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294章又想探親了?(一更)影書 :yingsx第294章又想探親了?(一更)第294章又想探親了?(一更)←→:
袁譚命士卒開始建造大型攻城器械。
臨晉乃關中大城,也是大河、洛河、渭河三河匯流之地,故此早有人在城外修筑護城之河,引三河之水用以防范敵軍。
袁譚為了應對護城河,率先制造的就是渡濠橋車。
橋下前面有兩個大輪,后面是兩個小輪,推進入濠,輪陷則橋平可渡。
數架渡濠橋車一同上前,很快就使得護城河上多了數條可以通行的橋梁。
并州名將郭援親自領并州兵沖鋒在前,利用云梯朝著臨晉城城墻進攻!
城內。
周瑜也是不慌不忙。
其實朱桓、張遼率領的一萬多援軍早已趕到關中,只是袁譚并不知曉。
燒毀渡口,看似是讓袁譚移兵往北,實則也斷絕了袁譚將斥候拋灑到關中的可能。
袁譚太想贏這一場,以至于他的眼睛一直都盯著周瑜,卻忘了其他方向,同樣還有可以調動的兵力,故此…眼下的臨晉,并非是袁譚想象的那樣,不過是猶如驚弓之鳥的周瑜率領五千剛剛經歷了敗仗的士卒在把守,而是一座將近兩萬人把守,并且物資充沛、士氣正盛的堅城!
不過周瑜并沒有直接將兵力布置在城墻上,而是閑庭若步般讓將士輪番到城墻上去防范,以此給袁譚一個假象——
“快了!快了!周瑜馬上就要不行了!這臨晉城馬上就要破了!”
第一天,城快破了。
第二天,城快破了。
第三天,城還是快破了!
明明袁譚看到自己的士卒每次都差那么一點點!可這一點點,就好像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讓他攻破臨晉,奪取關中的夢想不斷遠去。
袁譚也是發狠:“傳令下去!犒賞三軍!明日務必拿下臨晉城!”
當天下午,袁軍營地內的炊煙數量比平日里要多上許多。
一直觀察袁營動向的周瑜終于點頭:“如此,就可以給主公發信了!”
而鐘繇直到此時才看清周瑜的全部計劃,不由感嘆:“都督與那袁譚的兵事,完全就是老叟戲頑童啊!”
知道的是作戰。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過家家呢!
袁譚任何的所作所為,基本都在周瑜的預料之內。
從龍門渡的忽然襲擊,到匈奴士兵來追擊,再到這臨晉城下的強攻,全都在周瑜的算計之中。
也就因為對面領兵的袁譚是袁紹的長子,不然鐘繇真以為對面的袁軍將領是不是劉邈這邊的臥底…
周瑜和袁譚的差距實在太大。
其實領兵作戰,差距大并不是壞事。
若是袁譚一開始就篤定自己不敵周瑜,穩扎穩打,從韓城一步一步攻城拔寨,小心探查周圍,用這種笨辦法反制周瑜,周瑜反而其實沒有什么合適的對策。
怕就怕,明明差距過大,還沒有自知之明,非要在周瑜面前賣弄,想要取巧而勝。
如此心態,此戰的結果從一開始,便已經注定!
等到第二日,袁譚果然發動全部兵力開始圍城。
周瑜也終于不裝了,選擇攤牌!
朱桓親自領士卒立于城頭,鼓舞士卒殺敵!
無數的箭矢、金湯從城頭傾瀉而下,與前幾日的防守力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袁譚也敏銳的察覺到守軍的變化,雖然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但卻還是死鴨子嘴硬:“不過回光返照罷了!只要能夠壓制敵軍,臨晉城唾手可得!”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接連的勝利顯然讓袁譚忘記了一些最基本的常識,竟然忘卻此時應該暫避鋒芒,等待守軍的士氣下去后再行攻城,反而是選擇了迎難而上,意圖正面擊破周瑜!
而攻城戰中,守城一方,本就享有莫大的優勢!
臨晉又是大城,城高墻厚,守軍完全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將大批的袁軍殺死在城墻之下,甚至導致其尸體堆積起來后,讓袁軍的云梯都不能靠近城墻,只能是派人頂著箭雨去清理尸體,給云梯創造空間。可如此卻又是讓一批士卒暴露在守軍的箭雨之下,徒增傷亡!
并州刺史高干看到這一幕無比心疼!
這些并州軍,也都是他辛辛苦苦一點一點組建的!
可就今日,就在袁譚手里,就在臨晉城下,竟然輕易就被袁譚損耗這么多人!這讓高干如何能夠忍受?
“大公子!撤兵吧!這臨晉城短時間內絕對無法攻下!”
高干甚至給了袁譚奪取關中的可行計策——
“不如等待馬騰、韓遂自西涼趕來后合兵一處,用他們的騎兵封鎖臨晉與武關道的聯系,將周瑜困斃在此處,如此方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可袁譚此時已經上頭,哪里顧得上高干的勸阻?
“攻城!我就不信!區區一個臨晉,區區一個周瑜,能夠擋我多久!”
對袁譚而言,眼前的東西可并非是臨晉城,并非是關中!
對袁譚而言,眼前的東西,分明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世子之位!是將來的至尊寶座!
為了那個位置,死再多人,都值得!
高干急的直跺腳,可終究因為袁譚乃是袁紹子,與他有君臣之別,不能催促。
從涼爽的早晨,到炎熱的中午,再到已經日薄西山的傍晚。
如此高強度的攻城戰,竟然持續了整整一天!
臨晉城下,袁軍堆積的尸體已經是有丈高!
也就是這時,袁譚才終于醒悟過來。
“周瑜,是故意引我攻城!”
前幾日攻城的強度并不算高,所以袁譚并沒有看出周瑜換防之事。
但今日這般烈度的攻城,卻讓袁譚輕松窺探出周瑜的兵力!
每每看著一個地方即將要被突破的時候,總會很快穩住局勢,不讓袁軍登上城墻。
而這樣換防的力度,顯然已經遠遠超越了五千名士卒的極限!
“該死!周瑜到底有多少兵力?后續劉邈到底有沒有給他增派支援?”
可惜因為渡口被燒,袁譚也始終將注意力放在韓城那里,對南面的情報完全是一無所知。
袁譚眼見今日又無法攻下臨晉,并且士卒士氣也低迷到了極致,在短時間內明顯無力再戰,雖然心中不快,卻還是只得鳴金收兵,擇日再戰。
可就在鳴金之聲傳開的時候,在東面的斥候也發瘋了一般跑回來。
這自然不是對方肚子餓了趕回大營急著吃飯。
“大公子!大公子!”
斥候直接策馬進入轅門,也顧不得禮節步驟,直接到了袁譚面前才跳下馬來,急匆匆大喊:“東面!東面有敵軍蹤跡!”
袁譚頓時心中一凜:“是誰?太史慈?還是夏侯惇?”
“都不是!”
斥候喉嚨中無比干澀,連續吞了好幾口口水才說出那個名字——
“是劉邈!”
“不可能!!!”
袁譚被氣笑。
“劉邈如今,應當還在金陵,在那甄宓、蔡琰身上流連忘返,怎么可能出現在關中?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無論是瑯琊之盟還是蔡琰歸漢,都是之前的大事!
劉邈又素有好色的名聲,而且袁譚是親眼看過金陵的繁華,劉邈怎么可能舍得離開金陵,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關中?
“休要胡言!劉邈若是率領大軍前來,必然會從中原經過!中原有那么多眼線斥候,為何無一人來匯報劉邈蹤跡?”
這也是袁譚判斷的最大依據!
劉邈若是從中原經過,無論如何袁紹也會得到消息。
但現在袁紹一點動靜都沒有,顯然是說明劉邈不可能從中原過來!
除非…劉邈會飛!不然此時從東面來的軍隊絕對不可能是劉邈!
“妖言惑眾!擾亂軍心!必然是曹操麾下其他什么姓劉的將領率兵前來支援,怎么可能是劉邈?來人!將他打下去,重責二十軍棍!”
可憐斥候被拖拽下去的時候還在大喊:“當真是劉邈!大公子!真的是劉邈啊!還請速速率兵前去!大公子!!!”
袁譚又命人將斥候的嘴堵上,這才消停了不少。
同時袁譚信誓旦旦的與眾人說道:“必然是其他人打著劉邈的旗號想要將我等嚇退!如此雕蟲小技,實在可笑至極!”
“諸將且隨我一同往東迎敵!揭穿這等無趣之謀!”
袁譚留高干看守大營,自己則是領步騎五千,往東而去!
而隨著雙方兵馬越來越近,袁譚心中頓時有不好的預感。
那整齊肅穆的軍容,顯然是軍中翹楚!
而且除了那面玄底云紋赤炎劉字大旗外,袁譚還看到周泰、陳武、黃忠、徐晃等人的旗號。
這些,都是劉邈的親近之臣。
若對方真是偽裝劉邈,那將這些部屬的旗幟也一并偽裝出來,是不是有點太過逼真了些?
雙方越來越近。
而袁譚的心,也逐漸跌落到谷底。
終于,雖然還沒有見到面容,那一聲熟悉的聲音讓袁譚瞬間頭皮發麻,汗毛炸立!
“我那不成器的大舅哥唉!怎么?莫不是又想你兄弟姐妹了?想要隨我回江東繼續探親嗎?”
劉邈!
絕對是劉邈!
劉邈,真的來關中了!
一股強烈的恐慌瞬間涌上心頭,連帶著就連腹部都有了反應,讓袁譚緊張的幾乎要開始作嘔!
“撤!”
“都愣著做什么?撤啊!!!!”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