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章明升暗降之計

  由于哥舒翰中風癱瘓無法領兵,所以楊國忠極力拉攏住朔方節度使安思順。

  安思順早就察覺到安祿山想要謀反,他立刻跟楊國忠聯合起來,并且命令朔方軍枕戈待旦以備不測。

  如今朔方軍剛好處于實力最強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從王忠嗣領兵討滅后突厥汗國,陰山以北的漠南草原悉數納入大唐疆域。

  天寶元年朔方藩鎮統轄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振武軍、西受降城、中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主要負責捍御突厥,朔方節度使的治所在靈武郡(現今寧夏銀川)。

  隨著后突厥汗國覆滅,朔方軍迎來空前絕后的大發展,鎮兵數量經過多年發展,早已超出朝廷單方面所規定的軍隊規模,并且隨著大唐疆域的擴張,又置軍鎮增設“大安軍”。

  大安軍即是后來的天德軍。

  如今朔方節度使下轄十支軍隊,分別為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振武軍、大安軍、西受降城、中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戰士十萬,騎兵三萬。

  安思順作為朔方節度使,他還兼任著安北副大都護和單于副大都護,甚至還有押諸蕃部落大使這一頭銜,能夠調動管轄范圍內的胡人騎兵,最多可以動員十幾萬精銳邊軍。

  隨著安思順站在大唐朝廷這邊,楊國忠終于想到辦法解除安祿山的兵權,他拉著韋見素來找李隆基。

  這次楊國忠想出一個明升暗降的辦法,他冠冕堂皇說道:“陛下,您委任安祿山為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雖是為了討滅契丹和奚人,但是卻會埋下無窮無盡的禍害。”

  “楊卿,何出此言?”

  李隆基語氣變得冰冷起來,他認為楊國忠這是在危言聳聽。

  楊國忠直接將利害關系分析給李隆基,他鄭重其事解釋道:“陛下,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天下精兵盡在他的控制之下。”

  “況且此人又是一介雜胡,他的身上也不可能像漢人將領那般,從小就有忠君愛國的觀念。”

  “就算安祿山忠于陛下隱忍不發,待到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殿下登基繼位,屆時安祿山手里掌握三鎮精兵,誰能保證他不會鋌而走險?”

  “一旦安祿山狗急跳墻起兵造反,河北和中原都會陷入災難,這對我大唐來說可就太危險啦!”

  “安祿山不是做夢都想入朝拜相嗎?陛下不妨遂了他的心愿,畢竟當上宰相勢必就得入京,不能在地方上擔任節度使。”

  “微臣建議召安祿山入朝拜相,然后再把范陽、平盧、河東三個節度副使升任正使,這樣既可以解除安祿山的兵權,還能從根本上消除他的威脅,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假如安祿山真心無意謀反,那他自然可以安心為陛下效力。如若安祿山真有不臣之心,那他身在長安還能有何作為呢?”

  旁邊的韋見素跟著補充說道:“陛下,雖然哥舒翰統轄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但是他已經中風癱瘓半身不遂,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再讓安祿山在外統兵。”

  高力士認為楊國忠和韋見素說得在理,他同意加入勸諫李隆基。

  “陛下,是時候該下決心啦!”

  面對兩位宰相和高力士的勸諫,李隆基聽了以后思考片刻,他覺得這確實是個好主意,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朕即可草擬詔書。”

  楊國忠和韋見素見到李隆基同意下來,他們兩人內心狂喜。

  沒想到楊國忠和韋見素前腳剛走,李隆基詔書草擬好后并未發出,而是偷偷派遣心腹宦官輔璆琳去范陽郡打探安祿山的虛實。

  河北道,范陽郡。

  輔璆琳帶著皇帝旨意前來薊縣慰問安祿山。

  在輔璆琳即將踏入薊城之時,安祿山帶人在城門迎接,并且親自攙他下馬,肥厚手掌握住他手腕微笑道:“天使一路風塵遠道而來,我已備下薄酒專為您洗塵。”

  “多謝東平郡王的款待!”

  輔璆琳跟隨安祿山一起坐著鐵輦進入城內。

  安祿山在這時候已經過度肥胖,再加上他又是患有眼疾和毒瘡,病體纏身,基本沒辦法乘坐戰馬,只能改由乘坐鐵輦座駕。

  安祿山早已暗中調查過輔璆琳,他深知此人是個財迷,立馬在節度使府好吃好喝進行招待,還掏出金銀財寶大肆賄賂。

  上百名粟特商人抬著鎏金箱籠魚貫而入,箱開剎那金銀珠寶映得滿室生輝,金銀珠寶堆積成山。

  輔璆琳眼底閃過貪婪之色,他有些結巴問道:“這…這是…”

  “這是我給天使的厚禮,只要您回朝替我在陛下跟前美言幾句,往后年年孝敬,絕不少于此數!”

  安祿山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

  輔璆琳喉頭滾動明顯動容,可他還是佯怒拍案而起:“陛下不疑郡王忠義,豈容爾等揣測天心?”

  “啊哈哈哈!”

  安祿山突然仰天長笑,他脫下錦袍露出滿背箭瘡反問道:“這些傷疤全是為大唐挨的,可如今楊國忠那廝天天誣我謀反,莫非天使也要我自證清白嗎?”

  “非也非也!”

  輔璆琳見此情形重新坐了下來,他轉怒為喜微笑道:“東平郡王的忠心,我自然能看得明白,定會如實稟報陛下。”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輔璆琳面對安祿山的金錢攻勢,他整天待在城內吃喝玩樂,根本沒去調查過任何情況。

  輔璆琳斜倚在白虎皮榻上,指尖摩挲著西域琉璃盞,盞中葡萄酒猩紅似人血。

  他瞇眼望著堂下胡旋舞姬的腰肢,他忽而自言自語嗤笑道:“坊間皆傳東平郡王望著不似人臣,可我瞧著他倒是比長安教坊更懂風花雪月。”

  安祿山派人好吃好喝伺候著輔璆琳,離開時給他車駕塞滿金銀珠寶的箱子,希望他能幫自己在李隆基面前多說好話。

  輔璆琳來這一趟真是賺得盆滿缽滿,隨行人員個個都有收到金錢賄賂,自然不可能去說安祿山的壞話,這讓他得到更加充足的時間做好造反準備。

飛翔鳥中文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藩鎮割據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