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03章 幾振(上)

“我罵了皇上。±,”

“殿下,你不能罵皇上,他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心思。”王巨勸道。親情是親情,如果干預國政,早晚趙頊必惡之。恐怕現在皇宮內,趙頊已與他母親高滔滔交惡了。

“你比他還小幾個月呢。”

“我不同,家中貧困,弟弟妹妹嗷嗷待哺,所以懂事得早。他叫什么名字?”

“賜兒,趙天賜。”

“趙天賜?”

“難道叫王天賜?”

王天賜啊,那豈不是想找死?

“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母子平安。”

“還好哪。為什么去那么遙遠的地方?”

“文公不容我,介甫公不喜我,我立的功勞越大,他們越不喜之。因此先避一避風頭。”

“為什么只選泉州。”

“泉州有市舶司啊,你想不想證明大地是圓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將船往南航行,看到了冰雪,那么就可以證明大地是圓的了。”

其實想證明大地的是圓的,最后的證明是東西航行,然而王巨不想驚醒西方的那個大洲。那未必是一只真正的睡獅,但與漢人不同,他們對家園沒有那么留戀,要命的是大洋那一邊又是那么一大塊肥沃的土地。

“南方有冰雪?”趙念奴十分詫異,這個南方可不是指淮南的南,而是廣州以南的南,哪里多熱哪。

“嗯,如果成功后,海船技術更加發達。選擇一個臺風……颶風小的時季。你乘座著這樣的海船。可以去看一看。”

這僅是一個說法,想要成功,也不知幾年后。

因為遠離了西夏,王巨僅帶著全二長子與陸平兩人先行悄悄回到京城,先與趙念奴母子見了一面,然后叮囑了弟弟妹妹一番,立即南下。王家的大部隊才來到京城,趙頊聽聞后想召見。卻得知王巨已經離開京城了。

這讓他有點惘然若失。

不過大伙卻很喜歡,終于安靜了。

王安石變法繼續,方田均稅法來了。

蔡挺來到西府,文彥博被王巨連番反擊,鬧得灰頭灰臉,幾乎消失。因此蔡挺推出將兵法。

這也是一條比較好的變法,將兵法之后,宋軍的戰斗力明顯提高。當然,那怕是岳家軍來了,讓徐禧、高遵裕等人前去指揮。照樣還會大敗。

文彥博始終不吭聲,現在他也快成了一個天大的笑柄。不過隨后王安石也鬧出天大的笑柄。

坰王唐坰。因鄧綰舉為御史。數月后,趙頊準備將唐坰提為知諫院。王安石隱隱感到其人輕佻,因此不除職,以本官知同諫院。就是中書未發出正式的授令,說唐坰是知諫院就是知諫院,說不是還確實不是。

這就尷尬了。

坰王大怒,連上二十疏論時事,皆被趙頊留中不發。

于是在起居朝請對,也就是常朝,民間稱之為的小朝會。趙頊也怕他發瘋,沒同意,唐坰伏地不起。

趙頊沒辦法,朝會就是議政的,大臣要言事,豈能讓他閉上嘴巴。于是讓他升殿,也就是站到前面來,俗語就是走出班行。即便話。

唐坰走到前面大聲說:“臣所言皆大臣不法事,請對陛下一一陳之。”

然后將疏劄打開,喝道:“王安石近御座前聽劄子。”

王安石蒙住了,他好歹是首相哉,那有一個言臣在朝會上呼五喝六的?

彈劾就彈劾吧,豈能說你近御座前聽劄子!

由是王安石遲遲。

坰王立即大聲說道:“陛下,王安石在御座前猶敢如此,在外可知!”

王安石被逼得只好乖乖地走出行列,來到唐坰面前,聽唐坰訓斥。

坰王大聲宣讀,一共六十條。說“安石專作威福,曾布表里擅權,天下但知憚安石,不復知有陛下。文彥博、馮京知而不敢言,王珪曲事安石,無異廝仆。”

同時還挑釁地看著王珪,王珪也被這瘋子嚇壞掉了,只好做慚懼俯首狀,坰王,你放過我吧。

又說:“元絳、薛向、陳繹,安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張璪、李定為安石爪牙,張商英乃安石鷹犬。逆意者雖賢為不肖,附己者雖不肖為賢。”

王安石本人則是李林甫、盧杞。

趙頊屢次讓他閉嘴,但唐坰就是不閉。

讀完了,又補了一句:“陛下不聽臣言,不得久居此座!”拜了一拜,在兩邊侍衛目瞪口呆下,不等趙頊宣布散朝,瀟灑地出殿走人了。

安靜,安靜,靜得連針落在地上都能聽到。

趙頊臉色更是潮紅,奶奶的,剛才這一幕,倒底誰是皇上哉?即便王巨膽子大,但也主動給了自己臺階下,并且貶官去了泉州。

況且王巨立下了多少大功?

而且這個不得久居此座啥意思啊?哦,反應過來了,就是不聽他的話,自己這個皇帝都做不長久了。

趙頊瘋掉了,王安石瘋掉了,連文彥博也抓狂了。老子被王巨搞,現在又被你這個神經病搞,難道老子當真現在變成了落入平陽的老虎,連阿狗阿貓也來咬一咬。

所有人出壓,先去了潮州做別駕,然后到廣州看倉庫,又到吉州做小吏,最后成了平民百姓……

但損失最大的乃是王安石,至少他在趙頊心中的高大全形象,開始正式弱化。

不過好在這時及時雨也到來了。

王韶出兵熙河,但他第一個攻打的對象非是蕃人,而是洮河一帶的羌人。因為這一帶的羌人一向附從吐蕃,先滅其爪牙,再對付熙河的吐蕃主力。

蒙角羅、抹耳、水巴等羌人大部放集結大軍。與抹邦山對峙。王韶身先士卒。帶著三軍沖上山。迅速將這些羌人軍隊擊敗。

木征聽到后,讓手下大將瞎藥率軍來援助,結果又被王韶帶著強化版的宋軍,再次擊潰,拿下武勝堡。瞎藥被逼無奈,率領三軍投降。王韶在武勝軍休整了一段時間,第二年二月,又向殺了河州。先行拿下香子寨。兵臨河州。木征也被殺蒙了,正面打不過,于是選擇了一條策略,主動放棄河州,利用騎兵的優勢,繞道后方,進攻香子寨。

王韶派田瓊率八百騎解圍,兵力懸差大,田瓊八百騎全部壯烈犧牲。然而木征沒高興之久,苗授又帶著一營蕃騎過來解圍。木征搞不懂。宋朝為什么派這點兵馬來送死。

然而這一回更邪門,他手中數萬大軍。居然不敵苗授五百騎兵,反而被苗授帶著可憐的五百騎趕出了戰場,生生將香子寨之圍解除。

這一戰是有點兒邪,實際王韶根本未想到苗授居然能將木征趕出戰場,只是先行撥兩部騎兵,將木征主力軍隊拖住。

木征剛出戰場,王韶帶著主力軍隊從河州殺回。木征再次逃跑,然而這一回運氣沒有那么好了,在麻架坪被王韶追上,一戰生生擊斃了近五千木征的精銳部下。不過木征又利用騎兵優勢,趁機重新奪回河州。

這就暴露了一個問題,宋軍的騎兵數太少。

盡管王巨得到大量戰馬,還是少,那么多禁兵,那么多防區,分給王韶的戰馬實際也不多。

騎兵數量少,速度上就永遠占不到優勢。

王韶便在香子寨停下,然后擴建此寨,讓它成為宋軍的堡壘。又讓王君萬掃蕩岷州摩托宗城,劉昌祚等將渡過洮水,掃蕩山南。自己率領著大軍修筑康樂城、劉家川、結河等軍寨,每一寨都安放著軍糧,以保證糧道安全。

然后王韶突然率軍繞到河州的背后,斬敵三千余人,占領了踏白城。接著大軍南下,走了一條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道路,露骨山之道。

漳縣有個露骨山,比天還高三尺三。

就是此山。

最高峰比太山主峰還高了近兩百米,山頂積雪終年不化。

可想此道之艱難。

王韶硬是帶著三軍下馬,拉著戰馬翻越此山。但走到最后,連拉馬都沒辦法拉了,因此將馬全部放走,三軍強行攀登險峰,終于攀過露骨山。

露骨山的南邊就是洮州,洮州首領毛氈角是木征的弟弟。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宋軍會攀過露骨山。直到王韶出現在洮州城,他都沒有來得及做任何防備。結果可想而知,洮州迅速被王韶收復。

這時候宋軍才真正將河州包圍起來。

但木征也不急。

宋軍包圍圈越大,兵力越是不足。因此聽到洮州失守的消息后,他帶領著河州所有軍隊,沖向了一部宋軍,試圖以多勝多,將宋軍各個擊破。

但他想錯了,王韶雖然網撒得很大,卻又在釣魚。看到木征出了河州城,他立即將伏兵調出來,兵分兩路,自己率領主力與木征會戰,景思立帶著一部兵馬,趁機去搶兵力空虛的河州城。

兩軍于河州古城相遇,戰爭匆匆打響,匆匆結束。結束之快,讓人無法想像。打敗了木征,王韶還及時追上景思立。甚至城中的吐蕃人還沒有接到木征的報信,以為是木征率領大軍返回,居然主動打開城門放行。

占領河州后,王韶又馬不停蹄拿下宕疊岷三州。

其實這些州,在古代一直是漢人王朝的地盤,翻看漢唐史書,多次能看到它們。直到這時,它們才回歸到宋朝。

這一戰王韶本人轉戰一千八百里,拓地三千里,招降三十幾萬吐蕃人。

因為多次孤軍深入,與后方失去聯絡,以至京城到處傳言,說是王師覆沒。

直到大捷消息送來,趙頊這才大喜,進韶左諫議大夫、端明殿學士。

經過王巨折騰后,暫時大臣們都不敢說什么了,于是群臣賀拜。趙頊解下他自己的玉帶賜于王安石,王安石辭不受,說:“陛下撥王韶于疏遠之中。恢復一方,臣與二三執政奉承旨而已,不敢獨當此賜。”

趙頊說:“群臣疑方作,朕也想中止,非卿助朕,此功不成。”

王安石乃受之。

但他也不知道,這將是他一生最后的最風光時刻了……

ps:其實原本大綱王巨還會在朝堂混一混的,因為太撲,所以這一卷實際刪除了,迅速過渡。這本書成績也休想好得起來了,我只能保證不讓它太監,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