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四章 為君之道

  “駕!”

  官道上,兩騎奔騰。

  “上將軍,我等難道直接投大梁而去么?”

  郭旭跟在廉頗身旁,看著遠方望不到邊際的道路,出聲詢問。

  “非也。”

  廉頗搖了搖頭。

  廉頗、郭旭畢竟都乃趙人,此時兩國尚在戰時,若是能夠隨意在魏國通行,那也未免太不將魏國放在眼中了。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假如兩人沒有別人引薦,恐怕尚未抵達大梁,就已經被縣中小吏擒獲,成為階下囚矣。

  對于此事,廉頗卻早有籌謀。

  當初釋放陰安守將魏禮之時,廉頗已經預感到,自己可能會有用得到魏禮的地方。

  魏禮雖然失了陰安,卻由于出身魏國宗室,倒也不至于被治罪。

  相反,魏王閑置公子無忌之事,已經在魏國大失人心,若不能爭取到魏國宗室的支持,恐怕王位也難以持久。

  魏禮身份特殊,在宗室中受到許多族老愛護,更兼與公子無忌有些關系。

  魏王讓魏禮守陰安,也未嘗沒有穩定宗室人心的緣故。

  陰安雖然重要,然而相比起宗室的支持,終究還是差了許多,魏王自然知道取舍。

  廉頗當初俘獲魏禮的時候,對于魏禮身份,就已經調查的十分清楚。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廉頗才會對魏禮這個敗軍之將禮遇有加。

  像這種身份高貴的宗室之人,哪怕廉頗一時半會兒用不到,放下身段結個善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結出一個好果。

  很顯然,廉頗那步棋走對了。

  不要以為,廉頗真是什么都不懂的武夫,面對趙偃的逼迫沒有絲毫應對之策。

  事實上,就在樂乘領兵過來奪權之時,廉頗就隱約感覺到,自己恐怕在趙國沒有了容身之地。

  樂乘敗走的第二天,廉頗就秘密派人前去面見魏禮,隱晦的表達出想要投奔魏國之意。

  魏禮的回復,也讓廉頗心安。

  魏禮向廉頗保證,只要廉頗愿意投奔魏國,魏禮愿意在魏王面前極力舉薦。

  想必以魏禮的身份,再加上廉頗本身的才能以及名望,想要獲得高官爵位并不算難。

  當然,廉頗私下做出的這些事情,哪怕身為心腹愛將的郭旭,也并不知曉。

  “魏禮將軍被釋放以后,并未返回大梁,反而在頓丘設防。”

  “此番,我二人就是前去投靠魏禮將軍。”

  郭旭聞言,卻是有些憂慮的說道:“魏禮所守陰安,正是被上將軍攻克,此時走投無路前去投奔魏禮,難保對方不會落井下石啊。”

  廉頗早就知道結果,當即信心滿滿的說道:“吾雖與魏禮交流不多,卻亦知此人頗為仰慕公子無忌,絕非心胸狹隘之輩。”

  “今吾等走投無路前去投靠,若對象乃公子無忌,彼必然熱情招待。”

  “魏禮既然仰慕公子無忌,自會效仿公子無忌所作所為,熱情接納吾等,汝不必擔心。”

  郭旭聞言,當即沉默不語。

  他此時的心情非常復雜,既掛念位于邯鄲的家眷,又對未知的前途感到迷茫。

  兩者相比較,后者更讓郭旭無助。

  他雖然掛念位于邯鄲的親人,卻也并不十分擔心,料想趙偃只是為了奪權,并不會斬盡殺絕,出手對付兩人家眷。

  他們離開趙國,家眷雖然并不好過,卻反而會非常安全。

  “小心,前面有人。”

  就在郭旭心思雜亂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廉頗的聲音,當即下意識放緩了戰馬的速度,打起精神朝著前面看去。

  “吁!”

  兩騎往前沖了二十幾米,齊齊停了下來。

  廉頗看著前面全副武裝,且堵住了去路的眾多黑衣人,不由臉色微變。

  “爾等何人,為何攔住我等去路!”

  廉頗手握劍柄,對著前面那些黑衣人厲聲質問。

  “拜見上將軍!”

  就在廉頗嚴陣以待的時候,對面二十幾人忽然齊齊跪伏于地,吶喊出聲。

  廉頗與郭旭對視,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與驚訝。

  “吾等奉平岐君之命,特意在此等待上將軍,接應上將軍前往申岐之地!”

  好似看出了兩人心中所想,為首那名黑衣人朗聲說道。

  廉頗聞言,不由心中大驚。

  “我剛剛掛印亡奔入魏,公子嘉怎會知曉此事,且提前派人在此地接應?”

  想到這里,廉頗警惕之心更濃。

  “不瞞上將軍,平岐君知曉先王駕崩的消息以后,就猜到太子會對上將軍下手。”

  “以上將軍性格,肯定不會逆來順受,返回邯鄲任由擺布。”

  “前不久,樂乘南下奪權卻倉皇而走之事,平岐君已然得到消息,知曉此事不會善了。”

  “平岐君知上將軍不會起兵反叛,卻也不會坐以待斃。”

  “故平岐君大膽猜測,上將軍極有可能會南下入魏,故我等才能在此地等到上將軍。”

  廉頗得知前因后果,這才恍然大悟。

  緊接著,廉頗也對趙嘉的情報系統,感到了極度震驚。

  趙嘉遠在申岐之地,卻能對趙、魏邊境之事,了解的如此詳細。

  且還能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廉頗準備前往頓丘,故此才會提前派人,在陰安前往頓丘的必經之路上接應。

  “公子,終非池中之物啊。”

  他跳下戰馬,臉上滿是唏噓。

  廉頗沒有想到,昔日對兵法一竅不通的孩童,如今居然已經成長到這種地步,遠在千里之外,都能料到此地發生的事情。

  真要讓這樣的人物執掌趙國,趙嘉絕對會成為一代雄主。

  “哎,若由公子嘉繼承王位,該多好啊。”

  廉頗暗自感嘆,卻也改變不了既定事實。

  不過很快,廉頗就收斂了心思,走到那些黑衣人身旁,將他們一一扶了起來。

  “公子心意,老夫領了。”

  “老夫若想投奔申岐之地,恐怕已經直接前往,又何須汝等前來此地相迎?”

  “爾等回稟公子嘉,就說老夫不愿加深公子與太子之間矛盾,故不能前往申岐之地。”

  “爾等返回以后,替老夫帶話給公子嘉:此番老夫失勢,朝中無人為公子嘉說話,恐有奸佞從中作梗,還望公子多加小心!”

  廉頗語氣十分堅決,顯然是說到做到之人。

  他非常清楚,自己若是跑去申岐之地,肯定會引起趙偃猜忌,那時恐怕連申岐之地都難以保全。

  王權,代表著至高無上,有時候僅僅是一封詔書,就能讓手握重兵的將領俯首。

  哪怕趙嘉與廉頗二人,都在趙國有很大威望,想要反抗王權,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至于趙嘉的安危,廉頗倒并沒有太大擔心。

  他知道。

  趙偃如今只剩下趙嘉這么一個兒子,縱然心存猜忌,也不會真要了趙嘉性命。

  對于如今的廉頗而言,也只能逃入魏國了。

  “果不出公子所料啊!”

  為首那名黑衣人聞言,卻是深深嘆了口氣。

  他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鄭重遞給了廉頗,說道:“公子早就料到,上將軍不會隨吾等返回申岐之地。”

  “這是公子的親筆書信。”

  廉頗接過書信,看完里面的內容以后,臉上復雜之色更濃。

  “既然公子放不下老夫,爾等就當做老夫護衛,隨老夫一同入魏吧。”

  “只希望,以后真有機會重返趙國!”

  眾多黑衣人,都是趙嘉這些年培養的心腹死士。

  黑衣人首領,除了派出一位手下返回申岐之地,向趙嘉傳達此地消息以外。

  其余眾人,都陪伴在廉頗身旁,護其周全。

  申岐之地,都邑中陽,平岐君府。

  庭院內,趙嘉、羋芙并排坐在大青石上。

  不遠處,桑葉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著,地面的影子也隨風而動。

  “此番,君上遣人相邀上將軍入申岐之地,定會讓申岐之地實力大增。”

  “那時,恐怕就連太子都不能拿君上如何了。”

  “只希望,君上能夠早日接政兒返回申岐之地。”

  羋芙雖乃楚國公主,卻也知道廉頗事跡,曉得廉頗在趙國名望之高,無人能及。

  她非常單純的想著,如果趙嘉能夠得到廉頗相助,必能成就大業。

  趙嘉將羋芙攬入懷中,卻是輕聲說道:“廉頗將軍,不會來申岐之地。”

  羋芙聞言,笑容不由僵在了臉上。

  她側著腦袋,滿臉疑惑的問道:“君上不是與上將軍關系莫逆么,如今上將軍走投無路,又有君上派人前去相邀,彼又怎會不來?”

  趙嘉嘆道:“芙兒難道以為,上將軍來到申岐之地,對我而言乃好事?”

  羋芙驚訝的問道:“難道不是?”

  趙嘉搖了搖頭,松開攬住羋芙的右臂,從大青石上站了起來,走到了桑樹下面。

  “父親繼承王位,已成事實,宗室以及滿朝文武,全都沒有異議。”

  “彼向來對我忌憚萬分,若上將軍不來申岐之地,父親尚且能夠容忍。”

  “若上將軍前來,以吾王子身份,再輔以上將軍之威望,父親恐怕會寢食難安。”

  “那時,父親為了消除隱患,必然會打申岐之地主意。”

  “我們,要么真的起兵叛亂,要么逃入其余各國,要么只能聽從詔令,舍棄申岐之地,前往邯鄲成為籠中之鳥。”

  “上將軍正是洞悉了這些,才不會前來申岐之地。”

  羋芙聞言,不由俏臉煞白。

  直到此時,她才猛然發現,自己以前想事情有些太過簡單了。

  哪怕她只是一介女流,也知道想要憑借申岐之地實力,根本沒有叛亂的資格。

  更何況,正統的號召力無比強大。

  趙嘉若貿然起兵叛亂,麾下絕對會有許多將士叛變,經營多年名聲亦會毀于一旦。

  那個時候,等待趙嘉的下場,絕不會太好。

  “既如此,君上為何還要派人去接上將軍?”

  趙嘉嘆道:“為全師徒之誼耳!”

  趙嘉摘下了一片桑葉,將其高高仍在空中,桑葉頓時旋轉著朝地面落去。

  看著那緩緩落向地面的桑葉,趙嘉神情有些復雜。

  如今的趙嘉,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熱血少年,反而由于久居高位,城府變深了許多。

  此前,他知曉歷史上趙偃對廉頗所做之事以后,還覺得趙偃乃昏庸君主。

  現在,他卻有了另一番感受。

  捫心自問,假如趙嘉繼承了王位,手下有廉頗這么位功高震主,掌握軍政大權的臣子,又會怎么做?

  思來想去,趙嘉驚恐地發現,自己居然也會選擇與趙偃那般,亂扣罪名、奪其權、削其爵。

  甚至,還可能會做得更絕。

  君王心中所想,終究與常人不同,首先乃是王權的穩固,其次才是國家的強大。

  包括這次,趙嘉也并非真心邀請廉頗入申岐之地。

  否則,趙嘉有許多種方法能夠打動廉頗,令其改變主意來到申岐之地。

  可惜的是,趙嘉并沒有那么做。

  如今的廉頗,對趙嘉而言,除了那偌大的名聲以外,根本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

  相反,正是因為廉頗那諾大的名聲,反而會引起趙偃的極大猜忌,繼而給如今的申岐之地帶來禍端。

  “現在,我麾下武有王翦、司馬尚、蘇默,文有李斯、范增,暫時并不缺人。”

  趙嘉并未堅決的邀請廉頗入申岐之地,還有另一個原因。

  那就是,趙嘉想要打磨廉頗這頭猛虎。

  如今的廉頗,鋒芒太甚而不知收斂,縱然是趙嘉繼承王位,也不會允許麾下有這么一位臣子。

  更何況,這樣的臣子,以前還是自己老師。

  趙嘉比任何人都知道,廉頗此番入魏,并沒有得到魏王重用,反而被閑置在大梁,郁郁不得志。

大梁的經歷,可謂是讓廉頗嘗盡了人生百態  只有經歷過萬般挫折以后,廉頗才會懂得收斂爪牙,才會懂得權利從何而來。

  那個時候,才是啟用廉頗之時。

  趙嘉如此做,并非因為冷血無情。

  處于帝王家之人,想要成就大業,除了任人以賢外,還要學會制衡,學會打壓。

  做什么事情都是腦袋發熱,那樣最多只能為將為帥,而不能為王。

  趙嘉,是注定要成為王的男人,自然要學會為王之道。

  “或許有那么一天,當人們對趙偃失望攢夠以后,才是廉頗名聲有用之時。”

  趙嘉又摘了一片桑葉,用力將其捏得粉碎。

飛翔鳥中文    趙公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