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5章 水點桃花

  跑馬地在八十年代后期已經不跑馬。

  跑馬場遷至沙田后,東半山與西半山之間的這片草地,被改建成港島最大、設施最豪華的高爾夫球場,專供周邊富豪們消遣娛樂。

  李承打的士來在球場大門停下時,引來兩位安保的懷疑目光,來這里的基本都是豪車,少有打的士來的。他倆的眼睛,警惕地盯著李承手中的箱子。

  “這里是俱樂部,私家領地,請問你有會員證嗎?”門前的安保,還是挺有素質的,攔住李承,問話也不算無禮。

  “我來找…”

  “威爾斯,你到了,趕緊進來!”李承還沒說完就被打斷,李加成一身雪白的運動裝,從大廳內走出來,對著他招手喊道。

  “李少爺,您的朋友?”另一名安保連忙半鞠躬后問道。

  李加成鼻音哼哼,“老爺子和彤叔想見他,你們沒有無禮吧。”

  此時的四叔家,不僅是港島首富,更是全球華人首富,在香江這片土地上,威望達到頂峰。李加成的一句輕飄飄的話,嚇得兩名安保連忙搖頭,“不敢不敢!”“沒有!”

  “進去吧。”李承拍拍他的肩膀,笑著幫兩位安保解圍。

  倆人并肩走入裝飾豪華的大廳,有侍者過來幫忙接過李承手中的皮箱。

  “你這是…”李加成朝皮箱努努嘴。

  “給兩位老爺子帶點手信,現在方便嗎?”李承就便問道。

  “方便,在茶室喝茶呢。”李加成也沒客氣,直接指指一樓大廳右側的陽光玻璃房。

  冬日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灑在屋內,溫煦而光明。

  這間玻璃茶歇間內,足有兩百平。

  兩位頭發花白稀疏的老者,正靠在圓形木制沙發上,聊著什么。其中身形微胖的是彤叔,另一位頭發稀疏稍瘦的,則是四叔。

  倆人面前的玻璃圓幾上,擺放著幾碟茶點。

  一位美女茶藝師,正在他們對面煮茶,清洗茶具,是香江盛行的功夫茶。

  屋內還有其他幾人,都遠遠的靠近墻邊坐著,應該是安保或者隨行人員。

  李承拎著皮箱,跟在李加成的身邊,一進門,就被里面的人打量。

  “你這小子,來香江這么長時間,也不來看我?”彤叔對身邊的四叔低語兩句,應該是介紹李承,然后對這邊招招手,中氣很足的喊道。

  這語氣,夠親密的,頓時引來幾位隨行人員的關注,并快速記下李承的面貌。

  “彤叔,您這話得和我師傅說去。我一到港就被他按在書房,可沒半點偷懶。這不…師傅稍放松點,我就來看您還有四叔的。”饒老對他嚴厲嗎?李承笑著瞎扯道。

  李承又轉頭對四叔半躬身,“四叔好!”

  四叔身形清瘦,精神頭很不錯,抬抬手,笑容慈和,“坐吧,喝杯茶歇歇!你師傅身體還好吧,有段時間沒見面,他怕是瞧不上我們這些商場打滾的啰。”

  “哪有。”李承連忙說道,“師傅常在我面前念叨,港城教育慈善楷模,非四叔和彤叔莫屬。他老人家身體不錯,就是喜靜不喜動。”

  “哈哈,是你師傅抬愛,我嘛…不過做了點力所能及的吧。”四叔哈哈一笑,李承的話讓他很舒坦。

  講真,這些話都是李承編的——無論是和彤叔還是四叔,與師傅饒老就不是一路人,玩不到一起去。不過,四叔這些年的慈善助學、捐建學校這些善事可沒少做,當得起這句話。

  將皮箱放在一邊,李承坐下,那位美女茶藝師立即給他和李加成分了兩杯茶。

  “謝謝!”李承端起這只比酒盅大不了多少的茶杯,立即感覺,這只茶杯不凡。

  茶湯清亮,帶有一絲絲的淡紅色,應該是武夷巖茶,入鼻清香淡雅,入口回甘悠長,茶溫也正合適,略有點燙但能忍受的那種。

  “好茶,好茶具,好手藝!”李承今天來拜見兩位,自然不是普通的拜會,怎么著也要在對方心底留下點印象,這對未來自己在香江的事業拓展,影響太大,因此,他很放得開。

  “哦?茶好我倒是知道,老四的東西就沒有次的。你說說這茶杯和茶藝,好在哪兒?我還真不太懂。”彤叔笑著接話,應該是猜到他的心思。

  “這套茶具是一位朋友送我的,具體怎么珍貴,我還真沒看出來,你說說看。”四叔也來了興趣,重點提及茶杯,倒沒再說茶藝的事。

  李承對兩位點點頭后,將自己的小茶盅拿起來,對著陽光照照,轉動著,透過不太耀眼的晨光,杯壁上點點燦爛的桃花,宛如活過來一般,生動而絢麗。

  再將茶盅倒扣在掌心,底部有一只形象的和平鴿款。

  茶盅施整釉,圖案為釉下五彩,掌心口沿處薄若白紙,但剛才接觸時,偏偏感覺不到茶水的燙手,隔熱性能優越。

  李承心底有譜,放下茶盅,對四叔微微躬身,笑著問道:“四叔,您的那位朋友,是大陸人吧?”

  “喲,連這都能看出來?”四叔略帶驚訝的一句話,讓彤叔和李加成,還有旁邊的美女茶藝師都來了興趣,坐直身子。

  彤叔將自己面前的茶盅茶水倒入茶盤,拿在手中觀瞧,也學著李承的樣子,對著太陽光照照,只覺得好看,但說不出名堂,連忙催促道,“小李,快說說。”

  李承又拿起面前的茶盅,轉動著,“這種瓷器,我也是第一次見。”

  “市場上,它有一個特定稱謂,叫‘紅色官窯’,又有一個藝術化的名稱‘水點桃花’。”

  紅色官窯,李加成和那位美女茶藝師沒什么反應,估計沒聽說過,但彤叔表情詫異且震驚,扭頭看看老友,見他微微點頭,這才回身,指指北邊,“你是說,這套瓷器,是為領袖特制的?”

  很明顯,四叔是知道答案的,彤叔確實第一次知道。

  李承拿著茶盅映照日光,說道,“水點桃花的樣式,是國內工美大師劉平先生的杰作。”

  “當時設計這一花式時,他借鑒中國畫的寫意沒骨形式,先用玻璃白水點花瓣,畫出花形(不用鉤勒花頭輪廓線),再用水調彩料,在玻璃白上進行第二次點染,達到花頭鮮嫩的效果,清新脫俗。”

  “據說領袖見到這個花式時,贊不絕口。”

  “這件瓷器是釉下五彩,釉下彩的瓷器很耐用,不會發生刻花與劃花現象,但是燒制時容易臟色。為解決配釉、施釉這一難題,輕工部組織的專家組,清一色全是國家級工美大師,包括章鑒、章文超、吳康等知名陶瓷大師。”

  “經過多次實驗后,吳康大師做出決定,在釉料中加入香精,采用無骨畫描彩,分水填色。”

  無骨畫——在精胚上用墨線勾畫輪廓,由于墨線中含有精油成分,隨著香精揮發,墨線在燒制過程中達到一定溫度即可自然消失,稱為無骨畫。

  分水填色——墨線中含有精油成分,在填色過程中能根據墨線輪廓將顏色自然分開,稱為分水填色。

  采用分水填色的畫面層次感強,顏色干凈,不會出現“臟色”現象。

  這些工藝,都是紅色官窯首創,也為“水點桃花”的驚艷面世,奠定基礎。

  “動筆繪彩,是老藝術家黃海云、舒松水兩位老先生親自動手,姿態各異,形態生動。花頭、葉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裝飾大師潘允健先生之手,用色濃淡轉折相宜,前后有空間感,枝桿用色老嫩有度,花絲、花的蕊錯落有致,整個瓷器素潔、高雅。”

  李承說出的一個個名稱,他們幾人都沒聽過,想來都是行業大拿,否則也沒有機會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去。

  “毛瓷有四絕。”

  李承曲指輕彈杯聲,發出清脆悠揚的“鐺…”聲,有如磬樂音。

  “這是聲如磬。還有三絕分別是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

  “其實,它的最大特點是隔熱,效果非常好。以光線照射幾乎透明的薄壁,注入開水卻無燙手之感,這技術,短短十幾年,就已經遺失的差不多了!”

  彤叔雙手連拍幾下,“哎呀,這種絕技怎么能遺失呢?”

  他扭頭問四叔,“你那邊什么朋友?能聯系上景德鎮窯口…”

  又扭頭問李承,“這杯子是景德鎮出的嗎?”

  李承不明白老先生啥意思,連忙糾正到,“湘南醴陵窯口出的。”

  “我想出筆費用,安排人去醴陵,看看這項工藝能不能幫扶一把,重新撿拾回來?老四,你摻和嗎?”

  彤叔的想法,讓李承一愣。

  毛瓷制作時間為1975年,團隊解散時間1977年,距今只有十七年而已,絕大多數技術人員都還存世,如果此時有充沛的資金介入,還真的有可能挽救這項后世失傳的技藝!

  四叔笑著搖搖頭,“這事…沒那么簡單。”

  彤叔旋即明白,搓搓肥厚的手掌,有點可惜,但沒再提及。

  李承有點懵,許久才反應過來。彤叔的提意自然是好的,可是,這項目不僅僅是技藝傳承問題,還涉及到“7501瓷”的地位,以及大陸究竟允不允許水點桃花被重新復制…

  這種事,即便以彤叔和四叔的地位,也難以影響。

  甚是遺憾,李承倒是覺得,稍后可以給趙帆去個電話,問一嘴又不費事。

  也許能成呢?

  經此一事,彤叔有點掃興,腳踢踢李承旁邊的皮箱,“你帶個大箱子來干嗎?手信么?那還不趕緊拿出來?”

  暈,彤叔也有點“老頑童”的趨向。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下文學手機版閱讀網址:.bxwx123/

飛翔鳥中文    異國獵寶檔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