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聽聞姜天驕有意舉薦自己為北平長史,他內心還是有點小激動。
雖然北平郡無法跟河內郡相提并論,北平長史或許還比不上溫縣縣令,但是姜天驕實在太過年輕,年僅二十七歲便做到太守之位,晉爵北平郡公,若無意外,他遲早會成為一方節度使。
如若這時候能搭上姜天驕這位貴人,何愁以后沒有機會得到提拔重用。
劉晏自幼就有神童之名,他在十歲時候就寫下一篇關于歌頌李隆基封禪泰山的頌文,因此入仕官居太子正字,名聲轟動一時。
如今距離劉晏獻頌已經過去二十九年,可他在仕途上始終無法更進一步,只因他長大后相貌形狀獰劣,為此屈居在縣令之位。
反觀南霽云只是出生于普通家庭,他靠替人操舟擺渡為生,閑暇之余拜師學藝,練就過硬的功夫,尤其擅長槍法和射箭,夢想能夠立下軍功封妻蔭子。
現在姜天驕主動向他們伸來橄欖枝,劉晏和南霽云兩人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夜晚時分。
河內郡,溫縣。
姜天驕和安璇璣兩人來到縣城留宿。
李賽鳳和李慕娥命令其他船只靠岸,她們同樣停留在溫縣過夜。
姜天驕和安璇璣兩人睡在一起。
安璇璣枕在姜天驕的肩膀上低聲說道:“夫君,如若我請父親把您調離河北,那你興許就能躲過這場劫難。”
姜天驕唉聲嘆氣說道:“娘子,當今天下形勢猶如遍地干柴,而我們便是躺在干柴之上,我希望你能懂得這道理。”
“縱使岳父大人把我調離河北那又怎樣?我是他一手提拔起來,難道楊國忠就會放過我嗎?你別忘記他是如何清算李林甫的黨羽。”
“此前李林甫死后還沒來得及下葬,他便被削去官爵抄沒家產,所有子女盡數遭到抄家流放,就連女婿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聽說都沒活著走到流放地。”
“事到如今我已經別無選擇,岳父大人亦是如此,只有拼死反抗才能換得生機,要不然他的下場肯定會比皇甫惟明和王忠嗣還要凄慘。”
姜天驕對于這大唐朝廷已經絕望,他也逐漸理解安祿山為何鋌而走險起兵造反。
只要節度使們無法做到入朝拜相,那么在黨爭中永遠會處于不利局勢。
從開元二十五年到天寶十三載,這中間整整十七年沒有任何節度使入朝拜相。
只有在開元二十四年的時候,李林甫曾經舉薦過河西節度使牛仙客為宰相,他才順利調任工部尚書,加銜同中書門下三品。
其余節度使非貶即殺,強如王忠嗣這種討滅后突厥汗國的盛唐名將,又是身兼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四鎮節度使,可他同樣死得不明不白。
盛唐時期節度使們所掌握的權力,基本就跟西漢初期的諸侯王沒什么區別,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
面對朝廷非貶即殺的情況下,節度使們不會只挨打不還手,遲早會有人站出來起兵造反。
安璇璣從姜天驕嘴里得知這些情況,她咬著貝齒說道:“夫君,您就放心大膽去做吧,妾身將會與你生死與共。只恨妾身乃是一介胡女,無法在這即將到來的大爭之世為您添磚加瓦。”
姜天驕和安璇璣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深怕這和平時光很快就會一去不復返。
隔天早上。
姜天驕繼續乘船沿著黃河東下,他臨走前特地去跟劉晏道別。
至于南霽云則是選擇跟他一起返回北平郡,準備跟隨姜天驕投身軍旅。
姜天驕乘船從黃河進入永濟渠,一路直達河北道范陽郡。
船只在范陽郡靠岸以后,他才換乘馬車走陸路前往北平郡。
北平郡,盧龍縣。
姜天驕帶著家人來到盧龍縣,他順利跟安守忠完成交接。
在姜天驕前往長安城的時候,安守忠把北平郡管理得井井有條,他還把李歸仁的八千同羅騎兵納入盧龍軍統一指揮。
雖然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但是他實際上只能控制范陽一個藩鎮。
平盧、河東兩鎮兵馬安祿山基本無法隨意調動,他這個節度使說話還沒那些軍使管用,這也是為什么他需要重用麾下諸將。
例如姜天驕執掌盧龍軍,這支軍隊并非屬于范陽藩鎮,而是隸屬平盧藩鎮。
安祿山兼任著平盧節度使,呂知誨為平盧節度副使,史思明為平盧兵馬使。
天寶元年平盧藩鎮統轄平盧軍、盧龍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管兵三萬七千五百人,主要負責鎮撫室韋、靺鞨,平盧節度使的治所在柳城郡(現今遼寧朝陽)。
平盧節度使的鎮兵數量經過十幾年發展,早已超出朝廷單方面所規定的軍隊規模,并且隨著大唐疆域的擴張,新置軍鎮增設“保定軍”和“懷遠軍”。
現如今平盧節度使下轄六支軍隊,分別為平盧軍、盧龍軍、保定軍、懷遠軍、榆關守捉、安東都護府。
其中盧龍軍和榆關守捉都是姜天驕所屬部隊,他一人控制著平盧藩鎮的兩支軍隊,再加上又有李歸仁所部的八千同羅騎兵,手底下掌握著數萬精兵,真可謂是妥妥的邊軍大將。
在姜天驕返回北平郡不久,他立刻上奏朝廷舉薦劉晏為北平長史。
劉晏在任期上憑著出色政績,他輕松得到文部批準調任北平長史,作為姜天驕的副手負責管理北平郡。
隨著天氣逐漸要進入夏季。
安祿山決定派遣大軍討伐奚人,他需要坐鎮范陽郡統籌大局,于是下令姜天驕率領盧龍軍以及李歸仁所部八千同羅騎兵出塞。
為了加強姜天驕所部盧龍軍的兵力,安祿山允許他從范陽、平盧、河東三鎮抽調精兵強將進行補充。
這次姜天驕率領漢番軍團三萬騎兵進行出征,他在兵力數量占據著壓倒性優勢,畢竟奚人實力遠遠比不上契丹。
奚人各大部落的控弦之士頂多只有三四萬人,男女老少加起來只不過十萬人而已。
三年前安祿山率領六萬唐軍討伐契丹,沒想到兩千奚人胡騎陣前倒戈,致使唐軍大敗而歸,死者高達數千人,損失慘重。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復仇的時候到了。
這三年間安祿山不斷挑撥奚人內部互相殘殺。
奚人首領阿篤孤為了得到安祿山的支持,他干脆把奚王牙帳的位置告訴安祿山。
阿篤孤此舉是想借安祿山之手除去奚王李日越,這樣自己就能坐上奚王之位。
安祿山答應扶持阿篤孤為奚王,用以換取他的情報支持。
最近阿篤孤把奚王李日越的游牧路線告知安祿山。
安祿山這才派遣姜天驕出塞討伐奚人,要求他務必生擒活捉奚王李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