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9章 顯赫的祖上

  不過他爺爺把他們這支的長孫從泥潭里拉出來,也是為三房考慮了。

  宋煊他大哥過繼出去,有了更好的前途。

  將來興許能吃上二伯父剩余的福澤。

  畢竟宋煊他爹和二哥全都是賭狗。

  這支子在他家老爺子看來徹底沒救了。

  剩下他這個小老三,從小又不是個聽從安排的性子,便更沒有人在意,落在泥坑里也無所謂。

  以至于宋煊小小年紀,就出來獨立門戶,任其在外獨自打拼。

  “十二郎家中竟然是這般情況,他們都是有眼無珠,不曉得你的厲害,待到你一鳴驚人之時,他們便全都會攀附上來的。”

  張亢連忙把話題給拉了回來。

  “俺是懶得在他們面前表現,一個個的腦子都不正常,還想攀附俺,且等著瞧吧。”

  宋煊回想起自家老爹這一支子的人。

  還有其余堂兄弟,可能是與自己想法不同,顯得格格不入。

  在宋煊吐槽自家人的時候,一向豪邁的張亢倒是沒有附和。

  無論如何人家都是一家人。

  興許待到宋十二年長一些后,便不會這么想了。

  “張推官家里關系,比俺們強上許多了吧。”

  一說到這里,張亢臉上也帶著笑意:

  “我大哥比我先中進士為官,且位置在我之上,我們兄弟倆都中了進士當官,也算是光耀門楣了。”

  張亢又飲了口酒:“不過我爹早年間也淪落成了衙役,我們兄弟倆靠著爺爺留下的書籍啟蒙。”

  “喔,一門兩進士。”宋煊高看張亢一眼:

  “你們兄弟倆可當真是光耀門楣了,令父在鄉里族中那也是腰桿子梆硬啊!”

  大宋從上到下都在推讀書人地位高,鼓勵人讀書,可想而知這條賽道有多卷。

  在嘉佑二年榜單之前,二、三年時間才能考上一百多人。

  因為這個時候三年一考的規矩還沒有定出來呢,一二三年內開科舉的例子全都有。

  一門兩進士。

  張亢前幾年因為自己考上,有了這個說辭后,也曾十分的興奮。

  奈何為官后的道路,可不比科舉考試要簡單。

  沒有根基,也沒有貴人提攜,全都得外放去熬資歷。

  像晏殊那種年紀輕輕就穿上紫袍之人,簡直是世間少有。

  這些考中進士的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

  他們這一輩子能穿上緋服就算是官運亨通了。

  (元豐改制前,紫袍為三品往上,緋服為五品往上,綠色為七品以上,九品以上為青色)

  縱然是張亢后期由文轉武,名聲于西北崛起,可他一輩子都是仕途坎坷,又得罪了不少人,諸如夏竦之流,至死他也沒有顯達。

  反倒是他那個一直當文官的哥哥張奎到晚年終于穿上紫袍,死后又有韓琦給他寫墓志銘,后人才知道他們兄弟倆的父親叫什么名字。

  張亢由文轉武一輩子追求并且為之努力的事,一個也沒有實現。

  不過宋煊說的在理,張亢的老父親在鄉里可是豪橫的很,受人尊敬。

  如今不是大唐那種世家把控科舉考試,以至于落第秀才黃巢考了三次都沒上,狠下心來殺進長安城,直接來了個天街踏盡公卿骨。

  什么高高在上的世家,那真是一群群當豬殺的。

  如今在大宋一家之中有考上一個進士的,便足以在族譜單開一頁。

  更不用說像張家一門兩進士的。

  在族譜上更得大書特書一般,將來墓志銘都得是大宋高官來寫才行。

  “嘿嘿嘿。”

  饒是性格豪邁的張亢,面對宋煊夸耀他父親的話,臉上也是止不住的得色。

  “十二郎今后也能光耀門楣。”

  宋煊靠在竹椅上,聽著船只破開流水的聲音,悠悠的道:

  “俺聽人言,母弱出商賈,父強做士郎,名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張亢停下喝酒的動作,當即愣愣的看向宋煊。

  他可以發誓!

  這四句話,長這么大都沒有聽說過。

  有了宋煊先前隨口一說便是千古名句的例子在先,張亢可以肯定這定然是宋煊假借他人之口說出來的。

  這種事實在是過于直白。

  宋煊自己個便是母弱,年紀輕輕經營個涼漿鋪子養活他自己,而大宋的恩蔭制度自是能應對上。

  “十二郎有如此見識,當真是讓人欽佩啊。”

  張亢的話讓宋煊愣了一下,他本以為這句話是很常見的,流傳怎么也得幾百上千年了。

  可這四句總結還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寫在水滸傳當中的。

  “其實我也跟你一樣,家里沒什么助力,我爺爺那輩好歹是個縣令。”

  張亢哼笑一聲:“我平日里可都是對外宣稱自己是張全義的七世孫,可我發現對于我在官場上并沒有什么助力。”

  七世孫?

  宋煊掰著自己的手指算數,就算古人生孩子早,可那不得找補到大唐時期去!

  這也忒八竿子打不著了。

  而且大唐世家都被黃巢、朱溫等絞殺的差不多了,哪還有什么血脈?

  不過宋煊一想也正常,孫權祖上是孫武,李世民祖上是老子,太多太多,都是古人常規操作。

  “敢問張全義是誰?”宋煊瞥了張亢一眼,認真的詢問:

  “俺在鄉下讀的書不多,真的沒有聽說過此人。”

  “張全義是我老鄉,世代務農,當個小吏,因屢次受辱,便去追隨黃巢,攻入長安,當上了大齊的吏部尚書。”

  “喔。”宋煊對于黃巢起義具體細節并不是那么的了解:

  “你祖上這位還挺厲害。”

  張亢并沒有反駁,而是繼續訴說:

  “待到黃巢失敗后,他便投靠了諸葛爽,待到諸葛死后,又另立門戶,依附李克用,割據洛陽,隨后與人決裂,投奔朱溫,又被天子封王。

  在后梁進魏王,家中妻女全都被朱溫所強女干,關鍵是他女兒嫁給了朱溫的兒子,因他曾經靠吃木屑度日,被朱溫所救,便制止兒子報仇殺死朱溫。

  在后梁皇帝自相殘殺當中,他又投奔后唐。

  后因為卷入李嗣源的兵變,憂懼而死,享年七十五歲,追贈太師,謚號忠肅。”

  因為要冒充張全義的七世孫,所以對于他的事跡早就熟記于心,縱然是許多細節他都進行了考證。

  “喔。”

  宋煊聽了之后,對于能在唐末活下來,且能左轉騰挪間保全性命之人,還是相當佩服的。

  尤其是面對朱溫一家子,神經病太多了,堪比北齊高家。

  張全義這都保存家族活下來,當真是不一般!

  “他們家還有后人在呢吧?”

飛翔鳥中文    大宋悍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