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章哥舒翰中風癱瘓

  范陽郡,薊縣。

  安祿山在節度使府收到前線捷報。

  “嗯,天驕這仗打得果然出色,僅僅傷亡幾十人便取得如此輝煌戰果,看來讓他領兵出征是正確的。”

  安祿山拿著捷報閱覽起來,他眼角彎起透露出愉悅和歡喜。

  阿史那承慶表情有些惋惜說道:“雖然姜將軍取得輝煌戰果,但是他也暴露出位置所在,再也無法起到奇襲效果,潢水一帶的契丹部落很快便會反應過來。”

  安祿山自信滿滿微笑道:“這你就不用擔心,哪怕契丹反應過來那也無濟于事,畢竟在春季時候契丹還沒恢復元氣,就算想要遷徙躲避也來不及了,除非他們真能擊敗姜天驕。”

  阿史那承慶見到安祿山志得意滿,他急忙提醒道:“節帥,您可不要忘記契丹大將遙輦休哥,契丹軍隊在此人手上真可謂是草原狼騎,我就怕姜將軍誤中他的埋伏。”

  “好啦,你擔心再多那也無濟于事,咱們只能在后方等待他的勝利。”

  安祿山趕緊把這個話題終止下來,他不想破壞這難得的好心情。

  最近安祿山收到一個接著一個好消息,他越發覺得這是天意讓自己代唐而立。

  安祿山所忌憚者不過安思順和哥舒翰。

  這場大戰還沒拉開序幕,他就接到哥舒翰已經倒下的消息。

  本來哥舒翰是在前線指揮作戰,可他常年喜愛飲酒,縱情聲色不加節制,行至土門軍洗澡時突然中風,整個人半身癱瘓生死未卜,誰也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活著回到長安。

  李隆基接到哥舒翰中風癱瘓的消息嚇得夠嗆,他猛然發現自己玩脫啦,三足鼎立之勢在無意間土崩瓦解。

  安祿山、哥舒翰、安思順三足鼎立,就像鼎的三只腳一樣各立一方,無論哪一方坍塌都會引起劇烈震動。

  現在哥舒翰中風癱瘓生死未卜,安祿山和安思順執掌著平盧、范陽、河東、朔方四大藩鎮,從遼東地區的安東都護府到河套地區的九原郡,邊境上所駐守的數十萬精銳唐軍都在他們兩人的控制之下。

  安祿山得知哥舒翰中風癱瘓生死未卜,他趁此形勢上奏朝廷,請求使用三十二名胡人蕃將替代掉漢人將領,借機清洗掉軍隊中忠于朝廷的人。

  雙方斗爭瞬間擺到臺面上。

  大明宮,紫宸殿。

  宰相韋見素認為安祿山反跡已露,他拉著楊國忠入宮覲見。

  “陛下,安祿山要以胡人蕃將替代掉漢人將領,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絕不可同意他的奏請!”

  韋見素情緒激動勸諫道。

  這個時候李隆基已經徹底玩脫,可他不敢暴露出來,反而主動護起安祿山,面色不悅怒斥道:“韋卿,你說安祿山會造反,可他從來沒有反過。”

  “這…”

  韋見素聲淚俱下勸諫道:“陛下,要是等到安祿山起兵造反,那么大唐社稷將會危矣。”

  “好啦,韋卿不必再說啦!”

  李隆基為了能夠穩住安祿山,他只能同意三十二名胡人蕃將替代掉漢人將領。

  楊國忠見到韋見素都勸不住李隆基,他站在旁邊如同嘍啰不敢發話。

  本來韋見素已經跟楊國忠商量好了,由他率先進言勸諫李隆基,務必要說服皇帝收回成命,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安祿山的奏請。

  如若李隆基不肯收回成命,再讓楊國忠接著進言勸諫。

  本來楊國忠已經準備進言,可他察覺到李隆基臉色不悅,深知注定無功而返,于是無視韋見素使的眼色,他干脆閉上嘴巴一言不發。

  結果韋見素獨力難支很快便敗下陣來,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安祿山一步一步邁向造反之路。

  長安城,楊府。

  楊國忠和韋見素離開皇宮后。

  他們兩人回到書房中討論如何對付安祿山。

  眼見安祿山造反在即,韋見素真可謂是心急如焚,他一臉焦急說道:“右相,你要趕緊派人去拉攏住朔方節度使安思順,要是他跟安祿山走到一起舉兵造反,這大唐江山可就完啦。”

  “會微兄,這件事情我早就在辦啦!”

  楊國忠何嘗不知這局勢變得岌岌可危,他確實沒想到哥舒翰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韋見素覺得拉攏住安思順遠遠不夠,他鄭重其事說道:“右相,既然陛下不愿相信安祿山造反在即,那么你我干脆繞過皇帝進行布局。”

  “去年北庭節度使程千里調任長安,封常清接替他充任北庭節度使。”

  “我準備以武部尚書的名義派人快馬加鞭前往西域,要求安西、北庭兩鎮節度使封常清回朝述職,暫停一切對外征戰計劃,這樣也可防范于未然。”

  楊國忠搖了搖頭苦笑道:“這件事情是以朝廷名義下達,那么封常清就不可能帶著西域唐軍回來,他最多攜帶少量親兵護衛而已,那他又有什么用處?”

  “與其再把希望寄托到各個節度使的身上,還不如想辦法解除掉安祿山的兵權,這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韋見素只能繼續解釋道:“高仙芝曾經在我面前極力舉薦封常清,而他在接任安西節度使之后,親自率兵討滅大勃律國和平定葛邏祿人,由此可見此人乃是當世名將。”

  楊國忠考慮片刻后答應下來:“好吧,那你就讓他回朝述職吧!”

  “好!”

  韋見素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趕往西域,直奔安西都護府的龜茲鎮。

  大唐朝廷在西域地區設立兩個藩鎮。

  天山以南就是安西都護府。

  天山以北則是北庭都護府。

  封常清一人身兼安西和北庭兩鎮節度使,他手底下掌握著數萬精兵,厲兵秣馬正準備進軍蔥嶺以西的中亞大地,以便為安西軍報仇雪恨。

  當年高仙芝率領安西軍在怛羅斯城敗給黑衣大食。

  封常清作為高仙芝的接班人,他自然要為老上司報仇雪恨。

  然而封常清還沒開始進軍蔥嶺以西的中亞大地,他就接到大唐朝廷的命令,回朝述職,暫停一切對外征戰計劃。

  封常清無奈暫停對外征戰的所有計劃,他不遠萬里從安西都護府趕回長安述職,隨行攜帶少量護衛,西域名將之中只有荔非守瑜跟他一起回來。

飛翔鳥中文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藩鎮割據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