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為了大漢!_第295章重甲騎兵(二更)影書 :yingsx第295章重甲騎兵(二更)第295章重甲騎兵(二更)←→:
劉邈饒有興趣的看著對面越來越近的袁譚。
所有的作戰計劃,周瑜早已悉數告知。
不過周瑜在信中也給劉邈說到,想勝袁譚,不難。
但想速勝袁譚,卻是很難!
尤其是如今屁股后面還有隨時可能到來的馬騰、韓遂,所以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戰勝袁譚!
可如今關中兵力不足,想要速勝袁譚的關鍵,并不在自己一方,而在于袁譚一方。
要激發出袁譚的好勝心,讓袁譚放棄自己兵力充沛的優勢,同樣選擇速勝。
之后,則需要一場一錘定音的戰事,將袁譚的速勝轉變為速敗,將袁譚徹底驅逐出關中!
這場戰事,不能是由周瑜來打。
這場戰事,一定要交由劉邈去打!
如此,才能快速擊潰袁譚的心理防線,讓袁譚兵敗如山倒!
此時劉邈看著對面忽然撤退的袁譚,就知道,周瑜的戰術,完成了!
“漢升、公明!”
劉邈高高揚起馬鞭,指著倉皇而退的袁譚軍:“追上去!”
“一直追上去!”
“將袁軍,還有那些匈奴人徹底驅逐出關中!一個不留!”
“喏!”
黃忠、徐晃,都是沖擊力極強的戰將!
雖然如今兩人只能各領一千兵馬,但就是這一千兵馬,竟然跑出了一萬人的氣勢!
袁譚一看劉邈麾下將領沖的竟然這么猛,更是顧不得細看劉邈那不過三千兵馬的數目,完全是頭也不回的往大營撤去!
“速速撤去!劉邈果真來到關中!!!”
留守大營的高干聽到袁譚呼喊,也是同樣慌亂!
就在此時,被袁軍圍攻了數日的臨晉,竟然主動打開了城門!
周瑜雄姿英發,一身亮銀甲胄,竟親自領兵出城來與劉邈兩面夾擊,攻伐袁譚!
若是袁軍能夠做到軍心穩定,應當就能發現即便是現在,他們的兵力也并不遜于劉邈和周瑜。
可此時袁譚、高干已經慌亂起來,更不用說下面的將士!
而且今日白天那高強度的攻城戰已經是讓袁軍疲憊不堪,士氣全無!許多人甚至一天下來都來不及吃上一口飯,正是綿軟無力的時候,怎么可能還有心思與劉邈軍作戰?
臨晉附近,又都是平原,并沒有山川作為抵擋。
而在這樣開闊的戰場上,一旦失利,那就是兵敗如山倒!
隨著兩面兵馬一同狠狠插入袁軍的巢穴,整個袁軍瞬間一瀉千里!
本來的編制被硬生生切斷、攪碎、融化。
當團結的軍隊沒有了凝聚力的那一刻,就好像是面團忽然重新變成了面粉一般,飛快的從指尖流淌下去,根本沒有半點反抗。
袁譚眼見兵敗,愈發慌亂。
也不知袁譚是怎么想的,竟然又重新調轉方向,似乎是要和劉邈再戰上一場!
這樣子嚇壞了高干和劉去卑,趕緊阻攔:“如今我軍尚有騎兵!能夠順利撤往北方!等到渡河返回河東,依舊能和劉邈對峙!大公子不可心急!”
匈奴騎兵!
這是袁譚此時最大的依仗!
速度快,就是優勢!
河東尚有大軍,此戰對袁譚,并不算完全失利!
甚至高干還覺得,此戰反而是賺了!
不同于袁譚。
高干一開始就秉持袁紹的命令,以為自己這邊不過是偏師,是用來吸引、分散中原兵力的次要戰場。
如今連劉邈這樣的大魚都被吸引過來,難道還不能說明戰略上的成功嗎?
雖然戰術上遭遇了大敗,但戰略上卻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所以高干才看不得袁譚去送死!
至于劉去卑,那心理就更加淳樸。
廢話!讓袁紹的長子死在這里,那以后南匈奴還要不要在袁紹眼皮子底下待著了?
兩人都求著袁譚撤退,袁譚無奈之下,也是半推半就的跟隨二人離去。
也就是這一退,使得袁軍徹底沒有了希望。
若是渡口還在,袁軍士卒說不定還能夠從蒲坂返回河東。
但可惜,他們的后路,早早就被周瑜斷絕。
隨著黃忠、徐晃的不斷掃蕩,越來越多的袁軍士卒選擇認命,紛紛投降劉邈。
劉邈也已經縱馬來到周瑜身旁,看到周瑜后更是立即親熱起來。
“公瑾,來!讓我看看你瘦了沒!當真是辛苦你了!”
劉邈這話別說周瑜,就是周泰聽了都有些不自然。
周泰還專門揭劉邈的底——
“之前主公不是還罵都督要自己翻越撒崤山嗎?”
“廢話!但這不是贏了嗎?”
被當眾拆穿的劉邈反而更加理直氣壯!
“贏了什么都好說!別說公瑾只是讓我翻越崤山,就是讓我從太行山翻過去,那都是小事!”
周瑜看到劉邈的嘴臉后也是忍俊不禁。
“主公倒還真是一個樣子。”
“本來我以為主公可能會晚到幾日,不成想如今卻是剛好!”
一天不早,一天不晚。
就是在袁譚決定不惜代價強攻的前一天,劉邈如約趕到了東面,與周瑜取得了聯系。
而也正是如此,此戰的效果,是出奇的好!
袁譚全面潰敗,至少不必再擔心袁軍與馬騰、韓遂的兩面夾擊。
不過周瑜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
“主公與伯言一開始定下的戰略,就不是與袁譚在這關中相持,而是以西面為突破出,以點帶面,讓戰事的局面徹底倒向我軍!”
“如今袁譚等有騎兵,已經往北而去。若是讓他們渡河…那恐怕真的就只能沿河對峙了!”
燒掉渡口,固然讓周瑜達成了一系列戰術目標。
但同樣,也給周瑜帶來了最大的掣肘,就是在占據優勢的時候反而不能快速推向河東,擴大戰果。
所以周瑜已然決定,要將戰事,將袁譚,徹底在河西解決!
劉邈聽后卻擺擺手:“急什么?”
周瑜趕忙還要說在河西徹底解決袁譚的重要性,就聽劉邈說道:“反正公瑾已經布置好兵馬了不是?我等就安心在此處等待結果便是!”
“唉?”
周瑜驚奇的看向劉邈,不知劉邈怎么能夠知道此事。
“子義、文遠,還有我花了大價錢打造的重甲騎兵可都不在此處。”
劉邈往戰場看了一眼,便已經知道周瑜最后的殺招是什么。
“我軍士卒人困馬乏,全憑那一口牛肉撐著,已經無力再追擊。”
“臨晉城的士卒同樣如此,接連苦戰這么些時日,早已疲憊不堪。”
“有子義和文遠在,袁譚此時,已經翻不出半點風浪!公瑾安心便是!”
北面袁譚等人好似驚弓之鳥,跑上一會就要回頭看看劉邈追上來沒有。
一直逃到韓城,袁譚才敢停下歇息。
此時袁譚神情灰暗,哪里有半點之前的意氣風發?
雖然劉邈出現在這里,是袁紹戰略的莫大勝利!但同時也徹底滅絕了袁譚領兵攻占關中,兵臨許昌的希望!
換句話說…也就是失去了借助此次戰功,一舉讓袁紹定下冊立世子的希望!
袁譚只覺胸悶氣短,就連喉嚨都有些發甜。
等到高干收攏潰兵,得知如今身邊不過只剩下六千兵馬的時候,袁譚更是直接掩面哭泣!
高干看到袁譚哭泣,只能是拿以前越王勾踐的例子來鼓舞袁譚。
“勾踐曾經被吳國擊敗,并且成為了吳王的奴隸,受盡了屈辱,但最后不依舊是越國消滅了吳國嗎?”
“如今我們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公子為何要這樣悲傷呢?”
見袁譚不為所動,高干直接搬出袁紹——
“此戰失利,固然可惜!”
“但畢竟是將劉邈引到了關中,完成了袁公的目的!袁公自然也不會怪罪大公子。”
“可是倘若袁公知道大公子僅僅因為一場失利就痛哭流涕,失去斗志,那難道還會對大公子青睞嗎?”
袁譚的哭聲漸漸停歇。
是啊!
雖然不能完成攻占關中,兵臨許昌的目標,但世子之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若是讓袁紹知道自己因為戰事失利而痛哭流涕,那豈不是白白惹得袁紹對自己失望嗎?
袁譚想明白這點,立即擦干淚痕,不讓別人看出!
“元才說的不錯!我淪落至此,非戰之罪也!”
誰能想到,劉邈會突然出現在關中?
這不循常理的一擊,簡直是給天下所有人帶來莫大的驚嚇!
袁譚不斷安慰自己,總算是找回了一些斗志。
高干也連忙說道:“之前的戰場上,沒有看見到劉邈的騎兵。而我軍卻還有兩千匈奴騎兵,這便是我軍優勢!”
“只要借助騎兵之威,使得劉邈不敢上前,我軍就能從容渡河,重整旗鼓!”
袁譚也是認同此事,立即讓劉去卑領匈奴騎兵監視龍門渡附近動向,給步卒渡河爭取時間!
劉去卑雖然不大樂意,可如今顯然也是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不然不光袁譚過不了河,他自己同樣也無法過河!
劉去卑將騎兵灑落出去,可僅僅半天后,就有斥候來尋劉去卑。
“娘的?劉邈麾下士卒都長了四條腿不成?怎么這么快就追上來了???”
“不,不是南方!”
這匈奴斥候仿佛看到了極為可怕的東西,連說話都在打顫。
“是北面!有騎兵!”
“而且,還是重甲騎兵!”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