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章韋見素獻策

  長安城,楊府。

  楊國忠帶著韋見素回到家中書房,他面色疑惑問道:“會微兄,我怎么看你悶悶不樂的樣子,莫非有什么心事嗎?”

  韋見素一臉痛心疾首說道:“右相,您實在不應把安祿山放回去啊!”

  “為何?”

  楊國忠根本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他還在為斬斷安祿山入朝拜相而感到沾沾自喜。

  韋見素面色焦急解釋道:“右相,安祿山此去無異于放虎歸山啊!”

  “會微兄,我看你是多慮啦。”

  楊國忠悠哉悠哉喝著茶水,他漫不經心說道:“只要這安祿山未能順利拜相,那他就永遠不可能是我的對手,我要殺他就跟捏死螞蟻一樣容易。”

  韋見素見此情形急忙勸諫道:“右相,難道您就不怕他安祿山狗急跳墻嗎?正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狗急跳墻?”

  楊國忠不由自主嗤笑道:“安祿山一介雜胡還能怎么狗急跳墻?他永遠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右相,此言差矣!”

  韋見素見到楊國忠還沒反應過來,他急忙解釋道:“難道您忘記了嗎?他安祿山可是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這手底下掌握著二十萬精兵。”

  “而今他入朝拜相無望,又有誰能保證他不會狗急跳墻?要是安祿山選擇鋌而走險,縱使右相您能平息騷亂,那么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啊!”

  這話一出,楊國忠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連忙放下茶杯追問道:“會微兄,你認為他安祿山真敢舉兵造反?他一個小小的三鎮節度使還敢謀反?”

  “我記得當年王忠嗣可是四鎮節度使,這手底下掌握著三十萬精兵,而他跟太子殿下又是至交好友,像他這樣的人都不敢舉兵造反,莫非安祿山比他還要厲害?”

  韋見素搖了搖頭解釋道:“右相,安祿山自然比不得王忠嗣,可是他們兩人終究不同啊,萬萬不可能相提并論啊!”

  “此話怎講?”

  楊國忠想要聽聽韋見素有何高見。

  韋見素苦口婆心解釋道:“王忠嗣從小到大豢養在宮中,自幼便是忠君愛國,他對于大唐社稷必然是忠心耿耿,因此絕對不可能像安祿山那樣天生反骨,縱使受到再大冤屈也不會舉兵造反。”

  “更何況王忠嗣愛兵如子,當年他率軍討伐吐蕃,陛下曾經要求他不惜一切代價攻克石堡城,可他為了避免將士傷亡,這才三番五次抗旨不遵。”

  “可也正是因為王忠嗣三番五次抗旨不遵,所以李林甫才能找到機會在陛下跟前構陷于他。”

  “反觀安祿山出身雜胡,他的身上也不可能像王忠嗣那樣,自幼就有忠君愛國的觀念。”

  “更何況安祿山年少時期混跡邊境地區,每天游走在刀劍之上,潛移默化會養成孤狼般的性格,故而性情極為狡詐,故而狗急跳墻起兵造反就在情理之中。”

  楊國忠覺得韋見素有些聳人聽聞,他略微不解問道:“會微兄,連你都能知道他王忠嗣對于大唐社稷是忠心耿耿,那么當年李林甫設計除掉他的時候,陛下為何未能察覺到真相呢?”

  韋見素只能繼續解釋道:“這王忠嗣跟太子殿下私交甚密,當初李林甫正是利用陛下的疑心,這才把王忠嗣誘騙回京,并且命令吉溫對他進行嚴刑拷打。”

  “就算陛下幡然醒悟那又如何?誰能保證王忠嗣不會心生怨念?故而陛下把他貶為漢陽太守,讓他王忠嗣拖著重傷之軀不遠千里前去上任。”

  “據傳王忠嗣本來是活著走到漢陽郡,可前腳剛到上任,后腳陛下又讓他轉任漢東太守,最后暴斃而亡死得不明不白。”

  楊國忠頓時陷入深深沉思,他沉默片刻開口問道:“會微兄,那你有抓到安祿山的罪證嗎?”

  韋見素搖了搖頭苦笑道:“右相,卑職暫時還沒找到安祿山的罪證,可他造反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此番安祿山兼任閑廄使和隴右群牧使,他以吉溫為閑廄副使,從皇家宮廷的御馬監中挑走上萬匹最強健的優質戰馬,并且讓人秘密前往各大牧場抽調戰馬帶往范陽郡。”

  “除此之外,安祿山還向陛下討要幾千張空白的委任狀,表面上是用以嘉獎提拔有功將士,實則上是用來收買軍心,由此可見他確實是包藏禍心。”

  楊國忠覺得有必要采取補救措施,他鄭重其事說道:“會微兄,不知你有什么良策獻上于我?”

  雖然韋見素早已察覺到安祿山意圖造反,可他人微言輕無能為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楊國忠的身上,借助他手中權力挽救大唐社稷。

  “右相,卑職正好搜集到不少關于吉溫的罪證,何不從他開始下手,這樣既能交好哥舒翰,又能剪除安祿山的羽翼,還能徹底打擊李林甫的殘余勢力,更能找到借口介入河東軍的人事任命。”

  本來楊國忠跟吉溫的關系非常不錯。

  尤其是楊國忠當上宰相后,他對吉溫更是提拔重用,把他升為御史中丞,兼任京畿采訪使和關內采訪使。

  既然楊國忠跟吉溫關系還算不錯,那么韋見素為何還敢提議對他下手呢?

  這都要怪吉溫的騎墻態度。

  吉溫跟安祿山私交甚密,他們兩人以前都是李林甫的爪牙。

  當初李林甫設計除去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吉溫在其中扮演酷吏角色。

  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兩位名將曾經遭到吉溫嚴刑拷打,而他們兩人又是哥舒翰的老上司。

  目前哥舒翰作為楊國忠的盟友,他們兩人為了對付安祿山而走到一起,并不代表著會原諒吉溫。

  恰好哥舒翰又是恩怨分明的人,他當年能為王忠嗣求情而不惜舍棄掉官位,那么又豈會放過吉溫。

  以前哥舒翰就對吉溫心生不滿,然而楊國忠一直護著他。

  現在安祿山拜相不成,于是極力拉攏吉溫,不惜一切代價推他更進一步,舉薦他為武部侍郎,兼任閑廄、苑內、營田、五坊等副使。

  吉溫左右逢源的騎墻態度徹底惹惱楊國忠,韋見素這才膽敢提議對他下手。

  韋見素的戰略眼光可比任何人都要長遠,他深知安祿山照此發展下去必定會起兵造反,那么就有必要防范于未然。

飛翔鳥中文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藩鎮割據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