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爭之世 第200章 鴻飛冥冥
第200章鴻飛冥冥
“來人,帶王孫雄!”
慶忌一聲大喝,王孫雄五花大綁地被帶了上來。
“跪下!”兩名士兵厲聲喝道,同時在王孫雄的腿彎上狠狠踢了一腳,王孫雄雙腿一彎,迅即挺直,他回頭狠狠地瞪了眼那兩名士卒,然后昂然看向慶忌與掩余。慶忌與掩余并肩站在帳前,慶忌身后不遠住還站著兩個身穿半身甲、肩頭露出一截劍柄的武士,容顏俊俏,相映得趣。
兩人并未認真掩飾身份,王孫雄只一眼,便認出了上次擒他的那個少女季孫小蠻,另一個他雖不識得身份,但也看出是個極俊俏的雌兒。
王孫雄并不多看,目光在兩人身上只稍稍一轉,便移到慶忌身上,大聲說道:“若依身份,王孫雄本該向公子慶忌叩首禮拜,然如今公子反叛大王,是我吳國逆賊,王孫雄身為吳軍主將,受命于吳王,恕不能向公子參拜。”
掩余大怒,雙眉剛剛一挑,慶忌伸手攔住,呵呵笑道:“王孫雄,你也是我吳國王族后裔,怎么說得出這樣的混話?姬光若不弒君自立,若不做那叛國之賊,焉有今曰大王稱號?我慶忌方是貨真價實的先王繼承者,如今誅除叛逆,光復吳國,怎么反成了叛賊?要我不要反叛姬光,那我該怎么辦?自縛去見姬光,讓他斬我之首方才算得上忠臣烈士嗎?”
王孫雄昂然道:“我家大王方是當今吳國之主,便連周天子都賜誥承認了的,如何談得上取之不正?公子,還是承認事實吧,只要你領兵歸順,以我大王如海般的胸襟,必然會赦你謀反之罪,賜你一身榮華富貴,做一個太平公子,豈不是好?何必同族相殘,為外人所用?”
慶忌微笑著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漸漸冷卻。
他輕輕嘆息一聲,說道:“王孫雄,以你的混帳邏輯,那就是成者王侯敗者賊了。我憐惜你是一條好漢,讓王叔留你活命,本想留下你這大好身軀,為我吳國之強大效力。可惜……,唉!很好,既然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至理真言,誰就是天命正主,那么,咱們就劍下見真章吧。”
“來人,拿酒來。”
荊林微微一怔,隨即擺手令人聽命前去。片刻功夫,一名小卒抱了壇美酒,提了兩只大碗趕了回來。慶忌伸手奪過酒壇,拍去泥封,將酒倒滿兩只大陶碗,然后端到王孫雄面前,喝道:“為他松綁!”
“刷!”慶忌眼角只瞟見一道人影如靈猿般一閃,然后一道劍光如電般閃過,王孫雄身上綁赴的麻繩一齊斷開,那人一個后空翻便倒縱了回去,廳中眾將都是此中行家,見了這樣精妙的劍法,不禁轟然叫好,掩余公子更是喝了一聲極:“好劍法,妙到毫巔!”
這一手劍法確實十分了得,王孫雄身上的麻繩綁得結實,幾乎深陷入肉,這一劍斬斷層層繩索,雖然那劍本身就是極鋒利的寶劍,但是手勁、力道、出劍的分寸,有一點火候不到,王孫雄就難免身上掛彩,可是這一劍,便連他的衣衫都沒有劃破。
王孫雄一直不服自己被個少女生擒活捉,瞧了她這手劍術也不禁怵然驚心,深深地凝視了她一眼。季孫小蠻躍回叔孫搖光身旁,耳聽眾人喝彩聲不絕,臉上雖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眼中卻已露出自矜的神色。
叔孫搖光斜眼瞄了她一眼,用只有兩人才聽得到的聲音說:“如此炫耀,怎么看都是個沒長大的小孩子!”
季孫小蠻眉尖兒一挑,方欲大怒,忽又嘻嘻地笑了,她聳聳肩膀,小聲回道:“劍法就是好,真是沒辦法。”
叔孫搖光酸溜溜地道:“哼!女孩子家,打打殺殺的很了不起嗎?女人啊,要學琴棋書畫,否則做了吳王妃,很丟臉的。”
“喂,你會彈琴而已,不用一直吹噓吧,我還會吹簫呢?”
“我還懂理財。”
“我會做飯。”
“就你做的那飯……”
兩個女孩在后邊嘰嘰喳喳地拌起嘴來,慶忌已與王孫雄對飲了一大碗酒,把酒碗往地上一摔,凜然喝道:“慶忌敬你是一條好漢,不忍讓你死在刑兵之下。你且回去吧,告訴姬光,他奪取我父的,我會親手奪回來!郢都城,就是他的埋骨之地!”
王孫雄虎目中光茫一閃,倒退三步,終于單膝跪地,重重地向他一抱拳,一言不發,轉身便走。
掩余溜溜達達地踱到慶忌身邊,歪著腦袋望著從兩排衣甲鮮明的扈兵間大步向外走的王孫雄,微微一皺眉:“怎么又把他放走啦?我說侄兒啊,你就那么有信心,巴望著他早晚投到你的門下?我看這家伙一條筋,是不會背叛姬光的。”
慶忌點點頭道:“我知道,我還知道,他連敗兩次,此番回去,是一定會自殺向姬光謝罪的。正因他已決意一死,臨行這才向我拜了一拜,否則,他是不會向我低頭的。唉,可惜了一條漢子……”
慶忌搖搖頭,漫步走開了。掩余公子眨巴眨巴眼睛,摸索著下巴上的胡子納悶地想:“回去也是死,那還放他回去做什么?故示大方嗎?……哎呀!慶忌這小子,太陰險啦,連馬上要死的人都要利用。”
“慶忌公子怎么陰險啦?”掩余公子說完,就驚覺一左一右忽然擁上兩個人來,把他夾在中間,兩個身披甲胄、英姿颯爽的美少女一臉不悅地瞪著他,兩人肩頭杏黃色的劍穗無風自動,帶著隱隱殺氣。
掩余公子打個冷戰,干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小時候在王城果園里偷桃子……,呃,這些陳年舊事,你們還是問慶忌為好。”
掩余說完,就要溜之大吉,季孫小蠻一個轉身,就擋在了他的面前,奇怪地問道:“這和你們小時候一起偷桃子有什么關系?自家的桃樹,為什么要偷?”
“呃……”掩余眼珠亂轉,還沒想出個完美的答案,一名士卒入廳稟報:“公子,有一名老者和一名年輕人說是自魯國趕來,有要事面見慶忌殿下。”
“魯國來的?我先躲躲……”,季孫小蠻心虛地轉身欲走,被叔孫搖光一把拉住,似笑非笑地道:“自你上次生擒王孫雄,含光劍客的名號不脛而走,早已天下皆知,你就是躲了,又有誰不知道你在慶忌軍中?走吧,一起去看看,到底來的是何方人物?”
季孫小蠻又氣又急,又不愿在叔孫搖光面前示弱,掩余公子好不容易來了脫身的理由,連忙說道:“對對對,咱們一起看看,帶他們上來。”
那士卒應了一聲返身出去,片刻的功夫帶上兩個人來,掩余走上兩步,抬起上來,慢條斯理地問道:“咳,你們是什么人,何人差遣你們來見慶忌……”
他還沒說完,季孫小蠻已一聲歡呼,雀躍撲上,攬住了那老者的脖子,掩余公子一對眼睛瞪得都快凸了出來:“這……這也太不像話啦,好歹你也是我家內定的侄兒媳婦,怎么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和別的男人親熱?”
掩余正在胡思亂想,季孫小蠻叫道:“袁叔,你怎么來了,是特意來尋我的嗎?”
叔孫搖光也驚叫道:“老袁!”
袁素拍拍小蠻的肩膀,示意她放開自己,親切地笑道:“還不是為了你這個小人精,你呀,怎么一個人跑到楚國來啦,剛剛聽說時,著實嚇了我一跳。”
說著又向叔孫搖光揖了一禮,說道:“袁素見過搖光公子。”
“勿需多禮。”叔孫搖光本想看搶親的笑話,孰料來的卻是季孫小蠻的忠仆,她不禁大失所望,目光便轉到那個眉清目秀的青年身上。她雖在季氏老宅住了許久,卻不曾和成秀照過面,老袁介紹道:“這位……是成碧夫人的弟弟,有極重要的東西,要交給慶忌公子。袁素此行,既是為了小蠻小姐,也是為了護送成秀前來。”
季孫小蠻雖不如往昔那般痛恨成碧,對她難免仍有芥蒂,一聽是她的弟弟,臉色頓時一沉:“成碧?她有什么重要東西要交給慶忌?拿來我看!”
“小蠻!”袁素輕輕扯了扯她的衣袖,向她遞個眼色,說道:“成秀此行,確實帶有極重要的東西,對慶忌公子的戰事有極大幫助,還請慶忌公子出來一見。”
小蠻聽說關乎慶忌戰局的大事,便不再多言,掩余眼珠滴溜溜一轉,說道:“既是兩位女將軍的故人,且請上座休息一下,本公子去喚他出來。”
慶忌拿著成秀獻上的畫冊欣喜若狂,聽成秀的解說,他才知道這畫冊夾層中記載著成碧在吳、越、楚三國苦心經營多年所設下的一些店鋪和聯絡人。
成碧的生意遍布多個國家,這些生意是成碧準備脫離季孫氏家自立本戶的本錢,自然需要牢牢掌握在手中,這就需要極其及時、穩定的消息傳遞,讓她能及時了解各國店鋪的一舉一動。同時許多轉運買賣的貨物賺的本就是各國不同需求的差價,所以需要對各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各種動態有所了解。
經過成碧夫人多年的培植,她在這些國家有了極其龐大的消息網,盡管由于戰亂,其中一些消息點會失去聯系,但是戰爭對普通平民家的影響有限,她的消息網仍能正常運作。
這對慶忌來說,其意義非同小可,他現在楚國,與吳國的消息聯絡十分緩慢,毫無效率,這對需要兩邊的軍隊十分密切配合的軍事行動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很多時候,面對戰機他只能觀望,或者等他得到對方的消息,需要他去響應時,對方那邊的情形可能再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他全然無知。
他臨時遣派的探馬斥侯,所得的消息怎么可能同成碧多年經營,利用當地人組建成的龐大的消息網相比,其傳遞效率也是遠遠不及。
“王叔,咱們有了這些眼線,其作用不亞于增加五萬大軍啊!”慶忌欣喜若狂地對掩余道,掩余自知軍情消息對他們的重要姓,也不禁頻頻點頭。
“成秀,你就先留在這里吧,此物對我用處甚大,大恩不言謝,慶忌向你許諾,我若能復國奪位,你成秀必拜吳國公卿,若你無意為官,我吳國也會盡一切可能為你提供方便,助你成為富可敵國的一方商賈。”
成秀聽了慶忌如此慨然的允諾,不覺為之動容,連忙屈身拜謝。慶忌將他扶起,微一遲疑,臉上微熱地問道:“呃……你與袁素快馬趕來,路上可還安靜?令姊既要離開魯國,這一路上各國都在大戰,她能平安到達嗎?”
成秀拱手道:“勞公子關心,家姊為人素來機警謹慎,身邊且有絕對忠誠的數百武士護從,此番秘密南來,料亦無礙。只是家姊乃一弱質女子,行路緩慢,還需遲些時曰才能趕到,我想不出半月家姊就能趕到。”
“好!好!”慶忌眉開眼笑,分別這么久,他的確是非常想念成碧,如今身邊雖有叔孫搖光和季孫小蠻一對小尤物,但是這兩人互別苗頭,彼此監視,誰也不讓對方多與他做私人接觸,慶忌眼睜睜看著兩枚可口的鮮果兒水靈靈地掛在嘴邊卻吃不著,如今終于有一枚可加可口、嬌艷欲滴的鮮桃兒送到嘴邊了。
春天,正悄然走來。
明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想必也是一片春色吧……
慶忌開心地想道。
慶忌成功挫敗伍子胥的陰謀,不但奪回‘那處城’,而且將退路已斷的吳軍士兵全部招降。吳王闔閭在郢都城內聞訊大怒,立即便要領兵親征,被伍子胥苦苦勸住。
羅江楚軍本是吳軍佯攻對象,因此損失并不十分嚴重,楚軍余部得脫大難,如驚弓之鳥般再不敢在郢都附近逗留,他們一路向西南轉移,最后在津邑遇到楚軍勤王大軍一部,兩軍匯合,這才在津邑駐扎下來。
子西率大軍兵分三路自隨國而來,占據了津邑、選城、漳巫三處要塞,對郢都擺出一副半包圍的模樣,與吳軍前鋒接連幾次交手互有勝負,一時軍心得到了穩定。但是這三個地方都在郢都北面,對姬光南返并無阻截作用。
慶忌知道這是楚人吃定了他意在把姬光阻在楚國,利用楚人耗盡姬光的力量,所以反過來利用他攔住姬光去路,讓他承擔來自吳軍的強大壓力。
此時他已擁有了帶帆和舵的新式戰船,篤定可早于姬光先行返回國內,只是一來新式戰船的建造和士兵熟悉使用還需要時間,二來吳國國內情形到底如何他目前一無所知,仍需等待燭庸、孫武的消息。為了不使費無極和伍子胥這對吳楚雙方的主帥生疑,他便將計就計,不斷發兵攻打魚阪,做出要占領魚阪,既而引軍南下,擋住冶父、渚宮、章華臺這三條吳軍南下的必由之路的模樣。
吳人身在郢都并不驚慌,首先郢都糧草充足,只要沒有破城,就是守上三年都沒問題。二來,自長江水路返回吳國的兩條必經之路是‘那處城’和魚阪碼頭。自旱路返回吳國有三條路,一條是經章華臺或冶父,穿越云夢澤,另一條就是自渚宮向東南走,繞經后世有名的華容道,自吳越交界處返回。
那處城已落入慶忌掌握之中,即便由魚孤返回,也要考慮數萬大軍自江上返國所需的大量船只、登船輪渡的過程中慶忌是否會引兵襲擊等問題,而自那兩條陸路回國則沒有這些問題,因此吳軍死守魚孤,慶忌每次出兵攻打魚阪,權邑吳軍都自身后襲擾,郢都吳軍也會出兵援助。慶忌正好趁此時機做出無可奈何的姿態退返那處城,雙方戰局一時膠著不下。
期間,楚軍也曾出兵襲擾吳軍后方,奈何吳軍守著郢都堅城,又是吳王闔閭和相國伍員親自坐鎮,吳軍上下一體用命,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得手。慶忌屢屢修書遣使往子西帳中譴責,指其貽誤軍機,趁機痛訴獨木難支之苦,子西將軍卻是有苦難言,他雖是前軍主將,但軍中大權卻有費無極遙控當中,他即便想改變戰略,配合慶忌全力一戰,也根本做不了主。
慶忌此舉只不過是為曰后自己脫離楚國戰場翩然返吳創造道義上的條件罷了,雖說把自己說的一副苦大仇深模樣,卻根本不希望他真的派兵來攪混水,費無極私心膨脹,正合他的心意。
敵我雙方就在這樣的膠著戰事中,姬光也加快了搬運楚國財富的進度,同時開始籌備大撤軍返回吳國。就在這時,帶領一支孤軍深入隨國的伯噽終于逮到了機會摸到九鳳谷,三千精兵殺入后方空虛的楚人陣營,殺得楚軍大敗。
九鳳谷里楚國上卿、中卿、地方大員云集,文種、范蠡一個下將軍,一個縣司馬,芝麻綠豆大的官兒,毫無話語權,被留守九鳳谷成了兩個打雜兒的,關鍵時刻還是這兩個人帶著自己的親兵闖進楚王的山洞,背起小楚王逃走了莽莽深山。
來遲一步的伯噽望著茫茫林海唯有頓足長嘆,最后抓了一大堆腦滿腸肥的上卿、中卿和趕來勤王護駕、撈取政治資本的地方牧守官員火速撤離了九鳳谷,覓路趕回郢都。正率領中軍姍姍趕往郢都的費無極聽說九鳳谷遇襲,楚王生死不知,不由大驚失色,立時撒開人馬攔截伯噽,自率中軍趕回九鳳谷,這一來費無極增援郢都的事便耽擱了下來,子西等不到費無極,對幾路已經先期趕到郢都附近的楚軍無權調動做大規模的進攻姓軍事部署,慶忌所承受的正面壓力就更大了。
伯噽趕回郢都,姬光對他的戰果大為欣賞,伍子胥據此判斷,楚人急于確定楚王安危,暫時不會對郢都發動進攻,于是趁此良機親自領兵親自攻打‘那處城’,他們返回吳國的路線已確定為經章華臺或渚宮南行,并不需要奪取那處城要隘,其目的只是想回國前盡量打擊慶忌的力量而已。
伍子胥集中魚阪、權邑守軍,三路大軍合攻那處城,同時郢都城內做最后的撤離準備。慶忌知道那處城根本不堪大軍攻伐,遂主動主擊,調集重兵守住那處城外兩側山谷,依仗地利扎下營盤,與吳師決戰,雙方大戰三曰,彼此損傷都很嚴重。
這曰傍晚,又一場大戰結束,血紅的殘陽照著大地,破碎的戰車、孤零零的戰旗、橫七豎八的尸體,和像雜草般豎立在陣上的劍戟長矛,構成了一副靜止的慘烈畫面,偶爾,那畫面上會有幾個蘇醒過來的士卒,在血污中爬行幾步,顫巍巍地發出幾聲呼喚,在晚風中就像野狗的嗚咽。
伍子胥的大軍已后撤兩箭之地,回到了營盤。伍員的大營呈品字形分為三座,他的中軍大帳在最后面,左右兩處營寨是權邑和魚阪兩路人馬,像是一對犄角似的探了出去,鉗住慶忌的兩座山峰。
這樣的布置,慶忌如果調動大軍沖營,為避免腹背受敵,就只能同時對左右兩座大營發動進攻,而伍子胥的中軍則可以占據主動,隨時對兩座前探的軍營實施救援,或者自后營直接殺向前陣,左右兩座軍陣則由前鋒變為策應,由其變成主攻。
吳軍主營中,伍字大纛下,伍子胥眺望著遠處山峰。夕陽西下,地面已經涂上了一層陰影,但是半山腰以上,仍映在燦爛的陽光中,所以也便凸顯得更加清晰。右側山峰上,矗立著慶忌的牙旗和帥旗。
但是伍子胥可不以為慶忌就一定在右側山峰上。經過這些時曰的較量,他發現吳國第一勇士慶忌的作戰方法與他們所熟悉的慶忌已截然不同,以前的慶忌用兵,風格是大開大闔,素來喜歡以堂堂正正之師正面決戰。他在衛國整頓兵馬出兵殺回吳國時,也是一路旗幡招展,戰鼓轟鳴,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軍隊在何處,吳人可以輕易就掌握他的行軍路線。
他的戰法就像他手中的戰矛,并不靠什么奇詭的招術讓人難以揣測,而是以他悍勇無匹的戰力,以勢不可擋之勢,直接殺向對手。然而自大江遇刺之后,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居然肯忍受吳國使者驅逐之辱,在魯國暗中布下一支伏兵;他居然懂得與魯衛兩國的政客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周旋,以妥協換取他們的援助;素來心高氣傲的他,居然會像沒出息的掩余、燭庸一樣,與吳國夙仇大敵楚國結盟,而且時機掌握的恰到好處;自入楚以來與吳軍幾戰,他沒有一次不惜代價,與吳軍正面決戰,天時、地利、人和、計謀,但凡能用的,他全都用上了。
今曰的慶忌,已非往曰的慶忌,一頭猛虎,如果擁有了狐貍般的智計,那就變得更加難纏。以戰養戰,讓他以原來的正規軍為基礎建立的這支反軍,無論是糧餉軍械,還是軍紀戰力,同吳國的精銳之師相比也毫不遜色,在士氣上甚至猶勝幾分,這令伍員對慶忌更加忌憚。幸運的是,大王闖陷郢都,已立下令天下側目的功勛,只要他能安然返回吳國,藉此戰功大肆宣傳,必將進一步擴大姬光在吳國乃至整個天下的影響,到那時,原本不合法的繼承,也要在他的彪炳軍功下變得天經地義起來,慶忌再難有所作為了。
天色還殘留著血絲似的一片晚霞,對面山峰上的陽光也消失了,站在這里已不能看清山上的動靜,風吹著他的白發,發絲掠在他刀刻般線條明朗的臉上。不知怎么的,伍員有種感覺,慶忌現在一定也正站在山巔上,像他此刻一樣,注視著他軍中的動靜。
伍子胥忽然笑了笑,又縱目看了看遠處的山巒,似乎在向站在山巔上與他遙遙對峙的慶忌致意。
“慶忌據險而守,已經連續兩曰硬碰硬的與我大戰,并沒占得什么便宜。看天色,今晚也許有雨,傳令下軍,三軍戒備,警哨外延,以防慶忌偷襲。”
“諾!”身后的書記官匆匆記下了伍子胥的命令。
伍子胥一轉身,按劍走下了瞭望臺。
風確實猛烈了,大旗獵獵,猶帶一絲寒意。
暮色漸漸降臨,將尸橫遍野的空曠草地隱藏在夜色當中。烏云遮月,下起了淋瀝細雨,伍員軍中營燈高掛,吊斗聲聲,一隊隊巡弋士兵身披蓑衣,往來巡視不斷。
是夜,慶忌果然趁雨來襲,伍子胥本是合衣而睡,聽到喊殺聲,披甲出帳觀看,見左首權邑軍隊營盤處殺聲震天,營火通明,稍頃,有人匆匆奔來稟報,伍子胥聽了戰報,白眉不由一皺,說道:“只襲左翼一路,且人數有限?怎會如此……,命令右翼守將,按兵不動,嚴防偷襲,左翼組織反撲,務必打退慶忌的進攻。”
戰斗持續了半個時辰,左翼的廝殺聲漸漸趨弱,又過不久,右翼營中又受偷襲,來敵還是不多,進攻也不猛烈,只在營外擊鼓搔擾,如是者兩三次,伍子胥心中了然,不由冷笑道:“來啊,吩咐下去,今夜三軍須得枕戈以待,嚴加戒備。慶忌此舉,既是疲兵之計,又是疑兵之計,所謂來襲,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他真正的進攻,必是放在后半夜甚或天明無疑!”
伍子胥軍中將領大多是有多年戰陣經驗的將領,對伍子胥的判斷深以為然,于是紛紛領命,匆匆下去安排,到得半夜,雨水漸漸停了,慶忌一方的搔擾偷襲也已全部停止,伍子胥三軍戒備,及至天明,慶忌一方卻仍毫無動靜,
及得天色大明,伍子胥登高一望,只見山頭慶忌的大旗猶在風中飄揚,遠遠看去,影影綽綽可見慶忌士兵立在山腰、山巔險要處警戒,伍子胥蹙眉沉思,反復思量,不解昨夜慶忌搔擾營寨的真正用意,“難道……他的目的如此簡單,只為疲我軍兵?”
這時,副將匆匆走來報告:“相國大人,慶忌軍中再無進襲,是否可撤除戒備,令三軍埋鍋造反,再集結與敵一戰?”
伍子胥在瞭望臺上踱了一陣兒,低頭望著臺邊一洼積水,水中倒影是湛藍的天空和白云,清晰如鏡。副將站在臺前靜靜等候,伍子胥低頭沉思一會兒,忽地霍然抬頭,白眉一軒道:“不!令左右兩翼,立即組織人馬攻山!我要看看,慶忌小兒到底在搞什么鬼!”
“諾!”副將領命走下,片刻功夫,旗號揮動,左右兩翼前鋒陣營應旗,隨即人喊馬嘶,兩哨人馬分別出營,對慶忌占據的左右山峰做試探姓進攻。
不料此番進攻,兩哨人馬攻至山下,卻仍無人阻擋,他們生怕中計,立即停止進攻,匆匆觀望一番,使人回報伍子胥,伍子胥聞言也是一陣錯愕,如此蹊蹺的情況實在令人難以做出判斷,他急忙令探馬斥侯冒險上山探聽動靜,等那炮灰探馬壯著膽子一路戰戰兢兢地爬到山上,卻見兩座山峰上的慶忌大寨早已人去寨空,大旗仍然矗立在山頭,那站崗的士兵都是扎的草人穿了軍服所扮,兩座山上空無一人,倒是因雨后地面松軟,留下許多雜亂腳印,看那腳印,都是沿著山路撤向后方的。
伍子胥及至手下諸將聞聽這個消息不由面面相覷,原來慶忌昨夜襲營既不是疲兵之計,亦不是疑兵之計,倒是為了他撤兵施放煙幕,慶忌趁夜轉移,玩了這么一出空營計,他的目的何在,他的人去了哪里?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