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青蛇廟_回檔:從拯救失蹤少女開始_網游小說_螞蟻文學第73章青蛇廟 第73章青蛇廟←→:
“四年前你來參加她葬禮的時候,我就說過,這件事不要看得太重,總要放手的…”
葬禮?
老實說,張述桐都快對這個詞過敏了。
他飛速將之前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已知:
老宋的前女友出車禍去世了;
對方是小島上的人;
老宋在四年前來到島上;
是個冬天。
那警察嘴里的葬禮,應該就是他前女友的。
越小的地方越看重這些習俗,他女友的遺體被送回島上,在此舉行葬禮。
所以老宋來島上的契機不是他說的“找個地方散心”。
葬禮、冬天…
那老宋剛才說的“麻煩您了”什么意思?
他找警察有什么事?
難道和車禍有關?
但車禍不是市里出的嗎?
張述桐的額頭下意識磕到玻璃門上,冰涼的觸感讓他回過神,顧不得多想,他繼續偷聽兩人談話,讓人失望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如蜻蜓點水般帶過。
“你最近怎么樣?”中年警察又問。
“就那樣吧,教教書,平時在島上瞎逛,挺自在的。”
“還是別在小地方待著。”
“害,過習慣安生的日子啦。”
“剛剛那個是你學生,有點眼熟?”警察習慣性回頭往大廳里看,張述桐也往旁邊一躲。
余光里,老宋苦笑:
“哦,昨晚他應該來過,這事就說來話長了…”
這事確實不必再聽,他之前的確懷疑過老宋、懷疑那場車禍和顧家有關,可清逸后來專門去查了,當年那個酒駕的司機已經判了刑,肇事者另有其人,和顧秋綿遇害扯不上關系。
張述桐回到連椅上,看了眼手機,將近下午四點,大概是第三節課中途,他又點開短信,老媽那邊還是沒回話。
張述桐想到電視劇里的情節,是不是可以趁現在去翻翻卷宗?
但柯南是騙人的,他壓根沒找到檔案室在哪。
就算找到了,張述桐還不想在派出所度過這個周末。
室內的暖風吹的人懈怠,他認真考慮了下老宋的建議,確實需要去顧秋綿家的別墅一趟,從那里到禁區,需要花多長時間、有幾條路、怎么走…先坐車看看。
今天是周四。
張述桐發現自己的日程夠滿的,最好今晚就能發現什么,然后周五一天用來做準備,周六晚上收網,大概就是這樣了。
再看門外,老宋和警察已經踩滅煙頭,拍去肩膀上的雪水,正推開大門往里走。
也不知道兩人說了什么,警察拍拍張述桐的肩膀:“小伙子干得不錯。”
對方開了句玩笑,想來還有事忙,正要匆匆離去,張述桐卻拉住對方,說叔叔能不能留你個電話?
中年警察有些奇怪,卻還是報了號碼。
除去“熊警官”之外,他便把“王警官”存在通訊錄里,跟集郵似的,準備有空了找對方問問老宋的事。
張述桐想,如果現實中有聲望值的這個東西,那自己快把警局的聲望刷滿了。
老宋挨著張述桐坐下,也跟著笑道:
“怎么,以后想當警察啊?”
張述桐搖頭,他其實是個挺懶的人。
“你這昨晚剛立了功,錦旗還沒送到,今天又立了一個,我剛剛問了,雖然沒獎金,但學校和派出所這邊可以讓你挑個小禮物,想好要啥了嗎?”
張述桐正在思考,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周子衡的媽媽不久后趕來了,見了宋南山就哭,老宋見狀也很頭大,說安慰吧,也沒啥可安慰的,但板著臉也沒意義,這時候還是教導主任解了圍,讓師徒倆先回學校,這里由他處理。
臨出門的時候,對方又囑咐老宋:
“回去多關注顧秋綿同學的狀態,這個重擔交給你了宋老師…”
老宋連聲答應,言語之間,恨不得直接飛回學校,等兩人出了派出所、往一旁走遠了些,才伸了個懶腰:
“這一天天的,都什么事啊…走,買瓶水去。”
他又恢復了絮絮叨叨的性子:
“我中午都沒吃飯,帶你逛逛?反正咱倆回去都第四節課了,早點晚點無所謂。”
警察局坐落在城區,位于一個十字路口中央,對面正好有家小賣鋪,張述桐記得杜康家的飯館就在附近。
張述桐無所謂,老宋卻嘆了口氣,說我差點忘了秋綿還等著呢,算了算了。
他們去小賣鋪買了兩瓶紅牛,老宋還額外要了四根烤腸,放在機器里不停滾動的那種,分給張述桐一根,他兩三口就解決一個,等走到車前手里多了兩根竹簽。
福克斯小車再次發動。
老宋回去的時候心情明顯不同了,就要打開收音機聽歌,張述桐沒給他機會,直言道老師跟你打聽幾個問題。
“咋了,說。”
“你對路青憐了解多少?”
老宋又是大驚失色,連烤腸也不吃了,說那張草稿紙上果然沒寫錯,為師原本以為你光喜歡顧秋綿,原來還惦記著一個,吃著碗里看著鍋里萬萬要不得!
張述桐翻翻白眼,說首先,我不喜歡顧秋綿,其次,我也不喜歡路青憐,最后,草稿紙真的是個意外。說到這里他才發現伸出了三根手指,又想起清逸說的,連他自己都沒發現有這個小動作。
張述桐便把手收回去,換了個問法:
“我發現她家里條件不是很好,平時她和她奶奶就靠香火錢?”
老宋卻說你別轉移話題。
張述桐無奈了,對著福克斯發誓,他要是騙人就讓車子原地熄火。
老宋說去去去,你小子拿我愛車發什么誓,但又打量了幾眼張述桐的表情,發現不似作偽,才正經道:
“應該吧,可能平時還有政府的一點補助,你問這個干什么?”
“我對她家里的廟有點好奇。”
“也還好吧,就是座本地的小廟,一個院子,鋪著石板路,走進去一個主殿,旁邊兩個偏殿,在我眼里這些廟都是一個樣,紅色的墻青色的瓦…然后院子里有棵很大的流蘇樹,還有個架子,能掛許愿牌,我當初還許過愿呢。”
張述桐說不是問您哪里好玩,我的意思是,既然叫青蛇廟,那個青蛇呢?
“就一條很大的青蛇唄,我也不信教,沒什么避諱,既然去了就拜一拜,心誠則靈吧。”
張述桐又問:
“那這座青蛇廟怎么來的,為什么不是別的什么廟?”
他剛才用百度搜了下,搜到的是個傳說,就是路青憐當初釣魚時講的: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姑娘…不對,是有條青蛇,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此處還不是小島,而是一個巨大的坑,然后青蛇神盤踞在此處,祂的身子形成了小島。
張述桐甚至懷疑路青憐就是從百度百科上背的。
他把這段話講給老宋,老宋也樂了:
“聽聽就得了,說的難聽點,都是些迷信的東西,我聽說南方沿海那邊更多,一個村子都能搞出一座廟來。”
“我記得兩三年前,你們上初二的時候吧,正好趕上國家有個政策,大概是把那些住在山里的山民搬遷到城里,雖然她家的情況還不太一樣,但真想的話還是符合條件的,政府的人去問過,當時喊上我一起去做調解,但她奶奶不愿意。而且這事挺復雜的,她家那座廟吧,其實算個小景點,不少人專程過來玩,最近這幾年不是流行一句話嗎,叫打造文化符號共建旅游城市,估計那座青蛇廟也算‘符號’,很多事迭到一起,也就不了了之了。”
說著老宋就有些發愁:
“我擔心的倒是別的,青憐一直待在廟里也不是個事啊,雖然我當老師的應該尊重人家信仰,但以后也得上高中上大學找工作,總不能一輩子都當個…都當個廟祝對不對?
張述桐心道你放心,這次沒了我阻攔,她上高中問題不大。
張述桐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事,您再給我講講?
“其他的,我覺得我還不如你們學生之間了解的多呢,每天都走路來上學算不算?我以前問她用不用老師給你買個自行車,也不貴,她說不用,哦,還有就是廟旁邊有塊菜地,還養了幾只雞,青憐給我提過一兜雞蛋…”
這些全是家長里短的瑣事。
張述桐不想聽這個,他其實是問老宋,路青憐有什么反常的點。
聽了一大堆,可以說處處是反常,可這是相對普通學生來說的。
他現在才發現,從前對路青憐了解真夠少的,明明當了三年多同學,結果一問三不知。
張述桐回憶一下,突然想起來,從前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的名字寫好擺在座位上,不久后家長找到各自的位置,學生們就擠在教室后面,嘻嘻哈哈地交頭接耳…每到這時熱鬧得跟下餃子似的,老宋一瞪眼,就有調皮學生的家長自覺回過頭,去尋找自家兒子閨女的身影。
路青憐的座位上總是空著的。
所以每次念成績單的時候都很尷尬。
路青憐一直是第一名,那邊老宋表揚的話說出口,講臺下的家長互相望望,卻無人認領,等念到第二,排在這里的通常是張述桐,自家娘親才笑瞇瞇地站起來,心安理得的迎接周圍的掌聲。
反正在學生時代,成績單上的排名便是莫大的榮譽了,多少家長心中的夢想,為此恨鐵不成鋼地對自家崽子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什么樣”,可他們班的第一缺席了三年多,一直到初中快要畢業,還沒人見過年級第一的家長是什么樣子。
后來家長們也習慣了,自動把這個名次略過,就當初四一班的成績表從第二開始。
但張述桐想不到那時路青憐去哪了,跟著他們站在教室最后面嗎?還是獨自去了天臺?或者已經回到山上?
于是他問:
“她父母呢?”
老宋撓了撓頭:
“這個啊,好像很早以前就去外地了,我沒細問過,你知道吧,有的事你問不問結果都一樣,那不如不開口。”
好像確實是這樣。
反正她的父母在葬禮上沒露過面。
張述桐偏過頭去,看著窗外的街景,路上是寂寥的樣子,這片小小的土地從來都是如此,他只不過上了四年學就走了,如果再在這里待上八年呢?
或者說整整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連島都沒出過呢?
無論是哪個時間線,路青憐一直留在這座島上。
這八年對他來說是一眨眼的事,但放在他人身上,是沉甸甸的時光。
這時老宋卻說:
“其實你倆還挺像的。”
張述桐心不在焉地點點頭,說還好吧,我可能不愛說話,但整體來講很正常的。
“你小子罵誰呢,說青憐不是正常人?”宋南山笑罵,“我覺得你把人家姑娘想得太復雜了,不止是你,其他學生也是,她家里是特殊點,但也是和你們一樣大的孩子不是?”
張述桐說她可比一般孩子早熟多了。
“你不也挺早熟的,誰家正常小孩跟著老師去派出所?”
張述桐聳聳肩。
“你想想啊,為什么青憐她一直年級第一?”
“聰明唄。”
“錯,說明人家熱愛學習。”
這句話莫名有點幽默。
老宋卻正經道:
“我不是開玩笑,雖然現在不流行這套了,但你想想,對你們來說上學是負擔,是坐牢,巴不得天天放假,但青憐那邊不一樣的,你說她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要起來,不管刮風下雨,每天光趕路都要一個小時,總不能是為了鍛煉,所以我說,現在家庭條件都好了,你們看不上、覺得很尋常的東西,但對有的人來說是努力爭取來的機會。”
張述桐被說服了,想了想還真是,別管少女在學校外扮演著何種身份,起碼在“學生”這個角色上,一直恪盡職守。
老宋又語重心長道:
“她其實和你差不多,不是沒有所求,無欲無求的還能叫正常人?只是特別遲鈍,有的時候自己都沒有發現而已。”
張述桐納悶地問有嗎?他哪里遲鈍了,想要什么早就很清楚,無非是一個正常的人生,老宋卻嘿嘿一笑,不說話了。
就這樣,兩人去派出所逛了一圈,又很快回到學校,所以張述桐才不清楚若萍他們有什么好激動的,非要鬧著一起去,真以為是件好差事。
張述桐嫌棄地看著老宋用沾著油的手推開車門——他剛解決完最后一根烤腸,兩人本要去教導處一趟,這時張述桐的手機震了一下,是老媽的,她終于下班了。
老媽不是墨跡的性子,讓他放了學直接回個電話,嫌打字太麻煩。
張述桐便跟老宋說不用管我,他走到教學樓里,找了個避風的地方,回了電話。
此時正是第四節課,大廳空曠,能聽到教室里傳來的講課聲,但因為馬上放學,課堂上的氛圍浮躁了不少。
“喂喂,兒子!”
這時話筒里突然傳來女人的聲音,老媽的聲音超級大,也不知道她為什么總是活力滿滿。
張述桐嚇了一跳,怕打擾到別人上課,又挪步到樓梯間。
“現在還沒到放學的時間吧?”老媽疑惑道,“你在哪?”
他又解釋了一遍事情的經過,老媽聽得直樂,說我倒要看看誰家姑娘讓我兒子這么上心。
張述桐心說其實你已經見過啦,你還想要人家手機號碼呢。
他不再廢話,進入正題,問除了商業街外,還有沒有值得懷疑的對象。
“我說為什么突然問我要開發圖呢,原來是因為這個,但你是不是擔心過度了,太黏人的男生可不討女孩子喜歡哦?”
好在老媽只是嘴上調侃,她打了個哈欠:
“那行,就當找點事做吧,不過類似商業街的地方,我印象里還真沒有…要不我待會把規劃圖發你吧,你自己注意安全。”
張述桐應了一聲,正要掛電話,老媽又問你晚上怎么吃?
他待會還要去顧秋綿家一趟,準備在校外草草解決,但今天下雪,沒有小攤,自然吃不上那個古怪的包子,好在蓋澆飯館還開著門。
這時電話那頭傳來疑惑聲:
“咦,下雪了?”
張述桐說您也是心大,雪都下了一個下午了。
“我一直在忙嘛,”老媽突然有點擔心,“那我這就去接你,你先別走。”
張述桐則說不用,他們班主任會捎他回家。
至于回哪個家,張述桐沒說。
老媽又說家里的第三個柜子里有你的羽絨服,別忘了翻出來,算了算了,我今晚回家吧,明天送你…
這種事永遠是聊不完的,張述桐看了眼時間,跟老媽說快放學了,先掛了,他扶著樓梯朝班里走去,沒必要回班,他只是對著走廊的窗戶望了一眼,發現校門口開始聚集起家長。
不少人在電動推拉門旁站著,似乎一聽到下課鈴,就會立即沖進教學樓把孩子接走。
放學、融化的雪水、一群鬧騰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
似乎可以想到接下來該有多吵了。
張述桐干脆去辦公室坐著,找了個一次性紙杯倒了些水,他剛抿了一小口,顧老板的規劃圖紙很快發過來了。
老媽真夠給力的。
可張述桐將文件下載、光是看了眼屏幕,太陽穴就開始發漲。
這種東西哪怕放在電腦上看都需要放大,別說手機的小屏上了,辦公室里有電腦,他想要不要借用一下,但圖紙這東西最好還是別往外漏,其實老媽發給他已經有點不合規矩了。
他便皺著眉頭瞇著眼,將手機移到臉前,感覺自己提前步入老年。
把圖紙放到最大,張述桐一點點挪動,先確認東西南北,然后把手機轉了個圈,從商業街找起。
雖然小島不大,可如今濃縮到手機屏幕上,光是定位到商業街就費了張述桐不少功夫。
下課鈴似乎響了,但他沒有關注,一邊等著老宋回來,一邊研究圖紙。
商業街商業街…
這東西太難找了。
他換了個思路,先找那座商場,又沿著商場劃動屏幕,這才看到一條符合條件的街道。
找到了。
這里今后的規劃也是商業街,和擴建后的商場打通,形成一個商業廣場。
張述桐接著往一旁找。
耳旁吵吵鬧鬧,有人進進出出,估計死黨們想不到自己在這坐著,其實他們已經發來了QQ,但張述桐沒空回復,還在研究圖紙,一旦退出他就要從頭找。
記得當初聽說的商業設施,有度假村、電影院、酒店…
他看了一遍,通通在郊外。
直到發現一個塔一樣的標志。
旅游景點嗎?
張述桐不記得從前有說過建這種東西。
顧父曾說要把島上打造成5a級景區,張述桐一直以為對方是想靠自然風光,結果是人造的?
但沒看出這里是什么。
好像是東邊,東邊就是山了。
他想了好一會,盯著屏幕,研究這里是位于山的哪個方位,正準備截屏下來,心想直接問問老媽好了。
耳邊卻突然傳來一道清冷的聲音:
“這里是青蛇廟。”: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