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794、應變第五

  正文正文←→:最新網址:badaoge

  武侯問曰:“車堅馬良,將勇兵強,卒遇敵人,亂而失行,則如之何?”

  吳起對曰:“凡戰之法,晝以旌旗幡麾為節,夜以金鼓笳笛為節。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則進,金之則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從令者誅。三軍服威,士卒用命,則戰無強敵,攻無堅陳矣。”

  武侯問曰:“若敵眾我寡,為之奈何?”

  起對曰:“避之于易,邀之于厄。故曰,以一擊十,莫善于厄;以十擊百,莫善于險;以千擊萬,莫善于阻。今有少卒卒起,擊金鳴鼓于厄路,雖有大眾,莫不驚動。故曰,用眾者務易,用少者務隘。”

  武侯問曰:“有師甚眾,既武且勇;背大險阻,右山左水;深溝高壘,守以強弩;退如山移,進如風雨,糧食又多。難與長守,則如之何?”

  起對曰:“大哉問乎!此非車騎之力,圣人之謀也。能備千乘萬騎,兼之徒步,分為五軍,各軍一衢。夫五軍五衢,敵人必惑,莫之所加。敵人若堅守以固其兵,急行間諜以觀其慮。彼聽吾說,解之而去。不聽吾說,斬使焚書,分為五戰。戰勝勿追,不勝疾歸。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結其前,一絕其后。兩軍銜枚,或左或右,而襲其處。五軍交至,必有其利。此擊強之道也。”

  武侯問曰:“敵近而薄我,欲去無路,我眾甚懼,為之奈何?”

  起對曰:“為此之術,若我眾彼寡,各分而乘之。彼眾我寡,以方從之。從之無息,雖眾可服。”

  武侯問曰:“若遇敵于溪谷之間,傍多險阻,彼眾我寡,為之奈何?”

  起對曰:“遇諸丘陵、林谷、深山、大澤,疾行亟去,勿得從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進弓與弩,且射且虜。審察其政,亂則擊之勿疑。”

  武侯問曰:“左右高山,地甚狹迫,卒遇敵人,擊之不敢,去之不得,為之奈何?”

  起對曰:“此謂俗戰,雖眾不用。募吾材士與敵相當,輕足利兵以為前行,分車列騎隱于四旁,相去數里,無見其兵,敵必堅陳,進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營之,敵人必懼。車騎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戰之法也。”

  武侯問曰:“吾與敵相遇,大水之澤,傾輪沒轅,水薄車騎,舟楫不設,進退不得,為之奈何?”

  起對曰:“此謂水戰,無用車騎,且留其傍。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廣狹,盡其淺深,乃可為奇以勝之。敵若絕水,半渡而薄之。”

  武侯問曰:“天久連雨,馬陷車止,四面受敵,三軍驚駭,為之奈何?”

  起對曰:“凡用車者,陰濕則停,陽燥則起;貴高賤下,馳其強車;若進若止,必從其道。敵人若起,必逐其跡。”

  武侯問曰:“暴寇卒來,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則如之何?”

  起對曰:“暴寇之來,必慮其強,善守勿應。彼將暮去,其裝必重,其心必恐,還退務速,必有不屬。追而擊之,其兵可覆。”

  吳子曰:“凡攻敵圍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宮。御其祿秩,收其器物。軍之所至,無刊其木、民其屋、取其粟、殺其六畜、燔其積聚,示民無殘心。其有請降,許而安之。”

  魏武侯問道:“我軍戰車堅固戰馬優良,將領勇敢士卒堅強,如果突然遭遇敵人,隊伍混亂不成行列,那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道:“通常打仗的方法,白天用旌旗幡麾指揮,夜間用金鼓笳笛指揮。指揮向左部隊就向左,指揮向右部隊就向右。擊鼓部隊就前進,鳴金部隊就停止。第一次吹笳笛部隊就成行列,第二次吹笳笛部隊就集合,不聽從命令就要懲罰。三軍聽從指揮,士卒執行命令,這樣就沒有打不敗的強大敵人,沒有攻不破的堅固陣勢。”

  魏武侯問道:“如果遇到敵眾我寡的情況,那該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在平坦的地形避開敵人,在險要的地形截擊敵人。所以說,以一擊十,最好是利用狹隘的地形;以十擊百,最好是利用險峻的地形;以千擊萬,最好是利用險阻的地形。馬止派少數士卒突然出現,在狹險的地形上鳴金擊鼓,即使敵人眾多,也無不驚駭騷動。所以說,使用眾多的兵力,務求地形平坦,使用部分兵力,務求地形險要。”

  魏武侯問道:“敵軍兵力眾多,訓練有素,作戰勇敢,背靠高大險阻的地形,右依山,左臨水,挖有很深的溝壕,筑有很高的壁壘,防守有強大的弩兵,后退穩如山移,前進疾如風雨,糧食儲備又充足。很難與它長期相持,該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這個問題真大呀!這不能單憑車騎的力量,而是要靠圣賢之人的謀略。如果能夠配備戰車千輛、騎兵萬人,加上相應的步兵,編為五支軍隊,每軍各為一路。五支軍隊分成五路進發,敵人必然疑惑,應迅速派出使者,試探它的企圖。如果它聽從我方勸說,我就撤兵退回。如若不聽從我方勸說,必會殺我使者,燒掉我送去的書信,那么五軍就分五路與敵交戰。打勝了不要追擊,不勝就迅速撤回。像這樣佯裝敗陣,要行動慎重迅速反擊敵人,一支軍隊從正面牽連它,一支軍隊截斷它的后路。兩支軍隊隱蔽前輩,或者從左側或者從右側,襲擊它的薄弱環節。五支軍隊全部到達,必須形成強有力的態勢。這就是攻擊強敵的戰法。”

  魏武侯問道:“敵軍臨近脅迫我,想撤退沒有后路,部隊甚為畏懼,這有什么辦法呢?”

  吳起回答說:“對付這種情況的戰法,如果我眾敵寡,就分兵幾路合擊它。如敵眾我寡,就集中兵力攻擊它。不斷地襲擾它,敵軍雖眾也能被制服。”

  魏武侯問道:“如果與敵軍遭遇在溪澗峽谷之間,兩傍地形險峻,而且敵眾我寡,應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遇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澤等不利地形,必須急速通過,不能從容不迫。如果在高山深谷之間,突然與敵遭遇,必須首先擊鼓吶喊,乘勢攻擊敵軍,指揮弓、弩手向前推進,一面射箭一面俘虜敵人。觀察敵軍指揮行動,如果混亂驚恐,就立刻攻擊,不要遲疑。”

  魏武侯問道:“左右都是高山,地形十分狹窄,與敵突然遭遇,進攻不敢,撤退又不行,這該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這叫做谷戰,兵力雖多也用不上。我應挑選精銳士卒與敵對陣,以輕捷善走、使用鋒利兵器的士卒為前隊,把車分騎兵分別蔭蔽在四周,彼此相距數里,不能暴露自己的兵力,敵軍必然固守陣勢,不敢進也不敢退。我便突然亮出排列整齊的旌旗,整隊走出山外安營,敵軍必然懼怕。爾后派車兵騎兵向敵挑戰,不讓它得到休息。這就是谷戰的戰法。”

  魏武侯問道:“我軍在大的湖沼地帶與敵遭遇,車輪傾陷,車轅淹沒,大水逼近車兵騎兵,沒有準備船只,進退兩難,這該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這叫做水戰,不要使用車兵騎兵,暫時把它們留在湖沼的傍邊。登上高處四面了望,必定掌握水情。確知水域的寬窄,查清水的深淺,就可以出奇制勝。敵軍如果渡水,就乘它渡過一半時再靠近攻擊它。”

  魏武侯問道:“天氣長期不斷下雨,車馬被陷不能行動,四面受敵威脅,三軍驚慌恐懼,這該怎么辦呢?”

  吳起回答說:“通常使用戰車作戰,陰雨泥濘就停下來,天晴地干就行動;選擇高地避開洼地,讓強固的戰車馳行;或者前進或者停止,必須順著道路走。敵軍戰車如果行動,必須追蹤它的車轍馬跡。”

  魏武侯問道:“兇暴的敵寇突然來襲擊,掠奪我的田野,搶劫我的牛羊,那該如何對付呢?”

  吳起回答說:“兇暴的敵寇來襲,必須想到它的來勢兇猛,要好好地堅守不與應戰。敵人將在天黑撤走,它的裝載必然沉重,軍心必然恐懼,只想盡快撤走,隊伍必定互不統屬。這個時候追擊它,敵軍便可覆滅。”

  吳起說:“通常攻敵圍城的原則,就是城邑攻破后,部隊分別進駐敵人有宮、府。控制他們有俸祿爵秩的官吏、貴族,沒收他們的器皿和財物。軍隊所到之處,不準砍伐樹木、拆毀房屋、搶奪糧食、宰殺牲畜、焚燒儲存的財物,向民眾表示沒有殘害之心。他們請求投降的,要予以準許并且安撫他們。”

  請:m.badaoge←→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