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六章 完美裝巡
第六章完美裝巡
終極側位
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開工于1894年,正式服役于1896年。()類似的戰艦一共建造了近10艘。分別裝備了意大利海軍,日本海軍和阿根廷海軍。排量在6775噸到7700噸之間。正常航速在20節。防護標注為主裝帶為6寸裝甲,從水線一直延伸到中甲板。船首尾水線裝甲為80mm,炮塔為152mm。加里波第號火力為首尾各1門10寸主炮,射速40秒一發,側弦有5門6寸炮和3門4.7寸炮,57炮10門,37炮10門。
從當時技術條件來看,加里波第級實現了火力,航速和防護的完美平衡,全速射炮配置實行了當時海戰中以高爆彈,快速射擊為主的火力輸出方式。盡可能大而且厚度適中的防護面積使得加里波第既可以保證不被擊穿,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火力和船體的浮力避免了因為火炮防護不夠而使戰斗中火力下降過快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因為次要防護帶比艦船而造成的各種傾斜問題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加里波第首次將水線裝甲帶和穹甲結合起來,中間是煤倉。即使主裝被擊穿,依然進不了多少水,原因何在?主裝后面是煤倉,自然進不了太多的水,即使煤倉空了,還有穹甲拒水,將進水控制在一定限度內。至于航速,20節的航速是很實在的。不能和穹甲巡洋艦比,但是比當時絕大多數戰列艦快。快的打不過他,打得過他的又沒他快。因此綜合來看,加里波第無疑是當時造船史上的奇跡!!
但是加里波第并非沒有缺陷,受時代條件和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加里波第還是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加里波第并沒有使用高效的水管鍋爐,這在當時來看不算什么缺陷,畢竟一般的戰艦都在使用火管鍋爐。但是作為一個精益求精的穿越者,為加里波第配置先進的水管鍋爐就是必須的了。其次,徹底舍棄沒有用處的沖角。歷史上讓國人深惡痛絕的吉野號就是被加里波第的同型艦給撞沉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北洋水師,沖角是必須去掉的,同時為了更好的提高航速,原有的艦首也有必要換成適合高速航行的飛剪首。第三,就剩下一系列的強化了,為長遠計,畢竟這條船如果用到1905年,和新的萬噸級裝巡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綜合技術,設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北洋艦隊自身的軟硬件設施,徐杰用了3天時間完成了新版加里波第級的大概技術標準。第一整體設計,噸位擴大到8500噸,采用細分隔艙設計,全艦分為40個水密區,一共256個水密隔艙同時使用雙層船底,用于提高抗沉性,采用飛剪首,第二提高火力,即把單裝10寸炮換成雙聯裝10寸炮,同時預留足夠空間以便今后的升級其余火力保持不變。但增大備彈量。第三強化防護,為了更好的抵御12寸級別艦炮,將新船主裝強化到8寸,上部6寸不變。炮塔正面強化到10寸。炮廊全部以8寸為標準。第四動力系統,原有加里波第級航速為20節,主機功率13000馬力,為了能使新船達到22節以上速度,建議將主機換成17000馬力,同時配合飛剪首,戰艦將有達成設計航速。本來徐杰打算參照意大利的pisa級,上8寸炮來代替6寸,畢竟6寸炮無法擊穿后期裝巡的非重點防護部位,但是考慮到北洋的船塢的尺寸和維修能力。級的140米長度和21米的寬度以及萬噸的噸位,徐杰還是理智的放棄了這個不太切合實際的計劃于是乎,這條強化版加里波第的基本技術指標就在徐杰的策劃中完成。
但是實現起來卻相當不容易。第一,水管鍋爐的供應,這東西意大利產不了。只能找法國第二,裝甲問題,從歷史來看,哈維碳硬化裝甲在1890年就發明了。但是相對而言,徐杰更喜歡用克虜伯碳硬化裝甲,因為后者性能更好。但是時間上是1893年。如果自己不能幫助某家工廠在92年前生產出足夠量的克虜伯裝甲,徐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哈維裝甲。第三10寸火炮及炮塔,這東西目前屬于超時代產物,歷史上在1894年前沒有。自己還要憑記憶去設計一下,然后選擇一個工廠生產。至于實際產能,歷史告訴徐杰,產能根本不是問題。在1880年就可以制造萬噸級戰列艦的意大利。至少有4個船廠可以生產萬噸級戰列艦。而在他所知的歷史進程里,在90年到93年間,意大利沒有生產新的戰列艦。也就是說,不出意外,這些工廠的船臺完全可以滿足徐杰的需要。當然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歷史上加里波第的船體造價是50萬英鎊,加上武器后是60萬英鎊左右。而自己這條船如果想造好,70萬英鎊是跑不了的!!錢從哪來?!是個問題!!!
[本章結束]
(阿彩)(吱吱)(不死奸臣)(霧連洛)(柳外花如錦)(葉陽嵐)(龍熬雪)(伊水染)(長風)(流淚的魚wyj)(庚新)(冷青衫)(侃空)(十月初)(天下歸元)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