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3章 名單出爐

  :yingsx第533章名單出爐第533章名單出爐←→:

  國公府,林豐正看資料。

  科舉考試進行的時候,他專門去了一趟考場。只不過林豐是隱藏了身份的,不曾暴露身份,也沒有通知科考的負責人,所以沒有人知道林豐去過。

  參考的人多達三萬六千多人。

  這是林豐為之歡喜的。

  這是好事。

  參考的人越多,就意味著從中遴選出的人才概率越大。雖說參考的人多,不意味著質量好,然而可供選擇的人多了,總歸有更多的機會,選出一定的人才。

  林豐的打算,沒有吐露出來。實際上這一次秦國開科舉,在林豐看來,不一定非要選出頂尖的人才。

  最主要的任務,是選出中、底層人才,這是秦國的中流砥柱。如果選出大批縣一級的人才,皇帝安排下去,輪換地方上的各級縣令,把這些地方上的縣令換成皇帝的人。

  如此,就能加強朝廷對地方上的掌控,削弱世家的力量。

  在林豐翻看資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一名士兵急匆匆進入,單膝跪地,抱拳道:“國公,有荀子送回的試卷,請國公閱覽。”

  “呈上來。”

  林豐精神一振。

  可算有了。

  他一直在等評卷的結果,考試結束這么長的時間,甚至評卷也很有些時間,卻一直沒有任何的試卷送來。林豐擔心試卷的質量不好,否則不至于一直拖著。

  林豐接過試卷,當他看到試卷的名字時,眉頭驟然上揚,臉上浮現出一抹驚訝神色。

  陸廣!

  竟是陸廣的答卷。

  他直接想到晉國廬江陸廣,當年林豐去晉國時,遇到陸逸,和陸逸曾有聊天。陸逸提及他擅長武藝,陸逸的弟弟陸廣,文采飛揚,文韜武略,是極為厲害的智者。

  當時,林豐就上了心,曾讓黑冰臺調查過。陸廣算算年紀,也就二十開外的年紀,可謂是年少英才。

  只是不知道,這個陸廣和林豐腦中記憶的陸廣,是否是同一個人呢?

  萬一是,那就太好了。

  林豐翻開試卷,迅速瀏覽試卷中的內容。陸廣的回答,毫無挑剔之處。這時代的人,尤其大多數治理地方的官員,對于水災后的疫病防治,根本不怎么重視。

  陸廣的答案中,詳細涉及到,可謂心思縝密。至于干旱的治理,陸廣不僅讓深挖水井,還涉及到開溝挖渠,以及力爭從遠處河道引水。

  干旱在于賑災。

  這賑災當中,也是相當關鍵的。

  林豐越看越是贊許,陸廣的答案相當完美。甚至林豐看完后,他都有些懷疑,是否真是廬江郡陸廣所做。因為整篇文章很是老辣,答題近乎是滴水不漏。

  林豐心中存疑。

  秦國的情況,林豐很清楚,咸陽乃至于秦國之地,沒有一個叫做陸廣的名人。至少林豐沒有任何的印象,林豐暫時不怎么確定,只能先擱置陸廣的文章,不再去多考慮。

  他只需要等待就是。

  等一切敲定,再詢問陸廣的情況,到時候一試便知。在林豐擱下陸廣的試卷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卻是一道蒼老身影進入。

  林豐抬頭一看,贏九霄親自來了。

  這事讓人意外。

  林豐連忙起身,躬身道:“皇祖父,您怎么來了?”

  贏九霄神色迫切,道:“科舉已經結束,現在開始評卷。朕心中實在忍不住,很是好奇,就來看一看。”

  林豐擺手請贏九霄坐下,便道:“皇祖父來得正好,剛剛老師送來了名叫陸廣的士子試卷,很是精彩。您看一看,保證是皇祖父滿意。”

  贏九霄接過來,他看了一遍,也是眼中放光,贊許道:“不錯,不錯。陸廣這樣的人,有治理能力,而且思慮周全。我秦國,就需要這樣有才華的人。”

  “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實際上治理人才,也是一樣。”

  “科舉的確善莫大焉,為秦國找到更多的人才。”

  贏九霄臉上滿是贊許,說道:“林豐,這都是你的功勞。”

  林豐搖了搖頭,謙虛道:“皇祖父太抬舉我了,很多也不完美。而且,如今也才剛剛開始。”

  贏九霄說道:“雖說是開始,卻是崛起的良機。根基夯實了,才有未來。如今,就是夯實根基。”

  林豐和贏九霄說著話,只是兩人說話時,暫時沒有新的試卷送來。

  聊了一陣,贏九霄就徑直離開。

  林豐一個人坐在書房,又繼續等著。只可惜后續,只送來兩篇試卷。一個名叫左丘的人,一個名叫梁山的人。兩人的文章相比于陸廣,還是差了許多。

  評卷的工作,一直在持續,白天評卷晚上休息,用了足足四天多一點才結束。

  實在是評卷的工作量太大。

  評卷的人,只有四十余人,試卷卻是三萬六千余份。一個人平均下來,差不多得有一千份試卷。這樣的一個工作量,很多人都喊吃不消。

  章逸、王棠等人,都是上了些年紀的。他們一開始也是積極參與,可是時間長了,而且許多試卷又太差,都是開始打退堂鼓,只是都被林豐給摁了回去。

  林豐的觀點很簡單,留下章逸、王棠等六部尚書,才有公平性。

  最終,王棠、章逸等人一直堅持。

  當所有試卷評閱結束,送到林豐手中的試卷一共就十份,仍是以陸廣的答案最好。其余八個人的試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缺點,不夠優秀。

  一切評卷結束,荀子、章逸、韓千秋等一眾人熬不住,全都休息去了。

  這些人,太累了。

  按照章逸、王棠等人的說法,以后絕不再參加評卷。

  劉振負責接洽,他匯總完所有的情況,稟報道:“國公,所有的試卷評閱結束。綜合了各部尚書的意見,評選出來的結果有兩百三十五人入榜。”

  “根據章尚書等人的判斷,兩百多人的試卷中,大多數人的答案,都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不過,勉強算不錯。”

  “三萬六千六百余人,選出兩百三十多人,比例相當小。這些人,已經全部排名,從高到低排列清楚,具體的名單羅列清楚,請國公閱覽。”

  劉振遞上了名冊。

  這是兩百三十五人的名冊。

  陸廣高居榜首,緊跟著是梁山,然后是左丘,后面是兩百多人的名單,依次排列清楚。

  林豐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頷首道:“這一次科舉下來,能入選兩百多人,已經不錯。雖說,也是矮個子里面挑高個子,總歸選出這么多人來。兩百多人中,能放到地方上擔任縣令的人,大概有多少人?”

  劉振說道:“還真是巧了,這事情章尚書提議,也做了一個判斷。最終根據荀子、章尚書、王尚書等人的建議,根據試卷答題的內容來評斷,前三十的人,可以安排到地方上擔任縣令。”

  “他們的能力,足以擔任一縣之長。而且按照章尚書說,其實很多外放到地方上擔任縣令的,未必能有這些人的見識,所以,還是可以的。”

  “章尚書還說,別看答題不怎么樣。可實際上,能有這些見識,已然不簡單了。至于其余的人,章尚書說雖說有些才能,卻還是不足以擔任縣令。頂多擔任縣丞、縣尉,以及教諭等。”

  說到這里,劉振有些激動起來,道:“以往朝廷取得人才,都是靠地方官舉薦。問題是地方官員的舉薦,往往帶著主觀的意見和偏向,且首先考慮的是大家族子弟。”

  “這樣的一個安排,實際上,就是世家大族的人員,壟斷了上升的渠道,使得階層固化。”

  “科舉的出現,改變了局面。”

  “自此,寒門的士子有了機會。尤其不通過地方官的舉薦,少了裙帶關系,也就少了更多的利益關聯。”

  “對秦國來說,這就是機會。”

  “國公,卑職認為您主持的這一次科舉,必然是成功的。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后,明年、后年還可以繼續進行。每年都要這么推進,以便于能為國掄才。”

  劉振對林豐愈發的欽佩。

  從一開始籌備到現在,林豐為了科舉,投入了很多的精力。

  林豐笑道:“劉振,你也不要太認為如今的科舉好。實際上,咱們舉辦的科舉,還不夠完善。這一次在咸陽進行,只是一個試點。下一次,會稍稍改變。”

  “譬如下放到秦國的各州進行初選,從各州選拔出來的人才,再匯聚到咸陽來考核,這才能更好安排。不至于,數萬人一起堆積在一起。這樣的管控難度,是相當大的。”

  劉振皺眉道:“國公,下放權利考核,也就等于給了地方州牧更大的人才選拔權利。多了一個層級,就多了可操作的空間,卑職認為不妥當啊。”

  “你錯了。”

  林豐搖頭回答。

  劉振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問道:“國公是怎么考慮的呢?”

  林豐也不吝提點,耐著心思解釋道:“多出來的一個環節,并不是多了可操作的空間,而是進行分流,緩解咸陽方面的壓力。你看這一次,足足三萬六千多人參加科舉,規模太大,人數太多,不容易掌控。”

  “安排到各州進行,就是一次分流,使得各州都進行。”

  “一方面,各州大多數人,不需要千里迢迢來咸陽,他們自身的負擔小。另一方面,咸陽的人力物力消耗更小。”

  “涉及到地方上的州考核,也不是州牧刺史太守主管,是朝廷安排考核的人前往,具體來說,可能會是禮部的人到地方上去,專門負責科舉事情,地方上無條件配合。”

  “有了安排下去的人負責,你擔心什么呢?”

  “另外,評卷的壓力也小一些。你看這一次,連續幾天的評卷,把章尚書、王尚書他們弄得夠嗆。一個個的,都是疲憊不堪,全都休息去了。”

  林豐說道:“總之放權到了地方上,各方面都好。到時候云集在咸陽的,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泥沙俱下。”

  劉振眼前一亮,道:“國公英明。”

  林豐說道:“你忙前忙后也是辛苦了,去吧,好好休息一下。本公帶著名單,入宮去覲見陛下。”

  “喏!”

  劉振躬身退下。

  林豐拿著名單徑直往宮中去,他在大殿中,見到了贏九霄,躬身道:“皇祖父。”

  贏九霄臉上盡是笑容,道:“這一次科舉的情況怎么樣?”

  林豐先遞上這一次入選的名單,解釋道:“回稟皇祖父,這次科舉的選拔總體很不錯,堪稱圓滿完成了第一次科舉。按照老師、師兄以及章尚書等人的論斷,前三十名的人,都具備外放到地方上擔任縣令的資格。”

  “試想數十人去地方上擔任縣令,而且這些人,都是科舉選拔的,少了更多的裙帶利益關系。”

  “皇祖父把人外放到地方上去,能充實地方,也沒有過多的利益糾葛。”

  “這就是極好的調整。”

  “當然這些人擔任縣令后,大多數的人能不能過考核,那就另說。總之這第一次,把科舉的名聲打出去,那么未來我秦國開設科舉,一切就好辦了。”

  林豐說道:“總之有了第一次,接下來就會輕松很多。”

  贏九霄粗略翻看一遍,道:“林豐小子,你做得很好。我秦國的萬世基業,便自此奠定基礎。這里面涉及到的陸廣、梁山、左丘,三個人位列首位。到時候,朕要見一見這前三甲的人。”

  林豐主動道:“皇祖父,我認為進入榜單的兩百多人,您都可以見一見。”

  贏九霄說道:“你的意思是施恩?”

  林豐道:“皇祖父是一國之君,抽出時間見他們,這就是他們的機緣。而且這些人見到皇祖父,也可以仰慕到皇祖父的天恩。到時候皇祖父一番話,收所有人的心,有助于他們進一步鐵了心為秦國效力。”

  贏九霄想了想,問道:“你打算什么時候放榜?”

  林豐道:“初步考慮明天下午申時。”

  贏九霄道:“那就后天上午巳時,朕在宮中空曠寬闊的偏殿,專門接見這批入榜單的士人。這就定下規矩,朕給新科入榜的士人恩典,后世歷代秦國皇帝也要這樣。”

  林豐道:“皇祖父,其實還有一個緣由。”

  贏九霄說道:“什么緣由?”

  林豐說道:“皇祖父接見他們,等于他們就是天子門生。他們,都是為皇祖父效力的世子學子。”

  “妙,妙,妙啊!”

  贏九霄一臉贊許,說道:“你小子考慮事情,的確周全,這很好。”

  林豐道:“皇祖父謬贊。”

  贏九霄正色道:“林豐啊,放榜后很快會涉及到這些人的安排。這是第一次科舉,不管怎么運作,必然有諸多的紕漏,還有很多環節,還是不夠正規。”

  “為了效果,正如你所說,第一批招收的人很多,前三十都會安排去擔任縣令。可越到了最后,你越是要當心,切莫大意。原因很簡單,即便朕處置了贏洪、魯逸等人,依舊會有世家大族的人,可能會打主意的。”

  “這些人,并不會因為我處置了贏洪等人,他們就會懼怕。他們頂多,不會對付你。可是涉及到士人,世家大族未必沒有心思,可能會采取手段。總之,一切當心一些。”

  林豐道:“皇祖父提醒,我謹記在心。我會通知贏三,讓他也多注意些。如今局面下,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贏九霄道:“是這個意思。”

  林豐躬身道:“皇祖父,我這就去安排。”

  贏九霄擺了擺手,林豐便徑直離去。

  林豐回到國公府,又梳理了一下后續科舉的思路,也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上午,林豐把劉振喊來,他沉聲道:“科舉名單,我呈送陛下。對于名單上的人選,陛下沒有異議。你現在張貼告示,今天下午申時,在西城外放榜。明天上午巳時,陛下在宮中接見所有人。”

  “喏!”

  劉振立刻應下。

  到這里,科舉終于是要收尾了。

  林豐再度道:“你再去一趟黑冰臺,和贏三說一下,越是往后越不能松懈,要盯緊了。”

  “明白!”

  劉振再度應下。

  林豐擺了擺手,劉振就急匆匆去安排。←→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史上最狂姑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