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97、天龍八部

  《人生流浪》正文←→

  “悟靜!老衲知道你就是‘蜀東六雄’之首的‘飛天神龍’。你一定想為天下武林的報仇雪恨。所以老衲要將這少林四大金剛、八大神奇、十九路強勇和八百羅漢全全交于你,你可以帶領這幫僧眾,去完成你的誓愿。”

  “多謝老方丈成全。能為天下武林鏟除江湖邪惡,悟靜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

  “善哉(宰)!好好地宰掉這些江湖邪惡,必得大善!老衲知道你的為人處事,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宏圖大業,為天下武林除暴安良,懲辦此次武林浩劫的元兇。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也能修真見性,出道入佛。”

  “既是如此,那老方丈何日準許悟靜帶領僧眾去尋殺元兇?”

  “阿彌陀佛!悟靜!你現在休要多想這事,如今重要的是你要入我少林,面壁修禪。不然,老衲怎會選你做我的傳人?”

  “面壁修禪?那究竟要多久?”

  “這就要看你的修行造化。多則幾年,快則幾日幾時幾刻。不過老衲不會讓你整日苦悶在面壁修禪之中,你還要適時帶領僧眾去練武強身,以圖共同對敵!”

  “悟靜明白!一切但聽老方丈按排。”

  “善哉(載)!直到有一天,你悟出靈光,修成正果,將靜坐禪修看作是人生的一大樂趣,你就可以出道成佛,去完成你的宿愿。”

  “但不知我如何才能悟出靈光,修成正果?”

  “聽老衲說法則可!”

  “所說何法?”

  “佛法!”

  “佛法無邊,猶若苦海,悟靜難耐,不如回頭是岸。”

  “阿彌陀佛!欲做我佛三寶弟子,必須傳法受戒。不論佛法、佛理以及佛義,都要一一通曉。否則,佛門難入。”

  “悟靜無法,只當聽法。”

  “法本無法,無法即有法。我本無我,無我即有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我為有我,以無限為有限,以無為而無所不為,是為佛法和武術之最高境界。”

  “如何才能無法無我?”

  “佛法,大公無私,看輕自我,舍己為人,不使他人生煩惱。佛法要求學佛求法之人‘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要善修忍辱。世間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無非為了我,其人常常見利忘義、損人利己。要學佛法,便要認識佛法,修持佛法,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臥都在佛法之中。認識佛法的人,須把‘自我’打破,才能算是真正認識佛法,從而達到至高無上(尚)的無法無天之境界。要達到無法無我,你聽我說一偈,便可知曉。偈曰:‘凡事都看好,脾氣便化了,只要心平靜,忍得就是寶。常找他人非,自己尋煩惱,佛法大無量,怨孽無從我’。”

  “聽方丈之言,悟靜茅塞頓開。”

  “善載(齋)!要達到無法無天無我之境,不但要先從認識佛法開始,同時還要親身了解、體會佛法、佛理、佛義和修煉功法以及剃度、受戒、佛禮佛事等各方面的知識情況。”

  “方丈!悟靜認為,佛理、佛義蘊于佛法之中,所以知法則可知理知義;至于修煉功法,無非就是面壁修禪、四禪八定、五眼六通、藏密功法、觀音咒和超自然神功——神通等,其中很多修煉方法,你我都已談論而過,就不必再細談了吧!”

  “阿彌陀佛!悟靜此言差矣!知無不言,言無不凈。佛法是佛法,佛理是佛理,佛義是佛義,汝若入我佛門,必須逐一而過,豈能一知半解?說我佛教理法,博大精深,浩若煙海,如若不深刻領悟佛祖、佛、菩薩、鬼、靈魂、三魂七魄、蕓蕓眾生、大千世界、十八層梵天、西方極樂世界和劫數、地獄、六道輪回、因果報應、托(脫)胎轉世等佛理,以及人生真諦、四大皆空、普渡眾生等佛義,你如何能在佛法之海洋中獨自遨游?想必,不熟知這些,則是佛門不入,佛法難通,更無望達到無法無天無我之最高境界。”

  “方丈所言即是!悟靜敢問,何謂佛祖?”

  “何謂佛祖!釋迦牟尼便是。”

  “何謂佛?”

  “佛即佛!”

  “何謂佛即佛?”

  “佛即我,我即佛。佛是人,人是神。人人是佛,佛是人人。”

  “何謂菩薩?”

  “菩薩,就是有覺有情。”

  “何謂有覺有情?”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垂’之譯音,簡稱菩薩。菩提是覺,薩垂是情,此即有覺有情。”

  “有覺有情,其指人乎?”

  “有覺有情,非僅指人,其指所有具有情愛與情性的生靈。”

  “如此說來,菩薩是有覺有情之生靈,那為何都將樂善好施及扶貧濟困之人稱為‘菩薩心腸’?”

  “此乃民間通俗說法。菩薩是有覺有情的,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之苦。”

  “菩薩本義,指一切生靈。那廟堂之中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算不算菩薩?”

  “阿彌陀佛!它們既是泥塑木雕,何來覺情?何謂生靈?何謂菩薩?”

  “方丈所言即是!一些信佛迷信之人,實在是曲解了菩薩的真正含義。”

  “菩薩之本義,絕異于民間觀念。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后,發誓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之人。所以,一切妖魔鬼怪、土地蛇神絕對不能稱之為菩薩。”

  “既是如此,何謂鬼?何謂神?何謂靈魂?”

  “在民間信仰之中,靈魂與鬼乃是一個糾纏不清分割不開的大問題。佛教認為,鬼是六道眾生之一,正像人類是六道眾生之一一樣。在民間,對于靈魂存在的相信根深蒂固,認為人死之后的靈魂就是鬼。其實,作為人,固然有生有死;作為鬼,同樣有生有死。只不過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但是,按‘六道輪回’之說,人死之后不一定就生為鬼。至于靈魂,民間傳說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間用靈魂作為橋梁,生是靈魂的投胎、死是靈魂離開了肉體。而魄則是隨生而生,隨著肉體消亡而消亡。所以有‘三魂七魄’之說。

  但是,佛教并不承認這一套的靈魂觀念。因為佛教主張‘因緣生法’‘自性本空’,不論物質還是精神,都是因緣生法。以‘生死無常’之觀來看,一切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物質如此,精神也是如此。一切因緣聚合而生,因緣分散即滅,大至一個星球、一個天體、乃至整個宇宙;小至一莖小草,一粒微塵,一顆原子,無一不是假借內因與外緣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與緣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故此,佛教認為,從根本上看,一切空無一物,也即‘自性本空’。”

  “方丈!如此說來,佛教根本不承認鬼魂神魄的存在。”

  “善哉!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唯有崇拜佛、法、僧三寶,絕不崇拜鬼神。但是,正信的佛教并不否認鬼神的存在,因為鬼神也是六道輪回的兩大流類。汝可記清否?”

  “悟靜知錯,已銘記于心。”

  “善載!汝當好好記載于心。佛教的神,常是在天與鬼之間,大福之鬼便是神,天的扈從也是神。鬼有多財鬼、少財鬼、餓鬼、淘汰鬼、多財大福鬼,其雖在鬼道,也享天福。民間一般所崇拜的神多半就是大福之鬼。神有天神、空神、地神,或者分為天神、畜神、鬼神。民間一般所崇拜的牛鬼蛇神、草木精靈、山川土地等神是地神、畜神和鬼神。

  在佛教經典中通常提到的是天龍八部鬼神,那就是:天神、龍神、夜叉神、乾闥神、阿修羅神、迦樓羅神、緊那羅神、摩侯羅迦神。這八部鬼神,有善神,也有惡神。萬象神功,至少包括這所有的鬼神魔怪!

  天龍八部,乃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云:‘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

  “老方丈!何謂天神?”

  “天眾是也。”

  “何謂龍神?”

  “龍眾是也。”

  “老方丈!何謂夜叉神?”

飛翔鳥中文    人生流浪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