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1章 黃金大戰伊始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361章黃金大戰伊始影書  :yingsx第361章黃金大戰伊始第361章黃金大戰伊始←→:

  德輔道中,平安銀行大廈。

  在皇后大道中2號的新總行建設竣工之前,平安銀行的總部依舊在德輔道中的平安銀行大廈,至少還有三年的時間。

  平安銀行的會議室里,陳光良正在和香港平安銀行的管理層開會,包括葉熙明、張樹年、李鴻生等高層。

  李鴻生匯報導:“截止1947年底,平安銀行的存款為5020萬港幣、美元存款為800萬美金.我們的港幣存款,進一步逼近東亞銀行,預計今年底可以完成超越。”

  所謂的港幣存款,自然就是非陳光良個人的直接存款,而那800萬美元存款隸屬‘滬市平安銀行的一眾股東所有’;實際上也是陳光良的財產,原本是1000萬美金,然后花200萬美金購入3萬余兩黃金。

  陳光良目前手中的黃金是17萬余兩,香港建制的單位。

  隨后,陳光良馬上安排道:“今年,來港建廠的企業家增多,平安銀行依舊重視工業的貸款,這是一個關鍵。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香港即將成為下一個滬市,工商業發達是必然的。”

  “好的”

  眾人紛紛贊同。

  香港平安銀行之所以在戰后發展迅速,有兩個重要的布局至關重要:

  第一,在別家銀行對存款,特別是小額存款頭疼的時候(貸款沒有渠道),平安銀行大力吸納市場的存款;

  第二,在別家銀行不知道如何尋找貸款的出路時,平安銀行加大力度對香港工廠主的扶持。

  兩個重要的動作,都是來自陳光良,這是建立于陳光良對香港前景的樂觀;而其它銀行,根本還沒有反應過來。

  而隨著今年開始,大批內地商人來港投資,平安銀行更具優勢,超越東亞銀行,成為華資第一銀行,就在這一兩年的事情。

  接著,陳光良繼續說道:“存貸比對我們平安銀行來說,不需要參考,90也算正常,大家都知道原因,我就不多說,所以平安銀行后續的主要收入,就是貸款、地產信托兩方面。”

  “好的”

  大家當然知道原因,老板在平安銀行的800萬美金,就相當于是個‘擔保’;更不要說,還有大批黃金存在平安銀行、匯豐銀行等的金庫。

  去年,平安銀行獲利高達175萬港幣,便是陳光良推行的政策結果。

  散會后。

  葉熙明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說道:“老板,金銀貿易場的黃金已經上了300港幣每兩,炒金熱已經完全起來,一些滬市來港避難的商人,因為無所事事,紛紛加入炒黃金的行列。”

  平安銀行是金銀貿易場的理事,一直有這方面的經紀業務。

  但之所以關切,還是因為陳光良在前面吸納了大量的黃金。

  陳光良說道:“美國的黃金是35美元1盎司,差不多也就是150多港幣一兩黃金,如今香港的黃金卻被炒到300港幣每兩,也是一個奇聞。”

  葉熙明點點頭,說道:“大起大落也有這種情況,但黃金整體比紐約、倫敦貴的多。幸好港府管制黃金的進出口,不然也維持不了這個價格。”

  陳光良笑道:“管得了么?據我所知,有粵籍金商,從南非、印度等地區進口黃金,然后到澳門,最后通過走私到香港。只要黃金漲起來,他們就可以在香港高價套現。所以本質上,這是粵籍商人和海派商人的金融對決。”

  葉熙明大吃一驚,他哪里看得如此透徹,當即說道:“可惜那些滬商還不知情,越炒越上頭,根本不知道贏家是誰!幸好老板你看得明白,且又手握現貨,不愁粵籍金商的手段。”

  陳光良說道:“我當然看得明白,而且我打算加一把火。這樣,你安排平安銀行也炒期貨,但只是給大家做做樣子,不已投入太多。等將價格徹底炒高后,我再從市場套現黃金現貨。”

  意思是,平安銀行也卷入這場‘黃金大戰’。

  “好,我馬上安排,然后向您及時匯報。”

  事關重大,葉熙明也得小心謹慎。

  不過他并不知道老板說的‘炒高’是多少,400?還是500?

  他無需了解那么多,自己去做就行。

  葉熙明離開后,陳光良宛如諸葛亮,料事如神的表情,頗有些得意。

  前世在這一場黃金大戰中,很多滬商紛紛破產,包括‘小哈同(養子)’等巨富;而粵籍商人憑借海外的便宜進貨,香港的高價銷售,賺取了不少資金,例如恒生銀行、廖創興銀行、泰國盤古銀行等。

  而如今,陳光良自然是‘兩家通吃’,后面誰也別想大賺,只有他才能大賺。

  潮汕籍商人從海外進口黃金到澳門,實際上要給澳門的人上供,然后再在澳門鑄成金銀貿易場的標金,并走私至香港。

  他們一般是炒高價格,再找機會出售,為了消息靈通,大家更是在走私船上裝了‘無線電波’,以此來消息傳遞。

  當然,香港金價和滬市的黃金價格、粵省的黃金價格也息息相關,由于內地的戰爭,國民政府禁止黃金自由流通,所以黑市的黃金價格也越來越高。

  香港上環孖沙街,金銀業貿易場。

  這里有印度阿三持槍守衛,只允許金商會員單位進入,目前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一共有197個會員單位。

  這里不僅可以交易黃金,亦可以交易大洋,還有美鈔、日元、西貢紙、菲律賓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買賣,與金條買賣同時在本場雙邊進行。

  走進交易大廳,這是一個兩百平米的寬闊圓形天井,中間是各會員單位的出市員,四周掛滿了電話,可以和外面聯絡。

  天井的一二層想通,二層可以圍在欄桿上觀看。

  交易方式比較簡單,有人站上天井中間,代表著需要買入和賣出,舉起手掌,向內彎曲代表買進,向外彎曲代表賣出。

  至于價格,一般只報最后兩位,因為這里的黃金100兩為一手;假設按照目前301元每兩計算,那么就是30100的價格。

  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后,便立即下場,雙方各自記錄在筆記本上,金銀貿易場也有登記員,形成一個三方登記;不需要馬上交割,規定是三天交割。

  所以說,如果甲買進的價格是301,如果三天內以302賣給丙,那么一手凈賺100元,當然還需要傭金;而接下來的交易,就是乙和丙的交易線。

  “何生,平安銀行最近幾天買賣合約,看來他們也來炒期進了!”有恒生銀行的職員,悄悄的來到何善衡身邊,匯報道。

  “平安銀行”何善衡眼前一亮。

  他當然知道這個‘香港新首富’的銀行,而且他們旗下的大昌貿易,一直被環球貿易穩穩的壓過數籌,甚至到勉強經營的程度。

  如今平安銀行加入炒期金,這可是‘報仇’的好機會!

  “好,繼續觀察他們!”

  “好”

  不怕平安銀行贏,就怕平安銀行不玩!

  此時的恒生銀行,已經和澳門的羅保、何賢等人合作,可以從澳門進口便宜的黃金,每次申請2000、3000兩,然后趁著市價高漲的時候,他們趁機套現。

  國外的黃金價格低,香港和國內的黃金貴,這里面造成很大的利潤空間。

  而此時,粵籍商人的想法是,將黃金繼續炒高,引入更多的滬市金商加入炒。

  平安銀行加入炒期金的行動,很快被有些人察覺,大家都高興不已;有陳光良的加入,那些滬市商人還不得紛紛加入進來。

  殊不知,平安銀行都是假動作,他們快進快出,造成交易繁忙的情況,但實際上輸贏很少。

  實際上,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很快形成三方勢力:海派、粵派、陳光良家族。

  而陳光良想的是通吃,可不會同情那群滬市來的投機者。

  “老板,這是環球貿易去年的年終獎計劃,您過目一下!”

  吳浩笑容滿面的遞給陳光良一塔資料,顯示出心情很好,在1947年,環球貿易又賺了大錢,且發展業務更廣。

  陳光良回頭問道:“沒有分紅計劃么?”

  吳浩馬上說道:“今年不分紅,只有豐厚的年終獎,大家都沒有意見,認為環球貿易賺的錢,用作再投資,是一件非常明智的選擇。”

  陳光良笑著反問道:“真的?”

  “絕對是真的,我們做過大家想法的調查!”

  “嗯,那大家的想法就是對的。”

  走進辦公室,陳光良繼續說道:“對了,晚點維他奶的陳經理要來拜訪你,我讓維他奶準備在泰國投資果汁廠,這里面少不了環球貿易的幫助,畢竟那邊你們業務更熟悉。”

  每一項事業,如何發展,陳光良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作用。

  維他奶的業務就只有:豆奶粉、奶糖、豆奶瓶裝,該進行擴張了,畢竟這是他二十年的老企業。所以維他奶接下來進入的行業,可以是‘汽水’或‘果汁’。

  泰國擁有豐富的水果資源,維他奶可以在那邊投資工廠,將果汁賣到東南亞和遠東。

  吳浩笑著說道:“我們已經聯絡過,保證給他們最熟悉的泰國向導!”

  “嗯,都是兄弟公司,互幫互助有必要!”

  “好的”

  環球貿易的業務越做越廣,但很多業務也是可以給兄弟企業做,比如開果汁廠;原本環球貿易業可以投資,但陳光良還是選擇讓維他奶負責。

  上午,陳光良在環球貿易的會議上,拍板了‘年終獎’方案。

  入職滿一年的,最低都是15薪,相信大家也會很滿意。

  接著,陳光良強調道:“環球貿易賺的錢,要繼續投資我們在貿易地的物業,這個是未來的長期計劃。”

  “是”

比如在泰國,環球貿易主要做糯米、大米、干海鮮等業務,那么環球貿易就會在當地購買地皮建倉庫,購買物業作為辦公區,購買地皮建員工宿舍等等  基本上,每個地區的貿易分公司,都會購置大量的物業。

  接下來,大家討論業務方面的問題。

  陳光良又給大家一個‘明燈’:“我們在發展對內地的貿易同時,要考慮未來的貿易方向。按照目前國內的局勢,我們可能要在兩年內結束內地的貿易,那么我們環球貿易該如何面對損失的這個市場,也是我們一直要考慮的事情!”

  大家一聽,立馬明白,國內會在兩年內,由新政權接管,那么可能貿易就會中斷。

  有人說道:“目前,我們已經在東南亞、日本發展,那么未來兩年,當然是進一步加強對東南亞和日本的貿易。”

  有人建議道:“澳洲、新西蘭也不錯,那邊有不少產品值得貿易。”

  還有人說道:“可以做到更遠的美洲大陸,也是可以的。”

  陳光良最富總結道:“總之一步步的向外延伸,做好準備失去內地市場,剩下的就是全體職員的共同努力了。”

  目前,陳光良也就持股70出頭的股票,其余有200人持股。

  根據這樣的股權架構,那么大家都是這家貿易公司的股東,自然在外海也是積極發展。

  會議結束后,陳光良將楊小虎喊到辦公室。

  “我打算讓你負責粵省的貿易業務,你去了之后,要積極熟悉粵澳港的線路。我推測,哪怕新政權上臺,也不會斷掉粵澳港的貿易,所以你以后負責這個工作。”

  楊小虎叫今年也已經30歲,這些年在陳光良的培養下,也可以委以重任。

  “老板,粵省現在的主政是宋仔文,聽說在大肆抓捕”

  “嗯,反正沒有勝利前,你不要和另外一派接觸,安心做生意便是。”

  陳光良自然知道宋仔文就在粵省,宋子文還寫信希望他去看看老朋友,陳光良也回信——希望哪天在香港見面。

  不出意外,明年就可以在香港見面了!

  宋仔文這個時候主政粵省,其實就是給蔣留退路,即劃江而治。

  想什么呢,分裂國家是可恥的。

  環球貿易都發出高年終獎,那么環球航運自然不能落后。

  目前環球航運一共有8艘船,總噸位5萬多噸,陳光良在香港也算華人最大的船東。

  “老板,大家的意思是,再購買一艘船,繼續跑魯省、日本、香港的航線,今年就不分紅了。”趙鐵毅眼熱的說道。

  環球航運合伙的一艘船,是一艘四十年齡的老船,但卻非常賺錢,跑威海、石島、日本、香港的航線,很有搞頭,兩趟下來就差不多賺了一艘二手船的價格。

  如今一艘船都不夠用,要兩艘船。

  陳光良說道:“有目標了嘛?這個航線估計還有一年多,就沒得賺了!”

  趙鐵毅點點頭,說道:“有的,是艘千噸的三十多年齡船,對方開價60萬港幣。”

  現在二手船也漲價厲害!

  前世包宇剛在1955年購買的第一艘8700噸二手船,已經漲到了60萬美金,也就是240萬。

  所以說,這船也是增值資產。

  “行,不過繼續不要掛環球航運的名下”

  “明白”

  不掛環球名下,但由環球管理,主要是避免麻煩。

  環球航運目前還是挺賺錢的,但陳光良暫不打算擴充船隊,他打算50年代初,趁著航運低谷趁機擴張,然后朝戰時,遠東必然陷入船慌,他便可以大賺特賺,當然不是去冒險。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