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211章:公審、公判、凌遲!_365
第211章:公審、公判、凌遲!
皇帝要用天下最尊貴的衍圣公的血,來祭奠那些最卑賤的百姓的冤魂!
他要在這里,在曲阜,在孔圣人的故里,用一場前所未有的,規模浩大的公開審判,來徹底打斷“士大夫”這三個字的脊梁骨!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殺戮了。
這是一種儀式!
一種宣告!
一件…前無古人,或許也后無來者的驚天動地的大事!
當孔植和他那些養尊處優的族人,被狼狽不堪地押上那座巨大的審判高臺時,臺下那數萬百姓的目光,如同數萬支利箭,齊刷刷地射在了他們身上。
就在這時,早已潛伏在數萬百姓人群當中的數千名京營士兵,在各自長官的號令下,同時抬起頭,用盡全身的力氣,發出了雷鳴般的嘶吼:
“皇上駕到——!”
“今日,天子親臨,為民做主!!”
“凡有冤屈,皆可上臺!!”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罪魁禍首,就在眼前!!!”
這山崩海嘯般的吼聲,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整個曠野!
臺下那數萬沉默的百姓,在短暫的愕然之后,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呼喊!
他們看著高臺之上,那在天子軍威下瑟瑟發抖的孔家老爺們,再看看官道上那面越來越近代表著至高皇權的日月龍旗,積壓了數代人的恐懼、仇恨與委屈,在這一刻,轟然決堤!
“萬歲!!!”
數萬百姓如同潮水般,齊刷刷地跪倒在地,對著皇帝的方向,發出了發自肺腑震耳欲聾的山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浪,如同實質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拍打著臨時搭建的高臺,震撼著曲阜城外的整片曠野。
當那數千名混在人群中的京營士兵,用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嗓門喊出那句“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時,某種禁錮在這片土地上數百年之久的東西,碎了。
它碎得如此徹底,如此突然,以至于最初的那一刻,臺下那數萬百姓眼中,還殘留著一絲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深入骨髓的迷茫與恐懼。
他們看著臺上那些往日里高不可攀,此刻卻如同一條條死狗般被按在地上的孔家老爺們,一時間竟有些反應不過來。
真的…可以嗎?
真的可以,向這些主宰了他們生生世世命運的人,討還血債?
這,不是在做夢嗎?
然而,皇帝的日月龍旗越來越近,那冰冷的黑色軍陣如山巒般矗立,那高臺之上,錦衣衛緹騎們腰間的繡春刀,在陽光下閃爍著令人心安的寒芒。
于是,第一個人動了。
那是一個衣衫襤褸,頭發花白得如同枯草的老者。
他不知從哪里鼓起的勇氣,顫顫巍巍地從人群中擠出,然后手腳并用地,幾乎是爬上了那座并不算太高的審判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沒有哭,也沒有喊,只是走到一名被死死按住的孔家族人面前,那名族人似乎認出了他,眼中閃過一絲驚慌與不屑。
“你…你想干什么?!”
老者沒有理會他,只是伸出枯瘦如同雞爪般的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那名族人身上華貴的綢緞衣袍。
然后,他轉過身,對著臺下那數萬雙注視著他的眼睛,用這輩子最大的聲音喊道:
“俺家的三畝水澆地,就是被他搶走的…俺婆娘去理論,被他家的管家打斷了腿…”
說完,他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軟軟地癱倒在地,放聲大哭。
這哭聲,就像一個訊號。
一個被壓抑了太久太久,終于找到了宣泄口的訊號。
整個曲阜城前,瞬間變成了一片由悲傷和憤怒組成的沸騰海洋。
無數的百姓如同決堤的洪水,哭喊著,咒罵著,瘋了一般地向著高臺涌來。
他們推搡著,擁擠著,每個人都想第一個沖上去,將自己的冤屈,將自己積壓了一輩子,甚至好幾輩子的血淚,傾倒出來!
“殺了他!殺千刀的王八蛋!”
“我兒子…我那才七歲的兒子啊!就被他的馬活活踩死了!他連看都沒看一眼!”
“還我的田!還我的女兒!”
場面,在一瞬間就瀕臨失控。
就在此時,那些圍繞在高臺四周的京營士兵們,立刻行動了起來。
他們肩并著肩,用血肉之軀,組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人墻,艱難地抵擋著潮水般涌來的人群。
一名身材高大的都指揮使,站在一塊墊腳的木箱上,運足了中氣,用他那足以在戰場上蓋過千軍萬馬的嗓門,大聲嘶吼道:“鄉親們!不要擠!不要亂!”
“皇上看著呢!天子親臨,就是為了給大伙兒做主!誰也跑不了!”
“聽我號令!一個一個來!到這邊來排隊!指認你的仇家!說出你的冤屈!大家都有份!皇上說了,今天這個公道,必須討回來!!”
他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混亂的場面中,強行撕開了一道理智的口子。
而與此同時,高臺之上的錦衣衛緹騎們,也得到了新的指令。
他們粗暴地將那些被捆綁的孔氏核心成員,分開關押在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前,都有士兵舉起了一塊早已準備好的木牌。
木牌上,用最醒目的黑墨,寫著這些人的身份——
“衍圣公府,大管家,王五,負責府內刑罰。”
“東莊收租管事,孔六爺,外號‘孔扒皮’。”
“南城當鋪掌柜,劉三,衍圣公妻弟。”
一個個清晰明了的標簽,將籠統而抽象的孔家之罪,無比精準地具象化到了每一個具體的施暴者身上。
這種無比貼心的安排,讓臺下那些悲憤交加的百姓,能夠瞬間找到自己家族血仇的源頭。
“是孔六爺!就是那個孔扒皮!化成灰我都認得他!!”
一名跛腳的漢子,不知從哪里扛來半塊殘破的,刻著字的墓碑,他雙目赤紅,第一個沖破了士兵們象征性的阻攔,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寫著孔六爺的牌子前。
他看著那個被死死按在地上,養尊處優的臉上寫滿驚恐的孔家族人,舉起手中那沉重的墓碑,用盡全身的力氣狠狠地砸在了那人面前的木板上!
“砰——!”
一聲巨響,木屑與石屑齊飛。
“我爹…我爹就是被你活活打死的!!”跛腳漢子指著那塊墓碑上模糊的刻字,泣不成聲,“就因為那年天災,交不起你那狗日的‘孝敬租’!你帶著人,當著我的面,打死了他!!”
“我今天…我今天就算死在這里,也要讓你償命!!”
他狀若瘋魔,撲上去就要撕咬,卻被身后的兩名士兵死死架住。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血淚的控訴,如同拉開了一道閘門,開始了它瘋狂的奔涌。
一個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女人,懷里抱著一個骨瘦如柴,仿佛隨時都會斷氣的孩子,她沖到了另一片區域。
那里,一名平日里錦衣玉食此刻卻花容失色的孔家女眷,正驚恐地向后縮著。
“你還認得我嗎?!”女人凄厲地哭喊著,那聲音像是從喉嚨里撕扯出來的,“就因為去年廟會,我男人在路上多看了你一眼…就一眼!你…你就嫌他那身破衣裳臟了你的眼睛,讓你的家丁把他活活打死在街上!!”
“你看看我的孩子!他快餓死了!你這個毒婦!你還我男人!你還我男人的命來!!”
上臺控訴的人絡繹不絕,仿佛一條流淌著血與淚的河流。
他們有的舉著帶血的衣服,有的捧著親人的牌位,有的甚至只帶著滿身的傷疤。
人太多,冤屈也太多。
到后來,人們甚至為了搶一個上臺控訴的機會,而互相推搡、爭吵。
高臺,仿佛成了通往救贖的唯一窄門。
一名錦衣衛千戶快步走到高臺后方,對那始終如同一尊雕塑般站立的年輕皇帝,低聲稟報道:“陛下,場面…有些控制不住了。百姓情緒太過激動,控訴起來沒完沒了,每個人都想把一輩子的苦水倒出來。照這個樣子,審到天黑也審不完…”
朱由檢的目光,沒有離開臺下那片悲憤的人海。
他靜靜地聽著那些來自最底層的,最真實的哭喊與咒罵,臉上沒有任何不耐煩的神色。
他只是淡淡地開口道:“傳令下去,告訴他們,朕的時間…很多。但今日要報仇的人,也很多。”
“告訴他們,用最簡單的話,說出最深的仇。然后…”皇帝的眼中,閃過一絲如同刀鋒般的光芒,“去做他們最想做的事情。”
命令,被迅速地傳達了下去。
于是,高臺上的畫風,陡然一變。
控訴不再是冗長的哭訴。
一個斷了手臂的老農,被兒子攙扶上臺,他走到一名孔氏族人面前,用僅剩的一只手指著他,言簡意賅地吼道:“二十年前,我爹的腿,被你打斷。十年前,我的胳膊被你兒子打斷。今天,這筆賬該怎么算!?”
說完,他不等那人回答,一口濃痰就狠狠地吐在了對方的臉上。
一名年輕的婦人,沖到一名肥胖的管事面前,她沒有說話,只是猛地撩開自己的衣襟,露出肩膀上那猙獰交錯的鞭痕。
然后,她猛地撲上去,張開嘴用牙齒,死死地咬住了那管事肥碩的耳朵!
鮮血,瞬間噴涌而出。
拳頭、石塊、指甲、牙齒…
百姓們用最原始最直接也最解恨的方式,向著這些曾經主宰他們命運的仇人,發泄著積壓了數代人的仇恨。
每一個上臺的人,在被士兵請下臺之前,都會留下一些什么東西。
孔家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爺夫人們,此刻就像是被扔進了蟻穴的肥肉,被無數只憤怒的螞蟻,一口一口地撕咬著,踐踏著。
他們的慘叫聲求饒聲與臺下百姓的怒吼聲,交織成了一部無比殘忍卻又無比公正的人間大戲!
時間,就在這血與淚的控訴中,一點點流逝。
太陽,從清晨升至中天。
這場令人震撼的審判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
哭聲與罵聲,卻從未停歇。
皇帝,至始至終都站在高臺之上那個臨時搭建的簡陋御座之上。
他沒有坐下,就那樣靜靜地站著,如同一尊不知疲倦的黑色守護神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最強大的威懾,也是一種最堅實的承諾。
皇帝讓所有人都相信,今天,在這里,天子…會陪著他們,直到最后一個冤魂得到告慰。
時間,就在這血與淚的控訴中,一息一息地流逝。
日頭漸漸爬上了中天,冬日的陽光雖然不烈,卻也照得人有些恍惚。
曠野上的風,卷起了塵土,吹干了許多人臉上的淚痕,卻吹不散那股彌漫在空氣中的血海深仇。
臨近中午時分,那股狂熱的浪潮,終于顯露出一絲疲態。
哭喊聲不再那么密集,咒罵聲也開始變得沙啞,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從百里之外趕來的已經是一天一夜水米未進,此刻都是嘴唇干裂腳步虛浮。
然而,就在人群的情緒即將從沸點回落的這一剎那,就在那股足以焚天的民怨之火即將因為疲憊而稍稍減弱的關頭——
一陣濃郁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粥香,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乘著風精準地飄進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鼻腔。
這香味,對于饑腸轆轆的人們來說,不亞于仙界的瓊漿玉露。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哭喊,循著香味望去。
只見在會場的外圍,不知何時,已經支起了數百口巨大的行軍鍋。
熊熊的火焰舔舐著鍋底,雪白的米粒在翻滾的開水中舒展沸騰,化作了粘稠濃郁的食糧。
與此同時,一輛輛滿載著焦黃干糧的大車,也被推到了人群的邊緣。
溫體仁在心中真是驚駭到了極點,皇帝這安排!
在百姓仇恨最烈時,讓他們盡情宣泄;在他們身心最疲憊最脆弱時,給予他們最溫暖最實在的關懷。
這一收一放,一張一弛之間,人心中最柔軟的那塊地方,便被陛下死死地攥在了手里!
帝王心術,竟至于此!
學吧,學無止境,太深了!
很快,數千名士兵一手端著盛滿熱粥的瓦罐,一手拿著干硬的麥餅,開始穿梭在人群之中,將食物與水分發到每一個百姓的手中。
他們不再是冷酷的殺戮機器,而變成了一個個溫和的,甚至帶著幾分笨拙的年輕人。
“老鄉,喝口熱粥,暖暖身子。”
“大娘,別哭了,先吃點東西。皇上說了,先吃飽肚子,才有力氣討回公道。”
“娃,拿著,這是皇上賞的餅子。”
一個剛剛還在臺上哭得死去活來的老漢,顫抖著雙手,從一名年輕士兵手中接過那碗熱氣騰騰的粥。
他看著碗里那幾乎凝成固體的米粒,再看看不遠處高臺上,那道如山般挺立的黑色身影,渾濁的老眼中,剛剛干涸的淚水,再一次洶涌而出。
但這一次,淚水中不再只有仇恨與悲傷。
他“噗通”一聲,再次跪倒在地,將那碗熱粥高高舉過頭頂,對著高臺的方向,用盡全身的力氣,哭喊道:
“老爺…您…您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
這一跪,這一喊,仿佛又一次點燃了整個曠野。
數萬百姓捧著手中的熱粥與干糧,看著高臺上那道威嚴而悲憫的身影,他們眼中的仇恨與瘋狂開始慢慢地,被更為熾熱的情感所取代。
那是無比的崇敬,無限的信賴與最炙熱的愛戴。
如果說之前的“萬歲”還帶著幾分對皇權的敬畏與對復仇的期盼;那么此刻的“萬歲”則完全是發自肺腑的,最真誠的吶喊!
夕陽,如血。
最后一片赤紅色的光輝潑灑在天際,將整片曠野都染上了一層悲壯肅殺的色彩。
持續了一整天的喧囂哭喊與咒罵,在高臺之上一聲悠長而蒼涼的號角聲響起后,奇跡般地徹底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抬起了頭。
在數萬雙目光的注視之下,那個站立了一整天的年輕皇帝終于動了。
他緩緩地,一步一步,走上了高臺的最頂端。
朱由檢面向臺下那片黑壓壓的人海,露出一張年輕卻寫滿了堅毅的臉。
整個天地仿佛都已凝固。
風聲,停了。
呼吸聲,也停了。
只有數萬顆心臟,在胸膛里劇烈地跳動著。
朱由檢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那一張張樸實的、激動的、充滿期待的臉。
他的聲音很平靜,但那聲音,如同在靜水中投下一顆石子。
“孔氏,自詡圣人之后,兩千年來,享盡人間富貴,食盡萬民膏血。”
話音剛落,就在臺下數萬百姓還在伸長脖子,努力想要聽清皇帝到底在說些什么的時候——
一聲雷鳴般的爆喝,從皇帝腳下,高臺的第二層平臺上,猛然炸響!
“孔氏!圣人之后!食盡萬民膏血!!”
那是由數百名京營銳士組成的,整齊列陣的“傳聲軍”!
他們就肅立在御座之下的數級臺階上,身披同樣的黑色甲胄,如同一堵沉默的城墻,他們經過了最嚴格的操演,此刻,他們的作用就是皇帝的喉舌,是君王意志最忠誠最洪亮的延伸!
這股仿佛凝成實質的音浪,如山崩海嘯般從高臺之上傾瀉而下,瞬間席卷了整個曠野。
臺下所有的百姓,都被這堵撲面而來的聲音巨墻,震得耳膜嗡嗡作響,心臟狂跳。
高臺上,朱由檢的聲音依舊平靜,仿佛那驚天動地的怒吼,不過是他說話時自然產生的回響。
“朕,亦曾敬其為斯文表率,讀書人楷模。”
立刻,他腳下的軍陣再次發出咆哮,這一次聲音更加整齊,充滿了被欺騙的憤怒!
“皇上曾敬其為楷模!!”
“然,今日,此時,此地!”朱由檢的聲音陡然拔高了一分,充滿了凜冽的殺意!
他身下的士兵方陣,立刻用最暴烈的戰吼回應:“今日!此時!此地!”
皇帝冷靜的宣判,與士兵們憤怒的咆哮,形成了奇特的,令人血脈僨張的節奏。
這節奏從高臺之上降臨,如同戰鼓,一下一下重重地擂在數萬百姓的心坎上。
他們從最初的震撼,到激動,再到此刻,他們已經被這股自上而下的強大意志徹底感染,不由自主地攥緊了拳頭,胸中的怒火被這戰鼓般的吼聲撩撥到了極致!
朱由檢猛地向前一步,伸出手,直指臺下那片人山人海,他的每一個字都如同千鈞重錘狠狠砸下!
“他們住的豪宅,是爾等的血汗!”
“是爾等的血汗!!”這一次,高臺上的怒吼聲中,已經夾雜了臺下成千上萬百姓自發的,嘶啞的附和!
“他們穿的綾羅,是爾等的骨肉!”
“是爾等的骨肉!!!”百姓的吼聲,幾乎要與臺上的軍陣分庭抗禮!
“他們敗壞的是圣人的名聲!他們踐踏的是朕的王法!他們吞噬的是朕的子民!!”
當這最后一句審判落下時,朱由檢停頓了。
他身下的數百名士兵也隨著他的停頓,化作了沉默的雕塑。
整個曠野,留給了臺下那數萬已經被徹底點燃的百姓。
朱由檢看著這片徹底沸騰的人海,緩緩抬起手,然后,問出了那句石破天驚的天子之問!
“依爾等之見,如此蠹蟲,該當如何?!”
這一次,不等高臺上的軍陣傳聲,那積蓄壓抑沸騰了一整天的血海深仇,從數萬個胸膛里匯聚成一個排山倒海般的回應!
那聲音是如此的巨大如此的純粹,撼天動地,直沖云霄!
“殺!——”
“殺!——”
“殺!——”
一個“殺”字從數萬個胸膛里同時吼出,匯聚成的音浪幾乎要將天邊的殘陽都震得粉碎!
朱由檢緩緩舉起手。
這手勢,仿佛擁有著神明般的力量。
那如同雷鳴般的喊殺聲竟奇跡般地戛然而止。
能掀起這滔天巨浪的是他,能平息這滔天巨浪的,同樣是他。
在這一刻的絕對寂靜中,皇帝用無比洪亮無比威嚴的聲音,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終結,與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民意,即天意!”
“朕今日,不為朱家之天下,不為一己之私利!”
“只為這朗朗乾坤,討一個公道!”
“只為這萬千受難的子民,討一個公——道!!”
“朕,以大明皇帝與萬民之名義,在此宣判:”
“孔氏首惡七十二人,斬立決!”
“衍圣公孔植,身為罪首,罪大惡極,凌遲處死,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