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一零一章 美國鬼市兒(二)

隨著美國民間集藏的不斷升溫,洛杉磯鬼市規模也不斷擴大,但始終沒有離開丁胖子廣場附近。

現如今的鬼市和以前一樣包羅萬象,字畫、陶瓷、家具、文房四寶、銅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善本、錢幣、鼻煙壺、香爐、紫砂、象牙雕、連環畫、煙標、火花等,可謂五花八門。

不少東西在外面商店難覓蹤跡,而在鬼市里卻能親眼目睹。

一般來說,幾乎帶點文化味的小玩意兒,鬼市應有盡有。

你在中國能見到的東西,基本上在這里也都能見到。這一點倒是真得不錯。

有些人去鬼市,當然是為了買好東西,而另外一些人,則純粹就是去找刺激的。

在那種昏黃的燈光之下,如果真得有出色的眼力,撿到一個漏兒,就夠你吃上好幾年了。

逛鬼市,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手電筒,雖然現在好多鬼市的燈已經很明亮,但手電筒還是要帶的,除了照貨物,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證明您不是外行。

這時候你不能問價,也不能搶過來看,必須得人家放下后,確定不要了你才能詢問。

勤快的攤主會從零點開始鋪展攤位,張羅生意。

到三點鐘,各家攤主早已占地為王,晚來的人再想擺攤,已不可能。

逛鬼市不為“抓貨”成批購入,只為湊個熱鬧的游客,4點鐘來剛剛好。

原本的鬼市主要以古舊物為主,但現在已經延伸到了各種舊貨的市場,所售的貨物也是魚目混珠。

攤位上竟然還有舊電動牙刷賣。

舊社會人們逛鬼市,是因為貧窮,迫不得已要賣估衣穿,順便再添置些二手家,而現代人逛鬼市,逛的是一種懷舊、復古的情調。

鬼市上還有大牌包包出售。

當然鬼市隊伍中也不乏從湊熱鬧到上癮的青年。

平日里村范兒盡顯的市場,夜間搖身一變,來了很多潮流年輕人,也成了走復古時尚路線的大市集。

以前都是華裔才會去逛鬼市,而如今就連當地的大批美國人也開始加入了鬼市淘貨的隊伍中。

這里基本是一個讓你覺得1oo塊錢很耐花的地方,鬼市東西的價格參差不齊。

想買多少錢的都有。

鬼市淘寶,最重要的是淘,并不是遍地都是寶。

所以,周三想去的話,一定要早點去,如果四點到,因為販子會掃蕩一圈,值的東西可能就沒有了。

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瑪瑙玉器、中外錢幣、皮影臉譜、宗教信物、民族服飾,甚至生活用品,包括一些軍火,甚至還有那種能夠刺激人神經的藥品。

只要你能想到的有價值的物品紛紛上架上攤。

這就是美國鬼市跟中國不同的地方。

這個市場聚集了大量職業的收貨者,有的人從這里賺了錢,買了房買了車。

市場也開始出現分化,出現了“富人區”和“窮人區”。

富人區的賣家開著小車過來,每次得付一兩百的攤位費,窮人區的賣家大多騎著電動車小三輪拉貨,攤位費也只要二三十塊。

“窮人區”鋪地毯的攤主站好位置,在開市前先打個盹休息一下。

鬼市這個地方,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不好是因為他的確不合常理,而且還比較危險。

說好呢,是因為有些沒錢的主兒,靠著這鬼市可真得能家。

聽楊懷仁說,以前有個剛剛偷渡到美國的華裔,來的時候那真得是窮得叮當響,還是他給周濟了點錢,也沒指望環。

誰知道這人去了一次鬼市,花了不過幾塊錢美金買了個管子,居然就徹底家了。

你猜他買的是什么?

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明青花啊,而且是永樂年的。

他買了足足上百萬的美金,一下子就了家,不僅還了楊懷仁的錢,而且自己還開了個餐館,生意做的紅紅火火,連綠卡都辦到收了。

這就是鬼市帶來的好處啊。

還有個姓楊的先生,跟楊懷仁同姓,也是遠親,算是二代華裔吧,因為他是美國出生的,父母都是華裔。

他可是在丁胖子廣場的鬼市上淘了十年貨的職業買家。

楊先生是鬼市這個圈子里的中生代,外號“將軍罐”。

這十年間,他從1oo塊錢起家,賺了1oo萬。

楊先生跟楊懷仁說過,他已經兩三年沒去丁胖子廣場了,最近去了一次,現那里變化很大,貨的價格漲了太多。

他雖然賺了1oo萬,但這也是圖個生計,這十年多青春都耗在這里了。

不過即便是好久不去,他還是那身經典打扮,翻出之前的小包,拿起頭燈,手電筒,衣服本來應該穿臟的,那天穿的算是比較干凈了。

這身職業打扮,再加上嘴里的行話。

旁邊人一聽,就知道是行家。

市場里,楊先生遇見了不少老友,都是淘貨十多年認識的。

那些老一輩的,在他眼里就是真正的老炮兒。

他見面都會喊聲前輩,特別的客氣。

楊先生44歲,體力和精力都已經比不上這些年輕人,所以基本是很少出手了。

但這十年間淘的貨,該有的都有了。

現在這市場的貨,他大多數都見過。

哪個貨多少錢,收進來賣出去能賺多少,他看一眼就知道,很少失手。

他每次來,基本是都能賺著1ooo塊錢回去。

這些事兒,都是楊懷仁說的。

他這么給張天元說,無非是想指引張天元去這個鬼市看看,畢竟張天元的眼力十分出色,在鬼市這種地方,那簡直就是太合適了。

“你給看看這塊玉!”

楊懷仁最后將那快泛著紫色的玉遞給了張天元,讓張天元幫忙鑒定一下。

張天元也沒多想,拿過來就仔細看了起來。

他沒有用鑒字訣,因為覺得意義不大,這東西楊懷仁已經看過了,判斷出是高仿古玉,這應該不會有錯。

他也仔細看了看,應該不是古玉。

這個玉墜上的雕刻手法,用的正是漢八刀,不過很顯然是行家模仿出來的。

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你還真瞧不出來這東西有問題。

張天元心想,這多半是一個雕刻行家仿造的,而且這做舊的手法也是很經典,別說那個小6了,就算是一般的專家,也有打眼的可能性。

更何況丁胖子廣場的鬼市到了晚上光線很不好,模模糊糊的,就憑著手里頭的手電筒,你真想判斷清楚,那還確實不怎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