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四百二十九章 烏蘭察布防線
第四百二十九章烏蘭察布防線
烏蘭察布城,這座俄國人進入直隸的第一道大門僅僅的擋住了上萬的俄國哥薩克騎兵和大量的仆從軍。面對這個北洋軍倉促布防的防線,俄國前衛騎兵在機槍和速射炮組成的防線下碰的頭破血流。經過數次佯攻和偵察后,俄官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如果想要攻破北洋的防線,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炮兵單位和足夠多的炮灰,前者是對對方陣地壓制和摧毀。而后者則是用茫茫多的士兵用鮮血和生命將對方的防御兵力從復雜的塹壕體系一點點趕出來或者消滅掉。所以他們在等,等待更廉價的炮灰和更多的支援!
雖然無論是貴族眼的“灰色牲口”還是作為專職傭兵的哥薩克騎兵。雖然他們已經夠廉價的了,但是在血腥的塹壕戰和巷戰依然不夠用。所以俄國人需要更加廉價的炮灰,而這些炮灰就是被外蒙古親王們所裹挾的蒙古私兵。俄國人十分愿意用這些人去換北洋的彈和炮彈!而炮兵增援則多是m1897式75mm加納速射炮和一些俄國人自制的臼炮。這些東西比較容易攜帶。而更為悲劇的是新式速射炮的數量也嚴重不足,更多的則是47mm小炮和57mm小炮。
雖然重炮稀少,但是俄國人對自己的這次進攻還是信心十足的。除了他們發現北洋的重炮同樣稀少外,最大的倚仗就是俄國陸軍搞出來的輕炮伴隨步兵突擊的戰術。在這套理論,俄國人對于那些75mm以上的重炮持輕視態度。除了因為這些武器造價昂貴消耗巨大外。他們認為將大量輕炮推進到可以抵近射擊的距離用火力密度消滅對手的碉堡后用海量的步兵沖破對方防線是最好的。(這點在1戰最為突出。一戰開始時俄國陸軍有7000多門火炮,但是重炮不到100門。而在2戰蘇聯的大炮兵主義也是強在透射量上,而不是距離上,這支大炮兵是用迫擊炮和口徑炮撐起來的。)
而且吸收了甲午戰爭清日雙方的經驗教訓,俄國人也盡量多的裝備了機槍。雖說因為距離和運輸問題導致俄國人的機槍數量依然無法和北洋聶士成部相比。但是比當年的日本人可要強多了。而為了應付戰壕爭奪戰,俄國人大量配備手槍。并且也有為莫辛納甘換裝大彈夾來提高火力持續性的。(1戰德國人就使用過20發彈夾的毛瑟步槍,但是因為閉鎖困難,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同時俄國盡量增加他們的臼炮數量。雖說迫擊炮的性能更好,但是俄國人本身還是信賴結構簡單耐用的武器,所以他們沒有向北洋那樣裝備大量的新式迫擊炮和擲彈筒。而是使用了相對原始的臼炮。這種比較沉重。發射困難,射程又不遠的主在未來的戰爭給俄國人帶來了不少麻煩,當然這是后話,現在不提。
而作為防守方,直隸北洋陸軍的雖然在開始布局倉促,但是在俄國人選擇加強防御的時候,防守的北洋軍也得到了直隸聶士成率領的一個師約1萬2千人的精銳部隊的支援。除了正規的軍隊以外,因為堅壁清野而集于此的蒙古人同樣有數千之眾。這些人將作為后備力量和后勤人員。
得益于堅壁清野后蒙古各部帶來的馬隊。聶士成師的后勤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就連沉重的105mm榴彈炮都可以連炮帶彈藥一起運抵。而這些遠程壓制火炮在將來的戰斗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了,也得益于這些馬隊的支持。突擊虎特遣隊也終于帶著自己的一堆雜碎來到了烏蘭察布。
整烏蘭察布防線分成三部分,分別由外圍環形工事群、城防工事群以及位于兩者后方的炮群極其掩護工事。因為烏蘭察布城市過小。所以為了避免那些寶貴的105mm遠程火炮被壓制,聶士成專門將重炮陣地設在側后方,同時用于掩護自己的補給線和后路,畢竟俄隊及其仆從軍的總量是北洋守軍的2倍多。而且多為騎兵,所以聶士成需要盡可能的擴大防御區,防止對方的包抄和迂回。
聶士成非常明白,倉促構筑的大縱深塹壕體系的前線陣地其實是很脆弱的,前沿陣地其實是為了消耗對方而存在的。既然是消耗,那么塹壕爭奪戰將不可避免。與人高馬大的俄國人拼刺刀,顯然是意見比較吃虧的事情。所以在來之前,聶士成專門購置了大量的戰斗手槍,這種被稱為盒炮的
東西在近戰威力驚人。但是聶士成可能感覺還是不夠,于是在多次軟磨硬泡后,這位北洋的宿將居然從徐杰那里搞到了一種新研制出來的近戰武器,被稱為——戰場掃把的沖鋒槍!
這依然是徐杰剽竊的產物。而剽竊對象就是世界上第一種大量裝備的沖鋒槍mp18!(歷史上意大利人曾經在1915年裝備了一種16磅重的雙管輕機槍。有人認為這是第一種沖鋒槍。當然了,比較奇葩。)雖然在穿越過來后,徐杰就弄出了駁殼槍作為近戰武器,但是畢竟毛瑟手槍是手槍的底。而且設計上有些復雜。在連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槍擊的磨損。而且射速也偏慢。在加上造價的問題。導致了這種東西只能作為一種過渡,而不能成為戰場上的真正主力。為此,mp18應運而生。當然了,在這個位面上這款沖鋒槍被稱為99式沖鋒槍。0.815米的長度,5.33kg的重量(帶有32發螺旋彈鼓)。還有400發每分鐘的射速,讓這件武器成為近戰的王者!當然了,為了增加這件武器的殺傷力,徐杰放棄了原有的高初速但是殺傷力較低的貝魯姆9mm彈。畢竟面對人高馬大的俄國士兵,停止作用要是弱的話可就不好用了!
本來徐杰打算按照1戰德國步兵10比1的比例配屬沖鋒槍。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在戰場開始的時候,徐杰手只有600支不到的沖鋒槍。而聶士成可以分到的更是稀少。只有150支。這基本上就是一個連也就2到3支的樣。如此低的比例讓聶士成不得不好好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彈噴淋器”和持有它的沖鋒槍手。為此,聶士成的各連專門成立了以一名沖鋒槍射手為主的5人戰斗小組。
其一名沖鋒槍射手攜帶一支99式沖鋒槍。同時還穿著一副沖壓而成的龍蝦甲(就像龍蝦后半段那樣用一層層薄鋼板疊加互助軀干。里面有內襯,用于擋住碎裂的彈片。這東西在一戰成為了法國機槍手的配屬裝備之一。)這東西肯定扛不住近距離的步槍彈,但是對于手槍來說卻足夠了。畢竟俄國人也不傻,進入塹壕后有手槍多半會使用手槍,而不是在戰壕不易施展的步槍。剩下的一個人將是彈藥手兼副射手。考慮到沖鋒槍的射速問題以及傷兵的替換。為每支沖鋒槍配一個副射手將是十分必要的。而剩下三個人則是手持步槍和進攻手雷提供保護的掩護力量。用于應對肉搏戰和其它突發情況。這三個人除了每人一支步槍以外,都攜帶有手槍。而在這個箭頭之后的,將是小隊的其它成員。
在增加了沖鋒槍這種近戰利器的同時,北洋陸軍同樣增加了類似擲彈筒和迫擊炮這些曲射武器的數量。北洋方面的重炮也不多,所以為了提高火力密度也必須依靠這些近距離武器。不過因為有徐杰這個穿越者,所以北洋陸軍的炮火更強調多層攔截火力,注意阻斷對方的增援和壓制后續部隊。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聶士成師首批裝備了120mm重型迫擊炮。這種戰斗全重達350kg,炮管長度1.9米,發射g高爆彈的大殺器成為了聶士成部除105mm榴彈炮以外最強大的武器。而如果僅僅算投射量的話,這種重型迫擊炮的火力遠高于105mm榴彈炮!如果不是因為射程有些近只有3500米。這種武器都可以用來壓制對方的75mm速射炮了!
當然了,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武器,聶士成專門為這些火炮設計了防護精良的炮巢,并且布置了數個暗堡為其提供保護,甚至連交通壕也是相對獨立的,整個炮兵位置也比較靠后,布置在2線陣地和3線陣地之間。最后為了防備萬一被突破。聶士成還為每個跑組配了專門的推車。用于運輸彈藥和快速轉移。
1899年8月28日,在俄國遠東艦隊折戟東太平洋后半個多月后,北洋和俄國雙方的第一場陸軍較量也在廣闊的內蒙古高原上拉開了序幕。在晨光,俄國人準備著,他們把各種火炮推進實現準備好的炮巢。所有參與進攻的俄國部隊都下馬充當步兵作戰。高頭大馬在地雷和塹壕面前除了當靶就是當靶。他們順著事先挖好的交通壕運動到前線,然后準備發起進攻。1899年第一場大規模陸戰的序幕在緩緩拉開!
.蘇1
第四百二十九章烏蘭察布防線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