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234章 槍炮轟鳴

咚咚咚  連綿戰鼓聲響徹夜晚的長安城,北軍將士隨著城門肅殺的戰鼓聲,逐漸向著司馬門靠近。

  但位于長安城內的藁街,著實算不上什么好戰場。

  尤其是進攻方在一邊向南攻打未央宮宮墻,一邊還要忌憚于身后的戚里時,自戚里到未央宮北宮墻這不足兩百步的狹窄空間,使進攻方根本無法放開手腳,將兵力優勢發揮充分。

  正如此時,杜延年一邊齜牙咧嘴的背靠墻垛,揉著酸澀的肩臂,一邊稍側過頭,從墻垛缺口處向外探望時所見。

  ——叛軍,幾乎將所有優勢兵力集中在了司馬門外,長梯等攀登器械也已送達;但狹小的空間,使得叛軍根本沒有空間安置弓弩部隊。

  此時此刻,叛軍集結約五百精銳,持劍盾長梯,聚集于一塊極其狹小的空地——司馬門外百五十步到二百步的縱深,以及左右約二百步的寬度。

  而叛軍的弓弩兵,即便是距離司馬門最近的一個,也與未央宮北宮墻隔有百五十步,距離司馬門的距離,更是超過一百八十步。

  也就是說,從叛軍打算大舉壓上,集重兵強攻司馬門時開始,司馬門及左右的區域,已經處在了叛軍弓弩射程范圍之外。

  這無疑是讓城墻上的守軍大松了一口氣,好再進行一次輪換,從而維持目前的弓弩火力。

  不出意外,杜延年在內的大部分南軍遺卒,仍舊倔強的留在了城墻之上。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場屬于他們的戰爭。

  但對身為將領的蟲達而言,此時,卻并非是喘息,甚至宣告防守成功的時刻。

  接下來,才是這場戰斗最艱難的時刻。

  ——肉搏。

  在熱武器出現之前,那段長達數千年的冷兵器時代,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步騎弓車,戰爭的結果,往往都是通過近距離肉搏廝殺,方能分出勝負。

  即便是西方人借助火藥,掀起熱武器戰爭時代初期之時,排隊槍斃的戰斗方式,最終也同樣會演變為優勢方的沖鋒,以及短兵相接,肉搏血拼。

  具體到現在的時間點,以步兵為主的城池攻守戰,雙方的意圖則相對簡單一些。

  城池攻守戰,注定會使防守一方具備更大的戰略優勢:有高大的城墻作為掩體,以及憑借城墻,達成一定程度上的‘居高臨下’。

  在這種情況下,進攻方的遠程打擊手段,往往無法取得太大的效果。

  所以,進攻方所要爭取的的,就是竭盡所能的將戰士推向城墻附近,從而贏得攻上城墻,與防守方短兵相接的機會。

  為了激勵士卒更加勇敢的攻打城墻,古華夏甚至有一項專門的軍功,以獎賞那些勇敢攀登上地方城墻的士卒——先登。

  先登者,顧名思義,便是第一個沖上敵方城墻之上的士卒。

  在一場勝利的攻城戰斗中,除去領兵將帥,功勞最大的,往往都是奪得先登之功者。

  如此巨大的獎賞力度,便注定了先登之功,并非其字面意義上那般好做到。

  ——先登之功,并非是第一個踩到敵方城墻之上的士卒可獲得,而是在踩上地方城墻的同時,抵抗住敵方士卒的圍剿,成功掩護后續部隊登上城墻,從而在城墻之上形成‘聚點’,為攻城戰奠定勝利基礎者,方可獲此大功。

  這就意味著,那個試圖獲得先登之功的士卒,非但要幸運的躲過守城一方所有的弓弩箭矢,以及從墻頭砸下的巨石滾木,還要在爬上墻頭之后,憑借超凡的武力,保證自己在十到三十人的圍剿中,活到更多的戰友爬上城墻。

  而此時的城墻,頂寬普遍不超過五丈。

  只要一個‘聚點’形成,就等同于有至少一處可安全攀登的通道,供進攻方將士卒源源不斷的送上城墻。

  這就意味著,只要進攻方在不超過十米寬的城墻之上,形成一個三十到四十人的‘聚點’,就將大概率取得這場攻城戰的勝利。

  這,便是蟲達非但沒有因為敵軍火力的減弱感到高興,反而憂心忡忡的緣故。

  ——未央宮,雖高逾四丈,但頂寬不過三丈有余!

  一旦讓叛軍登上宮墻,那根本不需要三十人,只需要一個十人的‘聚點’形成,蟲達就可以開始考慮退守宮內了···

  十人的聚點形成,有多容易?

  久經戰陣,曾追隨高皇帝劉邦攻城略地打天下的蟲達,自是再清楚不過。

  ——只要有一個士卒沖上城墻,并堅持五息內不死,一個十人的‘聚點’就必然形成!

  因為五息的時間,已足以讓兩名甚至三名敵卒爬上宮墻;即便先前登上宮墻的士卒被放倒,后面爬上來的兩名敵卒,也能為后續部隊涌上城墻爭取足夠的時間。

  看著重新形成,將敵軍陣列保護在身后的巨盾墻,蟲達的手指略有些焦慮的敲打在腰間佩劍之上。

  “床子弩可還能擊矢?”

  現在的關鍵,便是這個時代任何一場城池保衛戰中,防守方所要達成的戰略目的:通過遠程打擊手段,避免敵方靠近墻體。

  巨盾墻形成,意味著常規弓弩將失去大半效果;唯有強弩,尤其是大黃弩以及床子弩這種非人力所能匹敵的大殺器,才能阻止敵方靠近宮墻。

  “稟將軍,四具床子弩皆完好無損,然箭矢所剩無多···”

  聞言,蟲達下意識一瞪眼,看著低頭的軍官,又只得無奈的將頭轉回。

  床子弩,其矢長九尺,徑五寸!

  與一棵樹木,就能制出數百箭矢的常規弓弩不同;每一支床子弩矢,都意味著一棵比絕大多數漢人還高,且有成年男子手臂粗的樹木。

  且絕大多數情況下,一架床子弩配備的巨大弩矢,都不會超過五十支。

  蓋因為巨大的后坐力,使得床子弩的壽命極限,普遍不會超過發出五十發箭矢。

  就蟲達所知,一架床子弩發出二十支箭矢之后,就會開始出現各種問題。

  小到絞盤滑脫,大到矢槽被磨平,甚至于弩弦斷裂。

  今日一戰,宮墻上的床子弩平均射出超過三十支箭矢,沒有一架出現問題,已經算蟲達運氣爆棚。

  即便有充足的箭矢,那四架在短短幾個時辰之內,就射出大半‘職業生涯’的床子弩,也已瀕臨極限。

  非人力上弦的床子弩如此,那需要士卒徒手上弦的大黃弩,更是不用多說——只怕那幾十名拉得開十石強弩的勇士,在十到十五天內,已無法拉開一弩。

  “宮內可備有巨石滾木?”

  話一出口,蟲達便苦澀的搖了搖頭。

  作為政權權利中心,未央宮從建造之日起,其職能就完全不包涵戰爭。

  即便是蟲達此時率軍奮戰的外宮墻,其設計、建造,也幾乎沒有戰爭角度的考量。

  蟲達甚至還記得,當時廷議未央宮建造計劃時,相國蕭何回答朝臣疑惑時的措辭——如果皇宮都成為戰爭的第一線,那即便宮墻再如何宏偉,也無法改變什么。

  “也不知蕭相國可曾料想,有朝一日,未央宮竟要遭今日之難?”

  自嘲一笑,蟲達面色陡然巨變,蒼老而又凄厲的聲音,頓時響徹未央宮宮墻之上。

  “庶子安敢?!!!”

  宮墻外,數百甲士嚴陣以待,耳邊卻傳來一陣刺耳的車輪車轍摩擦聲。

  不過須臾,片刻之前還斗志昂揚,隨時準備在巨盾保護下沖向宮墻的北軍將士,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呆愣在原地。

  一架架無廂車從陣列兩旁駛出,在雙方將士瞠目結舌之下,擺在了盾墻之外。

  床子弩!

  數十架床子弩!!!

  看著這數十架剛從武庫取出,在宮墻下一字排開的床子弩,無論是列陣與墻外的北軍將士,亦或是宮墻之上的強弩兵卒,無一不向這壯觀一幕施以注目禮。

  隨著刺耳的車輪聲停息,整個北闕,都陷入一陣漫長的詭靜之中。

  老蟲達那聲聲嘶力竭的‘庶子安敢’,亦未能將這詭靜打破稍許。

  北軍陣營后,周勃滿目莊嚴的屹立于戰車之上,極具儀式感的將青銅盔放上頭頂,緩緩拔出佩劍,旋即將劍高高舉起。

  即便是如此極致的寂靜,也讓北闕下這數千人知道:當那柄長劍揮下的一刻,便是數十支巨大的弩矢,離弦飛向未央宮墻的時間。

  “絳侯!”

  “絳侯三思!!!”

  在北軍將士駭然的目光注視下,總算有一道人影出現在周勃附近,道出了那句所有將士都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

  只見片刻之前,尚英姿勃發,揮斥方遒的劉揭,顧不上甲胄的散亂,撒丫跑到周勃的戰車旁,仰頭一拜:“絳侯三思啊!”

  “未央者,乃吾漢家皇權之象統;貿然損之,縱新君即立,亦當有后患吶!”

  即便劉揭,乃至于在場的所有人,都從未見識過數十架床子弩同時發射的威力,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

  ——看那數十架床子弩架起的方向,分明是平射!

  以數十架床子弩,向數丈高的未央宮宮墻平射,那場面···

  起碼要死幾百本族譜!

  只需要這幾十架床子弩,以相對密集的目標,發射五發箭矢,那宮墻即便僥幸沒有坍塌,也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損壞。

  若是造成那樣的后果,那今日在未央宮外的任何一個人,都躲不過族譜升天,九族盡誅的下場——只要坐上皇位的那張屁股還姓劉,身上流著高皇帝血脈的話!

  很明顯,包括劉揭在內的大部分北軍士卒,對此都有著十分明確的認知。

  但屹立于戰車之上的周勃,卻絲毫沒有因劉揭的勸阻,而有半分動搖。

  周勃心里很清楚:代王劉恒成為皇帝,幾乎完全沒有自己的功勞。

  待繼承大統之后,周勃在劉恒心目中,也近乎沒有任何不可替代性——對劉恒而言,無論是薄昭、宋昌這樣的親信將領,還是柴武、周灶這樣‘老實本分’的開國功侯,都比有‘造反’前科的周勃更值得信賴。

  若劉恒心胸狹隘一點的話,周勃甚至不排除自己即將因為半年前,那樁未能完成的承諾,而被劉恒秋后算賬的可能性。

  在對劉恒登基沒有功勞,甚至還在半年前,與劉恒鬧出老大不愉快的情況下,攻下未央宮,就成了周勃唯一的執念。

  哪怕劉恒登基是完全憑借自身,周勃毫無功勞;即便半年前,周勃曾許諾劉恒,要將其扶上皇位,最終卻未得成行···

  只要此刻,周勃將未央宮攻下,將藏在未央宮內的那幾個小崽崽清理掉,待明日,劉恒出現在宮外之時,周勃屹立于司馬門之上的城樓,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對劉恒喊出一句:陛下,未央宮已清理完成!

  周勃,就將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

  至于未央宮對劉漢政權的特殊意義···

  “顧不上那么多了!”

  暗地里一咬牙,周勃便一把甩開站上戰車,抱著自己右臂的劉揭,手中之劍猛然一揮!

  剎那間,未央宮北宮墻外的天空之上,被一陣駭然巨響所占據。

  那,是足足四十六柄床子弩,同時松開扳機時,發出的弩弦轟鳴聲。

  若是劉弘在場,亦免不得要為這宏偉的場面感嘆一句:這,便是冷兵器時代的大炮啊···

  不過半息之后,百余步的宮墻處,同樣響起一聲巨大的響聲——足足四十六支床子弩矢,插入石磚壘起框架,泥土夯實而成的墻體的聲音。

  那一瞬間,每一個立足于宮墻上的強弩戰士,都感受到了一陣巨大的震動感。

  宮墻上,亦是揚起一陣浮塵。

  看著這舉世罕見的一幕,作為始作俑者的周勃非但沒有感到惶恐,反倒是露出極盡享受的神情。

  “邵樂啊···”

  作為漢初,‘弓弩為王’理念的忠實擁護者,這一幕,便是周勃心目中最美的景象。

  陶醉的感嘆一聲,周勃便稍側過頭,居高臨下的看向戰車下的劉揭。

  “內史勿憂”

  “待未央宮下,某必于新君之面,言內史之勇武!”

  略帶譏諷的言語出口,周勃面色陡然一肅,重新舉起長劍。

  “床子弩上揚,擊墻上之卒!”

  “諸將士,隨某殺入宮中,掃滅逆賊!”

飛翔鳥中文    少帝成長計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