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360章擊垮日本_wbshuku
第360章擊垮日本第360章擊垮日本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1948年。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香港就迎來新的人口增長潮,內地的富人紛紛拖家帶口的來到香港。
這些富人當中,有一部分是‘實業家’,他們為香港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為香港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元旦過后。
陳光良、嚴人美夫婦,在中環的香港上海大酒店,宴請了陸元臺一家。
“一晃已經是二十年過去,聽說你大兒子也去美國留學了?”
陸元臺連忙恭敬的說道:“是的,民國35年送去的,還有兩年半就畢業了,也是學的建筑專業。”
他內心有些忐忑。
老板一直對他們不薄,甚至還在抗戰時期,送自己出國深造,親自安頓自己的家人,讓他毫無擔憂的在美國深造。
其實也不是自己想自行創業,而是老板事業移居香港,再加上他沒有一展所學的機會,他才決定在滬市開設建筑事務所。
只是沒想到,國內形勢一再變化,這讓陸元臺害怕起來,畢竟他懂得看老板的動作。
陳光良笑道:“好啊,子承父業,我們大家都是這樣想的。你這次來香港,可以先成立建筑設計公司,我不是在香港中華拍賣了一幅地皮么,準備設計建筑十五層的美國風格的現代化大廈,到時候我給你業務。”
陸元臺一聽,連忙說道:“老板,我們這次來香港,是來投靠你的。阿寬說,想邀請我去長江地產旗下的保利建筑做事。”
看起來老板的提議非常動人,他一來香港就能開公司,有業務。
但陸元臺明白,自己在香港沒有人脈,粵語半懂不懂的,根本還沒有實力在香港做老板。
更何況,自己不要得寸進尺,再次辜負老板。
陳光良聞言,說道:“我倒是真心的”
他這個人最是念舊,希望跟著自己的每一名老同事,都能享福。
陸元臺點點頭,說道:“我知道老板重情重義,對我們這些老兄弟都非常的好,只是我認真想過,還是替老板再做15年,也就可以光榮的退休了。”
跟著老板的時候,他剛剛25歲,也剛剛結婚不久;而如今,也已經46歲的年齡。
這些年,他賺了不少錢,有實力送自己的長子出國讀書;但如今,他只想平安的度過危機。
雖然這個危機他不太懂,但跟著老板的步伐走,一定是不會出錯的。
陳光良當即說道:“好吧,正好建筑公司缺個總經理,你就走馬上任吧!”
陸元臺驚訝起來,連忙說道:“做個副的就行,畢竟我對本港的業務不太熟悉。”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會有人輔佐你的。當務之急,是為我在中環建造一幢一流的寫字樓大廈,傲視群雄。”
“好的,我一定不辱使命!”
聊完正事,嚴人美便出動,關切了陸元臺的夫人和剩下的一對兒女(有兩兒一女,長子留學)。
陸元臺的夫人連忙說道:“嚴小姐,我們一來香港,陳先生和公司就為我們安排了一層樓,居住環境非常的好,已經安頓了下來。”
長江地產最不缺的就是樓。
而且給這些高管安排的宿舍,都是半山洋房之類的高檔住宅,當然是一層樓,會有幾家住一幢。
有些高管很快就自己購房,然后也就騰出了住宅。
嚴人美笑著說道:“這兩個孩子們如果要考慮留學,就找公司報銷。這是好事,我們大力支持。”
像極了家長制。
說實話,為管理層的子女報銷出國留學的費用,陳光良是一點不心疼。
哪怕留學十個,就三個來他的公司做事,都是非常劃算的。
陸夫人看了一眼丈夫,連忙說道:“謝謝陳先生、嚴小姐”
陳光良的所有屬下及其家屬,都稱呼嚴人美為‘嚴小姐’,這是陳光良要求的——他對嚴人美保持著尊重。
他們是‘海派’,不存在讓妻子冠丈夫姓,稱呼嚴人美為‘嚴小姐’,也是覺得更尊重。
一頓宴請下來,大家的關系又拉回曾經的親近。
等過幾年,這些屬下會更加感激陳光良家族的。
回去的途中,嚴人美靠在陳光良的肩膀上,感懷的說道:“大家都來香港,真好!”
她是最懂陳光良的布局,也是陳光良之外的最了解未來的形勢。
陳光良說道:“我們不能去怪罪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事情,但我們始終要相信,華夏會成為美國一樣的強國,或許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活到2025年,陳光良115歲,嚴人美110歲,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我們家族要立足香港,才能看到,是不是?”
“對。不過香港只是我們的基本盤,以后還是要向海外發展的。”
“嗯”
給嚴人美灌輸這些事情,也是陳光良的一種‘防備手段’。
假設他發生意外,嚴人美便可以當家,幾個兒子再成長起來,一樣可以成為香港的‘商業霸主家族’。
葛兆明是‘合和拉鏈’派駐日本的區域經理,主要負責市場推廣。
結果沒想到,他剛來日本就發現,合和拉鏈在日本非常的暢銷(環球貿易代理)。
“郭經理,感謝你們環球貿易為我們合和拉鏈打開了市場,我這一來日本,工作就打開了局面。”
辦公室里,葛兆明和環球貿易的郭品言兩人,交談起來。
郭品言笑道:“都是兄弟公司,客氣什么!不過話說來,合和拉鏈的價格僅日本的五分之一,質量卻好上百倍,想不暢銷都難。只要你們能有量,我估計整個日本的手工拉鏈都會轟然倒塌。”
“這是自然!而且我們現在可以有充足的產量,第二批10臺排米機已經安裝到位。”
“好事呢!我聽說你準備開日本的代理大會,莫非準備正式打響決戰。”
葛兆明自信的說道:“不錯!如今合和拉鏈已經擁有23臺美國現金的自動排米機,全力生產,就相當于兩三千人的手工拉鏈工廠。是時候,徹底打垮日本的手工拉鏈產業了!只是在貨款方面,還得和環球貿易合作合作,畢竟日本外匯較少,我們可以接受鋼鐵、銅等物資,甚至也接受日元,這就需要環球貿易的合作。”
郭品言點點頭,說道:“沒問題,上面已經交待過,會在這方面給你們支持的。說起來,價格僅五分之一,我已經可以想象日本手工拉鏈產業轟然倒塌的局面了,哈哈,爽!”
雖然做日本的生意,但大家本質上還是討厭日本的,畢竟抗戰過去還不到三年時間。
葛兆明說道:“五分之一的價格不是極限,我們還在研究鋁合金拉鏈,馬上就快成功了,屆時的價格,是日本手工拉鏈商不能想象的。”
“厲害”
目前的銅制拉鏈,受限于‘銅’材質比較昂貴,所以就算有自動化機器省卻人工,但成本不可能降到離譜。
而一旦鋁合金拉鏈生產出來,那么僅需‘以前銅質手工拉鏈’十分之一的價格,就已經是非常暴利了。
當然,鋁合金拉鏈出來,不代表銅制拉鏈淘汰。并不是這樣的,銅制拉鏈依舊可以作為高端拉鏈,而且依舊有很大的市場。
伴隨著合和拉鏈在日本‘傾銷’拉鏈產品,日本的手工拉鏈產業,很快迎來寒冰期。
YKK拉鏈的創始人吉田忠雄,來到一家合作的企業,詢問負責人:“佐田社長,最近你們株式社沒有采購我們YKK拉鏈,是不是我們的產品出現什么樣的問題?麻煩告知一下!”
他語氣非常誠懇,顧客就是他的上帝。
巔峰時期的YKK拉鏈,也就是在1938年,員增加到100多人,還新建了工廠生產拉鏈的部分零件,也改名為吉田工業公司。
但1945年3月10日,美軍的一聲巨響空襲,讓吉田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工廠瞬間被夷為平地。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遣散了員工,36歲的吉田又回到了孤身一人。
從火災中逃離出來的吉田夫婦暫時寄居在一位老朋友家里,他們每天到工廠的廢墟中去挖還可以使用的機器和零部件,整理好后寄到吉田的老家魚津市。
為了東山再起,他從日銀借貸了巨資購買了魚津鐵工所,但員工的大規模暴/動,加上二戰中日本宣布戰敗,全國經濟徹底崩潰,吉田忠雄心中最后一點希望被熄滅了。
吉田并沒有因此消極下去,他看到日本戰敗后,經濟面臨蕭條,商品嚴重不足,便以此為契機,利用自己辦廠的經驗和技術,接著籌集資金和設備,招募工人,生產拉鏈。這時,他開始采用商標“YKK”。
所以說,吉田忠雄是一個堅韌的商人,屢敗屢戰。
佐田社長看了一眼吉田忠雄,沒有說話,而是從辦公桌下面拿出一沓拉鏈。
“吉田,你看看這些拉鏈!”
吉田忠雄一眼就看出,這些拉鏈的非同凡響,隨著拿起來細看時,他手都有些顫抖。
“這是日本哪家拉鏈廠生產的?絕不像手工生產,反倒是像自動化機器生產的。”
他想到一個可怕的答案,莫非西方已經有自動化排米機,然后還打入了日本市場。
這可就慘了,那對整個日本的手工拉鏈市場,將形成毀滅性打擊。
佐田說道:“價格只有你們的四分之一,質量卻非常的好,怎么拉都不會壞。這是一家拉鏈代理商給的產品,所以說,你覺得我們會采購昂貴得多,質量差的多的手工拉鏈嗎?”
吉田忠雄黯然離開,不過他要到了代理商的聯系方式。
“莫非是美國拉鏈商進入日本?那可就完蛋了!”
葛兆明在日本的拉鏈產業呼風喚雨,眾多代理商甘愿為之驅使,可謂很是得意。
這一天,一位美國人找到葛兆明。
“葛先生,你們香港的工廠有多大?”
葛兆明一聽,想到一種可能——美國人在日本,要么是駐軍,要么是商人;如果這位約翰是商人,那么可能就是美軍的供應商。
這可是一個大肥肉啊,要知道,拉鏈目前雖然開始走向平民,但軍用依舊是主流。而駐日美軍的拉鏈需求,那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他當即說道:“我們香港的工廠很大,目前已經擁有34臺先進的美國最新排米機(還有十臺在路上),另外我們的工廠也很大”
約翰一聽,也盤算了一下。
他從美國進口拉鏈,需要耗費時間和昂貴的運費,如果從香港進口拉鏈,再供應給美軍,那么成本大降。
“你們只有銅制拉鏈嗎?”“我們還有鋁合金拉鏈,就快要投入生產了。”
約翰馬上欣喜的說道:“你們老板一定是一位有遠光的商人,不知道我能不能去考察一下你們的香港工廠,如果讓我滿意,我會向你們訂購大量的拉鏈,很多!”
“當然,我這就安排你的行程。”
陳光良來到觀塘的合和拉鏈工廠,只見24臺自動排米機不停的運轉。
王飛朝在一旁介紹道:“日本傳來消息,我們的拉鏈已經在全日本鋪開,進展很順利。另外葛兆明還傳回一個消息,一位美軍供應商即將來考察我們的工廠,有希望大批量采購。幸虧我們的十臺機器已經在路上,不然我都擔心供不應求。”
陳光良說道:“三十多臺肯定也是供不應求的,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估計又需要采購自動排米機了。”
“是的,戰后對拉鏈的需求,增加得很快。”
雖然‘排米’這一步已經自動化,但是‘鎖頭’、‘沖米’目前還沒有實現自動化,不過馬上就要從內地來一批機械化人才。
后續方面,陳光良打算成立一家‘機械廠’、‘冶煉廠’,完善自己的工業。
當然這個機械廠,只能生產一般機械,就像目前國內一樣,國產的紡織機械也有不少,但性能確實和西方有很大差距。
所以陳光良成立的機械廠,主要是自行設計一些機械,生產部分機械,維修機械等,包括紡織機械和拉鏈機械。與此同時,加強和海外機械廠的合作,為他的紡織業、拉鏈產業發展做出輔助貢獻。
至于冶煉廠,陳光良決定在將軍澳那邊,大力發展冶煉產業——銅、鋁合金、鋼鐵等金屬,都是業務方位,將來再延伸至全體投資礦產資源。
當務之急,還是從內地網羅更多的人才來港。
“老板,鋁合金拉鏈我們已經實驗成功,下一步準備進行批量生產的嘗試了!”一名技術負責人,向陳光良匯報道。
“好好,大家進展神速,我非常高興。當然了,質量一定要跟上。”
“好的”
鋁合金拉鏈并不是合和拉鏈的首先研發,日本在二戰期間已經有鋁合金拉鏈,但是手工生產,當時日本禁止銅民用,所以就有鋁合金拉鏈的出現;但實際上,鋁合金拉鏈在美國已經成為主流了,而且還是自動排米機生產的。
合和拉鏈從美國進口鋁合金材料,再進行‘沖米’、‘制鎖頭’,所以不到半年時間,便已經取得進展。
考察工廠期間,陳光良很滿意工廠的管理制度,延續他創造的4S管理制度,整個工廠都顯得非常現代化管理。
“居然是香港的工廠?怎么可能?”
“華人那么落后,怎么可能生產出這樣精美的拉鏈,價格還如此便宜?”
吉田忠雄打聽到消息后,第一反應就是不可思議。
良久,他還是接受這種事實,并開始思考對策。
“是自動排米機的原因,所以只要我們日本拉鏈商人也有這個機器,便能扭轉局勢。”
“可惜一臺自動排米機昂貴,我根本買不起!”
“怎么辦?怎么辦?”
吉田忠雄陷入苦惱之中。
戰后,他能恢復營業,已經是艱難不已,他現在的全部資產,也就不到2000美元,如何買得起一臺價值四萬美金的自動排米機。
“事到如今,只能聯合多個同行合伙,再向銀行貸款試試!”
“吉田,我不會投資的,金額實在太大了,一旦投資失利,我就徹底破產了!”
“野田,你太目光短淺了,如今香港的自動化拉鏈開始在日本傾銷,如果我們不擁有自己的自動化排米機,那么我們也會破產。”
“不行不行,一臺四萬美金的自動排米機,實在太昂貴了。我不會投資的。”
一連拜訪了數位同行,大家一聽昂貴的機器,紛紛表示拒絕。
“吉田,我勸你不要冒險,那樣是不可能成功的。異想天開,對你沒有好處的。”
“佐藤,你的目光太短淺了!”
“哈哈,吉田你瘋了嘛,我至少目前還能存活,而你就要破產了!”
沒有人同意合伙購買自動排米機,此時的日本商人根本沒有眼光和實力,他們甚至嘲笑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沉淪了,沒想到這些人如此目光短淺。
如今,他就是想從銀行貸款,也是異常困難,畢竟他的資本太薄弱了。
一時間,吉田忠雄陷入了絕境,等待他的也是破產。: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