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貴妃起居注_影書 :yingsx←→:
慈安宮里太后還沒接到皇上要來的消息,正在為皇后稟報的事情發火,齊嬤嬤和皇后都有些猝不及防,兩人詫異的交換著眼色。
還是齊嬤嬤開口勸人,“太后,你這身體才有些起色,萬萬不可再動怒。”
宋禹雖來慈安宮比較殷勤,但是同太后關系是維持的表面的和諧,沒多什么真正的感情,見她發怒,就把端著喝了兩口的熱茶放下,起身站著,“太后,靜妃之事皇上已經有了定論,除了吳婕妤,審訊完的其他妃嬪倒是沒有什么大問題…”
“這個趙氏死有余辜,從她進宮以來哀家如何對她的,若不是哀家給了她治宮的權利,如何能讓她買通了內省府的采買,又有機會勾連工部的人…”太后眉宇間怒火猶存,但她是病中未痊愈,不過是虛張聲勢,也發不出多大的火了,氣都喘不順了。
宋禹暗想著到底是有了年紀的人了——年輕時再厲害,老了依舊是力不從心。
“還有那個吳婕妤,她又算個什么東西!一個吏部侍郎的女兒就敢如此膽大妄為,平日里好事多舌,沒人治她,還真以為自己算個人了…”
聽著太后如此失態的憤罵,宋禹垂眸不語了,她老人家情緒上來了愛罵什么罵什么,她一個小輩聽聽就好了。
只能說小皇子被劫持著實觸犯到了太后的脾氣,控制不住情緒的太后罵著罵著連沈汀年都不放過,就讓她不得不說話了。
“還有燕熙堂,她一天到晚的究竟在做什么。”
“太后,貴妃她并不知情靜妃的死,倒是查出來那個宮女是——”
“哀家知道。”太后冷哼著打斷她的話,“她沈汀年根本不屑于借刀殺人,更遑論頂著慈安宮的名做事。”
“好說歹說也是皇子的娘偏偏什么都不做,才叫哀家更心寒!”
宋禹神色一滯,面上泛著不豫之色,卻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她沒什么情緒的徐徐而道,“皇子找回來了,雖是虛驚一場,貴妃卻是擔驚受怕一日一夜,就是想做什么也騰不出那份心,總要先顧好皇子。”
顯然這話不得太后的心,她看著宋禹都瞬間沒有了什么好感,一時竟不想再搭理,好在沒再罵人了。
一旁的齊嬤嬤見狀,暗自松了口氣,萬不敢再勸什么,可能是生病的人都會變得不那么理智,會執拗的很,再加上這回皇子險些出事,對她的打擊非常的大,氣上頭了管不住嘴,竟在小輩面前毫不顧忌太后的身份。
也是宋禹真的寬容大度,要是換一個人,怕是早就走了,人堂堂正正的皇后,掌著后宮大權,擱這跟挨訓似的聽你罵人?
齊嬤嬤伺候著太后飲了一杯熱茶,好歹靜了心,沒再氣著了,轉過頭見宋禹還站著呢,不由心底誠服的走過去,親自給她添了一杯熱茶。
后宮這擔子說不重也不輕,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就擔下來的,齊嬤嬤也是跟隨著太后治宮多年,深知宮務繁瑣的底細,尤其這各個宮里的管事,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盤,要把他們全部收攏服帖非一日之功,但宋禹呢,沒有借助慈安宮的人手,也沒有靠著皇上做后盾,以一己之力坐穩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宋禹這兩年沒少干實事,有一樁說一樁,比如改善底層宮人的生活,那些群聚在下人房里的宮人們吃住一起,很容易染病,她把幾乎形同虛設的安樂堂整頓起來,除了收容死人,還要給活人治病,把司藥司里的醫女調了大半過去,徹底為宮人解決了生病無處可醫的問題,遇到一些特別疑難雜癥的還安排一位御醫過去坐診。
又比如,把宮里專為皇子公主們啟蒙教學的尚書房修整擴建成了一處大學堂,所有的宮廷幼童都可以去聽課,一開始這個做法連皇上都驚動了。
好大的一樁事,好像在宋禹眼里不算什么,而她也成功的說服了皇上,因為學堂式教學的確更具效果,三兩個孩子總是聽不進課,有的聽了大半年了連先生講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整改之后,孩子們都特別的有積極性,他們很新奇,也很喜歡…
再細數的都是各樣的瑣事,反正宋禹就是大刀闊斧的做事,不搞旁的陰謀陽謀。
“小皇子可有什么不適?沒受到驚嚇吧?”
再開口太后聲音平靜,宋禹也就照常答了,兩人一問一答的又說了幾句,宋禹再沒有主動提過燕熙堂,太后大抵是有些生疑她竟然為沈汀年辯解,若再說什么,更會引來她的多心。
“你剛提到了那位宮女,確實是慈安宮的人。”
這話一出,宋禹知道是要說清楚靜妃的事情了,她點了點頭,“因查到了她的宮籍,系出慈安宮…如今雖然鎖在懲戒司里,卻還是沒有正式處置,還要請太后示下。”
不得不說,她這話說的漂亮,太后不管事了,也不代表可以讓其他人動慈安宮的人,她就是病的再兇,活著一口氣也不能不管自己的人。
“哀家前兩日病的昏沉,中途醒來許是聽見了什么,才會發夢囈,叫她們誤會了吧。”
宋禹還能說什么,只能答一句,“那就是誤會了。”
“也不打緊,就這樣吧,哀家乏了,要歇了。”
宋禹行禮告退,并沒有被這直接下的逐客令影響心情,從從容容的走了。
齊嬤嬤稍一猶豫,也就沒跟出去送人,留下來服侍太后躺下,她算是非常熟悉太后的脾氣了,需要順著來,眼下還不爽著,若不再盡心盡力的哄著,轉眼就又要生氣了。
出了慈安宮,宋禹還沒上車輦正好遇上勤政殿來傳話的跑腿中官,聽到皇上稍后要來慈安宮,她想了想當即就喚了隨侍的宮女一起走回坤寧宮。
“娘娘,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
宋禹不想說話,走了好長一段路,才略顯悵然的道,“我不想生活在這個宮里因為善良是弱點。”
剛才太后說沈汀年什么都不做委實讓人心寒…難道手染血腥,冤冤相報就不讓人心寒嗎?宋禹以一個真正的局外人的角度縱觀全局,這一整件事情,除了小皇子,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無辜,真正的清白,今日果,是前日因,靜妃她們自食其果,沈汀年和皇上也是受了教訓,而警醒未來。
她觀察了沈汀年兩年了,并非濫用權力,不拿人命當命的人,從上次沈波一案的事情的后續處理,就叫宋禹看出來了,沈汀年不打算將后宮變成以殺止殺的戰場,懷柔和威懾并行,事實證明上次惹事的那批人確實安分了下來。
而這回——宋禹也揣不定,沈汀年又會做什么,她既好奇,又忐忑。
沈汀年沒等到皇上來一道吃飯,難得一整天都沒見人,有些空落落的。
連喂湛哥兒都有些心不在焉,還是鎖橋臉皮厚竟偷偷拉住稟話的跑腿問了皇上的行蹤,原是去慈安宮看太后了——沈汀年不由的多想了,這太后不會是不太好了吧。
一想到是因為湛哥兒被劫走的事情把人嚇的暈倒,如今若是一病不起就撒手走了…
“鎖橋,你抽空去趟太醫院,叫向老御醫過兩日去給太后請個脈…”
“我等會寫個信,你也給送一下,也不用避諱什么,就正常的送出宮就行。”
沈汀年打算寫封信出去,叫沈家在江南一帶尋一尋名醫進京,有備無患。
其實由皇上下旨命人去做這件事更好,但是沈汀年覺得太后本人怕是不喜歡這樣的動靜,好像別有用心的巴不得她早點遠離人間。
果然,在皇上來慈安宮陪著用了晚膳之后,太后一聽他說要張榜尋醫,立即沉了臉,不僅拒絕,還很生氣。
按照濮陽緒以前的思維一定會覺得太后委實不可理喻,給她尋醫還不領情,但是今日他沒有。
“母后不同意就罷了,何苦生氣,累著身子。”
若說之前對陳語意的話是九分不信,太后的態度叫他一瞬半信半疑了。
“如此最好,我的身體自己有數,死不了。”
連死這樣忌諱的話都說出口了,濮陽緒沉吟了一瞬,今晚似乎不是談話時機。
“遮遮掩掩的做什么,想問什么就直接問。”
太后以為他要問靜妃的事情,所以也不怕他問,萬萬不料,濮陽緒醞釀已久,拋出來的問題炸的人頭暈目眩。
“母后,你當真是心疾嗎?”
“是誰給你說了什么?”
太后板著一張臉,語氣比冰還冰。
她的診籍被她親自鎖起來了,為她看診的御醫是朱院首,此人年輕的時候受過太后的恩惠,絕無可能把她的病情說出去,就算是皇上,他也不會松口。
“母后,你這…”濮陽緒淺淺一試就激的她如此情態,當即神情一轉,好像不解和困惑,“我只是問問,你這病了好像不見根治痊愈。”
“心疾就是醫不好的,焦急上火就犯…”太后也意識到自己言行過激,也跟著變換了語態,臉色緩和道,“養養就好了。”
短暫的沉寂。
母子二人近在咫尺,心里卻隔了萬重山水。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