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華夏裝甲師2
歷史上無論是德國的裝甲擲彈兵,還是美國的機械化步兵,他們配備的半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的重要作用就是運送步兵。本身并沒有值得稱道的火力。而在意大利戰場上出現的裝備著30mm機關炮的快速車輛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利用超高的射速和適中威力的炮彈來支持坦克交戰,畢竟對于輕防護的戰防炮來說,無論是一發75mm穿甲彈還是30mm機關炮彈都可以輕松的撕碎脆弱的跑盾。30mm機關炮對付步兵的效果比中口徑坦克炮要更好。所以華夏陸軍內部傾向于制造一種專門的裝備了機關炮,并且有裝甲保護的戰車,更類似于sdk234型輪式戰車。而不是那種既有武器同時又可以搭載步兵的戰車。
這種戰車的防護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擋住30mm加農炮就可以了。而且本身配置的火力也不算高,再加上可以使用輪式戰車的底盤或者半履帶車底盤,而不是專門的坦克底盤,所以重量可以壓到很低,10噸左右就可以滿足正面在800米距離上防御30mm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的標準。
而如果想要搭乘8到9名全副武裝的步兵的話,那么這個重量代價就有些高了。進而導致重量增加,體積過大,更容易中彈,機動性也會顯著下降。畢竟一輛裝甲偵察車的乘員只有人,但是要是乘員到了10人的話那重量翻一倍可能都打不住。正因為這個原因,華夏陸軍內部認為裝備這種同時可以搭載人員和一門30mm機關炮的戰車是很不劃算的。
“在面對對方防御嚴密擁有大量戰防炮的陣地的時候,裝備機關炮的輪式戰車將和坦克部隊一起展開攻擊。而不是躲在坦克后面。尤其是當對方的戰防炮可以摧毀坦克的時候,輪式戰車更需要和坦克一起來分擔對方的火力。畢竟一發炮彈過去無論是坦克還是輪式戰車都會被摧毀。而如果對方一門火炮摧毀的是一輛輪式戰車而不是它旁邊的坦克的話,那么我們就賺了。畢竟坦克更加金貴,而且內部的成員都是4人,而如果當輪式戰車搭載大量步兵的話,那么這種廉價的炮灰就變得不廉價了!一輛30噸的坦克和一輛20噸的步兵戰車加一個班的步兵哪個更廉價?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曾經參加過意大利戰役的周宣回國后,曾經頗為露骨的說出了他心目中輪式戰車在進攻對方防線時的用處。“至于說步兵如何跟上裝甲部隊嗎?用現在的普通裝甲輸送車就可以了,簡單耐用,而且處于戰線后方面也比較安全。”
最終,這一次徐杰被打敗了。雖然還對歷史上的各種步兵戰車念念不忘,但是現在的情況確實不利于步兵戰車的早產。而在歷史上一般作為裝甲偵察車。類似sdk234這樣的大型裝甲車輛則被作為裝甲部隊的重要輔助力量而大量生產。
在師屬炮兵團中,原有的牽引式榴彈炮被廢除了,同樣在步兵團中,各種牽引式反坦克炮也被廢除。換成各種底盤的自行反坦克炮。考慮到裝甲師中已經配屬了相當多的坦克,華夏陸軍內部對機械化步兵裝備強力反坦克裝備的必要性抱懷疑的態度。按照華夏的戰術理論,機械化步兵是為裝甲部隊提供配合和支援,而不是單獨面對對方的裝甲部隊,如果4個裝甲營都無法擋住對手的進攻,那么裝甲部隊配屬的少量反裝甲武器又能有什么作用呢?
而對于這種質疑。周宣是這樣回答的:“機械化步兵需要的是廉價、大威力的反裝甲武器,即使他們最終會被摧毀,即使他們的交換比連1比1都到不了,這些都沒關系。他至少可以爭取到時間。一個裝甲師的正面進攻矛頭并不寬,也就是2km左右。但是一旦突破后,它的縱向長度卻很長。機械化步兵可以跟上坦克,但是后面的普通單位卻很難說。對方很有可能從側翼掐斷后續部隊然后圍殲我們已經形成突破的裝甲部隊,所以伴隨坦克進攻的機械化步兵必須擁有一定的反裝甲能力。排除其它臨時加強的單位,一個機械化步兵團至少應該擁有24到36門反坦克炮才能形成有效震懾。”
周宣的回答很直接,機械化步兵可以沒有坦克殲擊車,也可以沒有突擊炮,但是至少別管是半履帶車還是卡車,你給我把火炮弄到車上去再說。換句話說就是用最廉價的底盤來裝備一門威力強大的火炮。這個思路很想歷史上的犀牛式坦克殲擊車。以僅僅24噸的重量卻裝備了一門虎王的主炮。面對火炮,防護幾乎為零。但是不可否認,這款戰車在實戰中足夠讓任何坦克頭痛。
而在這個位面上,華夏以26式重型坦克的底盤改裝了一款敞篷自行反坦克火炮(華夏將有較好防護的反裝甲單位稱為坦克殲擊車,而輕防護的稱為自行反坦克炮。)。在戰爭初期,這款戰車將裝備一門75mml60火炮,而當90mml50火炮大量列裝之后,將逐漸換成90mml50型火炮。其正面的火力防護標準為至少可以抵御30mm機關炮的攻擊。
而最終華夏陸軍采納了周宣的建議,一個裝甲師除了4個裝甲營編成兩個裝甲團,還有2個機械化步兵團,每個步兵團下屬三個營。每個營下屬四個連。其中一個營裝備45輛裝備著機關炮的輪式裝甲戰車和一些人員輸送車。剩下兩個營只裝備人員輸送車。每個步兵團將裝備一個獨立的加強自行反坦克炮連,擁有18門自行反坦克炮。此外還會根據戰場情況給與加強。這樣的話,2個團至少有36門自行反坦克炮,而再加上師屬自行反坦克炮營的話(下轄2到3個連,每個連12門自行反坦克炮),那么這個數量可以上升為60到72門反坦克炮,該搭配不包括營級可能存在的自行反坦克炮單位。)
除了每個團額外擁有的45輛輪式戰車和18輛自行反坦克炮之外,剩下的步兵都需要用半履帶裝甲車進行運輸,一個營下屬3個連,每個連3個排和一個重武器排,每排三個班。再加上營部所屬的各種火力支援單位。一個營大概需要60輛以上的半履帶裝甲輸送車。而一個團就需要大概180輛各種半履帶裝甲車。而一個師不算師屬單位的裝甲輸送車,那么單純半履帶裝甲車就達到了360輛左右。這個編制可謂是相當大了。當然,這些半履帶車不僅僅是輸送人員,其中不少還作為自行迫擊炮、步兵炮、高炮甚至是反坦克炮的搭載平臺。
而除了裝甲車輛之外,每個團的人員在2200人以上。團屬支援火力為4門122mm榴彈炮。可能還會配有一些150mm迫擊炮。在未來華夏裝甲師中,步兵炮這種射程較近的火炮將被迫擊炮取代。防空火力為4到6輛裝備著雙聯40mm或者4聯20mm機關炮的防空車。除了這些戰車之外,整個裝甲師大概還需要近千輛各種卡車來為部隊運送補給和兵員。綜上所述,整個師的規模將達到1.7萬人左右。這個規模已經超過了歷史上德國1943年末期的裝甲師規模。
整個裝甲師的基本框架已經定下來了,最后一個讓徐杰感到犯愁的問題是部隊的防空問題。因為徐杰敏銳的意識到了在未來中東南亞的戰場上,空軍的態勢和歷史上2戰中的東西兩線都不相同(這里說的西線是開戰時的西線)。中東—南亞戰場的大小介于西歐和東線之間,西歐因為地域狹小,所以幾乎沒有縱深可言,中程轟炸機幾乎就可以覆蓋整個戰場,集中起來足夠的航空兵力之后,完全可以一波將對方的空軍重創。而在伊朗—印度這個戰場上卻不可能通過一波攻擊一勞永逸的解決對方的空軍。所以反復的廝殺和爭奪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同時,印度洋戰場的正面寬度又不想東線那么廣闊。同等數量的飛機用在這里所能獲得的打擊密度可比東線要強多了。再加上歷史上德國在東線的一線飛機保有量長期在2000到3000之間晃悠,雖然掌控空中優勢,但是因為戰線太過寬闊,本身數量就不多的飛機加上較短的航程猶如撒芝麻鹽一般,使得空軍的作用被大大削減。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可不一樣了。雖然縱深比較寬闊,但是正面相對狹窄。同盟國的飛機數量上去了,戰線寬度反而縮小,所以空軍對地面作戰的影響就會增加。部隊防空壓力也會增加。
單純使用高炮防空效率太低,一個師一共才有多少高炮?而且其中不少高炮干脆拉平了打坦克了。想要靠空軍的話,可能在時效性和安排上比較麻煩。于是,徐杰的建議是給每個師配屬一個中隊左右的戰斗機專門負責防空。這些飛機的指揮權由裝甲師指揮官來掌握,原則是只是防空掩護部隊,一般不承擔對地攻擊任務。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華夏發現,一個中隊18架左右的飛機還真不一定夠!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