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32章 脫穎而出

  第532章脫穎而出第532章脫穎而出←→::mayiwsk

  劉振帶著人,把全部試卷送回,先把案卷封存在評卷的區域,就匆匆來到林豐的書房,行禮道:“國公,三萬六千多士子的考卷,全部送到國公府,可以安排人閱卷。”

  林豐道:“去請老師和師兄,以及通知章逸、王棠、白正、徐義府等六部尚書和所有邀請的名士,開始閱卷。”

  這次的閱卷,規模很大。

  荀子因為年紀太大,精力不足,他這一次是負責總體的閱卷負責人,掛個頭銜。真正閱卷的人,是韓千秋、章逸、王棠、白正、徐義府、嚴都這些人。除了這些人外,則是白鹿書院的四十個名士。

  畢竟試卷太多了,單純少數人,不可能短時間評卷結束。

  這些人,品行上佳。

  都是可靠的人。

  至于林豐本身,他不曾參與閱卷,因為這是避嫌,林豐只需要負責總的閱卷就是。實際上如今的科舉,就是林豐一把抓,一切都是他掌控。

  不過評卷這里,把章逸、王棠、嚴都等六部尚書抓來,是為了彰顯公平性。

  章逸等人是不樂意的,評卷枯燥,也耗費時間。可是,架不住皇帝站在林豐的一邊,皇帝下令,章逸、王棠等人不樂意,事情也是順利敲定。

  劉振道:“卑職立刻去通知。”

  “等一下。”

  林豐伸手制止。

  劉振問道:“國公還有什么吩咐嗎?”

  林豐道:“遇到極佳的試卷,如果老師和六部尚書認可,送到我這里來。”

  “喏!”

  劉振再度回答。

  劉振出了書房,來到荀子、韓千秋、章逸、王棠以及其余所有大儒名士所在的區域。他走到荀子面前,恭敬道:“荀子,考生的試卷已經全部送來,可以去閱卷地閱卷了。”

  “那就走吧。”

  荀子點頭,緩緩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林豐改革招錄士人的辦法,以開科取士的方式進行,他是極為贊同的。天下士人,讀書很不容易。天下的讀書人太少,以至于民智未開。

  如果能大范圍的開科取士,會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讀書,這就是開啟民智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他和韓千秋一力推進書院的原因。書院大規模的傳道授業,才能使得更多人開啟智慧。

  為什么之前讀書的人少?

  第一,是讀書難,尤其讀書需要消耗大量的錢財,求學也不容易,一般人讀不起書。畢竟你讀書后,家中就少了一個勞動力,在農忙時節沒有人耕種,還得吃白飯。

  第二,讀書無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紳子弟,即便不怎么讀書,一樣能做官。

  因為舉孝廉這一制度,本就有利于世家子弟,他們有足夠的關系和人脈,到了年紀就可以舉孝廉,然后開始按照家族規劃的路線做官。

  一般的寒門或者是普通人,讀了書后,你即便有些學識,想出人頭地,也沒有機會舉孝廉。

  這就導致普通人,不愿意付出代價去讀書,還不如學一門手藝。

  如今,卻不一樣。

  科舉的出現,導致寒門或者普通人讀了書,就有了魚躍龍門的機會。即便這個機會很小,總歸比原來舉孝廉的制度更好,會有很多人去試一試。

  一旦成了,就是徹底改變命運。

  科舉的出現,相對公平。

  這是荀子為之贊許的。

  荀子帶著韓千秋、章逸、王棠等一眾人,來到堆積試卷的地點。一眾人各自落座,陷入了海量的案卷之中。荀子不需要親自批閱試卷,只需要總攬全局就是。

  在荀子吩咐開始后,韓千秋、章逸、徐義府、嚴都、王棠、白正都開始閱卷了。

  四十個名士,也埋頭閱卷。

  嘩啦啦的閱卷聲,不絕于耳。

  翻卷聲音此起彼伏。

  所有名士,都在忙碌著。

  徐義府作為國子祭酒,閱卷是極有資格的。他參加閱卷,翻看的速度很快,連續翻看數十張試卷,卻沒有任何的出彩地方。他有些疲憊,伸了個懶腰,嘆息道:“這些試卷,太差勁,良莠不齊,或者說絕大多數都是浪費筆墨。”

  “我看到的這張試卷,三道題竟然不足三百字。”

  “一題一百字左右,都說教化百姓,都是說祈求上蒼。只知道喊口號,只知道求蒼天庇佑,自己全然什么都不做。而且連字都寫不好,都有大批的錯字。”

  “十個字里面,就有兩三個錯字,還有寫不出來的。”

  “唉,這評卷太難了。”

  涉及到考試的三道題目,林豐給了大體的答案。雖說題目寬泛,可答案也有,并非是教化,是涉及到更詳細地治理水患、干旱,以及治理地方的措施。

  這一答案,也是荀子、章逸、韓千秋、王棠等人都認同的,是最多人認同的答案。

  如此一來,試卷的評閱就不至于太過主觀,相對比較客觀。

  “徐祭酒,你看到的情況,只有三百字左右,那是小事一樁。我這里的,才是開了眼界。試卷上的字,我都認識。可是答題的內容,我看不懂,都是答非所問,而且以古圣人書中的話語來回答,什么禮儀邦之本,德行人之本。”

  “唉,我真是頭疼。”

  “早知道是這般,我不愿意來,這玩意兒真是折磨人。”

  嚴都搖了搖頭。

  他有些苦笑,這閱卷的活兒,當時嚴都這個兵部尚書得了吩咐,還覺得好玩兒,所以來了。如今真正看到,真是覺得頭疼,因為試卷中大多數都是不入眼。

  好文章簡直是極少。

  看一篇好文章,能讓人心情舒暢,甚至在嚴都看來,一篇好文章可以佐酒。然而看一篇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那真是讓人焦頭爛額。

  連續看下來,心情煩躁。

  “嚴尚書,我認同你的意見。”

  王棠也開口了,他撓了撓頭,一臉的愁容,舉起手中的試卷,說道:“今年的科舉,老夫來評卷也就罷了。這玩意兒,待到明年,即便是陛下親自下令,老夫也堅決不會來參加。”

  “這實在頭疼,看得窩心,看得難受。”

  “這一張試卷更是離譜,說什么天災水患,是上蒼示警,要修德政。是讓你治理水患、干旱,不是讓你搞什么鬼神之說。近四萬參考的士子,大多數都濫竽充數,文章狗屁不通。”

  “讓他們談治理地方,張口就來,全然不顧邏輯。”

  “老夫先前還看到一篇最離譜的答案,說既然發生干旱,就澆水解決。我的老娘啊,都已經干旱了,哪來水澆灌?唉,真是不長腦殼。但凡說一句,打井取水也好一些。”

  這些人都相互認識的。

  一個個說著話,看著試卷。這些人的聊天,也在枯燥的評卷中,緩解了一些勞累。

  畢竟評閱試卷還多得很,一直埋頭苦干,誰都撐不住。嘩嘩的翻看試卷聲音,以及相互三三兩兩的打趣談笑聲,回蕩在大廳中。

  荀子枯坐著,眼眸微瞇,神色平靜,只是他布滿褶子的眉頭卻是微蹙。

  從評閱試卷到現在,差不多有兩刻鐘的時間。每個人的手中,都批改了不少的試卷,少說每個人都是十來份,快的還不止。四十余人批卷,至少評閱了四百余份試卷。

  可是,沒有一個人舉薦好文章,沒有一個人直接來請示。

  這意味著試卷很普通。

  荀子坐在這里做什么呢?

  其一是擔任主評卷官,負責所有試卷的評斷,也負責解決爭議。當一份試卷,有不同意見的時候。荀子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其二,遴選最優秀的試卷,直接送給林豐,讓林豐率先知道,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于向皇帝稟報。有了優秀的試卷,各評卷的士人直接遞給荀子,請荀子決定是否立刻送給林豐。

  都這么長的時間,卻是連一份試卷都沒有。

  荀子倒也是耐性十足,靜靜的等待著,聽著眾人的議論。雖說有些不滿意試卷的質量,但聽著這些士人的話語,臉上卻是多了一抹笑容。

  這是難得聚在一起。

  這么多人在,議論著,說著話,也是樂趣。

  “好,好,好!”

  忽然間,洪亮的聲音傳來。

  徐義府蹭的站起身,臉上神情激動,高聲道:“老夫閱卷快二十份,終于遇到一份好試卷。試卷上的答案,可謂字字珠璣,極為精妙。每一題的答案,都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甚至解決的步驟和過程,極為詳細。此卷當呈送國公閱覽,然后轉送到陛下的手中。”

  周圍的人,齊刷刷看過來。

  許多人擱下手中的毛筆,迅速過來看。一看不打緊,一個個全都是開口稱贊。

  所有人臉上,都露出欽佩神情。

  這是好文章。

  鞭辟入里,切中了要害。

  徐義府見一個個都贊同,臉上露出笑容,說道:“諸位都贊同,看樣子送到國公面前的第一份試卷,在老夫這里出現了。荀公,請你閱覽。”

  他遞到荀子的面前。

  荀子接過來,低著頭仔細瀏覽。當他看到后續的內容,臉上也是露出笑容。

  “妙,妙哉!”

  荀子看了名字的地方。

  “陸廣,這個人很不錯。”

  荀子道:“第一份送給林豐的文章,你們可有意見?”

  “沒有,我贊同。”

  王棠開口同意。

  白正道:“我也看了陸廣的答案,的確精妙。就說治水患一事,他提及水患發生,先救人賑濟,再疏通積水,最后清理防止疫病,每一步都有詳細的操作,以及官府如何安排調度。”

  “從他的內容看,他治理地方的經驗,極為豐富。甚至涉及到救人賑濟的策略時,提及防止有人從中貪墨賑濟糧食,把每一步細節都闡述很清楚。”

  “最后一步,更是關鍵,防止疫病發生。正常情況下,有些經驗和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大水災過后,容易有大疫病發生。所以這一步,更是關鍵。”

  “總之,陸廣這個人的答卷,我是贊同的。依我看,這人恐怕有三四十歲的年紀。”

  白正笑道:“我估計陸廣是不得志,或者是其余各國的人,所以來咸陽參加科舉。”

  徐義府笑道:“我倒是認為,陸廣年紀比較年輕。因為陸廣的言辭中,頗為犀利,很有一股沖勁兒。這樣的人,應該不是三四十歲被磨平了棱角的人。”

  其余人紛紛說話,都猜測陸廣的年齡。

  所有人,內心都是好奇。

  這到底是多少歲?

  荀子聽著在場的人議論,也輕笑起來,捋著頜下的胡須,笑道:“陸廣是什么年紀,后續自會知道。”

  “來人。”

  荀子吩咐了下去。

  一名侍從進入,躬身行禮。

  這是林豐專門安排的士兵,負責傳送試卷。一旦有極佳的試卷,便安排人先送回。

  荀子把試卷遞過去,吩咐道:“立刻送給國公。”

  “喏!”

  士兵小心翼翼接過來,便迅速離開。

  一眾人討論一會兒關于陸廣的事兒,又陷入了枯燥的閱卷中。: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史上最狂姑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