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云錄

第三十四章 來去 緣法 得失

金煒武館。

曹仁煒,何義金分左右端坐在廳堂八仙桌兩側。

有兩名弟子跪在他二人跟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之后,端起旁人遞過來的茶碗,舉至眉高,叫了聲,

“師父,請喝茶。”

二人接過弟子敬過來的茶碗,喝上一口,放在桌子上,然后起身,攙起弟子,讓其立于身前。

曹仁煒開口道,

“今日我與師弟喜收嫡傳弟子,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二人既已拜到我和師弟門下,望今后多加勤勉,謹記尊師重道。”

說完他沖何義金點點頭,

何義金無奈,話都讓你先說了,我還能說些什么!他雙手背后,昂首挺胸,看著身前站著與自己差不多高的弟子,輕咳一聲,開口說道,

“跟著師父好好干,將來必能吃好飯。”

干笑一聲,他繼續說道,

“我是個粗人,文縐縐的話不會說,但是話糙理不糙,師父不會虧待你們的,都站到師父身邊來吧。”

兩名弟子別站到曹仁煒與何義金身側。

這時曹仁煒對一眾觀禮之人抱拳,

“感謝諸位賞面前來觀禮,敝人已備下薄酒,諸位還請就座,大家同樂一番。”

這金煒武館招收嫡傳弟子的消息放出去好些天,武館中的弟子好似全然不知一樣,并未有家中長輩前來問詢一二。

二人心中不喜,卻又不好明說,干脆直接選人,從武館在學弟子中分別挑選一人收做嫡傳。

曹仁煒選中的弟子本名叫做李得勝,被他賜名李忠勝。

而何義金選中的弟子本名錢鐸爭,被賜名錢孝爭。

已改名叫做李忠勝的弟子年方十一,來武館不到半年,是金煒武館自立門戶后來的第一批新收弟子。

其家居城外,靠著祖輩積攢,如今李家有幾十畝良田,吃穿還算不愁,但和城中富商比起來,不過是家有余糧罷了,所以李父便想著家中的孩兒能更有出息,便送其到城中讀書。

可在城外田地間長大的孩童,哪里愿意跟著學塾先生讀書識字,更感興趣的還是騎著樹枝當大馬,舞著草棍當兵器與一眾孩童打打殺殺。

沒有拗過在書院門前哭鬧了很久的兒子,李父把備好了去南麗書院讀書的銀錢,送到了金煒武館當學費。

當時剛好金煒武館開張不久,這李忠勝的爹爹一打聽,金煒武館的學費比那云德武館便宜兩成,便領著孩子去了金煒武館。

他爹爹算得很明白,這兩位館主要是不出走云德武館,不還是由他倆當主教頭。

錢孝爭比李忠勝小上大半年,也是和他同一批招收進來的弟子。

他家里則是開茶樓的,家中比李忠勝家里要富庶一些。

要說他來習武,還與他爺爺有些瓜葛。

他爺爺是茶樓老掌柜的,做了大半輩子茶水生意,能發展到今天這般田地屬實不易。

更多的是,賠了半輩子笑臉,才換來了家中的生計富足。

他爹爹性格隨爹,小心謹慎。

話又說回來,做這行當,可不就是靠笑臉賺錢么,只是太多的冤枉氣,委屈淚,藏在沒人見得著的地方自己忍著,吸著,嘗著。

后來他爺爺與他爹爹一合計,自家小崽兒可不能再這般做人,便想著學點武技,腰板好挺起來,現在茶樓生意好了,該硬得硬起來了。

曹仁煒與何義金時常也去茶樓喝茶,這茶樓老掌柜看著二人身上那股傲氣勁兒,便送孫子去了金煒武館。

嫡傳弟子是怎么回事,其實一眾弟子也不是很明白,回家與爹娘學話的時候也沒說出個所以然,大意學得東西多了,將來能教別人功夫了。

關鍵是沒說到底要不要再花錢學那些本事。

所以這金煒武館招收嫡傳弟子一事便沒有二人想象中那么熱鬧。

當曹仁煒找上李忠勝爹娘的時候,對他二人說,你家不錯,出了個好孩子,孩子根骨不錯,是個習武的好苗子,想收他為嫡傳弟子云云。

館主親自上門拜訪,老李家爹娘搓著手干笑,也不知說些什么好。

曹仁煒一看,干脆直接說道,嫡傳弟子相當于自己半個兒子,習武不收錢,學到的本事更多。

不過藝成之后要在武館留上幾年,幫忙教授弟子,但是不白干。

說完他還說道,你看看我,這不自己都能開武館了么?將來你們的孩子想開也能開。

李忠勝爹娘一聽,連學費都省了,那眉毛都該樂開花了,家中田地也給不了外人,兒子將來再開個武館,想想都美。

李忠勝他爹結結巴巴的開了口,本意想學人說犬子的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那就謝謝館主相中我家那狗娃兒。

一旁的李母也跟著說道,館主這么大個人物,還親自來家里一趟,派個人來喚一聲,我們去武館就是了。

一旁的李父說,就是就是。

李母說,館主來得突然,我來不及準備,一會兒做些家常便飯,還望館主不要嫌棄,留下喝上兩杯,一旁的李父點頭說道,就是就是。

李母瞪了他一眼,他干笑著,沒吱聲。

曹仁煒自是不能在他家吃飯,囑咐了一下舉行收徒儀式的時日,便拱手告辭。

館主走后,李母罵道,

“你個完蛋玩意兒,留館主吃飯的話都不會說么?我還尋思問問,既然館主說了不收學費,是不是咱先前交的錢可以給退回來?”

李父咧著嘴干笑著,想了下然后說道,

“咱家勝娃兒那可是開山大弟子,那咱不得送些禮表示表示么?這時候開口要那個錢,你這不是讓咱家勝娃兒在師父那里不討喜么?咱不吱聲,那意思不就是把那學費當咱送了拜師禮了?你個婦道人家,懂得個啥?”

李母一聽,好似挺有道理,白了李父一眼,罵了一句,

“怎么?婦道人家怎么了?還嫌棄上我了?昨晚也不是誰?呼哧呼哧的,跟咱家勝娃兒小時候是的,吃也吃不夠。”

李父傻笑了一下,伸手抓了抓褲襠,唱著小曲兒,出門打酒去了。

心中想著,昨晚還不是見你那肚兜快被撐開了。

何義金去的茶樓。

茶樓老掌柜的親自給何館主沏了一壺上好的茶水,坐了下來,雙手放在腿間,攏肩弓背,陪笑著問道,

“何館主,可是我家那孩兒在武館惹了事?”

何義金很享受館主這個稱呼,他笑道,

“老掌柜多慮,鐸爭這孩子很懂事,我也很喜歡,自打他來了武館,我仔細查看,發現他是個好苗子。”

喝了口茶,他又點頭說道,

“嗯,是個練武的好苗子。”

一聽自己娃兒不錯,老掌柜的喜笑顏開,花白胡子微顫。他便問道,

“看來我送去他習武還是送對嘍,那何館主今日怎么有空來小老兒這喝茶?”

常客習性,老掌柜心中門兒清,客人多是什么時候來,與誰來,叫上什么樣的茶,添幾次水,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時辰,可不是何館主喝茶的功夫。

何義金心想,自己話都說得這么清楚了,怎么老掌柜的卻不搭話呢?他只好問道,

“敢問老掌柜的,爭兒前幾日歸家可有提及我們武館的一件大事?”

錢掌柜的一聽,思索了一下,然后說道,

“并未聽他說起什么?敢問何館主是何大事?”

老掌柜的心中已經盤算著是不是要備上一些上好的茶葉了。

收嫡傳這件事兒,還真是讓錢鐸爭這孩子給忘了,他才進武館沒多久,整天練的不過是些基礎功,覺得沒甚意思。一天結束之后,便忙著找小伙伴玩耍去了。

何義金說明來意,老掌柜的很是激動,連連答應,有說錢家有福,子孫能出人頭地了。

何義金離開茶樓的時候拎了兩包上好的新茶。

自己這個弟子收的還算不錯。

酒桌上觥籌交錯,曹、何二人有些得意。

云德武館沒人前來觀禮,不過成云德還是派人送來了一份賀禮。

只是這金煒武館想要壯大,還差兩點。

第一便是與那鎮南軍攀上關系。

要說曹、何二人也是與呂一平手下近衛頗為熟絡,但自打二人另立門戶之后,他二人再去拜訪的時候,卻是吃了閉門羹。

二人心中憤恨,那老頭說得好聽,可是做起事來,不一樣這么狠?要不是他的緣故,鎮南軍怎會如此?

第二便是二人武館缺人,缺武師。

現在武風盛行,習武弟子越來越多,云德武館自己也是吃不下。如今金煒武館還是他二人撐著。

再來人掏錢,他們都不敢收了。

面上風光,那就先風光這會兒再說。

這時有人來報,說鎮南軍來人祝賀。

釋空寺是仿洛月城的白馬寺建造的。

進入山門之后,是天王殿。

穿過天王殿,便是釋空寺主殿,大雄寶殿。

空聞一路無話,引著霍棄疾來到大雄寶殿。

大殿正中供奉三尊大佛。居中正是佛祖釋迦牟尼金身塑像,左側為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右側則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雖不是信佛之人,霍棄疾還是立身佛前,拜了三拜,上了三炷香。

上香之后,二人在大殿站立,等候方丈大師。

須臾之后,

身披袈裟的釋懷大師從殿后走出,身后跟著悟忘小沙彌。

霍棄疾上前,行禮道,

“玄一門霍棄疾,見過方丈大師。”

釋懷大師打量了一二之后,唱了聲佛號,還禮道,

“多年未見,居士風采依舊。”

“大師謬贊了,適才是晚輩唐突,未報上真正名號,累得小師父白跑一趟,還望大師見諒則個。”

釋懷大師搖了搖頭,然后說道,

“是老衲求得清凈,怠慢了居士,差點冷落了故人之后,當年與令尊一別,亦是多年未見,期間不過是書信來往,居士遠道而來,可是玄一門有事?”

霍棄疾正色道,

“打擾大師清修,晚輩之過,晚輩此番前來,確實有事向方丈大師請教。”

釋懷大師說道,

“居士還請與我到禪房一敘。”

轉身對悟忘說道,

“悟忘,去把釋法師父請到我禪房來。”

小沙彌稱是,轉身去了戒律堂。

釋法師父是空聞的授業恩師,曾任武僧總教席,如今擔任戒律堂的長老。

禪房內,香爐騰起裊裊青煙,是上好的沉香。

四人盤膝坐在蒲團上,霍棄疾面對釋空寺三位高僧。

西涼王府有釋空寺兩名高手,卻不知是哪位高僧,霍棄疾沒有拐彎抹角,開門見山,詢問方丈此舉為何?

要知道,這涼州可是明面上舉著逆反大旗之人。

一旁的釋法大師聽霍棄疾說完,冷哼一聲道,

“玄一門的手伸的也太長了吧,我們敬你們玄一門是九大派之首,可你玄一門是玄一門,卻也管不上我釋空寺之事。”

霍棄疾并未動怒,確實是他所問唐突了些,此舉確實不妥。

方丈釋懷大師看向釋法,然后開口道,

“南無,喝羅恒那,哆羅夜耶。多年誦經,師弟的心還沒靜下來么?”

回頭看向霍棄疾,誦了聲佛號,釋懷大師開口說道,

“師弟失禮,居士見諒,不知居士所問,是玄一門所問,還是?”

霍棄疾回道,

“晚輩多年在外游歷,還未返回師門,此番路過涼州,聽聞此事,便是趁此機會拜訪一下貴寺,順便詢問一下。晚輩此舉并非玄一門之事,大師若不便多言,還請忽略晚輩無禮之處。”

一旁釋法師父開口言道,

“佛有怒目時,適才老衲犯了嗔戒,多些師兄提醒,居士見諒。”

說完他便閉目打坐。

霍棄疾不以為意,以他個人身份,確實不值得釋空寺如此鄭重對待。

釋懷大師此時說道,

“不知居士可否聽說江湖上流傳的一個叫做割鹿樓的組織?”

霍棄疾點點頭,開口道,

“有所耳聞,不知何時興起,家父曾有消息傳來,讓我留心一二,只是這割鹿樓神秘得很,晚輩目前亦是毫無頭緒。”

大師點點頭繼續說道,

“這組織很神秘,我們得到關于割鹿樓的消息也是貴派傳遞過來的,幾大派同氣連枝,在各州查探有關割鹿樓的消息,卻是一無所獲。至于我們派人去王府護衛,自然是為了護著西涼王的周身安全。想必居士也聽聞青州魯王遇刺事件吧,這西涼王若是遇刺,我涼州難保不亂,到時遭難的,卻是平民百姓。”

霍棄疾點點頭,然后說道,

“大師慈悲為懷,心系蒼生,是晚輩多慮了,晚輩就不打擾大師清修了,就此告辭。”

說完他起身行禮。

這時他想起了那個小沙彌,便開口問道,

“請問釋懷大師,那法號名為悟忘的小師父師從哪位大師?”

剛起身準備送客的釋懷大師一愣,便是說道,

“悟忘上山不過半年,尚未拜師,居士何來此問?”

霍棄疾略作沉吟,開口說道,

“晚輩有個不情之請,不知當講不當講。”

“居士但說無妨。”

“晚輩身前缺個弟子,適才見到悟忘小師父,心中欣喜,既然悟忘小師父尚未拜師,所以想收他做個徒兒,還望大師應允。”

比起之前的詢問,霍棄疾此舉才是唐突,畢竟是從釋空寺要人,這要是傳出去,他玄一門收了釋空寺的小沙彌做了弟子,釋空寺的臉面在何處。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連之前動怒的釋法大師竟然依然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

釋懷大師則雙掌合十道,

“阿彌陀佛,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居士詢問悟忘便可,他若與居士有緣,便隨他去吧。”

這時一只沒有開口的空聞說道,

“方丈,師父,我帶居士去見悟忘吧。”

霍棄疾說道,

“那便有勞空聞師父了。”

與其他兩位大師行了禮,他與空聞離開了禪房。

見二人離去,釋法問道,

“師兄怎么看?玄一門的人突然來咱們釋空寺,還是霍星緯的兒子,當真如他所說,是他自己的意思么?”

釋懷說道,

“玄一門的態度也罷,國師的意思也罷,霍棄疾的意思也罷,我寺是我寺,他人是他人,佛光普照,誰也擋不住。”

釋法說道,

“師兄高見,那霍棄疾呢?”

釋懷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

“隨他去吧,以免節外生枝,另外馬上飛鴿傳信給釋遠師弟,讓他注意一下,以免出了意外。”

悟忘沒想到空聞師父會帶著這位居士來找自己,而這個似乎比空聞師父更厲害的人竟然要收自己為徒。

空聞在旁說了幾句,大意是悟忘無需心里有負擔,釋空寺是講緣法的,上山是緣,下山亦是緣。

當初他上山的時候,空聞便看過這孩子根骨,不適合修行他們釋空寺武學。明王訣與金剛大手印走剛猛路子,這孩子生得文文弱弱的,確實不適合。

要不是他師祖要留下這可憐的孩子,怕是就遭到婉拒了。

不是釋空寺心狠,是天下可憐人太多了,他們釋空寺愿普渡眾生,卻無法養活眾生。

院墻外傳法,是佛光普照。

院墻內授業,是吃喝拉撒。

一切的緣法的背后,得先活著,而活著,便是吃飽穿暖。

悟忘小沙彌并未糾結太久,便下定了決心,決定跟著這位據說是九大派之首玄一門的高人下山。

他打完包裹,與寺中師父告了別,便跟著自己將來叫師父的人下了山。

下了山他不再是悟忘,而是邢云旗。

下山路上,他遇見了寺中年紀最大的師父。

他不太明白,師父都這般年紀了,為何還讓他掃地,他曾跟管事師父說過,要不自己去掃山路吧,管事師父沒告訴他為什么,只是告訴他,在寺里聽話就是了。

他不知道,要不是這位掃地的老師父,他根本留不下來。

跑過去,乖乖地給老師父行了一個禮,他說道,

“老師父,我要下山了,你要照顧好自己。”

老僧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與早上登山這位居士一同下了山,寺中之事他早已不再過問,這孩子上山的時候,他憐其凄苦,才開了口。

與那位居士點點頭,他摸著孩子的頭道,

“佛在心中,不在寺中,緣起緣滅,皆有因果,去吧孩子。”

霍棄疾覺得,在這山上,也許這位老師父修為不是最高的,但是佛法必定是最深的,與老師父行了一禮,便要與這個自己很有眼緣的新弟子下山而去。

老僧口頌佛號,說了句,

“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枯榮有數,得失難量。”

霍棄疾止住腳步,看向老僧說道,

“枯榮有數,求而方知,得失難量,難在人心難測,大師佛法深厚,晚輩受教。“

老僧默默無語,靜看二人下山。

即墨城前,守將闞達與城主莫胥帶人在城門前等候。

官道上有人影出現,已經等了小半個時辰的眾人打起精神注視著前方。

姬大墻的答案是,“不曾見,何來恨?”

老人心中酸痛,好一句”不曾見,何來恨?”

把大墻摟在懷里,衛龍的眼眶竟然紅了。

此時的衛龍,不是一州之地的大將軍,而是一位長者,一位再次見到自己血脈至親的老人。

嘴里喃喃說道,

“孩子,這些年,你受苦了。”

被老人的情緒所感染,姬大墻也有些難受,他輕輕從老人懷中掙脫出來,然后跪在衛龍面前,磕了三個響頭,開口說道,

“外公,孩兒不苦,孩兒在山上過得很好,師父對孩兒好,大師兄對孩兒就像親弟弟一樣,蓬萊閣的人對孩兒都很好。”

姬大墻這聲“外公”,讓老人虎軀一震,衛龍扶起跪著的姬大墻,溫聲說道,

“好,好,好孩子,快起來,來,快坐下!”

姬大墻覺得挨著老人坐著有些熱,可又不忍傷了老人的心,便忍著熱又坐了過去。

心里想著,可惜了這么寬敞的馬車了。

衛龍說道,

“大墻,記住,你是魯王的兒子,既然隨我下了山,便要有世子的氣度,我已經吩咐下去,叫即墨城的大小官員迎接。”

看著一臉茫然的姬大墻,衛龍笑道,

“你也不用緊張,有外公在呢,你無需多言,外公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已經被老夫接回來了。”

姬大墻點了點頭,然后問道,

“外公,那我娘親呢?”

衛龍目光變得嚴厲,看得姬大墻心里發毛,老人開口說道,

“孩子,這些年你娘親受了不少苦,不過她還好,記得,你是她堅持活下來的信念。孩子,目前都城形式復雜,等到了即墨城,我再與你細細訴說,你記住了,即墨城的人,可是你的一大助力。”

老人盯著姬大墻說道,

“孩子,到了王都之后,你將會面臨暴風驟雨,你怕么?”

姬大墻眨了眨眼睛,開口說道,

“有外公在,大墻怎么會怕?”

衛龍哈哈大笑,連聲說道,

“好,好!”

這時衛伯的聲音在馬車外響起,

“將軍,即墨城到了!”

還在找""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