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外視察一圈之后,姬定與屈易為等貴族大夫們回到附近的一個大莊園內稍作歇息,順便討論一下發展計劃。

  這個大莊園的主人名叫藍非,乃是這里的大貴族,這方圓百里皆是他的封邑。

  他也是非常熱情招待了姬定等人。

  這財神爺來了,誰不愛啊!

  “藍大夫,我看你們這里土地非常肥沃,為何耕種的人卻不如邊上的城鎮多呀。”姬定問道。

  藍非趕忙解釋道:“周客卿有所不知,這里河流非常多,且地勢又比較低,時常鬧水患,故此在此耕種的人不如其他地方多。”

  “原來如此。”姬定點點頭。

  說到底,還是楚國地域大,相對來說,人口就比較稀少,犯不著去跟老天作對,既然這里鬧水患,那就換個地方。

  可如今情況不同,恰恰也是因為這里河流多,成為此次變法的關鍵。

  司馬昭魚道:“周客卿,想要這里繁榮,就必須要想辦法應對這可能發生的水患。”

  其余人也紛紛點頭。

  姬定沉吟少許,道:“我的應對之策,就是三步,預、逃、補。”

  “客卿此話何意?”屈易為好奇道。

  姬定道:“預,就是預警的意思,比如說,我們可以插一根棍子在河水中,標明各季節的正常水位,當水位出現異常時,我們就給予這里的人們警示。

  然后執行第二步。逃。也就是逃離危險區域,躲避水患。

  待洪水過去之后,就是第三步,補。洪水的到來,必定會摧毀人們的家園,令人們無家可歸,甚至于無飯可吃。

  故此在平日里我們就得做好應對水患的準備,可以由朝廷和地方各拿出一部分稅入,存入倉庫,待遇到水患之時,就拿出補助當地的人們。”

  屈易為問道:“周客卿不打算治理河道嗎?”

  姬定嘆了口氣,道:“這么多河流,想要治理好,可非一朝一夕之事,得需要慢慢來,但是變法是迫在眉睫。

  這就好比做買賣,路上也可能會遇到強盜,且遇到強盜的可能性要比遇到洪水的可能性大得多。

  但商人也從未因為路上有強盜,而停止做買賣。我認為我們先可以將這部分損失算進去,同時在規劃的時候,盡量考慮水患的因素,以此來減輕損失,只要所得能夠高于損失,那我們就賺的。”

  他認為以目前的技術,想要治理好這些河道,那可真是難于上青天,且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

  關鍵他自己是完全不懂這治理河道,而這年頭又沒有什么專業證書,他也不知道誰的辦法可行,這萬一弄錯了,損失可能更加慘重。

  既然如此,他就覺得還是順其自然。

  上天要興風作浪,誰又擋得住,就讓老天去浪唄,咱們躲著一點。

  當然,在這期間,還是可以派人研究這里的河流情況,做好一些防范措施得。

  而他的建議也得到在坐不少大夫的贊成。

  以目前的技術,治理河道那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誰也不愿意出這錢啊!

  藍非又滿懷期待地問道:“不知周客卿打算如何發展這里?”

  姬定笑道:“首先,我將會在這里建造一個船塢,以及許多個大碼頭。”

  想致富,先修路。

  這一句話永遠不會過時。

  果然是船塢!

  藍非一聽到船塢,頓時是激動不已,這東西可真是一個聚寶盆啊!

  “其次!”

  姬定突然站起身來,法克趕緊將一幅地圖懸掛在墻上,圖上畫得正是這地區河流分布圖。

  當然,是非常粗糙的那種,就是花了幾條粗線。

  又聽姬定言道:“之前我已經解釋過,為什么我會選擇這里,可不是因為這里土地能夠種出幾倍的糧食來,而是因為這里河道多。那么只要在這里建造船塢和碼頭,便將可以覆蓋這一整片的地區。”

  一邊說著,他一邊用手指在地圖上畫了個圈,“但凡與這里河道相通的地方,都將會發展起來。”

  貴族大夫們聽得是直點頭。

  之前嫉妒的眼神,漸漸消失,之前不少貴族大夫非常嫉妒藍非等在這里有封邑的貴族,如今看來,發展這里的目的,是要發展這一整片地區,他們的利益也都將包括在內。

  姬定目光掃視他們一眼,笑道:“之前許多人對我的新法有所質疑,而他們之所以質疑,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我的新法該如何操作,以至于產生諸多誤會,今日我就跟你們演示一遍,這些地方將如何發展起來,而你們利益又將為何增多。”

  “我等愿聞其詳。”

  大家是激動地直點頭。

  他們確實有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

  姬定道:“根據此次來楚都的商隊來看,他們需求我們這里的茶葉、松枝、絲綢,等等。

  而我們需求他們的牙粉、黃紙,等等。

  基于這個情況,再根據我的農業發展計劃,那么到時會有平民在這些水域旁邊種植茶葉、桑樹,等。對了,各位可還記得我的三層利益。”

  “當然記得,平民利益,貴族利益,君王利益。”

  “正是如此。”

  姬定笑道:“基于平民利益,我們要確保平民每年都有所余,待他們種植出茶葉、桑樹之后,賣給商人,換取錢財,這就屬于平民利益,同時他們也繳納稅收,滿足了君王利益。

  那么剩下的就是貴族利益,而我之前就說過,君王利益,是在于全國,而貴族利益在于地方,在每個地方上,務必要保證貴族所得是最多的。

  可以想象得到,當這些平民平日里就是種植茶葉,那他們就無法獲取鹽、油、布等生活必需品,但同時他們手中又有余錢,他們必然會用這些余錢去交換這些貨物。

  試問誰掌控這些貨物?”

  眾人撫須不語。

  姬定笑道:“就是各位,各位用鹽等貨物交換平民種植出來的茶葉,然后販賣至中原,交換牙粉、黃紙,再販賣回國內。

  這么一番交換下來,平民生活變得更好,至少他們不愁吃不上鹽,而且越努力,得到的就越多。

  這就能夠促進他們種植更多的茶樹、桑樹,但他們所得,最終還是會落到貴族手中,隨著他們所產得越多,貴族所得就更多。”

  懂了!

  懂了!

  這回是真的全懂了。

  你早這么說,那什么誤會都沒有了呀!

  可他們也不想想,如果沒有那一支歷史性的船隊抵達這里,他們還會相信姬定的這一番話嗎?

  自然不會。

  正是因為出現需求,姬定這一番話才會令人信服。

  這一通交換下來,等于貴族還是將平民所得,全部都榨得干干凈凈,且所得更多。

  而之前楚國的貴族們都是養農奴,這農奴所得就全歸貴族所有,可眼看著這一套制度快要維持不下去。

  因為有大量的農奴逃離他們的掌控。

  那就得換個方式來。

  如果變法的初衷,就是繼續維持貴族利益,那貴族有何理由不支持。

  這一通演示下來,這些大貴族們,是更加支持姬定的變法,因為他們終于明白,這么變法,還是跟以前一樣,整片地區所得,還是盡歸他們所有。

  而平民所增加的消耗,應該是要低于他們所增加產出,貴族自然得到的更多。

  別看只是換個方式,但這卻是巨大的進步,至少平民擁有一定的自由。

  至于這種改變,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這就只有姬定一個人知道。

  他能夠根據任何變化,推算出結果來,甚至于中間又會遇到什么困難。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這面鏡子才是穿越者最大的優勢。

  當然,這計劃聽著很簡單,要真的執行起來,可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這里作為姬定變法的起點,姬定并沒有選擇做一個甩手掌柜,而是親力親為,制定這里的發展計劃。

  根據他的大小法,大法是不變的,對于每個州縣都是公平的。

  不一樣的是小法。

  小法則是由當地貴族自己制定。

  姬定并沒有干預太多,他主要負責的就是劃分發展區域,這里面就要考慮水患因素,在一些安全的地方,興建避難所,糧倉,等等。

  要發展,首先得來人,這人從哪里來,就是分給那些立功的士兵們。

  至于如何分配。

  歸大法所管,但優先小法。

  因為楚國的軍政制度,是由貴族率領封邑的家兵前去參戰。

  大法將確保所有士兵的戰功可以換得多少土地。

  但是由小法具體執行。

  就是說士兵優先在自己的家鄉得到土地。

  待小法照顧完自己的人后,若還有剩余的土地,大法可將這些土地分發給其他的士兵。

  可見在軍權這事上面,還是大王占有主導地位。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在這個月內,這里的貴族在姬定的建議下,組成了聯合官府,也修訂了小法。

  對于這個小法,姬定并未干預太多,他只要確保一點,就是小法中必須設有救災法案。

  因為各地的情況不一樣,不能都歸大法管,但是由于大法也需要拿出部分稅入來應對水患,姬定自然可以干預。

  同時,這大小法,也徹底將治安和軍政區分開來,治安權歸小法,但是軍權歸大法。

  這其實也是用一種比較規范的方式,保證貴族的利益不受到傷害。

  給予貴族治安權,其實就是給予貴族擁有武裝的權力,而如今貴族本身就擁有。

  實際上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名義上發生變化。

  到時征兵令只歸大法所有,只有朝廷才可下達征兵令,實際上也還是貴族帶著人馬去。

  只不過沒有朝廷的征兵令,這地方武裝是不能越界的,而貴族在本地的武裝都可以用治安權來解釋,朝廷也管不著。

  反正如今也管不著。

  這也是貴族愿意支持姬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確保他們的武裝力量不受到削弱。

  這其實也是有地理原因。

  即便是商鞅來楚國,同時也得到楚王的絕對支持,也很難做到跟秦國一樣。

  因為秦國是在關中平原,有利于統一軍權,但楚國南邊盡是山地,交通閉塞,高山河流,將整個國家,分割成一塊一塊區域,若地方上沒有武裝力量的保護,那可是非常危險的。

  哪怕到了明朝,這地區也是控制在那些大土司手中的,中央難以徹底控制這地區的軍權。

  可見若拋開地理談政治,談軍事,那都是耍流氓。

  唯有當技術突破地理的限制,才能做到一些看似容易的事情。

  姬定知道避免不了,哪怕立法,也只是名存實亡,他也懶得去爭取。

  此時已是盛夏時節,落日西沉,金色的晚霞像一張大網撒向煙波浩淼的河面上,波光粼粼。

  與往日一樣,姬定與荊夫人來到河邊散步,不過忙完一切事宜的姬定,今日顯得格外輕松。

  “看來我所能夠給予你的幫助就僅僅是陪你散散心。”荊夫人自嘲地笑道。

  她作為姬定的唯一助手,給予姬定的幫助,實在是太少了一點,姬定的想法、建議,對于她而言,真是天馬行空,連建議都沒法提。

  這其實也是姬定不要門客的主要原因,沒有人可以為他出謀劃策,因為當今世上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

  姬定笑道:“夫人切莫妄自菲薄,其實夫人只要往我身邊一站,那不管我對面站著的是誰,我都能夠充滿著自信,因為他們眼中一定充滿著羨慕。”

  荊夫人輕輕點了點頭,道:“原來這就是你請我當你助手的原因。”

  姬定呵呵笑道:“這當然是一個關鍵原因,我目前做得一切,就是要讓那些貴族信服,有夫人在身邊,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但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原因。”

  “是嗎?”

  荊夫人不太相信地看著荊夫人。

  姬定點點頭道:“其一,夫人雖沒有給我提什么建議,但是夫人對于那些貴族了如指掌,這恰恰是我欠缺的,平日里我們閑聊,夫人說得許多話對我有著莫大幫助,我的許多計劃,都是參考了夫人的話。”

  荊夫人稍稍點頭。

  姬定又道:“其二,我們目前合作做買賣,而變法也關乎著買賣,夫人能夠更清楚變法的過程,自然對我們的買賣有著很大的幫助,相比這也是夫人愿意來幫我的原因之一吧。”

  荊夫人詫異道:“之一?”

  姬定反問道:“難道無關樣貌與才華嗎?”

  荊夫人一笑,道:“說到咱們的合作,我倒是有個問題想請教你,之前我從各地購買的貨物,的確令我賺得不少錢。

  但如今大家都知道這個秘密,我們是與他們競爭,還是另謀出路?”

  姬定笑道:“夫人知道我為何選擇與夫人合作嗎?”

  荊夫人一本正經地問道:“容貌與才華?”

  姬定笑道:“這都是基礎條件,若無這兩樣,什么都無從談起。在此之上,就是看重夫人的獨到眼光。

  當時唯有夫人懂得欣賞我設計出來的椅子和褲子,別的人難以知曉其中價值。

  既然如此,夫人應該堅持這條路。”

  荊夫人道:“但是這難以賺很多的錢。”

  新船只的出現,令大宗商品開始變得多了起來,而如椅子、褲子這些,又不是什么秘方所制,很快大家都會做,收益是很有限的。

  而上回的收購,令荊夫人大賺一筆,嘗到甜頭的她自然也不想就此放棄。

  姬定笑道:“可不見得,以夫人的獨到眼光和極致的追求,再加上我的設計,再多的錢,也不在話下。”

  荊夫人眸光一閃,“設計?”

  姬定左右瞧了瞧,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來,在地上畫了兩個圖案。

  荊夫人瞧著好奇,“這是什么?”

  “這是衣扣和皮帶。”

  說著,姬定便將衣扣和皮帶扣的用法,告知了荊夫人。

  荊夫人聽得極其入迷,盯著那兩幅圖案,目光閃動著,種種設計在腦海中閃過。

  姬定又笑道:“雖然這些也避免不了被人模仿,但是只要這世上最好的衣扣和皮帶都是我們生產的,那便足以。”

  他若愿意的話,他其實也可以跟荊夫人一塊做大宗商品的買賣,但是如果是那樣的話,墨家將無法發揮作用。

  他選擇與荊夫人合作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借荊夫人,在楚國建造作坊,他不缺錢,投機倒把對他而言,毫無益處。

  荊夫人瞧了眼姬定,道:“為何這些巧妙的設計,在你這里,好似信手拈來。”

  姬定笑道:“因為我師從墨家,故此從中學得不少。”

  正當這時,法克突然走了過來。

  姬定瞧了眼法克,又向荊夫人道:“夫人,我這有點事要處理。”

  荊夫人瞧了眼法克,道:“你去忙吧。”

  等到姬定走后,荊夫人又凝視那兩幅圖案,過得片刻,她便招來她的傅姆,道:“叫人將這圖案給抹了。”

  “是。”

  “你說什么?”

  姬定震驚地看著法克。

  法克一時被姬定緊張的情緒給嚇到了,過得片刻,才道:“魯伯友那邊傳信來,秦國官員已經抵達青水一代,正在游說蜀軍臣服秦國。”

  “該死的。”

  姬定罵得一句,又問道:“可是張儀?”

  法克搖搖頭道:“不是。是一個名叫司馬錯的年輕官員。”

  一聽這名字,姬定心里又揪了一下,感嘆道:“秦國可真是人才濟濟。”

  這司馬錯可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縱橫家。

  如果蜀君臣服秦國,那姬定在蜀國下得那盤大棋,可能就會瞬間崩盤。

  因為新會的就是打著助蜀反秦的口號擴張勢力,如果蜀君帶頭投降的話,并且重新接管蜀地,那么蜀人就沒有反抗的必要。

  但是對于姬定而言,這個盤是不能崩的呀!

  姬定是火速趕回楚都。

  “關于此事,寡人也剛剛收到消息,正在與令尹商議如何應對,不曾想卿竟然趕了回來。”

  楚威王是淡定從容道。

  姬定一瞧楚威王如此輕描淡寫,道:“大王已有應對之策?”

  楚威王搖搖頭道:“不過這事就不勞煩卿操心,卿還是要以變法為重啊。”

  對于楚國而言,蜀中那塊地并非是那么重要,畢竟也不是什么戰略要地,楚國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楚威王認為還是先管理好現有的地盤再說吧。

  高固也覺得這事得分輕重緩急,道:“如今蜀中已經被秦軍占領,即便蜀君背叛我們,對于當前局勢影響也不大。”

  姬定稍一沉吟,道:“若依相邦之言,那么對于秦國而言,應該也是如此。”

  高固點點頭道:“故此此番前去游說的并非是張儀,而是一個年輕的官員。”

  這個年輕人的戰略眼光,可不亞于張儀呀!姬定暗道一句,又道:“既然如此的話,秦國為何要招降蜀君?”

  高固神情一滯,道:“你的意思是?”

  姬定道:“我以為秦國在蜀中快要堅持不住,故此才被迫去招降蜀君,利用蜀君來幫助秦國控制局勢。

  對于我們而言,只需阻止蜀君投降秦國,那么勝利就近在眼前。臣愿前往青水,阻止秦國的陰謀,臣也有把握說服蜀君堅持與秦國作戰。”

  楚威王思索半響,還是有些猶豫道:“可是卿目前正在主持變法。”

  他年輕的時候,對于領土可是非常癡迷,但年紀會改變一個人,如今他年事已高,正一心為王子槐鋪路,在他看來,國內才是重中之重。

  姬定道:“大王請放心,臣深知變法對于我楚國的重要性,不會本末倒置的,目前臣已經安排好那邊的事宜,即便沒有發生此事,臣也準備回來向大王匯報情況。

  而蜀中戰略,是臣建議的,我們對此也投入不少,并且江州都還在繼續交戰,如今勝利就在眼前,若是取得巴蜀勝利,足以威懾其它諸侯國,是能夠為我國創造出一個外部平穩的環境。”

  楚威王瞧了眼高固。

  高固也點點頭。

  畢竟秦楚競爭這么激烈,秦國若勝,對于楚國將會帶來士氣上的打擊,反之亦然。

  楚威王道:“好吧!就勞煩卿再去蜀中跑一趟。”

飛翔鳥中文    周天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