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隨身魔法塔 第558章 晉陽見聞
第二天,考生們陸續來到考場。由于人數太多的關系,原本設置的考場根本不夠用,只能在露天設置大型考場,反正也就一場而已。
每人一個桌子,而不是獨立的單間。這意味著作弊會成為可能,前提是能瞞得過每個考場的十多個監考官的眼睛。
作弊會被取消考試資格,夾帶被查出來也會被取消,上面已經明確表示,這次考試內容不難。且八十分就能成為秀才,沒誰會和自己的前程過不去。
“也并不是那么嚴格……或許是因為加考的關系。”士子們按照考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坐了下來。
這里被劃分出好幾個考場,每個考場一百個考生,由十個小吏監考。
不是吏部也不是禮部的,而是直接從刑部抽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從錦衣衛里面抽調。
每個士子都能注意到,這些監考官員的眼神,非常的銳利,仿佛要把自己看透一樣。
試卷是一份,答題卷是一份,然后作文卷一份,以及草稿紙三分。筆墨紙硯自己解決,當然考場有水可以提供。
原來如此,經義用在這種地方……考生看了看考卷內容,現在還不能動筆,但可以提前閱卷。填空方面,明顯就是出自某一段經文,比如《論語》。
另外還有釋義,摘選一句經文,然后讓考生去解答。這個時候句讀劃分就很重要,尤其對于不少人來說,原本是兩句話的內容,如今居然變成了一句。
加了一段話,前后一看,仿佛看到了新大陸,對劃分句讀的重要性更加清楚。
當然,這是針對外來考生,以及傳統士人而言。通過啟蒙班和進修班上來的考生,看到這些,都是覺得理所當然的,畢竟他們一開始就是這樣學過來的。
之后……之后就沒有之后,下一階段就是數算方面;再然后是兩個案例分析,考的是律法;對于外來考生最不友好的地方,就是有大概二十分左右的思想政治考題。
這些蒙學和進修班的考生,幾乎已經是耳濡目染的東西,對于其他的考生來說就是惡意滿滿。難怪說一百二十分只要靠八十分,原來這二十分外來的考生,只能靠猜的。
于是容錯率從四十分下降到二十分鐘,不是學霸估計未必能夠考過……原本還覺得加試容易的考生,不少額頭已經流下了汗水。
隨著遠處傳來“當當”的鐘聲,考官正式宣布:“開始考試!”
考生們連忙開始拿起紙筆,開始書寫。之前還覺得有差不多十個小時,應該會很簡單,現在看來估計不太容易了。
“禁止交頭接耳,禁止作弊。”考官最后提醒一次,“試卷印刷不清楚的,草稿紙不夠用的,需要上茅廁的,可以舉手,等待監考員過去。”
這個級別的考試,換了現代最多三小時肯定要交卷。考慮到毛筆字寫不快,六小時其實也差不多了。只是科舉太重要,關系到考生的命運,最終確定是考八小時。
早上八點開始,下午四點結束。為了照顧學霸,允許提前交卷離場。
午時過半還有一個午飯時間,可以吃也可以不吃。每個考生兩個饅頭,一碟咸菜和一杯粗茶。也不求吃得多少,填填肚子,主要是不影響寫字。
經義方面都屬于大眾的玩意,只要不是不學無術,基本上要回答出來沒關系。只是語文這玩意,批卷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考官覺得不妥,扣一分兩分很正常。
就說作文這玩意,字跡模糊都能被扣一分,有時候什么都好,考官覺得不能讓考生太驕傲,也會習慣扣一分……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文無第一’。
數算方面,考生們需要自帶算籌或者算盤,于是考場上很快就傳來噼噼啪啪的聲音
算盤這玩意,四五年前就被劉韜拿出來,然后甄氏,張氏和蘇氏商行用過后,都覺得比算籌好用,于是迅速推廣出去。
于是大漢的商人,首先全面推廣了算盤的使用。然后才是啟蒙班和進修班,把算盤這東西,推廣給了他們的學生。
也多虧君子六藝里面,數算也是其中之一,是以各地士人接觸過這玩意的,也陸續開始學習怎么用這東西。到現在,扣除少數還不會用的,大部分考生已經能使用算盤運算。
上千人噼噼啪啪地打著算盤,這畫面的確是震撼無比。
當然也有些考生沒接觸過的,現在還在用算籌進行計算,聽著周圍的聲音,只覺得無比的吵鬧。又不好發作,因為這樣會被取消考試資格。
“作文題目是《晉陽見聞》,這是什么意思?”直至作文這邊,大部分人對這個題目感到很陌生,不像策論,也不是經義,仿佛就是游記的感覺,“不會真的是寫一份游記吧?”
大部分人不認為,朝廷要你寫一篇游記,然后看看你的文筆怎么樣。
他們覺得,這《晉陽見聞》里面一定另藏玄機。如果點題失敗的話,那么從一開始就已經輸了,后續再得再多也沒用。
可一個《見聞》到底有什么可寫,他們來到晉陽也有一段時間,長的三個月,甚至有些人本身就在晉陽。對這里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這里到底有什么值得寫的見聞?
“陛下,這篇作文的用意是什么?”荀彧向劉韜請教,這次他和陳群作為考官,但面對這篇作文,他也有些想不明白。
大概是上次當考官吃了苦,老一輩的都倚老賣老,把他們給推了出來。于是這次的考官,由荀彧、張楊、賈詡、陳群和王匡五人組成。
“這些年我頒布了不少政策,比如圖書館,比如蒙學,比如公共廁所,比如重視道路建設……這些政策都在改變晉陽,甚至可能影響大漢百姓的生活。
我需要的,就是看看他們的觀察能力,是否注意到這些,同時明白這些政策,到底有什么用……這樣選出來的考生,至少能跟稍微跟得上我的思維。”劉韜回道。
荀彧連忙奉承,只是心里不免吐槽:陛下,其實你是最近幾年,總被人說‘亂來’和‘瞎搞’,所以打算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而已吧?
看破不說破,荀彧并沒有多嘴,甚至表情都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
只是有些憂慮:外來的考生還好,生活在晉陽的那些考生,能發現劉韜的意圖嗎?!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