暴打明軍殘部和那些土寇、土司武裝時,就迫不及待地要搞這次乙酉弘光恩科。為的就是向天下萬民宣示,大明朝廷還是天下正朔,弘光皇帝是真命天子的!
在兩名大太監畢恭畢敬滿臉笑容的引領下,李守漢昂首挺胸的走進了弘光皇帝朱由崧的寢宮之中。今天的議事,是朱由崧召集他和馬士英二人小范圍的商議一下,所以,將議事安排在了寢宮的暖閣之中。
說是暖閣,但是朱由崧為了不那么氣悶,命太監將窗欞上的玻璃窗打開幾個,讓略帶著幾分潮濕的清冷空氣進來。
“朕的大將軍,”朱由崧雖然在歷史上留下了貪財、好貨、好酒、貪色的諸多惡名,但是,他卻并不像東林諸君子筆下描述的那么不堪,那么傻。試問,一個傻子或者是政治智慧不足的人,怎么會想到爭取到江北四鎮的支持,進而從一個落魄宗室親王而一躍成為大明朝的皇帝?他用這個不是很正式,但是十分親熱的稱呼來同李守漢打著招呼:“這是首輔馬先生擬定的幾個恩科題目,愛卿不妨看看是否妥當。”
隨著朱由崧的話語,在旁伺候的小太監用朱漆盤托上了幾張信箋,上面幾行工整的小楷,書寫著乙酉恩科的題目。
“陛下取笑了。臣乃一介武夫,說起練兵打仗,籌餉種田還有幾下心得。這經學制藝,如何曉得?到時說出話來荒腔走板,不是讓陛下和馬先生取笑?”李守漢嘴里打著哈哈,手上卻絲毫不慢,取過那幾頁紙,開始讀起上面的文字來。
這幾份題目自然不會是高數物理化學,更不可能是應該累死。而是經義、策論兩大部分。經義首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次題: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三題: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考得是舉子們對四書五經的造詣,后來的策論,則是所謂的對天下大事的見解,考的是學子們的能力水平了。
策論的第一題: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第二題、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第三題、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這三道題目,雖然說李守漢對于策論的題目不是很在行,但是,從馬士英閃爍的眼神,和朱由崧左顧右盼的神態,和不時的命小太監干這干那的狀態,他都能感覺得到,這三道題目絕對是有些玄關在里面的。果然,細細的品味之下,他連蒙帶猜的找到了些問題所在。
第一題,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這題目絕對是借古喻今,拿來指桑罵槐的影射現在。誰讓眼下大明朝廷的軍隊,能夠有一戰之力的,堪稱精銳的各部,不是在江北四鎮麾下,就是打著左良玉那個兔爺的旗號,然后,就是他的本部南粵軍了?
不過,第二題和第三題,卻是另外一個角度了。
第二題、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這個題目則擺明了是為李守漢目前正在推行的新政或者說是打著恢復祖宗舊制度的改革做宣傳。而第三題、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更是論起了大巴掌,把鮮血淋漓的歷史事實丟在了那些主張借虜平寇的傻逼們面前,然后左右開弓的狠抽題目的臉。你們主張借虜平寇,好啊!當年的北宋、南宋,可都是走了這條路,結果呢?你們也想帶著皇帝去崖山練跳水嗎?
(對于東林諸君子們的跳水成績,李守漢可是根本就沒打算考慮。他們會跳水?一句水太冷就輕松棄賽了。)
從這幾道題目上,李守漢可以揣測出,馬士英在內閣當中與各位閣僚們的斗爭也是十分的激烈,在做出了不知道如何艱難的往來折沖彼此妥協讓步之后,才拿出了這篇題目。讓各派都能勉強接受,但是實際上還是側重于他李守漢。
對于馬士英的善意,李守漢報以一個“我已經什么都了解,謝謝!”的眼神,而馬士英則是回報了一個“你懂得的”神情。
“陛下,馬相爺,某家是個粗人。”李守漢故意的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做出一副粗鄙不文的樣子來,“不過,某家覺得馬相爺擬定的這幾個題目,很是妥當!”
雖然說在心里,對于這種科舉考試只考八股制藝文章很是不滿,但是,幾百年來的積淀下來,大家都認為這就是天經地義的了。
如果按照唐初開設科舉考試以來所設立的那些科目有,什么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來考試的話,那只怕整個大明官場可就熱鬧了。
不過,眼下的南中、兩廣等地,選拔任用官員,也是被李沛霖打著恢復舊制的旗號,悄悄的將村官培訓班的內容列入了考試范圍。你想當官,不好意思,先去參加這些考試。考試通過了,自然有官位等著你。雖然這些人不如經過幾年系統培訓的干部用起來得心應手,但是,比起那些只知道窮經皓首尋章摘句的書蠹來,卻是強了百倍。
所以,李守漢打算將這個范圍擴大,從閩粵地區擴大到眼下的整個大明控制區!
“陛下,馬相爺。某家一點愚見,如今我大明中興在即,正是大量用人之際。當不拘一格,廣開才路才是。”李守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請大將軍明示。”投桃報李,馬士英見自己的科舉命題得到了李守漢的認同,自然也要給予他配合,這才是朝臣們的相處之道嘛!
“某家覺得,在明發旨意開恩科廣攬天下人才時,旨意當中應該明確一點,不僅僅是要考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也應效仿盛唐之際,什么明法、明算等科目也要考。為天下人多開幾個出身之路。這樣一來,我大明軍馬收復失地時,便有現成的官吏可用。這些人熟知政務,要不了多久,四海便可升平,萬民當以安樂。”
為了能達到這個目的,李守漢向朱由崧和馬士英提出,可用將明法明算等科目考試延后,放在科舉考試的后期。讓那些四書五經沒有考過的舉子們,能夠多一個機會為朝廷效力。
至于說組織這兩門考試所需要的人員和錢糧,統統的都有大將軍府統籌安排。甚至是那些不第舉子們在等候考試期間的生活費用,將軍幕府也會酌情的給予津貼。不能讓天下人才忍饑挨餓的參加考試。
但是,他說得輕巧,對于朱由崧和馬士英君臣二人來說,可就是晴天霹靂一樣了。讀書人,自古以來就是窮人或者是平民改變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的一個通道。有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說法。但是,也有所謂的“窮文富武”一說,意思大概是兩個層面,讀書的人,家庭出身越窮越好,這樣的人往往能夠潛心向學。另外一個側面也說明,讀書人往往是貧寒家庭出身的多,不然也不會有窮酸這個詞了。而練武的人則恰恰相反,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要求很高。越有錢越好。因為不論是大運動量后對飲食營養的要求,還是制造購買各種器械兵器,都是要有大把的銀子做基礎的。(所以說,武俠小說里的各大門派,都不是所謂的俠義正道,往往在當地都是大地主大惡霸級別的。)能夠讓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貧寒士子們有個衣食無憂的考試過程,并且能夠讓他們都有個出身去路,日后史家評點起來,弘光皇帝和首輔馬士英也注定是要青史留下美名的。雖然這個錢糧不由他們出,但是名望最后還是要落在他們身上的。
于是,這君臣二人都關心起這樁事體來了。
“大將軍,此舉固然是為天下貧寒士子又開了一條出路,讓他們有機會為朝廷出力。可是,朝廷有那許多的官職差使安置這許多人嗎?”馬士英很婉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相爺,你卻有所不知。若是照某家在閩粵和南中各地的做法,便是一個村子的村長、守望隊的隊長也是要官家任命的,這樣的好處便是政令通暢,不至于有中間流失,打折扣,搞變通的。”
馬士英是在現有的朝廷體制內考慮問題,他擔心的事是出現大量的冗員冗官,讓朝廷原本就不怎么寬裕的財政更加捉襟見肘。進而影響北方的戰事,耽誤了大明的中興。雖然有李守漢這個金主愿意提供餉源,可是,作為一個傳統的文人和官員,他卻不太愿意讓李守漢通過這樣的手段一步步的擴大自己的影響,進而成為一個權臣。
但是,李守漢卻不這么想。他的做法是有現成的經驗在的。官員不要說配屬到村一級,就算是配備到鄉鎮,那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而且,朝廷派出的官員到了鄉鎮一級,非但不會對財政造成壓力,反而會造成財政的增收。原因嘛,很簡單,那些原本包租、包稅的,不用繳納錢糧賦稅的鄉紳豪門,不能再通過操縱鄉鎮政局來偷逃稅賦了!
更有一點,日后這些官員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被派到黃河以北、長江中游的地區去任職。那里,對于弘光朝廷來說,就屬于新區了。明清順西各方勢力彼此角逐拉鋸的地帶,這些官員的損失消耗還會少嗎?
但是,這么腹黑的打算自然不能對朱由崧和馬士英君臣二人說,李守漢也只能打個哈哈,將這個話題輕輕接過去。
“如今各地都在推行新政,到處都是要用人,某家每日里都要接到無數的文書要派官吏去,只會嫌人少,不會嫌人多!”
朝廷要開乙酉恩科的消息被各家報紙紛紛刊登在了頭版位置上。除了正常的科舉考試外,更增加了明算、明法兩個科舉考試科目。而且是冠冕堂皇的宣稱是復盛唐氣象,為天下讀書人開新路的舉動。更有讓人心動的是,這兩個科目的考試,是在八股文章之外的考試,雖然不被視為科甲正途,但是,條件卻也很優惠。比如說,人員出身不做限制。不管你是參加了八股考試感覺自己不太能考上的舉人,還是出身各種身份低微之人,比如說仆人、佃戶、伴當、吹鼓手、倡優皂隸等等,又或是各處衙門的吏員家庭出身之人,只要你自己認為我在明算、明法兩個科目上有造詣,便可以來參加考試,以為朝廷效力,為大明中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并且,在考試期間,參加這兩個科目考試之人,可以享受朝廷的衣食津貼。一旦考上,最低便是朝廷的九品官員。雖然干的都是所謂的風塵俗吏崗位,但是,卻是名正言順的朝廷官員了。
這一下,頓時讓弘光朝廷轄區內人心浮動!71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