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第十五章 功名之路
背景色:
方應物知道,這時代的名jì特別是讀過幾本書識得幾個字的名jì類似于前生那個時空的明星,大地方的是大明星,小地方的是小明星,很受世人特別是讀書人追捧。
她們有點小性格,有點小脾氣,有點小情懷,在chūn花秋月中選擇著自己的客人,但也在山盟海誓中選擇著自己的終身。人總不能一輩子賣笑為生。
三年前,淳安縣的頭牌白梅姑娘便相中了縣學稟膳生員方清之。方秀才相貌堂堂,人品端正,發奮上進,又是個家無大婦的鰥夫,白梅姑娘便覺得自己找到了可以托付終身的好對象。
至于窮一點那不要緊,她這幾年積攢了不少身家,rì子總能過下去。而且又不是要嫁給他做正房,只是想當個妾室而已,白梅姑娘覺得自己去求親十拿九穩。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何況她有貌也有財,倒貼上去還能不收么?
但白梅姑娘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主動示愛,卻被罵成娼婦拒絕了。那一夜,她心碎的不能再碎,情傷的不能再傷,感到不會再有愛了。
而今rì這一夜,白梅姑娘初見到屋中那位應該很陌生的少年時,便覺眉眼十分面熟。直到他臨走前背對眾人瀟灑的揮一揮衣袖,頓時讓她睚呲玉裂,這像極了某人三年前告辭時同樣的動作!
一瞬間,白梅想到方應物到底像誰了!看這年紀,差不多就應該是某人的兒子,別人或許不清楚,但她卻知道某人的兒子叫做方應物!
方應物雖然仍對其中細節不明,但也從白梅姑娘的話中聽得出大概。明白了因果,不經意間又注意到白梅姑娘眼中幾乎能噴出火,算是了解到她的刻骨銘心了。
方應物心里暗嘆一聲,父親當初即便是要拒絕,也可以委婉一些,又何必如此得罪女人?卻給他埋下了地雷。
他不知道周圍別人是怎么想的,不會真有貪圖白梅姑娘財色的人跳出來為難他罷?或者以后給自己增加隱患?
其實在場的十七人中,雖然名分上是同道中人,但人性復雜,不見得人人都是極端持正的君子,也并非人人都視美色財富如糞土。
聽到白梅的鼓動,還真有人起了點不良想法,不停的在心里盤算起得失。
一陣冷風吹了進來,方應物疑神疑鬼的看了看周圍眾人。總覺得大家都在蠢蠢玉動,諸君的眼眸中都有光芒一閃而過,一時間瞧誰都像是壞人。
此地已經不適合生存了,方應物有些惴惴不安,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便對眾人打了一個羅圈揖,最后轉向洪松方向,“明rì清早還要去縣衙拜見縣尊,今夜須得養足精神,故而就此別過了!”
聽到縣尊兩個關鍵字,眾人又紛紛謹慎,這少年和知縣有什么關系?需要考慮到的變數多了一個。
未等別人表示什么,方應物又緊接著說:“原來諸公都是家父同道舊識,晚輩方才不知,多有得罪。諸位長輩在上,這廂有禮了!”
長輩?他們有這么老么?這見禮真是令人情何以堪,眾人對此哭笑不得。
他們大都二十多歲,確實也有認識方清之的,但此時被方應物叫一聲長輩,實在有點無語。連白梅姑娘也好一陣子恍惚失神,女人對這方面比男人更敏感。
隨后趁著眾人被他左一句知縣右一句長輩,帶動的尚沒有做出反應,方應物迅速的出了大堂。又是抬出知縣又是拜了長輩,這也算是變相的軟硬兼施罷?
主事人洪松洪公子受到一聲“長輩”的沖擊,正沉浸于年華老去的悲痛中,忘了去攔著方應物。
等他回過神來,已經望見方應物快步走到了院售,眼看就要消失在夜色中。他高呼了一聲:“方家小哥兒請留步!”
但方應物充耳不聞,步伐反而更快,從院門口一晃便融入了黑色夜幕中。
洪松已經是今晚第五次苦笑了,自言自語道:“方清之這老古板怎么生出了這樣有趣的兒子?”
借著月光摸黑回到了賀齊廟,方應物這才微微安心。躺在榻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不禁又回想今晚得失——
雖然沒有盡善盡美,最后關頭漏了底,但也是有點收獲的。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奮斗終于開始了。
及到天明,方應物用井水洗了臉,花幾文錢從廟里討兩口飯吃,便離開往縣衙而去。
到了儀門,遇見的還是昨rì那位徐門子。今早排衙時,汪知縣就吩咐過,若方應物到了便領進來。所以這次徐門子不敢有絲毫為難,直接把方應物帶到了二堂。
大堂是公開審案和舉行儀式的地方,二堂則是知縣靜心辦公之所。聽到方應物到來,汪知縣在二堂花廳接見了他。
話說昨rì回到后衙,汪知縣越想方應物獻上的那首詩,心里越是喜歡,嘴中一直反復吟誦到半夜。
從這首詩詞就能看出其才華,所以汪知縣不免也起了幾分獎掖后進的心思。故而今天肯如此痛快的抽出時間,接見方應物這個平民少年,欺老不欺少,莫欺少年窮啊。
汪知縣等方應物行過禮后笑道:“本官翻了翻縣學名冊,令尊所學有成,歲考皆是一等,實為諸生楷模。只是他兩年前領了文憑,出外游學,本官至今未曾識得,甚為憾事。”
方應物只能謙遜,“老父母謬贊了,家父如何當得起,在此代家父生受了。”
汪知縣便問起方應物學業,“你讀書七年,四書可曾都學的全了?”
方應物的前身在社學混了幾年,基礎還算扎實,想了想答道:“承蒙社師授業,僥幸不求甚解的習得一遍。”
汪知縣又問:“那你治何經典?”
通常四書五經并稱,但對有志于科舉的讀書人而言,四書和五經又有點不同。
四書是必修課,五經則是選修課,只要專攻一經就可以了,正所謂辛苦遭逢起一經。到了考試,四書是必答題,而五經則是選答題。
故而汪知縣才有此問,問的就是方應物專攻哪一經。方應物如實答道:“治《chūn秋》。”
汪知縣頗為意外,奇道:“據本官所知,五經之中《chūn秋》最多,故而治《chūn秋》者甚少,你因何如此?”
我怎么會曉得另一個方應物為何會選chūn秋?方應物心里嘀咕。但知縣垂詢,不能不答,編也要編出一個像樣的理由。
他腦中突然閃現過上輩子看過的一篇研究文獻,里面有幾句話印象很深刻。當即復述出來答道:“凡夫學習圣人經義,難免有些失之空疏,可用chūn秋實事補之!”
“此言大為精妙!”汪知縣鼓掌喝彩。他進士出身,學術上自有心得,此時甚至隱隱有醍醐灌頂的頓悟感覺。
汪知縣微微呆了一呆,隨后猛然驚醒,連連感嘆,這少年果然是個不尋常人物,今后真說不定會有大成就。如果此時周圍還有別人,汪知縣肯定要當眾贊一聲“此子非池中物也”。
將來萬一言中,傳出去后就會顯得他目光如炬、慧眼識人、獎掖后進。即便將來方應物碌碌無為,他也不損失什么,那時誰還會記得他這句話。
可現在花廳內沒有旁人,這話說與誰人聽?汪知縣只好把這句話收在肚子里。
方應物察言觀色,知道自己對答的不錯,又想起昨天送了份“詩詞”大禮,暗中揣測如今時機應該成熟了。
他仔細斟酌著對汪知縣道:“老父母上任時rì雖不過歲半,但德行已顯,桑梓有福,可惜輿論忽視,沒有傳揚。小民名分不彰,人微言輕,心中甚憾。”
汪知縣又看了看方應物,稍加思索便懂了內含意思——我懂你的心思,也想幫你揚名,但人微言輕沒辦法。所以你給我個秀才功名,助我進入名流圈子,而我為了報答你,全力幫你在本地士紳里鼓吹。
汪知縣忍不住先暗暗稱奇一番,此人雖然只是個少年人,但從昨rì到今rì的表現看,十分老練機敏可堪使用。說話也是含而不露,十分舒服,沒有那種突兀感。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早慧之人?
卻說通過一年多治政,讀了半輩子書的汪知縣深刻領會到一個現實經驗:輿論出自于學校,名望來自于士紳。
地方官想出名聲,沒有幾個屬于當地的自己人幫忙鼓吹是不行的。但他作為知縣,自有官府體統,又是外來戶,不可能跑去對不交心的本地士子說“本官請求你們幫忙多多鼓吹”。萬一被傳出去,簡直就是笑柄。
方應物是第一個主動體察到他心思的人,但可惜是個平民。現在要考慮的是,給不給他機會?他有沒有這個能力?
從平民考秀才,要連闖三關,知縣主考的縣試、知府主考的府試、本省提學官主考的院試。
雖然最后的決定權不在知縣手里,但是官場也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縣試時由知縣選定的案首,哪怕再差,府試和院試都不會被淘汰,肯定可以拿到秀才功名。
也就是說,知縣想讓某一個人獲得秀才功名,還是能做到的。
方應物沒有把握憑真本事殺出淳安縣這個死亡之組,所以就想從潛規則這里圖謀一二,討好知縣混個案首,然后秀才功名便自然而然到手了。但他也知道,案首這個人情,不知有多少人覬覦。
低頭想了想,汪知縣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神態親切的透露消息道:“縣試三年兩考,今年是鄉試之年,本不該有縣試。
但本官得到消息,明年開chūn后大宗師按臨嚴州府主持院試,所以縣試、府試均要提前至今年秋季,離現在還有三四個月功夫,你下去后要認真溫習功課,仔細準備好!”
提學官又稱大宗師,主張一省學政,是在各府之間來回巡視的。到某地被稱作按臨,排好了行程后便提前通知各地準備。
一般像今年這樣的鄉試之年,按慣例不舉行縣試府試。但因為大宗師排下的行程是明年chūn季按臨嚴州府,所以嚴州府各縣縣試和府試必須提前舉行,也就是要提前到今年秋季。
方應物細細品味,縣尊態度很好,但也沒有說出什么肯定的話。只能算是心里存了意向,具體如何還得看看。
他輕輕嘆口氣,案首這份人情,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沒被汪知縣當場明確拒絕,就算不錯了。
自己一無家世,二無財力,唯一能打動知縣的就是自己“有用”,那現在就必須毫無保留的表現出來,錯過這次會面機會,下次機會就不知何時才能有了!
想至此,方應物也顧不得讀書人體面了,孤注一擲的再次對汪知縣道:“老父母在上,小民還有話說。對于輿論之事,老父母似乎不甚明晰,但小民略有心得,愿與老父母剖心以示,只愿老父母不要錯怪小民莽撞!
簡而言之,一是要有意識的去占據輿論陣地,二是要用好自己人......”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