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風流 第八百九十一章 軍戶
第八百九十一章軍戶
由于今天是和兵部司官們一塊出來的,既然該問的事情問了,該看的人看了,張越自然不可能真的留下來蹭飯,于是只坐了一會兒就和許廓道了別。回到自己的包廂里,他就看到桌子上空空蕩蕩一個菜都沒有,一個個之前還說餓得能吃下一頭牛的人這會兒卻都是正襟危坐,看到他回來方才松了一口氣。
“大人您可算是回來了!”
張越聽到這個可憐巴巴的聲音,立刻轉過了頭,見是武庫司一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最是愛說笑話的主事,不禁覺得異常奇怪:“我不是讓叔振告訴你們不用等我嗎,還苦巴巴地在這兒等干什么?以前你們可是沒那么客氣,哪回不是我離開一會兒就杯盤狼藉的?”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大人就是咱們兵部真正的主官了,哪能這么沒規矩?”崔范之咬準了那真正的幾個字,見張越渾然不信地瞪了回來,他只得攤開手說,“不是我的主意,是他們幾個沒規矩,說是要賭一賭您會不會陪著那位許大人一塊吃……不過總的來說,大伙也真是那個意思,沒來由掏腰包請客的主官沒來,咱們這些蹭吃的下屬反倒胡吃海喝的。”
如今的六部盡管多半換了主官,但別個衙門尚書侍郎都是一大把年紀的,偏張越年輕,又不喜歡一味的板臉裝嚴肅和下屬拉開距離,所以偶爾有人拿他開個玩笑,他并不以為忤。所以,前頭那打賭的事他便選擇性略過了,忙吩咐人去叫伙計上菜。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菜肴就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大多數窮京官們頓時看得兩眼放光。
遷都之后,物價貴了何止一成,可京官的俸祿卻是不增反降,畢竟,寶鈔是越發不值錢了——就這樣,兼理戶部的禮部尚書胡濙還在杜楨提出降低俸祿折鈔比例的時候,提出要大刀闊斧地將米折鈔比例從一石米二十五貫鈔減到十五貫——所以,大多數京官都是單身居住,少部分拖兒帶口的則是日子更加清苦。兵部官員因為過節有貼補,再加上張越又時不時會做個東道,這才能下下館子。
這會兒,十幾個人一面朝著桌子上的佳肴伸筷子,一面還有人在那兒分辨著一道道菜的來歷,張越頭一次是和朱瞻基一塊吃的,雖覺得鮮美,卻也不好數盤子,這會兒自己做東道,他自然就沒那么多顧慮了。這滿桌子的菜當中,光是鯉魚就有四種做法,再加上鯽魚白魚青魚等等,有湯羹有紅燒有清蒸,俱是鮮美無比,兩盤張越為了消油膩而特意點的菜蔬卻是無人去碰。用史安那句無可奈何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年到頭哪天不吃兩碗青菜,這會兒還吃那勞什子干什么?
一頓飯飽餐了之后,張越見酒足飯飽的眾人有的滿意地撫摸著肚子,有的笑呵呵地伸懶腰,有的意猶未盡舔了舔嘴唇,只得輕咳了一聲,然后把笑臉給收了。
“今天早上弘文閣的事情你們應當知道了,回去衙門之后干完手頭的事情,申正時分就到后堂來,我有事情和你們說。是所有人,不是單單各司主官!”
當官的不得不常常開會,這是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避免不了的。如今的官員們除了每日的朝會和衙門的例會,隔三差五各衙門之間也少不得有要開會扯皮的事,所以對于這些也都習慣了。但兵部衙門的例會素來都是四司郎中加上一個張越,統共五個人,很少有需要把人全都召集到一塊的,所以,這會兒眾人面面相覷了一會,答應歸答應,卻都有些納罕。
由于衙門中四司都留著一人當值,所以張越早就囑咐伙計再去現做幾個菜送往兵部衙門。既然是開著專為迎接官員的,再加上玉河中橋那邊的某家飯莊因外送做出了名氣,所以伙計掌柜都沒有二話,反而因為聽到兵部兩個字,再加上先頭許廓離開時有意無意的一句話而生出了某種遐想。所以,張越這一行人順著樓梯口下了樓,掌柜和幾個伙計就全都圍了上來。好幾雙眼睛在眾人面上左看右看,到最后掌柜就搓著雙手來到了張越面前。
“大人,若是還滿意小店的全魚宴,不若留一個字跡,今天這頓飯就算是小店做東請各位大人的。各位以后再來,小店一定招待得更好。”
打量著這個掌柜,張越頓時想起了萬世節那天下第一鮮的題詞,心想這一位當初極可能也是吃得高興,再加上免單待遇和日后許諾的優惠,于是大筆一揮寫了那么一幅題詞——當然,京官雖窮,撈錢的方式多種多樣,犯不著賣自己的字跡,只萬世節那家伙的脾氣和別人不一樣——因此,他招手喚了底下等待的兩個隨從上來,見他們掏出了一疊嶄新的寶鈔結了帳,掌柜頗有些沮喪,他也沒多做理會。
他的字比不上萬世節的揮灑自如不說,這要是敢這么招搖,回頭御史就非得彈劾不可!
一頓飯吃完,回到衙門的一行人自然是各回各的地方,而守在衙門里頭的人也都飽餐了一頓,于是未時過后,各間司房便是靜悄悄的,只有書吏進進出出的腳步聲,以及偶爾響起的腳步聲。等到申正時分也就是標準的散衙時間,眾人卻全都云集在了兵部衙門的二堂。
兵部大堂是平日武官回京謁見和關領上任的地方,張越自忖是侍郎,就很少用這塊地方,大多數時間只在二堂議事。這會兒見人都到齊了,他便開口說道:“早上弘文閣的事情你們就算沒去的,也當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我請你們過來,就是想議一議。”
兵部四司,職方司和武庫司都是張越曾經任過郎中的,多年來人員變動不大,只是彼此之間多有調動;武選司他曾經絲毫沒有插手,但由于此前出了大亂子,于是新調了人進來,用起來就順手多了;車駕司雖說是最冷門的司,可管著皇城防戍,在先頭宮中不太平的時候發揮了重大作用,自然而然和張越親近了一些。所以,如今的兵部,雖然不能說是張越一人的一言堂,可在多年的潤物細無聲中,和他的契合度很不一般。
“下官想請問大人,您所題武舉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于武舉,甚至不在于軍官,而是在于軍戶?”
問話的是新任武選司郎中晉成安,四十出頭的他在眼下這人頭濟濟的滿堂官員中,算是較為年長的。再加上武選司雖說次于職方司,在實權上卻是頭一等的,由他來發問自然是再合適不過。因而,其余原本就是滿腹狐疑的,這會兒也都沒有再開口。
“你們說得不錯,名在武舉,實在軍戶。”
張越自從入兵部之后,先在武庫司,后在職方司,曾經去過興和,隨行北征北巡,又放過廣東布政使,對于軍戶的了解自然不比那些在兵部浸淫幾十年的老人差。此時此刻,他輕輕點了點頭,又嘆了一口氣。
“各位不論在兵部長短,應當知道如今的軍戶已經遠不如洪武年間。那時候每家軍戶只出正丁一人承役,但如今卻是往往一家有兩丁,甚至于三丁四丁同服軍役,承役之重,無過于軍戶,這是什么道理?當初洪武年間是要打仗,那時候上了黃冊的軍戶尚且夠用,如今承平之世,緣何軍戶反而要一再勾補?無他,承役太重,所以軍戶逃亡越來越多!”
張越一下子提高了聲音,見滿座很少有無動于衷的,心中不禁欣慰,于是又喝了一口茶平復了一下心情,這才緩緩言道:“當初黃冊分天下百姓為民戶、軍戶、匠戶、灶戶等等,無非是為了民安其業,并非把民戶之外的百姓歸為賤民,但如今的情形如何?匠戶形同奴隸,灶戶飽受盤剝,軍戶禁不住役使因而逃亡,其他也是一樣度日艱難。民戶幾乎不與這些人家通婚,實質上已經把他們視作了賤民。若是如此,還怎么指望軍戶在邊防或是打仗上出力?”
“可是,皇上即位之初,曾經大赦天下,革除軍戶重役,詔一家只得一丁成軍。”
說話的這人才說了一句,旁邊就傳來了崔范之的駁斥聲:“朝廷是這么下詔的,可下頭如何實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據我所知,大人所說不差,我在武庫司呆了這么好幾年,曾經親自下去勾補過一次兵員,其中甚至有一家四丁全部起解軍戶。那家只剩下了一個連路都走不動的老母親,我臨走時雖說給她留了一點錢,不過估摸她也活不了多久。”
在官場浸淫久了,什么仁愛道德,什么禮義廉恥,多半都會丟在腦后,但兵部這些官員們畢竟仍正當壯年,頗有幾分血氣方剛,因而聞言頓時都沉默了。張越又淡淡地說:“范之所說的情形,其實一多半都是因為服役衛所太遠的緣故。我朝軍戶戍衛,多半是江南調撥江北,江北調撥江南,這原本是防范之策,不能說錯,可是,衛所兵員不足,卻是大半由此而起!”
他頓了一頓,又沉聲說:“每年軍戶起解,有從陜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到南方極邊諸如云貴海南的,有從兩廣、四川、貴州、云南、江西、福建、湖廣、浙江、南直隸起解北方邊疆諸如陜西遼東的。第一個弊病就是水土不服,南方人死于寒凍,北方人死于瘴癘。第二大弊病,則是衛所離家鄉動輒萬里或七八千里,路遠艱難,盤費卻還得自己出,途中病亡的多,逃亡的更多,到衛所的甚至不足十之一二!就因為這個原因,一家軍戶往往不得不一勾再勾,如此循環往復,軍制怎么會不壞?”
此時此刻,其余眾人你眼看我眼,史安便開口問道:“大人是想通過武舉法,提升軍戶地位?不過積弊已深,想要見成效,恐怕不是一兩天就能夠的。”
“是如今的積弊深,還是過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的積弊深?皇上正當盛年,更有除積弊的銳意,所以提出建言就是我等的職責!”張越見下頭眾人點頭的點頭,附和的附和,就笑著說道,“所以,今天我召集大家來,便是群策群力。武舉只是一個由頭,且讓他們去爭論,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把接下來這些細務一一理清楚。”
他這個主官既是如此說了,其他人自是齊齊站起身答應了。接下來又是好一番商議,等到各人各自離去的時候,崔范之和陳鏞史安便留了下來。相比陳鏞史安這兩個張越在征交阯時認得的,崔范之本就和張越共事多年,這時候問話自然不會拐彎抹角。
“大人就不擔心這么多人知道了,消息散布出去,又有人要借題發揮?”
“這是當做的事,事先露出些風聲總比事到臨頭惹來人跳腳的強。再者,這事情并不是我提出的,之前楊閣老就曾經對我說過。他畢竟是兼著兵部尚書,又在朝多年,對這些東西的了解只會比我詳盡。如今內閣里頭還有幾樁事情正在糾纏,所以兵部的事情自然咱們攬了。”
說到這里,張越忍不住看了一眼在場的三個親信,一時間又懷念起了尚未回還的萬世節來——奴兒干都司比北京更寒冷,這家伙可受得了?話說回來,等萬世節回來,張起恐怕又要上路了。正如他起頭承諾的那樣,遼東這種苦差事旁人并不熱衷,因而張起去那兒竟是人巴不得的事,還一下子升遷了兩級。畢竟,京衛的差事才是真正炙手可熱。
一番言語之后,三人各回司房辦事,而回到房中的張越也很快等來了他讓人去召喚的胡七。問了幾句之前訊問那兩個人犯的情形,得知線索仍是不多,他沉吟片刻就淡淡地說道:“太后病快痊愈了,何大夫理當會厚賞出宮,到了那時候,你去查一查越王和那個何大夫的關系。”
盡管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胡七一聽卻是嚇了一跳。
越王?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仁宗皇帝的嫡次子越王?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