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六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

  這楚國文化自成一派,絢麗多彩,若要將其視作蠻夷,那顯然是有些牽強的。

  但也不得不承認,在許多方面,楚國還是遠不如中原各諸侯國。

  比如說,楚國的統治階級是極其缺乏戰略眼光的。

  在秦、齊、楚三國之中,楚國的戰略眼光也是最差的。

  經常干一些糊涂事。

  只因這楚國是家大業大,哪怕連出三五個昏君都不打緊,只要來一個明君,馬上就能夠起死回生。

  也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而魏國就剛好相反,魏國出三個明君,來一個昏君,之前的努力就都將付諸東流。

  這都是地理決定的。

  楚國地大物博,不太需要依靠外來的資源,就能夠過得很好,而不像中原各國,彼此之間需要交易。

  這又導致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略貿易,楚國的眼光是遠不如中原各國。

  楚國擁有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卻不知如何去運用。

  而齊國在這方面是要領先楚國太多太多。

  這差距真的就如同鄭國與秦國的軍事力量的差距。

  就不在一個次元上。

  臨淄。

  鄒府。

  “相邦,如今鄭國的存糧,已經被我們換盡了,這布匹計劃該怎么辦?”

  田嬰向鄒忌詢問道。

  鄒忌撫須笑道:“繼續低價出售,從鄭國換一些牙粉牙刷回來。”

  田嬰道:“如今再出售,可就不劃算了。”

  之前的低價布,齊國并不虧,還是賺得,但是援助計劃已經到了尾聲,再換的話,可就不劃算了。

  鄒忌笑道:“劃算!劃算!只要咱們再堅持一年,得到的回報,將數之不盡。”

  田嬰問道:“此話怎講?”

  鄒忌呵呵道:“如今那宋國商人已經購買了我們大量的布匹,只要布匹維持在一個低價上面,他們是有多少就賠多少,最終也只能與我們媾和。

  如此我們便可繼續掌控宋國。

  這還只是其一,其二,如魏國、趙國都在上回的戰爭中,損失慘重,他們現在都急需恢復農業,且都是以糧食為主,如果布價還非常低的話,他們就更加不會種麻,而是全部改種糧食,等到我們將宋國的布商打垮之后,這布價訂多高,就全都是我們說了算。”

  “原來如此,相邦果然是深謀遠慮!”田嬰點點頭,旋即又擔憂道:“但是咱們的布匹也是有限的。”

  鄒忌道:“那咱們就節省一點用,此外,這么低的布價,那些貴族也不可能出售家里存有的布匹,咱們何不想辦法將他們布匹借來用一用。”

  田嬰點點頭,道:“我去與他們說吧,如果成功的話,咱們未來可以賺更多的錢,相信他們會答應的。”

  鄒忌道:“那就有勞靖郭君了。”

  田嬰笑道:“如今可沒有什么事,比報復宋國更令人開心的。”

  齊人如今可真是恨極了宋人。

  那一刀背刺,令齊國上下極為震怒。

  當田嬰與齊國貴族商談借布一事,那些齊國貴族們紛紛支持,報復是其中之一,關鍵還是齊人有這個傳統。

  他們也知道,如今這形勢,只要將宋國干垮,中原的市場全都是他們的。

  這錢很快就會回來的。

  齊相鄒忌也并沒有估計錯,如今在魏國國內已經在開始減少麻種植,這布價下跌,相對而言,糧價等于是上漲。

  對于魏國貴族而言,這么低的布價,種麻是非常不劃算的,再加上如今各國都缺糧食,哪怕是從經濟層面考慮,種糧食顯然更加劃算一些。

  而關于麻,主要供應本就來自于宋齊。

  原本他們是一家,價格都是他們在定,如今已經分家,宋國自然不會甘愿將整個市場都拱手讓于齊國。

  其實不少人已經意識到,齊國要借低價布報復他們,而不僅僅是援助那么簡單。

  但是宋國的大富商,大貴族都已經投入不少錢進去,現在要撤手的話,可能會血本無歸啊!

  再加上他們得知,齊國貴族主動出售低價布,這宋國貴族也紛紛奏請宋君戴偃,要求舉國之力跟齊國去拼。

  “君上,此舉萬萬不可。”

  宋國大夫蘇何向戴偃道:“君上,咱們國力遠不如齊國,如何與之拼,倘若齊國一直出售低價布,我國根本承受不起這損失。

  臣以為,這極有可能就是齊國的詭計,其目的就是要借此報復我國前不久選擇中立。如今我國與楚國、魏國、秦國的關系都不錯,齊國不敢出兵,只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我不予理會,他們便毫無辦法。”

  戴偃點點頭。

  “君上!”

  立刻便有一人站出來,道:“君上休聽此人胡言,齊國以這么低的價格出售布匹,他們也是血本無歸。雖然我國國力不如齊國,但如今齊國丟了徐州,將面臨著楚國的威脅,哪怕我們能夠耗費齊國一半國力,他們也承擔不起。”

  “說得是,齊國一直心懷霸業,又豈會愿意為了對付我們宋國,付出這么大得代價,臣看齊國也就是嚇唬我們的。”

  “唉...!”

  戴偃嘆了口氣,道:“寡人剛剛即位,倒是希望能夠休養生息,不愿再生紛爭,但...但如果各位都...都認為該這么做,那...那就隨便你們吧。”

  語氣是唯唯若若,一派新君作風。

  “君上放心,我等定不會辜負君上的期待。”

  一眾大臣紛紛拱手道。

  唯有少數幾人沉默不語,其中也包括戴偃的親信,相邦陳吾。

  在會議結束之后,陳吾便向戴偃道:“君上,臣以為蘇大夫言之有理,此事可能不是那么簡單,咱們舉國之力去與齊國拼,這風險太大了。”

  戴偃嘴角揚起一抹冷笑,道:“依寡人之見,這十有八九就是齊國的陰謀。”

  陳吾一愣,道:“既然如此君上為何又要答應他們?”

  戴偃哈哈笑道:“你方才沒有瞧見他們咄咄逼人的氣勢么,寡人又豈敢不答應啊!”

  此話一出,陳吾只覺背脊發涼。

  韓都。

  “此次大戰,貴國可是傾巢而出,可是在戰后,誰也沒有記起貴國的貢獻,你那看魏國,又是得到鄭國支援,又是得到齊國支援,甚至于楚國也給予他們不少幫助,張儀可真是為貴國感到不值啊。”

  張儀在公仲侈面前,是搖頭直嘆。

  公仲侈卻是呵呵道:“秦相莫要在此挑撥離間,我們可不會上這當的。”

  “韓相可莫要誤會,我絕非是在挑撥離間。”

  張儀手一抬一方,道:“韓國周邊是強敵環伺,除我秦國之外,還有楚國、魏國、趙國,敢問韓相,貴國出路在哪?”

  公仲侈捋了捋胡須,道:“如今我們韓國只求能夠自保,那便足以。”

  “自保?”

  張儀哈哈大笑幾聲,道:“我說公仲兄,事到如今,你怎還看不明白,你若沒有足夠的實力,憑何自保?憑借與魏國的聯盟。呵呵,只怕待魏國強大起來,第一個就是消滅你們韓國。”

  公仲侈哼道:“如今你們秦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張儀氣勢一斂,笑道:“這我也不否認,可貴國當初也吞并不少弱小的國家。由此可見,想要不被滅亡,就必須壯大自己的實力,誰也靠不住啊。”

  公仲侈稍一沉吟,道:“真是稀罕,秦相竟如此為我國著想。”

  “非也!非也!”

  張儀擺擺手,道:“我非為貴國著想,我是為我秦國著想,貴國乃是我秦國通向中原的必經之路,尤其我們如今與楚國針鋒相對,而貴國地理位置對于我秦國更是至關重要,若能與貴國結盟,我們便可從貴國出兵,進攻楚國的腹地,而不需要與楚國在巴蜀耗著。”

  公仲侈點點頭,道:“秦相為秦國著想,這我能夠理解,所以也希望秦相能夠理解,我必須得為我們韓國著想。”

  張儀立刻道:“若公仲兄真是韓國著想,那就更應該與我秦國結盟。”

  公仲侈哦了一聲:“為何?”

  張儀道:“之前我就說了,若想不被消滅,唯有壯大自己的實力,可是貴國卻選擇與魏國結盟。

  而如今魏國國力孱弱,并不能給予貴國支持,而光憑貴國實力也難與我國和楚國抗衡,貴國是前路茫茫。

  可一旦貴國與我國結盟,我國可是有實力支持貴國的,一旦我軍東進,貴國自然也能跟著擴張自己的領土。

  這也唯有我秦國可以給予貴國的。”

  公仲侈沉默不語。

  張儀又道:“對于楚國、齊國、魏國、趙國而言,貴國的作用就是擋住我們秦軍,一旦我國無心東進,他們立刻就會遺忘貴國,甚至于出兵攻伐貴國。

  而對于貴國而言,不管是楚國結盟,還是與魏國結盟,其實都毫無意義,即便貴國與他們結合進攻我國,且不說你們難以攻破崤涵通道,即便是有所得,待他們退去之后,我國也必然會對貴國報復。貴國若不甘于被人吞并,唯有與我國結盟。”

  這話其實很道理。

  韓國這個地理位置比魏國還要尷尬,魏國一旦國力強盛,可以四面出擊,當然,國力衰弱之時,也容易被大家群毆。

  而韓國是完全看不到出路的。

  主要的三個鄰國秦國、楚國、魏國都比他強大,他只能與強國結盟,借他國實力,擴張自己的領土。

  韓國對于楚國而言,作用就在于封鎖秦國。

  楚國現在也沒有實力攻破崤涵通道。

  同時韓國還可能面臨秦國的進攻,萬一楚國一撤,韓國就只有干瞪眼。

  而對于秦國的作用,就是東進,是一個進攻性盟友,如果取勝,韓國自然也會有所得,與此同時,楚國若是攻伐韓國,秦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最主要的是,韓國受到了冷落,齊國、楚國都沒有給予韓國支援,全都給了魏國,韓國心里很窩火,但他也沒有辦法。

  畢竟戰爭主要是在魏國打的,魏國也是損失慘重,第二戰場是趙國,趙國都沒有開口要補償,韓國就更不好意思說了。

  公仲侈笑道:“之前秦相曾游說楚國與秦國結盟,可是沒過多久,秦國便撕毀與楚國的盟約。”

  說著,他一抬手道:“秦相無須解釋什么,我并非是指責秦相不講信用,只不過我也害怕萬一我國與貴國結盟,且與魏國、楚國為敵,萬一貴國撕毀盟約,那我國可就危險了。”

  “我理解韓相的擔憂。”

  張儀點點頭,突然道:“對了!我聽聞貴國如今非常缺糧食。”

  公仲侈點點頭。

  張儀道:“我們君上愿意援助貴國一些糧食。”

  “當真?”

  公仲侈面色一喜,旋即又慎重地道:“不知有何條件?”

  張儀搖頭笑道:“沒有任何條件,這鄰里之間雖不可避免爭爭吵吵,但又豈會見死不救啊。”

  公仲侈是心領神會,張儀先表示誠意,拉近關系,建立起信任,然后再慢慢走向結盟,一步步來,不求一蹴而就,這自然不能拒絕,拱手道:“公仲代表我韓國多謝秦君與秦相的相助。”

  目前三晉與燕國渴望恢復國力,無意卷入任何斗爭中。

  但是三大國之間,可是不能有著想法,他們必須要繼續爭下去。

  齊國的主要目標,就是消除宋國這個心腹大患,為日后西擴鋪路。

  而秦國的目標,則是拉攏韓國,破壞三晉聯盟,為東進做準備。

  他們兩國都是已經完成變法,這重心早就從國內轉移到國外。

  而同樣作為大國的楚國,還并未完成變法,這重心始終還是在國內。

  目前楚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客卿的變法上面。

  自從濮陽的船隊抵達楚都之后,真是猶如一潑冷水倒在了那些貴族的頭上,令他們清醒過來,他們終于意識到新得船只會帶來什么。

  同時也進一步明白姬定的變法的奧妙,對于姬定的工作是給予相當大的支持。

  甚至于寸步不離。

  反正姬定上哪,他們就跟到哪里。

  因為如今發展權全都在姬定手中,當然是姬定指哪就打哪啊!

  要不跟他走,那可就沒飯吃啊!

  今日楚國的大夫們跟著姬定沿著漢水一路南下,來到漢水與長江的交匯處。

  也就是武漢。

  此時這里尚屬京都圈,并未置州縣,可見這里也并不是非常繁榮。

  連武漢都未開發,可見楚國蘊含著多大的潛力。

  “唉.!”

  姬定站在江邊,看著那波瀾壯闊的長江景色,是長嘆一聲。

  身邊的司馬昭魚不由得問道:“客卿為何嘆氣?”

  姬定瞧了眼司馬昭魚,苦笑道:“原本我以為自己是肩負重任,必定是要經歷重重磨難,方能報答吾王的知遇之恩,可是.!”

  屈易為問道:“可是什么?”

  姬定道:“可是不曾想,這變法是毫無難度可言,也難以施展我的才華,更無風雨過后見彩虹的激動之情,可真是喜哉!悲哉!”

  大家聽得莫名其妙。

  毫無難度可言?

  讓吳起聽到這話,不得重組身體啊!

  荊夫人笑吟吟道:“客卿這一番話,可真是令我楚人汗顏啊!”

  姬定反問道:“難道不應該嗎?”

  便一個大夫站出來道:“那倒請周客卿說個明白。”

  “還用說?”

  姬定指著前面,道:“你們看看,如此得天獨厚的位置,卻被你們晾在一旁,白白浪費這么多年。”

  說到這里,他豎起三根指頭,“你們等著好了,不出五年,這里的繁華將要勝于楚都,此地稅入必定要漲百倍之上,成為我楚國最為富裕的地區,且沒有之一。”

  此話一出。

  眾人不睜大雙眼。

  又不是百倍,又是最富裕?

  要是別人說這話,估計都會被他們推倒江里面去,讓他好生清醒一下。

  可是姬定..!

  上回他也是這么跟昭陽說得,還引來無數嘲笑之聲,但是結果就是,小丑竟然是他們自己。

  姬定回過身去,看著眾人,笑道:“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諸位,如果你們在這里有封地,那就趕緊回去將自己雙腿會打斷,因為你們此生無須再為生活奔波。”

  “是...是嗎!呵呵!”

  但見七八人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一看便知他們家族在此有封地。

  同時也有些人,面露郁悶之色。

  屈易為覺得之前那只是姬定與昭陽的交易,可如今是大王下令,這么說就有些不妥,道:“周客卿,這變法之事,還是慎重微妙,萬一.!”

  “沒有萬一。”

  姬定搖搖頭,道:“就這塊地,哪怕是挖掉我的雙眼,我依然能夠讓它變得繁榮。唉.!”

  說著,他又嘆了口氣。

  司馬昭魚又問道:“客卿為何又嘆氣?”

  姬定嘆道:“我是為中原諸侯國的未來嘆氣。答應我,將來楚國橫掃諸侯國時,給我幾分薄面,不要將戰火帶去鄭國和洛邑。”

  “哈哈!”

  這話說得,大家都忍不住地大笑起來。

  姬定也跟著笑得幾聲,又轉過身去,望著那滾滾江水,尤其是如今的長江,還是非常原始的,尚未遭受到任何破壞,不禁感慨道:“此景只應天上有,人生難得幾回見。”

  身為中國人,對于長江、黃河,自然有著很濃很深的情懷。

  荊夫人突然道:“既然此景難得一見,周客卿何不作詩一首,以增雅興。”

  一個大臣驚訝道:“哦?周客卿還會作詩?”

  屈易為笑道:“諸位有所不知,大王后殿內那兩句詩,便是周客卿所做。”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正是。”

  “原來此詩是周客卿所作,真是失敬失敬。”

  “可真是沒有想到,最近備受我楚人推崇的詩體,乃是周客卿所創。”

  “既然如此的話,周客卿定要作上一首,令吾等開開眼界。”

  這楚人好詩歌,談到這詩歌,這些大臣們立刻將財富、利益皆拋至腦后,是一臉期待地看著姬定。

  姬定郁悶地瞧了眼荊夫人。

  荊夫人笑道:“難道那幾首詩乃是他人所作?”

  好你個女人,竟然...竟然猜中了。姬定呵呵一笑,突然朗聲道:“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眾人一愣,瞧了眼荊夫人,又瞧了眼姬定,皆是呵呵笑了起來。

  “可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鐘美搖晃著腦袋,哈哈笑道。

  荊夫人何曾被人這么調戲過,她也沒有想到姬定會來這么一首,臉上一紅,嗔怪道:“你這是夸是貶?”

  又是傾城,又是傾國,這不就是暗指紅顏禍水嗎。

  姬定哈哈一笑,又望著那滾滾江水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笑聲戈然而止。

  眾人閉目搖頭,沉浸其中。

飛翔鳥中文    周天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