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3章 大肆購入地皮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第103章大肆購入地皮影書  :yingsx第103章大肆購入地皮第103章大肆購入地皮←→:

  在同昌車行的辦公室里。

  陳光良說道:“工廠準備湊集多少資金,在哪里建工廠?”

  諸聞武回道:“準備投資10萬大洋,工廠準備設立在閘北,具體還沒確定。現在如果要研發和生產三輪黃包車,怕是資本要擴展至15萬的樣子。而且陳老板你有所不知,我們同昌車行進口零部件這些,都可以分成半年付款,屬于本輕利厚流轉快的產業。舉個例子,1925年我們一次性批進法國卡文牌自行車2000輛,每輛先付貨款12元,其余貨款6個月付清。”

  好家伙,果然利潤很高。

  當然諸聞武這樣說,無非是增加他們的籌碼。

  意思是后面的零部件,他們有關系可以分期付款,這樣投入就不需要太多。

  陳光良隨后說道:“如果閘北建廠,我不會同意入股的。”

  諸聞武一愣,問道:“為什么?”

  陳光良說道:“交通樞紐,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我擔心戰爭。若是滬南和租界,我可以考慮。”

  他有愚園路的土地,但是不考慮租,畢竟他是拿來炒的。

  諸聞武懷疑的說道:“何來的戰爭,國民政府如今勢頭正猛,統一全國也是有希望的。”

  陳光良說道:“日本狼子野心不可小窺,時常在北方挑起戰爭,又有大量日本人來到滬市.而且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我覺得滬南和租界最安全另外,我要入股至少占三成,因為我和你的優勢是一樣的。”

  諸聞武思索一番后,說道:“你就不擔心我剽竊你的想法?”

  陳光良坦然說道:“同昌車行也不過是從國外購買零部件,然后進行組裝。我如果有精力和時間,也可以如此——這是第一三輪黃包車的設計,我已經有初步的方案;三輪黃包車的推廣,我更是懂得具體的操作;所以,我不怕你用我的想法——這是第二.當然,一個能將生意做到三十年的公司,我相信這家的人品都沒得說——這是第三。”

  諸聞武鼓掌說道:“哈哈,陳老板年紀輕輕,做事如此老練,難怪最近你能成為上海地產界的新貴。好,我可以將三成股份給你,即你需要集資45000大洋;其次,不在閘北開廠,我們另尋目標。”

  陳光良又想起朱廣生,畢竟他在滬南投資了一幅地。不過這一次,他沒有馬上說出來。

  “好,那我們稍后細聊。”

  “沒問題,這樣,我先帶你考察一下我們同昌車行!”

  “好”

  關于‘同昌車行’籌資建廠的資金問題,并不需要陳光良擔心。

  畢竟一家工廠大概需要籌備一年半的時間,十五萬的資金不需要一次性拿出,大概可以分成三期投資進去。

  甚至,按照陳光良的想法,大家總計先投入五萬大洋后,后面直接考慮去銀行獲取貸款便是。

  畢竟將企業的發展規劃書拿出來,一定不缺銀行的青睞。就是僅自行車部分,也能讓銀行值得貸款,更不要說三輪黃包車的計劃。

  當然,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若是不利用貸款,陳光良也是可以逐步抽出資金來的。

  接下來的日子,陳光良真是幾頭在忙。

  忙著收購愚園路西段或中斷的地皮、忙著指揮長江地產的第二個地產項目、忙著管理長江車行的運營,還得和諸聞武溝通合作‘同昌制造廠’的實業項目。

  忙到飛!

  特別是收購愚園路西段和中段的地皮,陳光良需要親自坐鎮。

  整個愚園路西段算1公里的話,兩側大概有三百畝的土地是在收購的范圍。

  目前這邊的土地價格已經被陳光良自己炒到2000大洋每畝左右,若是算上其它費用,差不多要22002300每畝。

  陳光良個人是擁有20萬大洋的借貸額度,差不多可以購入90畝土地的樣子,當然僅限愚園路西段。

  如果是中段,怕是的3000大洋左右,陳光良也在考慮的范疇。

  畢竟,不管是西段還是東段,它們的漲幅應該是差不多的。

  甚至滬市的很多地方,漲幅在這幾年都是數倍。

  陳光良可以肯定的是‘霞飛路(后世的淮海中路,全長5公里)’在未來的四年時間里,漲幅應該在5倍左右。

  所以,如果霞飛路有地皮出售,陳光良一樣考慮下。

  而此時的霞飛路地皮,單價在30008000每畝而已。

  這天。

  一名擁有五畝土地的業主,試探性的問道:“陳老板,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內幕消息?”

  很正常,想趁高價賣掉,但又怕錯過更高的價格。

  陳光良很是平常心的說道:“若說著愚園路有什么內幕消息,那一定是我準備再收購一幅土地開發新式里弄。當然要是孫先生不舍得賣,可以把土地租給我來蓋房子,每年定期收租,十年就差不多回本了。”

  他是故意這樣說的!

  而且,他已經和王左義講好了,不強求人賣土地,不要惹麻煩。

  說白了,他手握20萬大洋,西段可以買,中段也可以買,甚至其他地方的土地也可以買,只需要這兩個月時間買進去,等到個兩三年時間就賺麻了!

  沒必要去搞什么強買強賣。

  孫姓業主笑道:“那多麻煩,要十年才拿的回來就賣給你吧,我們知道你在愚園路建了兩個新式里弄。”

  王左義這時候說道:“賣是對的,現在是機會難得,這價格都漲了那么多,還不滿足啊!說白了,都靠陳老板在給你們抬價,他只要撤資,這里地皮能值1500大洋就不錯了!”

  “這倒是,陳老板可是大老板!”

  去年就值1100大洋,今年已經漲到2000大洋,這還只有半年時間而已!

  正是大家發現只有陳光良在這里抬高低價,才愿意出售給他。

  畢竟接下來的走勢如何,誰又說得準!

  “好,就這樣說定,麻煩配合一下申請道契,待這個步驟完成后,我們再去律師館簽合同付錢。”

  “行行,道契這玩意好啊!”

  經人介紹,陳光良認識了一位在霞飛路的‘地鱉蟲’,他叫高成林。

  高成林很是高興認識一位‘地產新貴’,做事非常的熱情。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陳光良興建了‘幸福家園’和‘陽光家園’,那就是妥妥的地產富豪。

  大家不會去深究陳光良是利用別人的資金來完成的項目,只會將這兩座新式里弄的成就安在陳光良頭上。

  “陳老板,你是打算修建自己的花園別墅,還是準備投資的?”高成林一邊介紹這邊的情況,一邊打聽陳光良的口風。

  陳光良說道:“都可以,總之得先看地皮。”

  高成林眼前一亮,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個老板要購入的土地量較大!

  “好的.霞飛路一共是3英里(4.8公里)多一點,這里是法租界第二次擴張的新區,發展潛力很大的。”

  最后那段話,陳光良選擇性的忽略。

  他覺得此時的霞飛路,完全還沒有炒起來,畢竟才30008000大洋一幕。

  作為法租界的二次擴張地皮,其本身的升值潛力比老租界大,然后這里又逐漸發展成外國人的聚集地,又帶動這邊的商業,發展起來的。

  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升值潛力很大。

  霞飛路,就是后世的淮海中路、淮海西路的范疇。

  作為法租界第二次擴張的勢力范圍,霞飛路兩側擁有較大的地皮。

  “這里就是要出售的這幅地皮,一共是2畝5分地,業主要價6000元每畝,也就是總價1.5萬大洋。”高成林熱情的介紹道:“這幅地皮要是建個私家花園別墅,地理位置沒得說呢!”

  陳光良汗顏,一個私家別墅的建筑費動輒都是十萬兩以上,甚至幾十萬兩白銀,他可建不起。

  這個年代的建筑費,是非常懸殊的,有的一座公寓大廈、商業大廈的建筑費動輒就是大幾十萬、百萬,因為這里面的材料大多數是采取進口;相反,長江地產修建的新式里弄,采用的磚木結構,本地就有材料,故代價很低。

  比如他建的幸福家園,建筑面積10800平米,建筑費算18萬;如果換做是高層公寓和寫字樓,同樣建筑面積至少需要建筑費50萬80萬。

  陳光良詢問道:“有沒有道契?”

  高成林理所當然的說道:“霞飛路的地皮,基本都是有道契的。”

  陳光良點點頭,隨后參觀其附近的地理位置來。

  這里大概是霞飛路的中段,所以價格高達6000元每畝。

  單價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未來升值的潛力。

  從1928年開始,國民政府限制租界擴張,那么租界的地皮漲幅就理所當然的遠大于華界。

  愚園路那邊屬于‘越界筑路’,現在是租界警察巡邏,所以后面會默認租界的管理范疇。

  而法租界的霞飛路,其升值潛力無需多說。

  考察了將近一小時后。

  “我很有興趣,什么時候讓我和業主談談?”

  “就明天如何?”

  “當然”

  陳光良的想法是,愚園路和霞飛路的地皮同時收購,合適就拿下來。

  雖然他就20萬大洋的資金,但不代表他不能繼續籌資出來。

  在這個年代,很多‘地產投機商’都是通過滾雪球發展起來的,當然也有不少因此而破產。

  陳光良借貸20萬大洋,抵押的是‘幸福家園’和‘陽光家園’的后續租金收益,并不是今年在建筑費上盈利的9萬多大洋,同時也抵押這20萬大洋購入地皮的道契。

  所以這9萬大洋是可以活動的!

  其次,車行那邊的總價值超過十萬大洋,今年還完賬也就負債2.5萬大洋(含息)的樣子,抵押還是可以貸款的,貸款510萬也是可以的。

  至于投資‘同昌制造’,資金除了一開始的1.5萬外,其余都打算利用貸款。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