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執天下 第46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17)
昨天有事耽擱了,抱歉。這是第一更,之后還有。
王詵在家門前下馬,卻沒有將韁繩丟給伴當走進府中,而是就站在門口,進門的反而是他的伴當。
一名老者匆匆而出,花白的頭發,卻沒有胡須,看穿著便知是宮中的內侍。
老者看見王詵便迎了上來,一板一眼的行了禮,口氣卻是不冷不熱:“駙馬回來了。”
王詵瞥了他一眼,并沒搭理。
老內侍也不管他,自顧自的說話,“公主今天帶著大郎入宮去了。駙馬稍等一下,公主很快就會回來。”
“等她?”王詵冷笑了一聲,“三天兩日的進宮,又不知抱怨什么了!”
“公主豈會如此?駙馬誤會了。”
王詵重重的哼了一聲,鼻音中滿是不屑:“誤會?!”
老內侍并沒有多解釋,公主、駙馬之間的恩怨,做下人的也不可能多嘴多舌,低頭道:“駙馬有什么吩咐,可以指使老奴。”
“當不起。”王詵冷冷的道:“你們還是好好服侍你們的大長公主好了。”
“諾,老奴明白。”老內侍低頭應諾,卻把王詵氣得臉色更形陰郁。
從蜀國公主下嫁王家,王詵和她的關系就一直緊繃著。連帶著蜀國公主帶來的宮女、內侍,都同樣對王詵沒有好感。
王詵本是個自由浪蕩的性格,如果娶得是一般官員人家的女兒,那還勉強能做到相敬如賓。做妻子的管家中,王詵在外面玩——很多富貴人家的子弟,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但換成是尚公主,便四處受到約束,青樓也去不了,與酒肉朋友一起去招妓更不可能,王詵的一腔怨氣便都撒在了蜀國公主身上。最后他甚至故意在公主面前與小妾親熱,把公主丟在一邊看著。
這件事被公主的乳母報上去,王詵立刻以奉主無狀的名義被趕出了京城,那名小妾也被清出了家門。只是天子為妹妹出氣,卻壞了綱常大節,惹來了朝廷中不少非議,蜀國公主也為王詵求情。不久之后,王詵還是被召回了京中。
但王詵回京后,夫婦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好轉。一直都只是保持著表面的和睦。等到慈圣光獻曹后上仙,蜀國公主趁機將王詵養在家中的一支歌舞樂班給遣散了,從那時起,夫婦之間的關系便徹底破裂,連表面上的和睦都維持不了。
在半年前,王詵新納的小妾在家中又不知哪里犯了錯,被公主哭訴與太上皇后,便直接被勒令出家。王詵一氣之下,干脆就不回家了,住在外宅中。今天回來,還是為了拿東西。
王詵站在門前不再開口,那老內侍就陪著他一起站著。其他人不敢有所動作,更不敢亂出聲。人人木然肅立,好像什么事都不知道。蜀國大長公主的府邸前,一時間靜得仿佛是到了深夜。
過了有兩刻鐘的樣子,那名被派進去拿東西的伴當終于出來了。他的手上拿了好幾卷書,小心翼翼的捧在了胸口。
看到伴當,王詵緊繃的身體終于放松下來,上前兩步:“找到了?”
“三郎,你看是不是?”那伴當說著,便將手中的書卷遞給了王詵。
王詵接過來翻了翻,拿出其中的一卷,順手將其他幾本交還給伴當,“就是這個。”
只見他將書卷塞進懷里,隨即轉身上馬就走,伴當將手中的書放進自家坐騎后的鞍袋中,也跟著上馬,緊緊追在后面。
目送王詵走遠,老內侍嘆了一口氣,返身回了府中。
這一對天家怨偶,連相敬如賓都做不到,做皇帝的嫡親兄長都沒辦法幫上忙,他們這些做下人的,除了嘆氣,什么都做不了。
王詵離開家門之后,用了半個時辰穿過城市,最后來到外城邊緣靠城墻處的一處院落中。
只看外觀,就像是常見的富戶住處。外面完全沒有青樓的脂粉味。比起一般秦樓楚館,就像一座普通的宅院。從性質來說,里面的妓女不入教坊,按此時的說法,便是私窠子了。
這間私窠子隱藏在清靜的小巷內,如果不是熟悉道路,又沒有熟人引導,想要過來少不了要多繞幾圈,甚至會迷路。不過這私窠子位置說是隱蔽,其實在京城中還很有名,來往的客人也不少。將位置設在清靜小巷中,不是為了清靜,而是為了更加吸引客人。現在弄得有很多客人貪這里清靜,過來時甚至只為吃飯喝酒,賞賞伎樂就走,都不留宿。
王詵進來時,房中已經擺好了席面,三個朋友就在里面等著,卻都沒有
“晉卿。”
“晉卿,你可來遲了。就等你入席了。”
“晉卿,這回可是要罰酒了。”
王詵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情況,皆不以駙馬之名稱呼他。若是哪個當面提一句駙馬,他登時就能翻臉。故而無論親疏,是朋友的都喚他的表字。
在朋友面前,王詵也一改之前的冷淡,笑意盈盈。被小婢服侍著脫了外套,王詵坐了下來,將手中的書卷遞過去,
“這就是蘇舍人的新集子?”一人接了過來,拿著就翻看。
另一人從旁邊探頭過去看:“讀多那等歪詩只覺口臭。還是子瞻的詩文好。”
“怎么,今天又批閱了多少?”
“百來篇都是有的,恨不得扣了自己的眼睛。”
“這么糟?”王詵哈哈笑道。
自從氣學的《自然》刊行于世,程門道學的《經義》又緊鑼密鼓的準備出版。在蘇軾的主持下,出版以詩文為主的新期刊,已經在京城中的文士群體內討論了很長時間了。
由于愛好詩文的士人數量,遠遠超過經義和自然。短短時間,送到幾位發起人手中的詩稿有上千份之多,每天還在不斷增長。雖然說這份期刊到現在為止連標題都沒定下來,不過在士林之中,影響力早就突破天際。要不是編輯部還沒有眉目,詩稿能將王詵、蘇軾等人給淹沒起來。
在這份期刊中,王詵是內定的編輯之一。在座的三位,雖然只是打下手,負責主持第一道關卡,但也算是編輯部的成員。
有韓岡、蘇頌在前,堂堂宰輔都甘愿提筆為人修改文章,王詵也不會覺得有失體面。而且看到一些拙劣到可笑的作品,拿著朱筆在紙上畫上大大的一勾,總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呃……”正在翻著蘇軾新集的一人突然驚異出聲,指著其中一首,問王詵:“晉卿,這個‘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愛水云鄉’當真是舍人寫給章七樞密的?”
王詵湊過去看了一眼,點頭:“正是。”
章惇上一次因其父、其弟強買民田,被趕出了京城,這首詩就是當時蘇軾寄給他的。
“不會吧?”
另外的兩人都看了這首詩,同樣面露驚容。
章惇出生時,因為其父不欲養,差點就被丟進水里淹死,在這方面就有些忌諱,沒什么人會在他面前提及溺嬰之類的事。但‘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猶愛水云鄉’注1這一句分明就是暗指章惇的出身。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就是好友也不該這么說。沒看他們連一聲駙馬都不敢稱呼王詵嗎?
“小事而已,何須掛懷,你等還是不通達。”王詵搖頭:“今日章七樞密就出面請客,所以子瞻不會來。”
說著,他又神秘的笑了一下,又低聲道,“韓三也會到。”
三人聞言又是一驚。
一人小聲問:“……是那個韓三?!”
“還能是哪個韓三?做宣徽使的那個!難道還能請得動做首相的那一位?”
韓絳排行也是第三,不過他德隆望重,倒是沒人這般稱呼他了。如今士林中,稱呼韓三的指的就是一人。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韓岡與蘇軾不合,這在京城并不是什么秘聞。
在韓岡與二大王爭花魁的那件事中,蘇軾扮演的可不是什么好角色。而且京城的幾大象棚中,將各位角色化名后的雜劇隔三差五就在演著。
如今當事人現在都還在京中,韓岡和蘇軾沒有任何交流都是人人能看到的。京城中的哪一家,都不可能糊涂到同時邀請韓岡和蘇軾做客——如果他們能邀請得到的話。
王詵道:“聽說是因為梅花開了,所以章樞密來了興致,請了幾位好友喝酒。正好有韓三宣徽和子瞻。”
“……賞梅喝酒,當是要作詩吧?!”
王詵微微一笑:“當然。”
“章七樞密當真不是在要看蘇舍人被韓宣徽恨上?”
“不會,只是打算調解一下。”王詵否定道。
京城中的哪個人愿意無緣無故的開罪一名重臣,還是韓岡這個等級的?而且以章韓、章蘇之間的交情,章惇也不會故意讓韓岡和蘇軾難看。
“只是調解?可韓宣徽那個性格……”一人嘖嘖的搖著頭。
韓岡的性格世上誰人不知,就是天子當面也不曾退讓半步,何論蘇軾。
王詵道:“當是韓三主動請章七做中人。之前因為賀鑄之事,他做得不妥當,只能私下里找子瞻說合。”
三人聞言點頭,這話就說得通了。
韓岡之前堅持對賀鑄的處罰犯了眾怒,士林中頗有微詞。三人周圍很多人都覺得韓岡對文學之士太過苛刻,失去了應有的禮敬。現在來看,韓岡本人也肯定是自知理虧,才找私下找蘇軾。
終究是他不在理啊。
正當王詵在與人背后議論的時候,韓岡抵達了章惇的府門前。
章援出來迎接,進門后,章惇又迎了上來,
“韓岡遲到了沒有?”
“沒有,子瞻也才到。”
注1:歷史上,熙寧八年章惇出知湖州,蘇軾的這首詩便寫在當時,其中的一句方丈仙人便是開章惇出身的玩笑。
盡管后世有人認為這首詩是章惇憎恨蘇軾的原因。但從時間上看,在幾年之后,元豐二年的烏臺詩案中,章惇為援救蘇軾不遺余力,甚至為了他當面斥責宰相王珪,可見他并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而之后蘇軾被貶黃州,一直到元豐八年神宗駕崩,與章惇都有鴻信往來。其中一封還感嘆,過去一直在勸誡他的,除了蘇轍外,就只有章惇一人——‘平時惟子厚與子由極口見戒、反復甚苦’。
但等到高太后病死,哲宗親政,章惇等回京之后,便立刻將蘇軾貶去了嶺南,之后又更進一步將其貶到了海南島上。與當年救助蘇軾的時候判若兩人。
由此可見,兩人的交惡,當在元佑更化開始、蘇軾被重新啟用之后;哲宗親政,章惇回京執政,主持貶斥舊黨之前。也就是高太后執政,章惇等一干新黨被不斷打壓的那幾年時間。只可惜到底發生了什么,就不是后人能知道其中的具體事由了。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